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有“活力”的数学
——《轴对称变换》教学案例
浙江 台州 新桥中学 管丽雅
设计理念: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学不再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课堂创新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材不应成为我们的圣经,教材虽然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我们应结合“情境”(生活环境资源)和“人才”(学生自身的人才资源)来重组包装教材。“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改变传统教学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自主开放式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追求课堂活动的真实、高效。让学生学有“活力”的数学。
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欣赏、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利用轴对称变换,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学习它的判定方法,并进一步学习等边三角形。在本章,轴对称的性质是本章的重点,其他轴对称变换的应用,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用坐标表示轴对称等都是围绕这一性质进行的。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去体会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且可以利用轴对称变换来设计美丽的图案.
在本节的教学中有两个重点,一个是作出图形关于一条直线的对称图形,另一个重点是用坐标表示轴对称.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1)注重学生的合作和交流活动,在活动中促进知识的学习,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2)注意学生运手能力的培养,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轴对称变换,并且对上一节的知识作进一步的理解.(3)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发展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会数学思想的能力.
另外,在本节的探究中,也提出了一个应用较广泛的实际问题,要引导启发学生,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知识点
1、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什么叫做轴对称变换.
2、如何作出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三)能力训练要求
经历实际操作、认真体验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并从实践中体会轴对称变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2、初步认识数学和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应用意识.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五) 教学重点
1、轴对称变换的定义.
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
(六)教学难点
1、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关于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2、利用轴对称进行一些图案设计.
学生分析:
学生在前面学习了一些图形的有关知识,对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图形的方式方法,并初步具备了合作交流、敢于探究与实践的良好习惯,敢想他人之所未想,敢说他人之所未说,敢做他人之所未做,学生间互相提问,相互评价,相互补充的互动气氛较浓。
教学流程:
Ⅰ.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一个章节,我们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一些相关的性质问题.在上节课的作业中,我们有个要求,让同学们自己思考一种作轴对称图形的方法,现在来看一下同学们完成的怎么样.
[生甲]将一张纸对折后,用针尖在纸上扎出一个图案,将纸打开后铺平,得到的两个图案是关于折痕成轴对称的图形.
[生乙]准备一张质地较软,吸水性能好的纸或报纸,在纸的一侧上滴上一滴墨水,将纸迅速对折,压平,并且手指压出清晰的折痕.再将纸打开后铺平,位于折痕两侧的墨迹图案也是对称的.
[师]大家回答得太好了,这节课我们就是来作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
Ⅱ.导入新课
[师]刚才同学们说出了几种得到轴对称图形的方法,由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知道,连结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类似我们可以由一个图形得到与它成轴对称的另一个图形,重复这个过程,可以得到美丽的图案.(电脑演示下面图案的变化过程)大家看大屏幕.
对称轴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得到的图形的方向和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大家看大屏幕,从电脑演示的图案变化中找出对称轴的方向和位置,体会对称轴方向和位置的变化在图案设计中的奇妙用途.
[师]下面,同学们自己动手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图形,将这张纸折叠描图,再打开看看,得到了什么?改变折痕的位置并重复几次,又得到了什么?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
(学生动手做)
结论:由一个平面图形呆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L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连结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师]我们把上面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做轴对称变换.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的任何一个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变换后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也可以看作以它的一部分为基础,经轴对称变换扩展而成的.
动手做一做.
(课件演示)
取一张长30厘米,宽6厘米的纸条,将它每3厘米一段,一正一反像“手风琴”那样折叠起来,并在折叠好的纸上画上字母E,用小刀把画出的字母E挖去,拉开“手风琴”,你就可以得到以字母E为图案的花边.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你所得的花边中,相邻两个图案有什么关系?相间的两个图案又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理由.
(2)如果以相邻两个图案为一组,每一组图案之间有什么关系?三个图案为一组呢?为什么?
(3)在上面的活动中,如果先将纸条纵向对折,再折成“手风琴”,然后继续上面的步骤,此时会得到怎样的花边?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先猜一猜,再做一做.
