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区2015届九年级10月调研
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1. 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
晚饭后,绕寺前庭园漫步。园中繁花似锦,蜂 ( http: / / www.21cnjy.com )蝶翩( ▲ )飞,生意àng( ▲ )然,与大殿上的肃穆气氛( ▲ )jiǒng( ▲ )然相异。花丛中,两棵高大的古树,枝繁叶茂,绿阴如盖,根部护以石栏,显得与众不同。
(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 ▲ ▲ ▲
2.默写。(8分)
(1) ▲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2)晓战随金鼓, ▲ 。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 (司马迁《陈涉世家》)
(4)月黑雁飞高, ▲ 。 (卢纶《塞下曲》)
(5) ▲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6) ▲ ,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 ▲ 。 (吴均《与朱元思书》)
3.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
A.江奈生 斯威夫特,英国小说家,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格列佛游记》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格列佛游历大人国、小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故事,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B.大人国国王经常召见格列 ( http: / / www.21cnjy.com )佛,向他了解英国政府的情况及历史。格列佛想乘机取悦国王,向他提出了一项对国王极为有利的建议:使用火药和枪炮,但这遭到了国王的拒绝。
C.《格列佛游记》借小人国用绳技比赛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法选拔官员来影射英国皇帝和大臣们昏聩无能。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犹如一座大山,一顿饭要吃好几车食物,搬移小人国的人和物,像是摆弄玩具。
D.格列佛乘坐“冒险号”第三次远航,先后到过“飞岛国”和“慧骃国”。这两个地方很多东西新鲜而又荒唐,让人出乎意料,耳目一新。
(2)在拉格奈格被皇帝召见时有特殊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习俗,那就是: ▲ 。国王对于他不喜欢的臣子所用的方法是把毒药撒在地板上毒死他。(2分)
(3)格列佛在小人国为什么失宠乃至要被杀死?(2分)
▲ 。
4.下面语段每句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不超过三处)(3分)
①6月1日上午,“书香镇江·少儿阅读季”系列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动启动仪式在市图书馆举行,大约500名左右的代表参加了活动。②活动期间,市图书馆将与金山网共同举办10项优秀少儿读物推荐、红领巾读书征文大赛、分享阅读感受赢大奖等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系列活动。③通过金山网的《镇江手机报》,使读者可实时撰写书评,共同分享阅读的乐趣。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材料一】9月1 ( http: / / www.21cnjy.com )0 日,习近平主席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时说:“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材料二】9月16日,泰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农业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泰国大学生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来自泰国农业大学、朱拉隆功大学、曼松德·昭帕亚皇家师范大学以及东方大学等4所大学的29名选手参加了当天的比赛。选手们将真情实感融入到一篇篇经典诗文中,标准的汉语发音、抑扬顿挫的节奏将经典诗词的音韵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材料三】新学期开始,上海一年级语文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材“减负”,旧版教材中的8首古诗全都被删除。上海教委有关人士说,虽然删除了8首古诗,但并不能说古诗退出了一年级语文课本,因为“在听力材料中依然保留了这8首古诗”。但是这一做法还是引起不少争议。
(1)对上海一年级语文旧版教材中的8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古诗全都被删除的做法,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2分) ▲ 。
(2)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 (2分) ▲ 。
