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测试 A卷基础练(含解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测试 A卷基础练(含解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5 12:1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测试 A卷 基础练
一、积累与运用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2.根据《朝花夕拾》中鲁迅的“爱与憎”,选出下图中对应不正确的一项( )
说明:图示人物所在区域关联的坐标轴表示鲁迅对人物的态度。如图示“藤野先生”,表示鲁迅对藤野先生既敬又爱。
A.A B.B C.C D.D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半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B.“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奋发有为。
D.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4.选出依照原文填写动词正确的一项是( )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 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无处 食的时候才好。 开一块雪, 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看鸟雀们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
A.盖 找 扫 露 撑 散 拴 拽 拉 扣
B.盖 觅 扫 露 支 撒 系 牵 拉 罩
C.盖 觅 扫 露 支 洒 系 拉 牵 扣
D.盖 寻 扫 现 枝 撒 拴 扯 拽 罩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B.《伟大的悲剧》节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作者是美国作家茨威格,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C.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D.虎妞,《骆驼祥子》中刻画的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不幸的是,她最后因难产而死。
6.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甲】
我所看的那些阴间的图画,都是家藏的老书,并非我所专有。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乙】
但是,那里去呢?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城人所gòu病的人们,无论其为chù生或魔鬼。那时为全城所笑骂的是一个开得不久的学校,叫作中西学堂,汉文之外,又教些洋文和算学。然而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了;熟读圣贤书的秀才们,还集了“四书”的句子,做一篇八股来嘲诮它,这名文便即传遍了全城,人人当作有趣的话柄。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家藏( ) 扫兴( ) gòu( )病 chù( )生
(2)下列词语中与“故事”的词性相同一项是( )
A.美丽 B.书本 C.跳跃 D.或许
(3)【乙】文段中的“四书”分别指《大学》《中庸》《 》《 》。
(4)《朝花夕拾》有对儿时生活的温馨回忆,也有对社会上不合理现象的批判,请选择一个主题,结合【甲】【乙】两文段说说你的看法。
7.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1)学而不思则罔, 。
(2,匹夫不可夺志也 。
(3)正是江南好风景, 。
(4)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诗人登临城楼所望到的景象的诗句是: , 。
(5)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借菊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惠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 , 。
8.阅读以下两个选段,正确回答问题。

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文段中孙悟空因为什么事情辞别师父,文段中的妖魔又指的是谁,这次事件发生的地点在哪里?

“一到夏天,睡觉时A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B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C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文中A是谁,B\C又分别指什么事情?
9.初一(2)班准备举行“名著中的劳动模范”综合性学习活动。
(1)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用到一组反义词。
(2)《西游记》中这首诗描写的是谁?结合诗歌及名著内容说说他有什么本领。
翅薄随风软,腰轻映日纤。嘴甜曾觅蕊,尾利善降蟾。
酿蜜功何浅,投衙礼自谦。如今施巧计,飞舞入门檐。
(3)在活动“评选名著中的劳模”环节,你打算将劳模一票投给下面哪个人物?请结合原著中的某个情节简述理由。
阿长 藤野先生 猪八戒 沙僧 白龙马
二、阅读与理解
阅读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0.下面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岐王宅里”“崔九堂前”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从侧面表现了开元盛世的繁华。
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体现出了作者的感慨。
C.这首诗中写道,在江南的深秋时节,年老病衰的诗人和故人重逢,忆古伤今。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悲哀与感慨。
11.“落花”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请写出本诗中“落花”的丰富寓意。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峨眉山①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②江水流。
夜发清溪③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④。
注释:①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②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③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④渝州:今重庆一带。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
(2)诗中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家乡地名连用,空间急剧转换,这一妙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在方框内写出下面四幅书法作品其中的两幅字体。
(1)篆 (2) (3) (4)行
提示: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隶书:结构扁平,“蚕头燕尾”。
阅读下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完成小题。
(一)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并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方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缝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堪要好得远。
(二)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的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只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三)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儿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就没有了罢。
13.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所选三段文字的内容。
14.文段(一)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来描写百草园?请结合具体词语或文句进行分析。
15.文段(二)作者是如何表现捕鸟的乐趣的?
