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 11.1 谏逐客书课件(共89张PPT)部编版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单元 11.1 谏逐客书课件(共89张PPT)部编版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5 11:1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9张PPT)
第11课 
谏逐客书
与妻书
第五单元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抱负与使命
1.语言目标:(1)梳理、积累两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重点掌握词类活用和虚词“之”“以”“其”的用法;
(3)背诵两文。
2.思维目标:(1)把握文章的思想观点,注意论证和说理的方法;
(2)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
高尚情操;
(3)懂得著文为用,在学习生活中养成用文章表达自己意见
的习惯。
3.审美目标:赏析两文不同的行文艺术特色、语言风格。
素养目标
两篇文章均题为“书”,却是不同的文体。“谏逐客书”的“书”不是书信,而是上书、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谏逐客书》能比较充分地体现公文的一些本质属性,正是这些公文本质属性形成了该文鲜明的特色。《与妻书》形式上是一封信,实际上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或者说更是一首充满着悲情、亲情和豪情的令人荡气回肠、一咏三叹的革命情歌。学习这两篇文章要注意体会写作目的和写法的不同。
任务情境
内容索引
XUE XI HUO DONG YI YUE DU YU JIAN SHANG
学习活动一 阅读与鉴赏
学习活动二 梳理与探究


XUE XI HUO DONG ER SHU LI YU TAN JIU

XUE XI HUO DONG YI YUE DU YU JIAN SHANG
学习活动一 阅读与鉴赏
谏逐客书
与妻书
任务活动一 语言积累与探究
(一)诵读全文,读懂文意
1.边诵读边完成文中加颜色字词的解释。
臣闻吏议逐客,窃(  )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  )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     )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    )于秦,而缪公用之,并(     )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     ),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  ),举(     )地千里,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  )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     )九夷,制(  )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
谏逐客书
私下
向西
招致,招揽
生,出生
兼并,吞并
殷实,富裕
乐于为

军队
攻克,占领
安定
强盛
攻取
吞并,囊括
控制
遂散(  )六国之从(    ),使之西面事(  )秦,功施(  )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     )公室(  ),杜(     )私门(       ),蚕食(             )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  )四君却客而不内(       ),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  )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  )明月之珠,服(  )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  )翠凤之旗,树(  )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          )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    ),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   不实外厩( ),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瓦解
同“纵”
侍奉
延续
使……强大
王室
堵塞,封闭
指权贵大臣之家
像蚕吃桑叶那样逐步吞食侵占
假使
同“纳”,接纳
获得
悬挂
佩带
树立
陈设
同“悦”,喜悦、喜爱
可以使用
马棚
所以(     )饰后宫、充下陈(                 )、娱(     )心意、说(          )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     )玑(            )之珥(  )、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        )佳冶(    )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         ),弹筝搏(     )髀
(  ),而歌呼呜呜快(     )耳者,真( )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  )《郑》《卫》,退(  )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    )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  )也。此非所以跨海内(    )、制(  )诸侯之术(  )也。
用来……的
古代殿堂下放置礼品、站列婢妾的地方
使……快乐
同“悦”,使……愉悦
附着,加上
不圆的珠子,这里泛指珠子
耳饰
娴雅变化而能随俗
娇美妖冶
一种瓦制的打击乐器
击打,拍打
大腿
使……畅快
的确,实在
取用
摒弃
适于观听
百姓
驾驭天下
制服
方法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  )太山不让(
  )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       )细流,故能就(  )其深;王者不却(     )众庶(  ),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     )无敌也。今乃( )弃黔首(       )以资(     )敌国,却宾客以业(     )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       )寇兵而赍(     )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
  )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  )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  )也。
因此
辞让,
拒绝
同“释”,舍弃
成就
推辞,拒绝
百姓
……的原因