(3))学校向来访的泰国农业大学孔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学院的学生赠送经典诗文,请你从《论语》《唐诗三百首》《宋词精选》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2分)
▲ 。
示例:《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共6分)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⑴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⑵,相思迢递隔重城⑶。
秋阴不散霜飞晚⑷,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释:⑴崔雍、崔衮:李商隐的从表兄弟。
⑵竹坞(wù):丛竹掩映的池边高地。水槛(jiàn):指临水有栏杆的亭榭。此指骆氏亭。
⑶迢递:遥远的样子。重城:一道道城关。
秋阴不散霜飞晚:秋日阴云连日不散,霜期来得晚。
6.首句写出骆氏亭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 。
7.本诗是怀友诗,为什么结尾要写“枯荷听雨声”?(3分) ▲ 。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节选),完成8-11题。(共12分)
【甲】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于是(胡亥、赵高、李斯)乃相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谋,诈为受始皇诏,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长子扶苏,曰:“朕巡行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封其书以皇帝玺,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于上郡。
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 ( http: / / www.21cnjy.com ) 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于阳周。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等死( ▲ ) (2)为天下唱( ▲ )
(3)发书( ▲ ) (4)使者数趣之( ▲ )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天下苦秦久矣。 ▲ 。
(2)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 ▲ 。
10.从【甲】【乙】两文中,你觉得扶苏是一个怎样的人? ▲ 。(2分)
11.从吴广的“以为然”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陈胜?(2分) ▲ 。
(三)阅读《曾国藩的“微博”》,完成12—15题。(共11分)
曾国藩的“微博”
①曾国藩年轻时是个愤青,“自负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领甚大,每见人家不是”。三十岁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立志学做圣人,他的方法就是写日记,不过他的日记与一般人不同,很像今天的微博。
②曾国藩日记的篇幅都不长,几十字,一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百字,写的内容多是生活的白描:从早晨起床开始,吃的什么饭,和谁说的什么话,甚至晚上做了什么梦,都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回忆自己一天的言行,发现其中哪点不符合圣人要求,就加以自责,做深刻反省。更关键的是,曾国藩写日记不光自己看,还让别人看。虽然那时没有互联网,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发布到网上,与粉丝们互动,但曾国藩有他的办法,他把日记抄录数份,然后在朋友圈子里传阅,朋友们会在后边加批注,谈自己的感想,或批评,或鼓励,就像现在粉丝们的跟帖一样。
③比如,有一次,好友倭仁在他的日记后批语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辈既如此学,便须努力向前,完养精神,将一切思维、闲应酬、闲言语扫除净尽,专心一意,钻进里面,安身立命,务要另换一个人出来,方是功夫进步。愿共勉之。”曾国藩看到后的反应是,“为之悚然汗出”,然后感叹说,不如此“安得此药石之言”。还有一次,他在日记中抱怨骆秉章对他很冷淡,他的弟弟曾国华评论说:“兄之面色,每予人以难堪。”这让他如醍醐灌顶,想起自己素来自负,对这位前辈加上级汇报工作或说话总是不容置疑,于是一下子警醒过来。
④日记通常都是非常私密的东西,通常都会严加保密,不让外人知晓,可曾国藩为什么如此开放呢?
⑤原来他在日记中虽然能够毫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留情地剖析自己,做到狠斗私字一闪念,但自己的缺点、错误或是陋习改正起来却非常困难,总是改了犯,犯了改,改了再犯。例如,他曾在日记中立誓“夜不出门”,但还是经常“仆仆于道”。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四、二十五两天,京城刮起大风,他仍然“无事出门”,回来深切自责:A“如此大风,不能安坐,何浮躁至是!”十二月十六日,菜市口要杀人,别人邀他去看热闹,他“欣然乐从”。