16.如何理解文段(三)结尾句“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所蕴含的情感?
三、感悟与表达
17.生活中,你一定有自己的偶像吧?是歌星、影星、球星,还是小王子、哈利波特?是毛泽东、鲁迅、钱学森那样的现当代名人,还是曹操、李白那样的历史人物?试围绕“我的偶像”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考查句序的排列。横线前面有这样的句子“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我们可以判断排序的四个句子应先讲“山”后讲“水”,根据这个提示②应该排在最前面,③中的“仁者”呼应②中的“仁者”,④和②句式一致,构成并列关系,①中的“智者”呼应④中的“智者”。所以应是②④③①。故选C。
2.A
【详解】考查名著人物。
A.陈莲河是《父亲的病》中的人物,陈莲河原名何廉臣,鲁迅先生为了表达对他的恨意,把名字颠倒,说明这个人颠倒黑白、不分是非。这个反面人物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江湖骗子,其性格特点不言而喻。鲁迅对这个人没有爱。故选A。
3.C
【详解】A.“……”和“等”重复,删去省略号;
B.倒装句,“都到齐了吗”后面用逗号,“同学们”后用问号;
D.三四之间的顿号删去。
故选C。
4.B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原文掌握的程度。平时应多读课文,注意某些动词的使用,读熟了很好作答。
根据题干材料“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看鸟雀们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等词句可知,选段出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雪后捕鸟”这一情节,空缺处依次应填入的动词是:盖 、觅、 扫、 露 、支、 撒、 系、 牵、 拉、 罩;
故选B。
5.B
【详解】B.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并非“美国作家”;故选B。
6.(1) cáng xìng 诟 畜
(2)B
(3) 论语 孟子
(4)示例:甲文中说到“‘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批判封建孝道的愚昧和虚伪。乙文中写到人们对“中西学堂”的嘲诮,批判了当时的人们抵制新事物,落后保守的思想。(或:批判了封建势力的顽固及人们对新思想、新文化的排斥。)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家藏,jiā cáng,指家中收藏的。
扫兴,sǎo xìng,指原有的兴致因某种干扰而低落。
诟病,gòu bìng,意思为侮辱,后引申为指责或嘲骂。
畜生,chù sheng,本意是家里饲养的、用于获利的动物;骂人的话,主要指那些不讲道理,没有人性的人。
(2)本题考查词性。“故事”为名词;
A.“美丽”为形容词;
B.“书本”为名词;
C.“跳跃”为动词;
D.“或许”为副词;
故选B。
(3)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甲文“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写“我”很好奇《二十四孝图》中讲了什么,想理解“孝”,有做“孝子”的计划,但是看过《二十四孝图》后却绝望了,间接(含蓄委婉)地批判了封建孝道的愚昧和虚伪。
乙文“那时为全城所笑骂的是一个开得不久的学校,叫作中西学堂,汉文之外,又教些洋文和算学。然而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了;熟读圣贤书的秀才们,还集了‘四书’的句子,做一篇八股来嘲诮它,这名文便即传遍了全城,人人当作有趣的话柄”,写人们嘲讽新开的中西学堂,甚至用八股来嘲诮它,表现了时的人们抵制新事物,落后保守的思想。
7. 思而不学则殆 三军可夺帅也 落花时节又逢君 回乐烽哺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详解】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殆”“烽”“哺”“傍”等字词的书写。
8. 甲 三打白骨精 奎木狼(或黄袍怪) 宝象国 乙 长妈妈 给我买《山海经》 踩死隐鼠(或谋害隐鼠)
【详解】前三空: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不识妖魔,认为悟空滥杀,执意逐走了悟空。唐僧在宝象国被黄袍怪变成了老虎,八戒、白龙马等人斗不过黄袍怪。为了营救唐僧,猪八戒来到花果山请孙悟空帮忙,孙悟空不肯。猪八戒使用激将法使孙悟空上当,答应和他一起去降妖。孙悟空变成百花羞的模样骗取黄袍怪的内丹,在黄袍怪招架不住的时候天庭来人把黄袍怪收走。原来黄袍怪的本体是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奎木狼,唐僧被救出,师徒重归于好,一起踏上了西行之路。故第一空填:三打白骨精。第二空填:奎木狼(或黄袍怪)。第三空填:宝象国。