注:为了保证剪开后的纸条保持连结,画出的图案应与折叠线稍远一些.
投影仪演示学生的作品.
[生甲]相邻两个图案成轴对称图形,相间的两个图案之间大小和方向完全一样.
[生乙]都成轴对称关系.
[生丙]得到与上面类似的两层花边,它仍然是轴对称图形.
[师]下面我们做练习.
Ⅲ.随堂练习
(课件演示)
(一)如图(1),将一张正六边形纸沿虚线对折折3次,得到一个多层的60°角形纸,用剪刀在折叠好的纸上随意剪出一条线,如图(2).
(1)猜一猜,将纸打开后,你会得到怎样的图形?
(2)这个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3)如果想得到一个含有5条对称轴的图形,你应取什么形状的纸?应如何折叠?
答案:(1)轴对称图形.
(2)这个图形至少有3条对称轴.
(3)取一个正十边形的纸,沿它通过中心的五条对角线折叠五次,得到一个多层的36°角形纸,用剪刀在叠好的纸上任意剪出一条线,打开即可得到一个至少含有5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二)回顾本节课内容,然后小结.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通过轴对称变换来作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并且利用轴对称变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在利用轴对称变换设计图案时,要注意运用对称轴位置和方向的变化,使我们设计出更新疑独特的美丽图案.
Ⅴ.课后作业
(课件演示)
(一)如下图所示,取一张薄的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后,得到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沿斜边上的高线对折,将得到的角形沿黑色线剪开,去掉含90°角的部分,拆开折叠的纸,并将其铺平.
(1)你会得怎样的图案?先猜一猜,再做一做.
(2)你能说明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图案吗?应用学过的轴对称的知识试一试.
(3)如果将正方形纸按上面方式折3次,然后再沿圆弧剪开,去掉较小部分,展开后结果又会怎样?为什么?
(4)当纸对折2次后,剪出的图案至少有几条对称轴?3次呢?
答案:(1)得到一个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
(2)按照上面的做法,实际上相当于折出了正方形的2条对称轴;因此(1)中的图案一定有2条对称轴.
(3)按题中的方式将正方形对折3次,相当于折出了正方形的4条对称轴,因此得到的图案一定有4条对称轴.
(4)当纸对折2次,剪出的图案至少有2条对称轴;当纸对折3次,剪出的图案至少有4条对称轴.
(二)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花边.
(三)收集并欣赏1~2个对称的中国民间剪纸图案,你能找出它的对称轴吗?
教学反思
一 . 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
“ 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创造与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体验”就是指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这节课始终都以这思想为指导。在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操作中对新知的探索体验,
使新知得到升华,培养了创新意识。
二 .学“活知识”,学有“活力”的知识
卡特金说的好:“未经人的积极感情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的心弦,很快就会被人遗忘”。因此,在新课程理念阵阵强劲的春风下,我们教师要重组,包装教材,让学生学有活力的知识。本课的情境就是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研究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兴趣是前提)。例如导入,通过美丽的轴对称图案的欣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他们进行自主探
究与合作交流,亲自体验规律的形成与论证过程,变静态数学为动态数学,”因此,后面的结果水到渠成。
三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体验做数学的乐趣
“送给学生一个信任,学生会还你一个奇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只不过是课堂的组织者,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指导就行,给学生充足的观察时间,想象空间,表达的机会,尊重学生的意见,不搞一锤定音。这节课的教学都是应用学生身边生活有关的事例,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另外,整节课学生之间交流合作的机会较多,特别是最后一环节,学生情绪高昂,自由讨论积极,错的对的都予以验证,
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体验到做数学的乐趣。
新课堂是活动的课堂,讨论的课堂,合作交流的课堂,德育教育的课堂,应用现代技术的课堂,因此新教育理念,新课改下的新课堂 ,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培育,面对新课改惟有主动适应,才能创造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