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了解声音强弱的单位及噪声的等级划分。
3.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和思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控制噪声的措施。
难点:结合实际,提出控制噪声污染的措施。
【新课导入】
1.情境导入
近年来,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地污染着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污染已与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一起,成为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与噪声有关的一些知识。
2.活动导入
一名学生用沾水的泡沫塑料在玻璃上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另一名学生拖动椅子发出刺耳的声音。
教师:刚才的声音好听不好听
学生:不好听。
教师:我们把像这样嘈杂刺耳、令人烦躁的声音叫噪声,噪声不仅令人烦躁、刺耳,噪声对我们的身体等有很大的危害,那噪声有哪些危害呢 请跟我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课堂探究】
探究点一 噪声的来源
根据我们日常生活经验可知,噪声通常指的是在一定环境中不应有而有的嘈杂、刺耳,听起来不和谐的声音,那么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呢
【演示实验】
利用示波器演示刚才用泡沫塑料在玻璃上摩擦产生的声音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做比较。仔细观察两种波形分析波形规则与否。
实验结果:用泡沫塑料在玻璃上摩擦产生的噪声的波形不规则,音叉声音的波形有规则。
归纳总结
(1)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问题1:是不是所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都不是噪声
提示:有些声音从物理学角度看属于乐音,但是从环保角度看属于噪声。如:悠扬的歌声,从物理学角度讲属于乐音,但是如果在晚上休息时听到这样的歌声,影响了人们的休息,从环保角度讲就属于噪声。
问题2:让同学们回想一下,自己的周围有哪些噪声,找到这些噪声的来源。
提示:(1)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等。
(2)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等。
(3)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4)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等。
探究点二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播放关于噪声强弱等级和噪声危害的视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噪声的等级
(1)声音有强有弱,声音的强弱通常以 分贝(dB) 为单位来表示。
(2)噪声的等级中的几个重要点
① 0 dB 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听觉下限;
②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 dB;
③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70 dB;
④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 dB;
⑤突然达到或超过 150 dB,鼓膜可能破裂,失去听力。
拓展:噪声危害的表现
(1)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2)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3)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如喷气式飞机产生的噪声能够将附近建筑物的窗户玻璃震碎,噪声导致工作设备“疲劳”以至断裂等。
探究点三 控制噪声
问题1:噪声污染对人体是有危害的,我们该如何减弱噪声呢 首先让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提示: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声源的振动
产生声音 空气等介质
传播声音 鼓膜的振动
引起听觉
小结: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
防止噪
声产生 阻断噪
声传播 防止噪声
进入耳朵
问题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有哪些事例
提示:禁止鸣笛、摩托车上的消声器、枪管的消声器、用光信号代替声信号等。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有哪些事例
提示:公路两边的隔音屏,在公路两旁植树种草,双层玻璃窗,对产生噪声的机器装上隔音罩等。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有哪些方法
提示:戴上耳塞或耳罩。
问题3:请同学们判断以下几种做法是采用什么方法控制噪声的
(1)摩托车的消声器 声源处 。
(2)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 传播过程中 。
(3)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人耳处 。
总结: 由于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人们把噪声叫做人类生活的“隐形杀手”。现代的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科研机构等部门附近,一般都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家用电器、机动车等在设计时都必须考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制造噪声,以免影响他人的学习、工作和休息。
【课堂小结】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的来源
1.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的振动都是无规则的。
2.凡是影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1.等级:噪声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适宜学习的声音强度为30~40 dB。
2.危害:从心理上、生理上和物理上都能产生一系列的效应。
三、控制噪声的方法
在声源处控制 在传播过程中控制 在接收处控制。
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C)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④⑤⑥
2.以下是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公路两旁的透明板墙
C.城市道路的隔声板
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3.关于乐音和噪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械发出的声音
B.乐音使人心情愉快,噪声使人烦躁不安
C.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不会成为噪声
D.从环保角度看,乐音有可能成为噪声
4.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哪个方法有效合理(B)
A.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B.在教室周围植树种草
C.每个学生都戴防噪声耳罩
D.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5.小华家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地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避免隔壁的小明学习时受到干扰,小华主动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 声源 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 传播过程 中减弱噪声;第三种是在 人耳 处减弱噪声。
6.图(甲)和图(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波形可知,图(甲)是 乐音 的波形,理由是 图(甲)波形是规则的 ;图(乙)是 噪声 的波形,理由是 图(乙)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
这节课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可通过生产、生活实际,根据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让学生知道噪声的概念、噪声的来源、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认真讨论、分析、归纳出各知识点,十分重要。因此,备课过程中要充分预测在各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亮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噪声的利用
1. 噪声除草
2. 科学家发现,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噪声敏感程度不一样。根据这个道理,人们制造出噪声除草器。这种噪声除草器发出的噪声能使杂草的种子提前萌发,这样就可以在作物生长之前用药物除掉杂草,用“欲擒故纵”的妙策,保证作物的顺利生长。
2.噪声诊病
科学家制成一种激光听力诊断装置,它由光源、噪声发生器和电脑测试器三部分组成。使用时,它先由微型噪声发生器产生微弱短促的噪声,振动耳膜,然后微型电脑就会根据回声,把耳膜功能的数据显示出来,供医生诊断。它测试迅速,不会损伤耳膜,没有痛感,特别适合儿童使用。
3.噪声发电
噪声是一种能量污染,比如噪声达到160 dB的喷气式飞机,其声功率约为10 000 W;噪声达140 dB的大型鼓风机,其声功率约为100 W。“聚沙可成塔”,这自然引起新能源开发者的兴趣。科学家发现人造铌酸锂具有在高频高温下将声能转变成电能的特殊功能。科学家还发现,当声波遇到屏障时,声能会转化为电能,英国的学者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设计制造了鼓膜式声波接收器,将接收器与能够增大声能、集聚能量的共鸣器连接,当从共鸣器传来的声能作用于声电转换器时,就能发出电来。看来,利用环境噪声发电指日可待。
4.噪声除尘
美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功率为2 kW的除尘报警器,它能发出频率2 000 Hz、声强为160 dB的噪声,这种装置可以用于烟囱除尘,控制高温、高压、高腐蚀环境中的尘粒和大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