后三空:根据选段中的“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可知A是长妈妈,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有很多繁琐的礼节,在生活中不拘小节,又非常迷信。鲁迅认为是她杀死了自己心爱的隐鼠,对她心怀怨恨。得知鲁迅对《山海经》念念不忘,就千辛万苦给鲁迅买来。这让鲁迅明白了长妈妈对自己的爱,说她有“伟大的神力”。故第一空填:长妈妈或阿长。第二空填:给我买《山海经》。第三空填:踩死隐鼠(或谋害隐鼠)。
9.(1)答案示例:①亲近名著中的劳动模范,远离思想里的懒惰习惯。②勤劳创造美好生活,懒惰汇聚无尽忧伤。
(2)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例如:在三调芭蕉扇情节中,孙悟空变成小虫子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逼着她拿出芭蕉扇。(说出孙悟空的一个相关本领即可)
(3)示例①:我选阿长,阿长是“我们”家的保姆,勤劳能干;示例②:我选藤野先生,藤野先生在“我”读书期间为“我”修改讲义,认真负责;示例③:我选猪八戒,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脏活累活都是猪八戒干,比如在乌鸡国,猪八戒就从井下把国王的尸体背了上来;示例④:我选沙僧,取经途中,沙僧一直担任挑行李的工作,任劳任怨;示例⑤:我选白龙马,小白龙千里迢迢驮着唐僧西天取经,历经艰辛,毫无怨言。
【详解】(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宣传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宣传鼓动囗号”,拟写宣传标语,一要做到紧扣主题,二是语言简洁明了,三是语意易懂,便于传播,如本题能体现“劳动”主题,且用到一组反义词即可。
示例:赞扬劳动模范,批评懒惰典型。
(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把握能力。
诗歌出自《西游记》第五十五回,写的是孙悟空变作小蜜蜂去救师傅唐僧的内容:三徒赶至一座高山,见山中有洞。悟空变峰入一山洞,正逢女妖挑逗唐僧,与怪相斗,被蛰头部。八戒被蛰了嘴。最后,孙悟空上天从光明宫搬来昴日星官,昴日星官等悟空诱出蝎子精,立于山坡上,现出本相,原来是一只双冠子大公鸡,对着妖怪一声啼鸣,此怪即时就现了毒蝎本相。昴日二声啼鸣,毒蝎浑身酥软,死在坡前。故诗歌中描写的是孙悟空,这里描写的是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
示例:孙悟空大战黄眉妖(六十六回)时,变作一个大西瓜,乘黄眉妖吃瓜之际钻到妖精肚子里,大弄手脚,用“翻跟头,竖蜻蜓”的战术制服妖精。
(3)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及其情节的识记。本题要注意围绕“劳模”来写,选择的人物及其情节要突出人物的勤劳、能干,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①:我选长妈妈,长妈妈在鲁迅断奶时来到鲁迅家,帮助鲁迅母亲和祖母抚育鲁迅和四个弟妹,勤劳能干;
示例②:我选藤野先生,他为“我”修改讲义,教“我”画解剖图,他治学严谨,认真负责;
示例③:我选猪八戒,在高庄招亲后,所有的劳作都是他一个人做,耕田耙地不用牛,收割庄稼不用刀,吃苦耐劳。
示例④:我选沙僧,自从唐僧收了沙和尚这个徒弟后,他就挑着重重的担子,一直挑到了西天,从没叫过苦,任劳任怨;
示例⑤:我选白龙马,白龙马任劳任怨的驮着唐僧去取经,任劳任怨,而且在几位师兄都不在的情况下,他变为侍女去刺杀黄袍怪救唐僧,毫无怨言。
10.C 11.“落花”,暗喻了国家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
【解析】1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意思是: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诗文中“落花时节”指的是暮春时节,而非“深秋时节”;
故选C。
11.本题考查意象。解答此题结合诗歌的意思和写作的背景来分析。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意思是,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大好风光,没有想到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昔日不再,梦一样的回忆,改变不了眼前的无奈。这两句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沧桑巨变。风景秀丽的江南,在和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快意之游的所在。如今真正置身其间,面对的却是满眼凋零的落花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落花时节”,既是即景书事,暗喻世运的衰颓(国家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
12.(1)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2)(1)诗人对故乡的恋恋不舍(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2)诗人外出闯荡的急切、喜悦与憧憬之情。
