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分班考课文内容理解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分班考课文内容理解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6 11:0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班考课文内容理解测试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祖父的园子》一文表达了“我”对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留恋及对祖父的深深怀念。
B.《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通过描写初夏时节村庄繁忙的景象,人们在田间劳作,孩子们在桑阴处学习种瓜的场景,展现出古代农村儿童辛苦劳作的童年生活。
C.《梅花魂》一文中“想不到眼含泪水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这里外祖父“眼含泪水”是因为外祖父不舍得“我"和母亲。
D.《军神》一文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用麻醉药的事,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之惰。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研究报告时,研究报告的标题要体现研究的主要内容。
B.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C.《清贫》一文中方志敏口中的“传世宝”是指时表和自来水笔。
D.《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展现了毛泽东具有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伟大胸怀。
3.下列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一诗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春时的紧张劳动气氛,做了较为细腻的描写。
B.《稚子弄冰》中“敲成玉磬穿林响”中的“磬”指的是一种像钟的乐器。
C.《凉州词》一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颓丧消沉。
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说子女微弱的孝心,无论如何也报答不了慈母的恩情。
4.下列对名著情节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凭自己勇往直前的精神和辛勤的劳动,成就了一段传奇。
B.《骑鹅旅行记》的作者是瑞士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书中介绍了大量的地理概况、风土人情及历史知识。
C.《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主人公爱丽丝掉进兔子洞后,开启了一段如梦如幻的旅程。
D.《汤姆·索亚历险记》刻画了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又有点虚荣心的男孩。
5.下列说法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天里的成长》中人要“赶时候”,“赶热天”是指夏天天气暖,气温高,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好时机。
B.《宿建德江》诗人由远及近地描绘了一片辽远清旷的江色。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旅居在外时的孤独伤感和思乡之情。
C.《伯牙鼓琴》中伯牙绝弦是因为钟子期死后,没有人认可他的音乐了,他很失望,一怒之下断了琴弦。
D.《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宋代人。鹊惊、蝉鸣运用了以静衬动的写法,写出了环境的幽静。
6.下列对于古诗文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乡偶书》一诗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的无限感慨。
B.《书湖阴先生壁》一诗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将乡村的风光写得特别有层次感。
C.《书戴嵩画牛》中“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一句揭示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D.《江南春》一诗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草原》《丁香结》充分运用了想象和联想,在表达上很有特点。
B.《七律 长征》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宇宙生命之谜》一课通过各种角度告诉我们火星上存在生命。
D.《好的故事》的结尾“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写出了作者虽处在黑暗的现实中但仍对美好的生活充满向往。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性文章以“说具体、生动"为成功。
B.《落花生》一文,作者由花生的特点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这个道理。
C.《圆明园的毁灭》写圆明园昔日辉煌是为表现它被毁的损失之大。
9.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桂花雨》中,作者通过介绍怎样做桂花糕饼,抒发自己对童年的怀念 之情。
B.海力布因为听懂了动物说话,所以变成了石头。
C.《少年中国说(节选)》中,作者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描绘了少年中国的 光辉前景。
10.关于《夏天里的成长》《宇宙生命之谜》 《京剧趣谈》这一组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一组题目中都能找到与文章中心有关的关键词语。
B.朗读这一组题目时,应读出轻重音的变化,强调重点词。.
