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分班考分类复习:修改病句-(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分班考分类复习:修改病句-(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6 11:0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班考分类复习:修改病句-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舌尖上的中国》走红,使海外网友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B.中国芯片制造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华为能否突破某些国家无底线的技术封锁。
C.“网红博主”李子柒拥有超过700万左右的海外粉丝,她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之美。
D.毕业在即,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是否注意工作方法,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B.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之一。
C.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容易让人上瘾。
D.一些家长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止咳去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B.快乐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要被爱,更要去爱;要获得,更要给予。
C.能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使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
D.博物馆展出了一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投龙玉璧,吸引了众多游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好作品往往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美好。
B.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C.为防止不再发生溺水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措施。
D.同学们修改自己的作文时,一定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选项是(  )
A.我估计这道题目他做错了。
B.我们要虚心帮助同学。
C.面对新冠疫情,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病毒。
D.通过多读课外书,使我的语文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B.听了福楼拜的一席话,对莫泊桑的启发很大。
C.即使你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你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合作。
D.受到别人的嘲笑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看轻自己。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中国人民解放军也会迎难而上,绝不畏惧!
B.他首先第一个发言,在众人的注视下分外高兴。
C.由于非常突然的原因,使狮王不得不和老虎开战。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每个小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B.我确定她今天可能不去西湖公园了。
C.树叶被秋风染成金黄,慢慢地飘落下来。
9.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实行改革以后有了很大的提高。
B.小学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现在的学习创造了条件。
C.宇航员可以连续在舱外工作六七个小时。
D.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浓了。
10.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从地平面上冉冉升起。
B.迎面吹来一阵冷风,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C.校门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
D.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改正并找出自己身上的缺点。
11.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我们完成了制作班级网页的工作。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我们由衷地感谢多年来为我们默默付出的老师。
D.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1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班会之后,班主任老师解决并发现了班级里出现的问题。
B.有无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我们取得进步的重要条件。
C.如果我们缺乏创新精神,就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D.多吃水果、桃子、苹果,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好处。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活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B.操场上传来同学们响亮的口号声。
C.他那崇高的精神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D.《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写的。
1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在不断的尝试和突破中,使他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B.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C.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D.面对大自然,只要你善于观察和感悟,就会发现无论是春华秋实,还是风霜雨雪都充满诗意。
二、修改病句
15.修改病句(1个错标点,1个错别字,3处语病)
近日,我市第五届农民艺术节在新区文化中心举行。来自全市的15个农民艺术团带来了舞蹈、小品、锡剧……等丰富多采的节目,受到了台下观众的激烈欢迎。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但是增强了文化活动品质。

16.修改病句:
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1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语段。
孔子三十多岁左右就从事教育事业,他时常为能培育和培养出优秀弟子而感到安慰。他还常常以谦虚严谨、知难而退的态度鼓励弟子勤奋好学。

1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那时,我们是快乐的。每一个清晨 或春天 ,我们亲近大自然,倾听万物的色彩,与身边的鸟儿、夜莺、小溪交流。我们度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自己的笑声。多年以后,我们还在怀念这段快乐。

19.用恰当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1处标点符号,3个错别字,2处语病)
走进学校阅览室,只见书架上陈列着崭新的一排排图书。我最爱读“西游记”,因为它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胜名。书中树造了唐僧、孙悟空等众多人物形象,内容生动有趣,让人读了爱不失手。

20.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读了“学会合作”这篇课文,使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不但学会合作,而且能取得共赢。

21.综合改错:下面一段话中有用词不当、词序颠倒、错别字、标点不当和词义重复各一处,请 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把它们改正过来。
1934年,美国发生了一次首屈一指的“黑沙暴”。旋风裹着沙土,刮了一连三天三夜,侵袭 了美国三分之二的大陆,把足以壮满一百万辆火车的泥土刮入大海。俄罗斯、巴西……等国都 曾经出现过这样的风暴,使许多大片沃土毁于一旦。