(3) 隶 楷
【分析】(1)
本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述。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运用想象与联想手法,加上优美的语言把画面描述出来即可。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意思是: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抓住意象:峨眉山,明月,平羌江。描绘的画面如: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2)
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这首诗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地名的处理富有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在句中的位置也有不同,所以读起来就觉得不着痕迹,自然入妙。“影入平羌江水流”一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表明了诗人对外面世界的无限憧憬和喜悦的心情;“思君不见下渝州”一句,这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更有对大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综合以上分析回答即可。
(3)
本题考查对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字体特征的了解和掌握。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轻重顿挫富有变化;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草书结构省简、笔划纠连,书写流畅迅速;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既有草书笔势流动的特点,又有楷书的端正平稳的特点。
第(2)幅作品:由作品中“眉”“山”“月”“三峡”“君”等字可看出,结构扁平,“蚕头燕尾”,字形扁方,左右分展,所以该作品是隶书作品。
第(3)幅作品:由作品中“峨眉”“影”“江水”“流”“清溪”等词可看出,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工整又不乏锋芒之势,字形方正,各部匀称。所以该作品为楷书作品。
13.(一)段:百草园春夏美景和无限趣味。(二)段:百草园雪后的乐趣。(三)段:“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14.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是从视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 15.①通过对比来表现捕鸟的乐趣。开头先写“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然后详写下雪带来的乐趣,以冬天百草园的无味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②使用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一系列动词,准确、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捕鸟的整个过程,突出了捕鸟的乐趣。 16.“这东西”指鲁迅小时描摹的那些绣像,这些绣像是作者“读书之趣”的象征,对作者来说是无价之宝。可惜的是,这些饱含儿时趣味的东西“早已没有了”。表达出作者对儿时生活的眷恋,对童趣不再的叹惋,甚至对眼前生活的感喟。
【解析】1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概括文章内容需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然后进行概括。
根据(一)“不必说碧绿的菜畦”“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可知,描写的时间为春天和夏天,再结合“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可以概括出,百草园春夏美景和无限趣味;
根据(二)“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可知,本段描写的是百草园雪后的场景。从“雪一下,可就两样了”可知,雪后是有趣的,从中可以概括出,百草园雪后的乐趣;
根据(三)“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可以概括出,“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14.本题考查写景角度的分析。