指平民、老百姓
资助,供给
使成就霸业
同“借”,借给
送给,付与
来,表
目的
结怨
实现
(二)重点诵读,读出节奏、情感
2.课文第1段开头句“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诵读时语气、重音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答案 语气应和缓、委婉一些;重音可放在“吏议”“窃”“过”等字词上。李斯不言秦王嬴政下令逐客,而是把逐客说成是“吏议”,意在将矛头避开秦王,免得一开始就激怒对方;接着才说出“窃以为过矣”,“窃”是商量的口吻,显得谦和而诚敬,使对方容易接受,而又态度鲜明地指出其“过”,也可引起对方深思。
3.课文第1段“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这些语句中,诵读重音应放在哪里?为什么?
答案 重音应放在“拔”“并”“收”“取”“包”“制”“据”“割”八个动词上。以上语句是写惠王的四面扩张,精选这些动词是为了彰显张仪在不同方位上所做出的贡献。
4.课文第2段最后一句“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诵读时应作何处理?
答案 要读得顿挫有力,语重心长。因为这一句既点到秦王称霸天下的雄心,又唤起秦王对国家安危的忧思,从而反省逐客的错误,收回逐客的成命。
5.课文第3段的语气、重音应如何处理?试结合有关语句加以说明。
答案 李斯首先从正面提出了“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的道理,并通过类比加以说明“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继而又列举了正面的例证,即昔者“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是因为“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在诵读以上语句时,语气应和缓恳切一些,目的是把秦王自然带入五帝三王等所创造的国富民强的美好图景,并向秦王说明纳客之利。后面的语句从反面对比,“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强调而今秦王所为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其结果必然导致“藉寇兵而赍盗粮”。诵读这一部分时要重读,语气应刚猛凌厉,掷地有声,突出逐客之害,意在痛下针砭,使秦王猛醒。
6.本文大量使用对偶句和排比句,例如“西取……于戎,东得……于宛,迎……于宋,来……于晋”;“今陛下致……玉,有……宝,垂……珠,服……剑,乘……马,建……旗,树……鼓”;“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等。诵读这类语句的要领是什么?
答案 在音节上,要读出排偶句的抑扬顿挫,给人一种音乐的美感;在语气上,要读出文章滔滔不绝、雄放不羁的气势。
(三)重点探究
7.解释下列句中加颜色字的意义。再写一个包含加颜色字的成语,字义要与例句中加颜色字的意义相近。
(1)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解释:__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____
(2)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解释:__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____
(3)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
解释:__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____
改变
不易之论
堵塞
防微杜渐

毛将安傅
8.揣摩句子的语气,将下列虚词填入句子括号内,并简述理由。
哉 也 矣
(1)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坚决、肯定的语气。