C.这一组题目都采用了点明中心、夸张表现的方式来命题。
D.读这一组题目,读者基本可以推断出作者所要介绍的内容。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京剧趣谈》都是与中国艺术相关的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
B.柳公权是我国唐朝著名的书法家,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他是柳体的创始人,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類并称“楷书四大家”。《玄秘塔碑》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C.“黄钟大吕、余音绕梁、天籁之音、高山流水”这几个成语都与音乐有关,都是赞美乐曲高妙的。
D.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也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12.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阳》一文从距离地球远、体积大、温度高、与人类的关系密切等方面介绍了太阳。
B.《将相和》文中三个故事的顺序是: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渑池会面。
C.《“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了巴迪童年时母亲和父亲分别给予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忆读书》一文中,冰心回忆了自己的读书经历,总结了积累的宝贵经验,给了我们九个字的读书指导,即“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二、填空题
13.填空。
(1)《草船借箭》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性格鲜明,有   的诸葛亮,   的周瑜,
   的鲁肃及   的曹操
(2)小说《景阳冈》塑造了很多英雄,如:   、   ;该故事按照   顺序介绍了武松   、   、   和   这四件事。
《猴王出世》节选自   ,我知道里面的许多故事,如:   、   。
(3)人闲桂花落,   。   ,时鸣春润中。这首诗是   代诗人
   写的,题目是   。诗人用“花落、月升、鸟鸣”这些“动”景反衬出春山的   。
(4)“观三国烽烟, 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请根据这句导语,按顺序写出我国的四大名著:   、   、   、   。
(5)读了“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我知道这是小说中的   。(人物)。
(6)古代长篇小说多是   ,只要看一下某回的   就可以猜出它主要讲了什么。
14. 积累运用。
(1)“日暮汉宫传蜡烛,   。”“今夜月明人尽望,   。“这两首诗分别与我国两个传统节日   、   有关。请你也写出两句与我国传统节日有关的诗句:“   ,   。“
(2)我们积累了许多读书的名言。知道了“书到用时方恨少,   “,所以平时“读书须用意”,因为“   ”;还要珍惜时间,要不然“少壮不努力,   ”。
(3)《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   ,作者是   。文章采用   的表达方式,回忆了父亲   (填人名)被害的全过程,展示了革命先烈   的精神,触发了我们对革命英雄的   之情。
15.课内积累运用。
(1)于谦的《石灰吟》里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意思相近的诗句:   ,   。
(2)你最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是 ,请写出关于传统节日的诗句:   ,   。
(3)《匆匆》是现代作家金 笔下脍炙人口的散文,细腻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请你结合自己感受写出关于惜时的诗句:   ,   。
(4)大漠沙如雪,   。   ,快走踏清秋。
16.按课文内容或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填空。
(1)“人固有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的意思是   ;“或“的意思是   。“泰山”比喻   ;“鸿毛”比喻   。
(2)《马诗》是一首边寒诗,从   等物象可以看出,全诗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3)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   的鲁滨逊,   的尼尔斯,   的汤姆·索亚,还有   的八儿,作家笔下的这些人物让我们印象深刻。
(4)《迢迢牵牛星》中描写织女美丽画面勤劳的诗句是:   ,   。
(5)《十五夜望月》中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描绘月光皎洁的诗句是:   ,   。
(6)李老师经常语重心长地说:“   ”让我明白读书时应该下一番功夫,书中每个字都价值千金:还提醒我们:“   “让我懂得总有比我出发更早,学习更用功的人。
(7)虽然老师批评我们的话语有时尖说,但一语中的,直接点明了我们学习上的问题。这就是“   “的道理啊!爷爷经常用”   ”来教导我们想想以前的苦日子,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17.按课文内容填空。
(1)玉门关,古代关名,它往往成为成守边关将士抒发情感的文化符号。《从军行》中,"   ,   ”这两句诗勾勒出戍边将士战斗、生活的典型环境;《凉州词》中,“   ,   ”这两句诗抒发了边关将士内心的苍凉和愁怨。
(2)“青山处处埋忠骨,   “这两句诗高度概括了毛泽东对岸英遗骨是否归葬祖国的抉择,表现了他   。
(3)读了“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这两句诗,我眼前浮现出   的画面。
(4)学了《景阳冈》一文,我认为武松是一个   的人。
18.积累运用
(1)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   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   。”   ,就比泰山还重;   ,   ,就比鸿毛还轻。
(2)中国古人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如:《石灰吟》中于谦的志向是“   ,   ”;《竹石》中郑燮的志向是“   ,   ”;《墨梅》中王冕抒发的志向是“   ,   ”。这些诗句都运用了   写作手法。
(3)小雪马上要升入初中了,她想用诗句“   ,   ”当座右铭,时刻告诫自己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以免以后后悔。
19.课文回访站。
(1)童心诵经典,经典咏流传:从“   ,不知秋思落谁家”体会到游子的思乡之情;从“终日不成章,   ”感悟到诗人痛苦忧伤的心情:从“   ,近山识鸟音”让我明白要想认识一件事物或一件东西就必须近距离观察,把它了解透彻;“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默默时,   。”这诗一般的经典语言中,我领悟到   。所以,我要用《长歌行》中的“   ,   ”来警醒自己珍惜时间,努力奋斗,唱响未来。
(2)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作家用他的“京味儿”语言,描绘了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作者按   顺序,重点写了腊八、   、   、   、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一笔带过,这样安排的作用是   、   。