⑥内修效果不理想使曾国藩认识到,光靠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反思、自我监督是不行的。于是他把日记公开,让众多的眼睛看着自己,并且通过亲人朋友的“跟帖”、点评,点醒和提示自己,形成强大的外在监督力量。用他的话说就是:B“势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所成。”完全靠自己监督自己,往往靠不住,人都是在外界的压力之下,才能做出真正的改变。
⑦曾国藩天资并不聪慧,但却成为“内圣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式的人物,成为清朝的“中兴之臣”,与他注重自我修养,使自己不断完善是分不开的。而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写这种类似“微博”的日记,并公之于亲人朋友,成为他最重要的自修方式。
⑧一个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即使你自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再强,也有被自己打败的时候。所以真正强大的人,不是向外显现力量,而是能放下身段,放低自己,不断从外界汲取力量。这,正是曾国藩最聪明的地方。
12.曾国藩开放自己日记的聪明之处表现在哪里? (2分) ▲ 。
13. 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写“微博”为什么能使曾国藩提高自我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 (3分) ▲ 。
14.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 。
15.阅读全文,联系课文内容并结合下面的两则材料,说说你得到了什么感悟?(3分)
材料一: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繁荣昌盛。他经常以古为镜,对比自身,反省自己下过的命令哪些更利于唐朝发展。清代康熙皇帝多次出巡,私访民间,回去之后通过路上所见,反省自己,废除一些不利于民的法令,从而开创了“康乾盛世”。
材料二:鲁迅有一天上学迟到了,十分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决意以后早上学。他在自己的桌子上面刻了一个“早”字。这个“早”字刻得方方正正,每一笔都是刻得深深的。由于有了“警钟”,鲁迅以后一直没有迟到过。
▲ 。
(四)阅读《满架蔷薇一院香》,完成16—19题。(共16分)
满架蔷薇一院香
丁立梅
①迷恋蔷薇,是从迷恋它的名字开始的。
②乡野里多花,从春到秋,烂漫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很多是没有名的,乡人们统称它们为野花。蔷薇却不同,它有很好听的名字,祖母叫它野蔷薇。野蔷薇呀,祖母瞟一眼花,语调轻轻柔柔。臂弯处挎着的篮子里,有青草绿意荡漾。
③野蔷薇一丛一丛,长在沟渠旁。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细白,极香,香里,又溢着甜。是蜂蜜的味道。茎却多刺,是不可侵犯的尖锐。人从它旁边过,极易被它的刺划伤肌肤。我却顾不得这些,常忍了被刺伤的痛,攀了花枝带回家,放到喝水的杯里养着。
④一屋的香铺开来,款款地。人在屋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走,一呼一吸间,都缠绕了花香。年少的时光,就这样被浸得香香的。成年后,我偶在一行文字里,看到这样一句:“吸进的是鲜花,吐出的是芬芳。”心念一转,原来,一呼一吸是这么的好,活着是这么的好,我不由得想起遥远的野蔷薇,想念它们长在沟渠旁的模样。
⑤后来我读《红楼梦》,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能忘一个片段,是一个叫龄官的丫头,于五月的蔷薇花架下,一遍一遍用金簪在地上划“蔷”字。在那里,爱情是一簇蔷薇花开,却藏了刺。但有谁会介意那些刺呢?血痕里,有向往的天长地久。想来世间的爱情,大抵都要如此披荆斩棘,甜蜜的花,是诱惑人心的猸。为了它,可以没有日月轮转,可以没有天地万物。就像那个龄官,雨淋透了纱衣也不自知。
⑥对龄官,我始终怀了怜 ( http: / / www.21cnjy.com )惜。女孩过分的痴,一般难成善果。这是尘世的无情。然又有它的好,它是枝头一朵蔷薇,在风里兀自妖娆。滚滚红尘里,能有这般爱的执著,是幸运,它让人的心,在静夜里,会暖一下,再暖一下。
⑦唐人高骈有首写蔷薇的诗,我极喜欢。“ ( http: / / www.21cnjy.com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天热起来了,风吹帘动,一切昏昏欲睡,却有满架的蔷薇,独自欢笑。眉眼里,流转着无限风情。哪里经得起风吹啊?轻轻一流转,散开,是香。再轻轻一流转,散开,还是香。一院的香。
⑧我居住的小城,蔷薇花多。是午后时分,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行人稀少,且都是懒懒的。蔷薇从一堵墙内探出身子来,柔软的枝条上,缀满一朵一朵细小的花,花粉红,细皮嫩肉的样子。此时此刻,花开着,太阳好着,人安康着,心里有安然的满足。
⑨美丽的女友,远在黑龙江,她喜欢画画,她画的画极漂亮。她在画里画蔷薇,却说,可惜,只见过照片上的蔷薇。
⑩忍不住笑。竟有这样的喜欢,不曾谋面却念念于心。我对她说,等我有空了,我会掐一朵蔷薇给你寄过去。
16.作者为什么迷恋蔷薇?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4分) ▲ 。
17.品味下面两句话,按要求答题。(5分)
(1)下面句中加点的“铺”字好在哪里?(2分)
一屋的香铺开来,款款地。 ▲ 。
(2)赏析句子。(3分)
蔷薇从一堵墙内探出身子来,柔软的枝条上,缀满一朵一朵细小的花,花粉红,细皮嫩肉的样子。 ▲ 。
18.第⑦段引用高骈的诗有什么作用?(3分) ▲ 。
19.选择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两项(4分) ( ▲ )( ▲ )
A.这篇文章引用了一句诗作为标题,显得新颖别致而又具有文学色彩。
