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科学三年(2021-2023)知识点分类汇编-06运动和力
一、选择题
1.(2023·浙江温州·统考中考真题)利用频闪照相技术,拍摄击出的羽毛球在相同时间间隔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从①→②过程中,羽毛球( )
A.重力变小,速度变大 B.重力变小,速度变小
C.重力不变,速度变大 D.重力不变,速度变小
2.(2022·浙江温州·统考中考真题)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后,每隔上0.1秒的位置如图所示。假设小球运动至甲处时,所受所有外力都消失,则推测小球从甲处开始,其运动情况及每隔0.1秒的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3.(2022·浙江温州·统考中考真题)跑步是一种健身方式。人沿水平直道跑步,左脚后蹬时,图中箭头表示左脚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4.(2022·浙江温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小明在做俯卧撑和引体向上的锻炼场景。
(1)图甲中小明静止时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为F1,图乙中小明静止悬挂在单杠上时,单杠对他的作用力为F2,则F1 F2(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2)重为600牛的小明按图乙做一个引体向上,需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约为 焦。
(3)运动时,人体产热增加,散热也加快,使体温维持稳定。写出此时散热的一种方式: 。
5.(2022·浙江温州·统考中考真题)为延长食物保质期,可对食物进行真空包装。真空包装机(如图甲)先抽出塑料袋内的气体,再利用电热丝加热塑料袋口进行密封。图乙是模拟该真空包装机功能的简易电路图。
(1)该电路图中,要使抽气机工作,需闭合的开关是 。
(2)抽气机将塑料袋内空气抽出,使袋子变瘪,这是由于受到 作用。
(3)密封时温度过高导致袋口破损。为降低电热丝温度,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 移动。
6.(2021·浙江温州·中考真题)“地漏”(如图甲)是连接排水管道与室内地面的接口。“磁悬浮地漏”相对于传统地漏具有较多优点,如排水速度可随积水深度自动调节、在不排水时能密封管道等。
(1)若地漏不密封,排水管内臭气会扩散到室内。从微观角度解释该现象: ;
(2)磁悬浮地漏的工作原理如图乙;
①当密封盖上方无水时,在磁体B作用下,磁体A将密封盖顶起。若磁体A下端为N极,则磁体B上端为 极;
②当密封盖上方有水时,密封盖下移,开始排水。积水越多,则排水口越大,其原因是 。
三、简答题
7.(2023·浙江温州·统考中考真题)我国某地使用“沉管法”建跨海隧道:用钢筋水泥等材料浇筑若干个中空管段,用隔墙封闭两端并使其漂浮在水中;用拖船牵引至指定位置,向管段中的水箱注水使其下沉(如图);对下沉的多个管段进行依次连接,拆除隔墙形成隧道。
(1)拖运管段时,若速度为2千米/时,拖运距离为3千米,需要 小时;
(2)图中,当往水箱中注水的质量为6×104千克时,管段刚好能够在水下匀速缓慢下沉。若管段排开水的体积为3.06×103米3,则注水前管段与水箱的总质量为多少千克; (海水密度取1.0×103千克/米3)
(3)管段隔墙设计需要考虑其下沉到海底时受到的压力大小。这一压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8.(2022·浙江温州·统考中考真题)排气阀是供暖设备中的重要部件,它能及时排出管内热水汽化产生的气体,使水正常流动,从而保证供暖效果。排气阀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水中气体在流动过程中,积聚于封闭的排气阀内,使阀内气压变大,浮筒随水面一起下降,此时阀内气体排出使气压变小,从而浮筒上升,堵杆重新堵住排气孔。
(1)水管内的水流速度至少达到0.25米/秒才能携带气泡流动。若水管总长为60米,要使水流能携带气泡流动,则水从水管起始端流到终端最多要多少时间?
(2)排气阀中的浮筒和堵杆总质量为0.02千克,计算排气阀排气时浮筒浸在水中的体积。(水的密度取1.0×103千克/米3)
9.(2021·浙江温州·中考真题)图甲所示为一种水下滑翔机,图乙是其部分结构示意图。该滑翔机通过液压泵将油在内、外油囊间来回转移,从而改变浮力大小以达到上浮和下潜的目的,再结合其它技术即可滑行,以执行海洋环境的监测任务。
(1)该滑翔机具有低能耗、高续航的特点,电池一次充电后能提供1千瓦时电能。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前进速度保持0.2米/秒,但只有9%的时间耗电,耗电时功率仅为4瓦。该滑翔机充电一次总共能航行的路程为多少千米?
