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元解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元解读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5 01:0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壹 课程标准解读
贰 单元主题阐释
叁 课程结构梳理
肆 课时计划安排
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教材解读
目录
壹 课程标准解读
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了解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初步认《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了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史事,认识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事,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通过邓世昌、丁汝昌、义和团运动的事迹,认识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感悟爱国精神,培养优良作风。(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运用史料分析分析近代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认识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对外反抗列强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了解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这些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01
02
03
单元课标
单元目标 素养定位
贰 单元主题阐释
主线一: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统治阶级内部一些开明官员,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军事和民用企业,建立了新式海陆军,同时兴办新式学校,培养洋务人才。中国由此迈开了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
《马关条约》签订后,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进行政治制度上的变革以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开展的维新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影响深远。
贰 单元主题阐释
主线二:民族危机加剧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战争以清政府的惨败而告终。这也说明洋务运动并不能挽救清王朝的腐朽统治。《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帝国主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11国签署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战争以清政府的惨败而告终,《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第6课 戊戌变法
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宣传变法思想,积极推行变法,但最终遭到失败。
叁 课程结构梳理
单元结构梳理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为维护列强在华利益,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发起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时空背景
叁 课程结构梳理
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
美国南北战争
(1861-1865)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
日本明治维新
(1868)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1840年前后)

大变局
19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潮流:资本主义制度扩展、工业化
肆 课时计划安排
第4课
四块内容之间联系紧密,第一子目主要介绍洋务运动背景、内容、评价,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其后部分主要介绍同一时期的边疆危机包括东南海防和西北塞防,以及中国军民抵抗侵略史实,本课计划一课时。
肆 课时计划安排
主要内容分析之核心概念阐释
近代化
洋务
洋务派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上的科学化。
洋务指涉及外洋的一切事务,它包括军事、民用工业的创办、训练新军、派遣留学生等,后又扩展到修路、开矿、办厂等。
洋务派是指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的开

张之洞
左宗棠
曾国藩
李鸿章
肆 课时计划安排
第5课
三块内容之间联系紧密,签订《马关条约》、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本课计划一课时。
肆 课时计划安排
主要内容分析之《马关条约》
条约项目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签订时间 1842年 1895年
签订地点 南京 日本马关
背 景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内容 割地 香港岛 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赔款 2 100万银元 2亿两白银
开放口岸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其他 协定关税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特征 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对民族工业危害最大;最能体现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特征
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影响最大
①列强侵华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②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肆 课时计划安排
第6课
本课有两个子目,即康有为与公车上书、百日维新。两块内容是整个戊戌变法从兴起、变法到失败的一个完整过程,两者紧密联系。本课计划一课时。
肆 课时计划安排
第7课
本课有三个子目,成主线介绍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三者紧密联系,互相承接。本课计划一课时。
肆 课时计划安排
主要内容分析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时间
发展形势
1842年
1860年
1895年
1901年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
《马关条约》
《北京条约》
《辛丑条约》
进一步加深
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
单元概览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民族危机的加剧
戊戌变法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思想启蒙
洋务运动
近代化开端
学习西方器物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谢谢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