与朱元思书

文档属性

名称 与朱元思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29 11:1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 清早从杭州出发,行车近六个小时到达桐庐县。放眼望去:美丽的富春江清澈见底,两岸的翠竹与芭蕉郁郁葱葱;江面上的打渔船帆影点点……顿觉天格外的高,地格外的大!--《瑶琳随笔》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唐 · 韦庄诗宋 · 苏轼诗与朱元思书吴 均学习目标:1.读懂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领略富春江山水的绮丽多姿。
3.领会本文抓住特点有层次写景的方法。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有超群的才华,仅做得闲职的文官(朝奉请)。其文工于写景,文词清拔有骨气,尤以小品书札见称。称为“吴均体”,短小精悍,诗中有画。
吴均因私撰《齐春秋》得罪梁武帝,遭受焚书免官的惩罚,在一次游历富春江秀丽多姿的山水之后,给朋友修书一封,即《与朱元思书》。这看似随兴所至写下的一段文字,却成为了山水小文的佳品。
作者简介: 韵 柯 飘 荡 负 势 轩 邈yùnkēpiāo dàngfù shìXuān miǎo
泠 嘤 缥 碧 横 柯 窥 谷língyīngpiǎo bìhéng kē
鸢 和 鸣 戾 天 息 心 经 纶
yuānhè mínglì tiānxī xīnjīng lún kuī gǔ你认识吗?1.读准字音,读清停顿,融入情感。
2.依据文本,想象图景。体会作者笔下富春江山水景色之美。 朗读要求: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尽 , 天山共色。看图片,联想文章语句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合作学习,集思广益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释义、翻译全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指烟雾。同样的颜色。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移动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独一无二,绝,到极点字字珠玑,重点推敲: 译文:
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晴空一尘不染,与青青远山融为一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移动,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至观赏景物。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piǎotuān青绿色急流的水—直看下去,毫无障碍,形容水清澈透明。凶猛的波浪像奔驰的骏马 译文:
富春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游动着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miǎolíngyīngyuānlì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高山)凭依(高峻的)的山势,争着向上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
比高远形容水声的清越相互和鸣老鹰,这里指像老鹰 戾,至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处理,治理流连忘返;“反”同“返”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面,名词作状语好像,如同互相掩映 译文: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的泠泠之声;百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断。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整体感知:1、总领全文山水特征的是哪一句?全文结构有什么特  点?
2、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情状的呢?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水的特点。
3、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山的?
4、作者身处其间有何感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总分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静态:清澈 ;动态:急猛。“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以动写静,把静止的山写活了,显示出山的“奇” 。鄙弃功名利禄,流连山水,向往归隐山水生活。妙点揣摩: 1.采用“山水之美,美在 ” 的句式, 说说你对课文美点的品味。示例:山水之美,美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美在水清皆缥碧、水深若千丈、水急甚箭、浪高若奔。 2.作者是如何描摹奇山异水? 提示:从感官系统、描写角度(正面、侧面)、词语运用、 表现手法(动静结合)、修辞方法等角度,任选一点,揣摩妙处。
示例:游鱼细石,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鱼群穿梭,不仅衬托水之清秀,且逗人游兴,给山水增添无限生趣。主要运用了侧面描写和衬托的手法,体现了水的清澈,表达了作者对江水的喜爱之情。 小结:异水 1、清澈2、湍急侧面描写比喻水色——水皆缥碧水深——千丈见底水清——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夸张正面描写 静(详) 动(略)1.视觉2.听觉息心忘反
蔑视功名
向往归隐
泠泠的泉声
嘤嘤成韵的鸟声
千转不绝的蝉声
百叫无绝的猿声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高峻幽静奇山全文总结: 本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奇山异水,抒发了作者对政治的失意厌倦和企图寄情山水,向往归隐的思想感情。通假字: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文言积累卡片窥谷忘反
千转不穷“反”通“返”,返回
“转”通“啭”,鸟叫声风烟俱净(消净、消散,形作动)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漂流,名作动)
皆生寒树(使人觉得有寒意,形作动)
互相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名作动)
天下独绝(绝妙),百叫不绝(停止)
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在上面) 一百许里(左右/允许)
蝉则千转不穷(穷尽/贫穷)
经纶世务者(治理/政治规划)
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隽永之诗,因为它有词采凝练的语言,更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山水写意,因为它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洋溢着随性洒脱的画意。总之,该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我们以感官的享受、心灵的愉悦。 作业:
1.背诵《与朱元思书》。准备默写。
2.请结合课文内容,予以想象,写一篇关于富春江的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