(2)该滑翔机总重515牛。当外油囊中无油时,滑翔机排开水的体积为0.0495米3。已知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当该滑翔机在600米深度悬浮时,外油囊中油的体积为多少米3 (忽略海水压强对油和滑翔机外壳体积的影响)
10.(2021·浙江温州·中考真题)2021年5月,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如图甲),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者陆。图乙是其阶段Ⅲ着陆过程中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火星大气密度是地球的1%,大气中氧气含量为0.15%且没有液态水,表面平均温度为-55℃,绕日公转周期为687天。下列关于火星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
B.公转周期比地球长
C.大气中氧气含量比地球低
D.雨、雪天数比地球多
(2)图乙中时段,着陆巡视器在竖直向上推力作用下,竖直下落的速度减小,该过程中推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 ;(不计大气阻力)
(3)着陆巡视器在火星上总重为4888牛,其重力在时段做功 焦。
四、探究题
11.(2023·浙江温州·统考中考真题)小明发现建筑物中的柱子有大有小且形状各异,承重大小也不相同。他猜想:柱子的承重效率与横截面的形状、周长等因素有关。查阅资料获知,柱子的承重效率可以用承重比(柱子能承受的最大质量与柱子质量的比值)表示,承重比越大,承重效率越高。为研究柱子承重效率与横截面的形状、周长的关系,他开展如下探究:
①用纸板制成高度相同的各种实验所需的空心模型(如图)。
②测出模型的横截面周长、质量。
③测量模型的最大承重质量。多次重复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表。
组别 横截面形状 周长/厘米 承重比
1 18 3509
2 24 3307
3 30 3116
4 30 3319
5 30 3514
6 30 3766
(1)研究模型承重效率与横截面形状关系时,除横截面周长、高度相同外,还要控制相同的因素有 (写出一个)
(2)根据1、2、3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
(3)根据实验结果,小明推测柱子高度、横截面周长一定时,圆柱承重效率最大。写出其推测过程: 。
12.(2021·浙江温州·中考真题)离瘪塑料袋的袋口一定距离向袋内吹气,塑料袋会鼓起(如图甲)。小明认为塑料袋中的气体都由口中吹出。为了验证猜想,他用瘪塑料袋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口径相同、长度分别为30厘米、60厘米、90厘米的瘪塑料袋各两个,分别标为、,、和、;
②微微张开塑料袋的袋口,将袋口紧贴嘴(如图乙),将口中的气体一次性吹入袋中,直至人不能吹气时迅速扎紧袋口,塑料袋呈筒状(如图丙),过程中保证不漏气。用刻度尺粗略测量并估算袋中气体的体积在塑料袋容积中的占比;
③微微张开塑料袋的袋口,将袋口距嘴10厘米,向袋内快速吹一口气,然后迅速扎紧袋口,用刻度尺粗略测量并估算袋中气体的体积在塑料袋容积中的占比;
④换用塑料袋和、和、,重复步骤②和③,获得结果如表所示。
吹气方式 实验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嘴贴袋口吹气 中充满气体 中气体体积约占容积的 中气体体积约占容积的
嘴距袋口10厘米吹气 中充满气体 中充满气体 中充满气体
(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否定小明猜想的实验组别是 ;
(2)实验中,塑料袋中的气体并未充满,如何用刻度尺粗略测量并估算袋中气体体积在容积中的占比? ;
(3)说明“嘴距袋口10厘米吹气,能使塑料袋充满气体”的原因: 。
参考答案:
1.C
【详解】由图可知羽毛球从①运动到②点的过程中,羽毛球通过任意两个相邻位置所用的时间相等,而距离不相等(越来越大),则速度发生变化(越来越大),故小球做变速运动,重力大小不变,速度变大,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详解】由图知道,小球运动至甲处时,速度大于其上方位置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当所受所有外力都消失后,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知道,小球将以甲处的速度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故选B。
3.C
【详解】因为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所以,当人沿水平直道跑步,左脚后蹬时,左脚相对于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即左脚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向前,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 小于 420 汗液蒸发散热(或皮肤直接散热)
【详解】[1]图甲中小明静止时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为F1,此时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和双脚的支持力的和等于小明自身的重力大小。故
F1[2]重为600牛的小明按图乙做一个引体向上,需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W=Gh=600N×0.7m=420J
