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1 等腰三角形习题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3.3.1 等腰三角形习题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10-29 10:5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等腰三角形习题课》学案
设计人:张晓婷       指导教师:贯忠喜 郝永红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构建等腰三角形的知识体系。
2. 通过观察,推理理解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3. 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勇于探索,敢于猜想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一、复习回顾:

1、三角形按边分类

2、等腰三角形是 图形,其性质是:
(1)等腰三角形的 相等。(简写成“ ” )
(2)等腰三角形的 、 、 、互相重合。
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 相等,那么 也相等。(简写成“ ” )
二、基础练习
【先热身,比一比谁更快】
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50o,那么其余两个角为 和 。
2.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00o,那么它的一个底角为 。
3.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和8,则它的周长为 。
4.若等腰三角形得一个内角是70o,那么它的底角是 。
5.若等腰三角形得一个内角是120o,那么它的底角是 。
【牛刀小试】
如图,△ABC中,AB=AC,∠ABC的平分线交AC于D,∠A=40o,求∠BDC的度数。
图1
【思考1】过D做DE∥BC交AB于E,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
      图2
【思考2】将△ABC改为任意三角形,刚才的结论还成立么?
  
       图3
三、合作探究
【加油,你能行】
已知,如图,△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F点,过F点做DE∥BC交AB于E,交AC于D,图中有哪些等腰三角形?图中ED、BE、CD之间有什么关系?
结论:

证明:
                          图4
【变式1】将CF变成△ABC的外角∠ACG的平分线,其他条件不变。上题的结论还成立么?你能得到什么新的结论?
结论:
证明:                       图5
【变式2】将CE变成∠ACB的平分线,其他条件不变。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
证明:
       图6
【拓展训练】
在图4的已知中,改为EF∥AB,DF∥AC,你又能得到怎样的结论?
四、总结归纳
通过本节课,你有什么感受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