强烈地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呢”。

表示判断的语气。
任务活动二 研读与思辨
(一)把握观点及论证思路
1.宋人李涂云:“文字起句发意最好。李斯上秦皇逐客书起句,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文章精义》)此话虽然不无溢美成分,但这个开头的确很好。这个开头好在哪里?试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 文章一开头便提出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开门见山亮出观点,给人以明快之感。观点明确,但语气婉转。他对秦王下逐客令的前后因由只字未提,只是对“逐客”发表看法,“窃以为”用自谦、商量的口气,措辞委婉,十分注意讽谏策略。明明是秦王下的逐客令,却把逐客的错误归之于“吏”,“臣闻吏议逐客”,针对官吏的议论发表看法,避免将批评的矛头直接指向秦王,让秦王有回旋的余地,便于收回成命。这样做的好处是去除了不必要的麻烦,为下文的展开提出了一个总纲。
2.文章在第1段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了“客何负于秦哉”的道理,论证了“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的论点,文意已尽,似已无话可说了。李斯是如何将笔锋转入下一层次的?
答案 李斯巧妙地将笔锋一转,由回顾历史而写到眼前的现实,列举秦王爱外物、逐客卿的大量事实,进一步指出驱逐客卿的错误,非统一天下、制服诸侯之术。生出的一段新的议论,有如奇峰突起,而又自然流畅。
3.简要概括文章第3、4段的主要内容。
答案 文章第3段由论述事实转入论理,理论概括、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第4段得出结论,告诫秦王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照应开头的中心论点,进一步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二)探究本文的论证方法及语言特色
4.《谏逐客书》的论证方法值得鉴赏并且学习,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 (1)层层深入,推理严谨。从全篇看,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是本文的最大特色之一。文章开头提出“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的总论点后,集中了足够的论据,如江河直泻之势,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证。本文的论证结构,可以说是层次清晰,推理严谨,结构缜密,析理透辟。
(2)申之以事理,晓之以利害。摆事实:四君用客的事实、秦王用物的事实。讲道理:纳客无敌的道理、逐客亡国的道理。并且是千秋功业论是非,得失天下陈利害。可见李斯的文章不仅说理透,而且着眼点高,句句点中秦王的要穴,无怪乎能够说服秦王撤销逐客令。
(3)多角度对比,反复论证。这个对比,有纵横之比、古今之比,也有正反之比。纵横之比是利害之比。纵比:四君重客建业之利。横比:秦王重物轻士之害。古今之比是功过之比。功:四君之功,五帝三王之功,功在用客成大业。过:秦王之过,过在逐客内自虚。正反之比是是非之比。纳客之是:可以跨海内、制诸侯、成帝业。逐客之非:损民以益仇,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结论就是——纳客无敌,逐客资敌。
5.“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这句中,“取”“得”“迎”“来”四个动词的运用有何特点?能否互换?
答案 这四个动词用得恰到好处,不可轻易互换。由余本为戎之重臣,因为秦穆公巧用离间计才将其收为客卿,并且在“并国二十,遂霸西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故用“智取”的“取”。百里奚原本是入秦的晋献公女儿的陪嫁奴仆,后逃到楚国,穆公在得知百里奚之才后,用五张羊皮赎回他,故用“失而复得”的“得”。蹇叔则是由百里奚推荐,穆公派人迎接入秦的,故用“迎”。丕豹、公孙支是他们自己由晋国逃到秦国而被穆公重用的,故用“来”。这五位客卿虽然都是入秦为穆公所重用,但是其间又各有原因,各具特色,同时也避免了用字的重复。李斯仅用四个字就把这段史实准确地表述出来了,这四个动词是不可轻易互换的,足见作者在措辞上的经营之苦、锤炼之深。
6.清李兆洛《骈体文钞》选录此篇为“骈体初祖”,指出了本篇对后世骈文写作的深远影响。试从修辞、辞藻、句式等角度对本文的语言进行赏析,完成下表。
角度 例句 赏析
修辞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深刻地说明了“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
辞藻
句式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这一句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用了“拔” “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使”“施”等不同的动词,辞藻丰富多变,表意恰切。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这一句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的珍物。运用排比短句,有对称之美,文势流畅,富有音节美。
学习资源
附:资源与积累
李斯(?—前208),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人。秦朝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早年从荀卿学习帝王之术,后被秦王嬴政任为客卿。秦王嬴政十年(前237),李斯上《谏逐客书》反对驱逐客卿,为嬴政所采纳。他在嬴政统一六国
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李斯与王绾、冯劫尊秦王嬴政为皇帝,李斯被任为丞相。李斯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并完善了秦朝的制度;他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
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李斯的实行郡县制等政治主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立少子胡亥为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被腰斩于咸阳。
(2)对李斯的评价
①李斯之止逐客,并顺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刘勰《文心雕龙·论说》
②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2.相关背景
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韩国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企图耗费秦国人力而不能攻韩,以实施“疲秦计划”。事被发觉,秦王嬴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就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尽管惶恐不安,但他在临行前主动上书劝说秦王不要逐客,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
3.对《谏逐客书》的评价
(1)文章用意庸,易起人厌,须出人意表,方为高手。如李斯《谏逐客书》,借人扬己,以小喻大,另是一种巧思。能打破此等关窍,下笔自惊世骇俗矣。
——明·归有光《文章指南》
(2)此先秦古书也。中间两三节,一反一复,一起一伏,略加转换几个字,而精神愈出,意思愈明,无限曲折变态。谁谓文章之妙不在虚字助辞乎?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四
(3)妙在绝不为客谋,而通体专为秦谋,语意由浅入深,一步紧一步,此便是游说秘诀。——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五
(4)何氏义门,谓此文只“昔”字、“今”字对照两大段。前举先世之典,以事证;后就秦王一身,以物喻。即小见大,于人情尤易通晓。可谓道者。……何义门又谓汉以后文字不能如此驰骋。实则文章逐时代而迁移。李斯富于才,此篇为切己之事,故言之精切。实则仍是策士之词锋,不能不如此炫其神通以骇人也。——近代·林纾《古文辞类纂选本》卷三
积累卡片
1.通假字
句子 解析