[3]由于运动时,会大量出汗,而汗液蒸发吸热,所以,此时散热的方式是通过皮肤汗液蒸发散热。
5. S和S2 大气压 左
【详解】(1)[1]由图乙知道,滑动变阻器与电热丝串联后再与电动机并联,开关S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开关S1在滑动变阻器、电热丝所在的支路,控制滑动变阻器和电热丝;开关S2串联在电动机的支路上,控制电动机;因为开关S2串联在电动机的支路上,控制电动机,因此要使抽气机工作,需闭合的开关是干路上的S和电动机所在支路的S2。
(2)[2]塑料袋内的空气被抽出一部分后,袋内的空气减少,从而使袋内的空气压强减小,此时外界的大气压强要高于袋内的气压,故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塑料袋被压扁。
(3)[3]降低电热丝温度,需要降低电路中的电流,由欧姆定律知道,需要增大电路的总电阻,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知道,此时应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由图乙知道,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
6. 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N 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详解】(1)[1]若地漏不密封,排水管内臭气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最后会会扩散到室内。
(2)①根据题意可知,磁体B对磁体A为排斥力,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若磁体A下端为N极,则磁体B上端也为N极。
②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积水越多,即积水深度越深,则液体压强越大,从而对排水口产生的压力越大,故排水口越大。
7. 1.5 3×106千克 海水密度、海底深度、隔墙面积
【详解】(1)[1]根据可得,拖运管段所用的时间为
(2)[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沉管所受的浮力为
沉管匀速下沉,根据二力平衡可得,注水后的沉管总重力为
则注水前管段与水箱总质量为
(3)[3]由于物体在海水中受到的压力与其所受的压强的关系为,又因为物体在海水中受到的海水压强为p=ρ海水gh,则管段隔墙下沉到海底时受到的压力大小与海水密度、海底深度、隔墙面积等有关。
8.(1)240s;(2)2×10-5m3
【详解】解:(1)水从水管起始端流到终端最多需要的时间
(2)该浮筒处于漂浮状态时受到的浮力
F浮=G物=mg=0.02kg×10N/kg=0.2N
排气阀排气时浮筒浸在水中的体积
答:(1)水从水管起始端流到终端最多要240s;
(2)排气阀排气时浮筒浸在水中的体积为2×10-5m3。
9.(1)2000千米;(2)
【详解】解:(1)电池一次充电后的耗电时间
该滑翔机充电一次后航行的时间
则该滑翔机充电一次总共能航行的路程
(2)该滑翔机处于悬浮状态时有
由可得,该滑翔机排开水的体积
所以外油囊中油的体积
答:(1)充电一次总共航行路程2000千米;(2)该滑翔机在600米深度悬浮时,外油囊中油体积为。
10. D 推力大于重力
【详解】(1)[1]A.火星表面平均温度为-55℃,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约15℃,火星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火星绕日公转周期为687天,地球公转周期是1年,火星公转周期比地球长,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火星大气中氧气含量为0.15%,地球氧气含量比火星氧气含量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火星没有液态水,不会有雨雪,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2]着陆巡视器在竖直向上受到推力和重力的作用,竖直下落的速度减小,说明推力大于重力。
(3)[3]由图乙可知,着陆巡视器在t2~t4时间内下降的高度是100m,重力做功
W=Gh=4888N×100m=4.888×105J
11. 纸板种类 材料、高度、横截面形状等相同时,周长越长,柱子的承重效率越小 见解析
【详解】(1)[1]实验中要探究模型承重效率与横截面形状关系,需要运用控制变量法,只改变横截面的形状,横截面周长、高度相同、模型纸板种类相同。
(2)[2]1、2、3组实验,模型材料、高度、横截面形状相同而横截面周长不同,且当横截面周长越长时,承重比越小,承重效率越小,因此可得结论为:材料、高度、横截面形状等相同时,周长越长,柱子的承重效率越小。
(3)[3]柱子横截面周长一定时,随棱数增加柱子的承重效率增大,横截面为圆形的柱子,其棱数可视为无数条,因此其承重效率最大。
12. 第2、3组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1)[1]由实验数据表格可知,第1组实验结果相同,均充满气体,无法否定小明猜想,第2、3组实验结果不同,可以否定小明猜想。
(2)[2]将袋内气体挤压到底部,用刻度尺测出鼓起部分的长度,计算出与袋子长度的比值。
(3)[3]吹出气体进入袋内,袋口内气体流速大于周围气体,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周围空气进入袋中。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