B.文章的⑤⑥两段,插叙了龄官的故事,写出了龄官对爱情的执着,也体现了作者对龄官的深深地怜惜。
C.野蔷薇生长在“沟渠旁”,一根花枝就能放到“喝水的杯子里养着”,体现了野蔷薇生命力的顽强。
D.“茎却多刺,是不可侵犯的尖锐。人从它旁边过,极易被它的刺划伤肌肤。”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蔷薇“多刺”的不满,表达出作者深深的遗憾之情。
E.文章文笔清新自然、语言优美,作者善于从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美,常见的蔷薇身上被作者赋予了孤高、执着的精神,这也正是蔷薇能深深打动人心的地方。
三、作文(共50分)
20.请以“为你点赞”为题作文。
要求:
①诗歌外文体自选。
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不少于600字。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调研九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 http: / / www.21cnjy.com )4.(3分)(改对一处得1分)
①去掉“大约”或者“左右”②“10项”移到“等”后面
③把“通过”或者“使”去掉
5.(6分)
(1)(2分)(无唯一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不能删。学习古代经典诗词,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培养热爱古诗词的感情。
示例二:可以删,古代经典诗词,小学生难懂,要学要背,会加重小学生的学习负担。
(2) (2分) 示倒一:中华经典诗文走向世界,我们盛到无比自豪。
示例二:外国人如此喜爱中国经典诗文, 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
(3) 扣住本质特征,言之有理即可。(2分)
示例一:《论语》——从简练质朴的语言中领略中国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示例二:《唐诗三百首》——走进文学殿堂,欣赏诗歌黄金时代的旷世杰作。
示例三;《宋词精选》——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共6分)
6.(3分)写出骆氏亭清静寂 ( http: / / www.21cnjy.com )寥(或“凄清”、“孤寂”)的环境特点(1分),烘托了诗人悲凉的心情(1分),引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或:为下文抒发思念之情作铺垫。)(1分)。
7.(3分)采用寓情于景(或借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1分),突出了思念之情。单调的雨打枯荷声更增添了环境的寂寥(1分),衬托了诗人无法排遣的思念之情。(或:雨打枯荷的清韵,暂时能慰藉思友之情)(1分)。
(二)(共12分)
8.(4分)
(1)同样 (2)同“倡”,倡导 (3)打开 (4)屡次,多次
9.(4分)
(1)天下人苦于秦的统治很久了。
(2)现在只有一个使者来,您就立刻自杀,怎能知道其中没有虚假呢?(意思对即可)
10.(2分)宽厚仁义,敢于直谏,贤德有才,但过于愚忠守孝、轻信诏书。(写出两方面的意思得2分)
11.(2分)①敢于斗争,又有斗争的智谋(1分);②洞察时局的能力强(1分)。
(三)(共11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17.(5分)
(1)(2分) “铺”这一动词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香蔓延开来的样子(1分),突出了花香的浓郁(1分)。
(2)(3分)“探”、“细皮嫩肉”运用拟人的修辞(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蔷薇花调皮、娇嫩(1分),表达了作者对蔷薇花的喜爱之情(1分)。
18.(3分) 点题;揭示了“我”喜爱蔷薇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的原因;引用诗句,使文章更具文学色彩;暗示了蔷薇花自古以来都深受人们喜爱,突出中心。(突出了“我”对蔷薇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答对一点给1分)
19.(4分)B D(选对一个得两分,两个得4分)
三、作文(共50分)
20.建议以38分切入。
参考译文:
于是,他们就一同商议,伪造了秦始皇给丞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李斯的诏书,立胡亥为太子。又伪造了一份赐给长子扶苏的诏书说:“我巡视天下,祈祷祭祀各地名山的神灵以求长寿。现在扶苏和将军蒙恬带领几十万军队驻守边疆,已经十几年了,不能向前进军,而士兵伤亡很多,没有立下半点功劳,反而多次上书直言诽谤我的所做所为,因不能解职回京当太子,日夜怨恨不满。扶苏作为人子而不孝顺,赐剑自杀!将军蒙恬和扶苏一同在外,不纠正他的错误,也应知道他的谋划。作为人臣而不尽忠,一同赐命自杀,把军队交给副将王离。”用皇帝的玉玺把诏书封好,让胡亥的门客捧着诏书到上郡交给扶苏。
使者到达之后,打开诏书,扶苏就哭泣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来,进入内室想自杀。蒙恬阻止扶苏说:“皇上在外,没有立下太子,派我带领三十万大军守卫边疆,公子担任监军,这是天下的重任啊。现在只有一个使者来,您就立刻自杀,怎能知道其中没有虚假呢?希望您再请示一下,有了回答之后再死也不晚。”使者连连催促。扶苏为人仁爱,对蒙恬说:“父亲命儿子死去,还要请示什么!”立刻自杀而死。蒙恬不肯自杀,使者立刻把他交付法吏,关押在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