22.修改病句。
(1)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的关键。

(2)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成分残缺,主语残缺,删去“使”。
C.前后矛盾,去掉“超过”或“左右”。
D.搭配不当,“回响”不能和“浓浓的师生情谊”搭配。
故选B。
2.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
C.成分残缺,句子后面加上“的事物”;
D.用词重复,“阻止”和“不”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因此去掉“不”;
故选B。
3.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重复啰嗦,“主要成分”和“等配制而成的”意思相同,去掉其中一个;
C.语意矛盾,“能否”和“关键”矛盾。去掉“能否”;
D.语序不当,把“新出土的”和“一千多年前”位置互换。
故选B。
4.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缺少宾语,句尾加上“的印象”。
B.语序不当,把“不仅”和“而且”后面的内容位置调换。
C.多重否定失当,可删去“不再”。
D.没有语病。
5.C
【详解】考查了修改病句的能力。
修改病句,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A.有误,前后矛盾,“做错了”表示肯定,应把“估计”改为“认为”。
B.有误,用词不当。把“虚心”改为“热心”。
C.正确。
D.有误,成分残缺,去掉“通过”或者“使”。
6.D
【详解】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
A有语病,病因:搭配不当,将“和提高”去掉。
B有语病,病因:成分残缺,将“听了”或“对”去掉。
C有语病,病因:关联词用错,将“即使”改为“无论”。
D无语病。
7.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修改能力。修改病句,要找出病因。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A 没有语病。
B 有语病,病句中“首先”与“第一个”意思重复,应删去任意一个。
C 有语病,病句中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使”。
综上,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8.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修改病句的步骤:A、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B、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C、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D、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①用词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④词序混乱。⑤重复啰唆。
⑥前后矛盾。⑦不符事理。⑧归类不当。⑨指代不明。
A选项中,每个小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之才。语序不当,应改为每个小学生都希望自己将来成为有用之才。
B选项中,我确定她今天可能不去西湖公园了。前后矛盾,应改为我确定她今天不去西湖公园了。
9.C
【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A.成分残缺,在“有”前面加“人们的生活水平”;
B.搭配不当,去掉“知识”;
C.选项正确;
D.缺少主语,去掉“使”。
10.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项词语搭配不当,“太阳光”不能地平面上冉冉升起,应改为:太阳。
C项逻辑混乱,名词之间有交叉关系,汽水是饮料的一种,去掉“饮料和”或者“和汽水”。
D项语序颠倒,应先“找出”再“改正”。
11.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结合原句的内容进行分析。本题中有语病的是B项。问题在于多面对单面,“能否”指两个方面:能与不能,与后面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照应,应在“养成”前加“是否”。
12.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A 病因:语序不当,应将“解决”和“发现”调换顺序。
B 病因:前后矛盾,前半句是两种观点,后半句只有一个结果,属于一面对两面的错误类型,应去掉“有无”。
C 正确。
D 病因:分类不当,“水果”与“桃子、苹果”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应去掉“水果”或者“桃子、苹果”。
所以选C。
13.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前面加上合适的主语即可。
C项词语搭配不当,“精神品质”不能浮现在脑海中,可将“精神品质”改为“形象”。
D项句式糅杂,“……的作者”与“……写的”句式糅杂,去掉其中一个即可。
14.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修改能力。
修改病句,要找出病因。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A 本项句子有语病,成分残缺,应去掉“使”。
B 本项句子有语病,一面对两面,应去掉“能否”。
C 本项句子有语病,“发扬”与“继承”语序颠倒了,应互换位置。
D 本项句子没有语病。
故选:D。
15.近日,我市第五届农民艺术节在新区文化中心举行。来自全市的15个农民艺术团带来了舞蹈、小品、锡剧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受到了台下观众的热烈欢迎。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还提高了文化活动品质。
【详解】“……”和“等”重复,应该将“……”去掉。
“丰富多采”应该改为“丰富多彩”。它的意思是:形容内容丰富,花色繁多。
“激烈”应该改为“热烈”。
激烈:指的是(动作、言论)剧烈;(性情、情怀)激奋,刚烈。
热烈:情绪高昂,兴奋激动。
“不仅……但”应该改为“不仅……还”。此句前后为递进关系,所以用“不仅……还”。
“增强”应该改为“提高”。
增强:增进;加强。
提高: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质量等方面比原来高。
【点睛】
16.有健康的身体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详解】此句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此句前后不对应。“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两个方面,“做好工作的前提”是一个方面,不对应。应改为:有健康的身体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17.
【详解】略
18.
【详解】修改病句:①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②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③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④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故答案为:
19.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只见书架上陈列着崭新的一排排图书”语序不当,应改为:只见书架上陈列着一排排崭新的图书。
《西游记》是书籍,应使用书名号,不能使用双引号。
“因为它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主语与宾语意义上的不搭配,《西游记》只是四大名著中的一本,在末尾加上“之一”即可。
“享有胜名”应改为“享有盛名”,意思是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树造”应改为“塑造”,意思是用一定的艺术手法或语言文字来刻画人物形象。
“爱不失手”应改为“爱不释手”,意思是喜爱得舍不得放下。
20.读了《学会合作》这篇课文,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共赢。
【详解】略
21.提示:将“首屈一指”改为“举世闻名”;“刮了”和“一连”互换;“壮满”改为“装满”;去掉省略号;去掉“许多”。
【详解】略
22. 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关键。 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能力。
【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1)成分残缺,应该改为“语文”的后面加上“成绩”;
(2)搭配不当,“培养……的水平”搭配不当,应把“水平”改作“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