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
学习目标
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光速是电磁波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难点:使学生切切实实体验到电磁波的存在;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自然奥秘的探索的兴趣。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1.电磁波的产生条件是 ;
2.电磁波的传播 介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 ,
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是 。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活动体验:打开一台收音机,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从收音机中传出“咔咔”声,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提出问题: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你认为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
学生讨论后总结:
1.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可以传递各种信息。
2.导线中 电流的迅速变化 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探究点二 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自学指导:
1.在一列水波的传播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邻近的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叫做波长。
2.在某确定位置,1 s内有多少次波峰或波谷通过,波的频率就是多少。
3.水波不停地向远处传播,用来描述波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叫做波速。
探究实验: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吗
把一个移动电话放在真空罩中,并给这个移动电话打电话。观察这个移动电话能否收到此信号。
实验现象:放在真空罩中的移动电话可以收到罩外传给它的电磁波。
实验结论: 。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51~P152的内容,填一填:
1.电磁波的传播 介质(选填 需要或不需要),它在真空中 传播。(选填 能够或不能够)速度是 。
2.波长、波速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其中 是不变的。其中f的单位是 ,λ的单位是 ,c的单位是 。
3.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是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 。
资料搜集:上网搜集有关电磁波的应用。
用于通信等;微波用于微波炉; 用于遥控、热成像仪、红外制导导弹等;可见光是所有生物用来观察事物的基础; 用于医用消毒、验证假钞、测量距离、工程上的探伤等;X射线用于CT照相;伽玛射线用于治疗。
当堂检测
1.关于电磁波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中有电流,就可以在周围空间产生电磁波
B.导体中没有电流,也可以在周围空间产生电磁波
C.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就可以在周围空间产生电磁波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具有相同的( )
A.波速 B.波长 C.频率 D.能量
3.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C.可见光是电磁波
D.超声波是电磁波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
B.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
C.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物的
D.在电磁波谱中,γ射线→X射线→红外线频率逐渐减小
5.我们在用电脑的时候,若旁边有人使用手机收发信息,电脑屏幕上的画面常会发生跳动,音箱也会发出“咔咔”的声音,这是因为( )
A.手机发出的声音被电脑接收,干扰电脑的正常工作
B.手机收发信息时产生的振荡电流被电脑接收,干扰了电脑的正常工作
C.手机发射的电磁波被电脑接收,干扰电脑的正常工作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雷达是现代战争中重要的军事设备。若雷达向飞机发射的微波从发出到接收返回信号所用时间为52 μs(1 μs=10-6 s),微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则此时飞机与雷达的距离为 m.
7.小明学了“电磁波”和“声波”这两部分内容后做了如下表的知识归纳,表中 和 的说法是错的。(填写表中序号)
电磁波 声波
传播速度 ①真空中所有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 m/s ②声波在固、液、气三态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传播介质 ③电磁波的传播一定要有介质 ④声波的传播一定要有介质
应用 ⑤用于无线电通讯 ⑥超声波用于清洁物品
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C
6. 3×108 m/s 7.8×103
7. ② ③
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