20.按照所学知识填空。
(1)人性之美:这学期,我认识了   的狼牙山五壮士,舍己为人的老支书,   的鲁迅。(用四字词语概括)
(2)家国情怀:爱国是陆游“   "的责任感:“家国情怀”是涌动在中华儿女血液中最炽热的情感,鲁迅先生就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中国才有真进步。”
(3)自然诗情:杜牧的"   ,水村山郭酒旗风”写出了江南之春的诗情画意;朱熹的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   ”同样写出了春天的色彩斑斓;刘禹锡的“   ,浪淘风簸自天涯”写出了黄河的磅确气势;王安石的“茅檐长扫净无苔,
   “写出了邻居庭院景色之美。
(4)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这个数字很有意思,它最初的意思是指天地之间万物交汇,后来被引用到许多地方,如五谷、五行、   、   等。
作品再现。
21.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   (填国家名)著名的寓言家,《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   故事之一,书中的故事大部分是以   为主人公。
22.《爱的教育》 是一部   小说,主人公是    ,他最喜欢的朋友是   ,小说中祭祀所有死者的日子是   节。
23.《青铜葵花》是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葵花的爸爸一生最成功的作品是   ,请写出《青铜葵花》中任意3个篇章的小标题   、   、   。
24.法布尔的《昆虫记》誉满全球,被誉为 “   ”。小说中“为快乐而放声高歌,永远不知疲倦的歌唱家”是   ;“外表美丽而天性凶残,是不折不扣的杀手”是   。
25.《水浒传》梁山好汉中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史进绰号是“   ”。三员女将,分别是母夜叉   、一丈青扈三娘、   顾大嫂。《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3位,他们是   、   、   。
26.积累与运用。
(1)读看辛弃疾的“   ,   ”我仿佛看到了明月升,上树梢,惊飞枝头喜鹊,还仿佛听到了声声蝉鸣。
(2)杜牧的《江南春》中,“   ,   。”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3)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正如李纲所言:“祖宗疆土,   ,   。“
(4)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就会迎来希望,就像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所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   。“
(5)本册语文课本中,我们认识了   的狼牙山五壮士,洪水中   的老支书,还有我最喜欢的   (填人物名字),因为他(她)   。
27.按原文(意)填空。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   。
(2)读完《狼牙山五壮士》,我们可以把三国时期曹植的名言“捐躯赴国难,   ”送给五位壮士。
(3)鲁迅先生在《答客诮》中写道:“无情未必真豪杰,   。”
28.填空题
(1)在中国古诗词中,我们足以包揽壮美的山河美景。美在“九曲黄河万里沙,   ”,美在“   ,水村山郭酒旗风,” 美在“一水护田将绿绕,   。”
(2)与南宋诗人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3)伯牙“终身不复鼓琴的”原因是   。(用文中的话回答),你可以从中体会到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1)神机妙算;妒贤嫉能;忠厚诚恳;生性多疑
(2)武松;鲁智深;事情发展;喝酒;上山;打虎;下山;《西游记》;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
(3)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唐;王维;《鸟鸣涧》;寂静和空旷
(4)《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5)武松
(6)章回体结构;标题
14.【答案】(1)轻烟散入五侯家;不知秋思落谁家;寒食节;中秋节;示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事非经过不知难;一字值千金;老大徒伤悲
(3)回忆录;李星华;首尾呼应;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怀念和敬仰
15.【答案】(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
16.【答案】(1)本来;有的人;价值大。;比喻毫无价值的死
(2)大漠;燕山;钩;渴望早日建功立业
(3)积极乐观、不畏艰险;顽皮淘气;勇于探索,追求自由;天真、贪吃。
(4)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6)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日当有时。
17.【答案】(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何须马革裹尸还;博大的胸怀
(3)一个孩子不顾寒冷把盆里的冰块弄出来,然后小心翼翼地用彩线穿着,制成像银钲一样的乐器,提在手中开心地敲打
(4)武艺高强、机智勇敢
18.【答案】(1)司马迁;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托物言志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9.【答案】(1)今夜月明人尽望;泣涕零如雨;近水知鱼性;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时间稍纵即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时间;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20.【答案】(1)视死如归;爱憎分明
(2)位卑未敢忘忧国;惟有他发扬起来
(3)千里莺啼绿映红;万紫千红总是春;九曲黄河万里沙;花木成畦手自栽
(4)五彩;五音
【答案】21.古希腊;寓言;动物
22.日记体儿童;安利柯;卡隆;万灵节
23.青铜制成的葵花;小木船;葵花田;老槐树
24.昆虫的史诗;蝉;螳螂
25.九纹龙;孙二娘;母大虫;王伦;晁盖;宋江
26.【答案】(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4)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视死如归(英勇无畏);忠于职守(大公无私,不徇私情);桑娜;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27.【答案】(1)渲染;墨线勾勒;翠色欲流;流入云际
(2)视死忽如归
(3)怜子如何不丈夫
28.【答案】(1)浪淘风簸自天涯;千里莺啼绿映红;两山排闼送青来
(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以为世无足复为古琴者;伯牙与锺子期的深厚情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