根据(一)“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并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中的“碧绿”“紫红”“黄”是用来描写颜色。“高大”“拥肿”“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描写形状。这里是从视觉的角度写;“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中的“长吟”“低唱”“弹琴”是描写动物们的声音。这里是从听觉的角度写;“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中的“又酸又甜”,是描写味道。这里是从味觉的角度写。
15.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
根据(二)“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的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可知,冬天的百草园没有人,只能捕鸟作乐。结合“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写百草园冬天的无趣,拍雪人“不相宜”与后面详写捕鸟的过程形成对比,突出了捕鸟带来的乐趣;同时,“扫”“露”“支”“撒”“系”“牵”“看”“走”“拉”“罩”一系列动词的运用,生动传神地写出捕鸟的详细过程,表现了作者捕鸟时的乐趣,也暗含对往事的怀念。
16.本题考查分析结尾段的情感。
根据(三)可知,“这东西”指的是指“我”小时描摹的那些《荡寇志》和《西游记》绣像,这些绣像是读书时百无聊赖的乐趣,象征了作者的“读书之趣”,对作者来说是无价之宝。“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可知,可惜的是,“我”后来把这些都卖了,表面写这些饱含儿时趣味的东西“早已没有了”,实际上却表达出作者对儿时生活的眷恋和怀念,对童趣不再的叹惋和忧伤,甚至对眼前生活的感喟,蕴含丰富,意味深长,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联想。
17.我的偶像
许多人都有崇拜的偶像,我也不例外。有人崇拜三国人物、有人崇拜明星、领导者、运动员、平凡的人,尽管只有一丝值得崇拜的,那也算崇拜。同学们有的崇拜刘备、习近平、林俊杰、李娜等一些有名气的人。
我崇拜周立波,他口才超凡,曾经在浙江卫视的壹周立波秀、中国梦想秀中主持全场。在壹周立波秀中他讲过许多深奥的故事,他在中国梦想秀之中完成了许多人的梦想,支援了他们,也创造出一些感人的故事,他的语言能让人哭、能让人笑、能使人生气……他凭借着自己的口才走上了成功之路。
周立波人称“上海活宝”,他的口才并不只是为自己挣钱,他用这些钱去资助贫穷人士,完成普通人的梦想,他的口才是为了他的善心在努力。
一期梦想秀中来了一位酷爱音乐的失明者,他可以模仿一些人的歌声,他崇拜一个音乐家,想见到歌唱家,周立专程请来了他崇拜的音乐家,失明者一直不知音乐家已来,最后周立波让音乐家唱起了歌,失明者一听非常激动,他不知道该怎样感谢周立波,只有不停地谢周立波,又一个梦想完成了!
这就是周立波,他不惜一切来完成对方的梦想,我不光要学习他的好口才,还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他的每一句话都有哲理,每一句都被我铭记在心。
他曾经讲过一句话,这句教会了我们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你已经失去的,每当想起就会有一种深深留恋感的过去;就是你满怀希望对未来的憧憬,也是你现在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没有一丝波澜的生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失去以后才知道珍惜的。不过失去以后再想珍惜,为时已晚。所以珍惜现在,就是在享受幸福!
【详解】本题是话题作文,可以写一个心中的偶像,可以是明星,也可以是历史人物。文章的关键是要求写一篇记叙文,这个文体决定了必须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那么如何处理偶像与自己的事之间的关系呢?这就决定了要以自己的事为主,而偶像只在自己的事件中起引导促进作用,写偶像对自己的影响,自己在遇到事情时是怎样以偶像为榜样的,怎样从偶像身上吸取了力量,将事情做得更好。
【点睛】话题作文要求:紧扣话题,选好角度,拟个好标题。好的标题对写好作文非常重要。话题作文的拟题,要在吃透材料和话题的基础上,借助修辞等拟定一个新颖的标题。话题作文的审题,包括审材料,审“话题”和审要求。要注意“话题”和与它相关的材料,正确理解“话题”的内涵,明确作文的要求,根据话题,进行发散性联想,尤其要注重合乎材料,又合乎话题,绝不能超出话题限制的范围。话题作文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但“家庭——学校——社会”三类生活仍是历年中考命题的主旋律,因此,关注自我、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以及热点问题尤为重要。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