遂散六国之从 同“纵”,合纵之策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同“纳”,接纳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 同“悦”,喜悦、喜爱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同“借”,借给
2.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义项或用法
师 获楚、魏之师 名词,军队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名词,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名词,对有某种专长的人的称呼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名词,借鉴,教训
吾师道也 动词,学习,效法
从 遂散六国之从 名词,同“纵”,合纵之策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动词,率领,带领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动词,听从,顺从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动词,跟从
樊哙从良坐 动词,依傍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介词,由,自
弟走从军阿姨死 动词,投身
事 使之西面事秦 动词,侍奉
天下事有难易乎 名词,事情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做事。前一“事”是动词,后一
“事”是名词
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 名词,事故,变故
藉 藉寇兵而赍盗粮 动词,同“借”,借给
相与枕藉乎舟中 动词,垫,重叠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动词,凭借,依靠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连词,如果
3.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
所以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 古义:用来……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4.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解析
西、东 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 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强 强公室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强大
蚕 蚕食诸侯 名词作状语,像蚕那样
娱、说 娱心意、说耳目者 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悦
业 却宾客以业诸侯 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就霸业
内、外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名词作状语,在内部;在外部
5.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义项或用法
之 获楚、魏之师 结构助词,的
使之西面事秦 代词,它们(六国)
由此观之 助词,协调音节
而陛下说之,何也 代词,它们
6.特殊句式
句式 例句 解析
状语后置句 西取由余于戎 “于戎”是“取”的状语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于诸侯”是“树”的状语
定语后置句 并国二十 “二十”是“国”的定语
举地千里 千里”是“地”的定语
省略句 民以殷盛 “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判断句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非……也”表否定判断
返 回
任务活动一 语言积累与探究
(一)诵读全文,读懂文意
1.边诵读边完成文中加颜色字词的解释。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  )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与妻书
如同见面,旧时书信用语
完成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  )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     )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  )吾先死也,无宁(  )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  )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    )!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同“够”
扩充
体谅,体察
与其
不如
经受
表示感叹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
   )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  )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   )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  )形容之。
农历每月
十五日
已经
有身孕
指笔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  )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  )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  )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  )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 )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     )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但是
还是
多情
任性

今后的日子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  )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     )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     )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     )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  )。辛未三月念(        )六夜四鼓(   ),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        )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靠近
实在,的确
婚配,嫁给
想象,揣摩
大恸
俗同“廿”,二十
四更天
各位伯母、叔母
(二)重点诵读,读出重音、情感
2.第1段中,“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诵读时,重音、情感应如何处理?
答案 重音应放在“永别”上,语速较缓,读出沉痛、难舍之情。
3.第1段中,“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诵读时应注意什么?
答案 读这句,作者那支颤抖着的笔,以及潸然落下的泪珠,仿佛就呈现在我们面前,是多么的触目惊心,直拨动我们的心弦。诵读时,可用发颤的声音读出其对爱妻的生死惜别,传达出作者不愿离妻而去,但又不能不离妻而去的极度矛盾、痛苦的心情。
4.第2段中,“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诵读时应注意什么?
答案 “吾至爱汝”,直抒胸臆,要读出作者对妻子炽烈的爱;“使吾勇于就死也”,在儿女情长的缠绵悱恻中,要读出一种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浩气。
5.第2段中,“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诵读时,情感、重音应如何把握?
答案 “遍地腥云,满街狼犬”,作者用犀利的语言抨击旧社会的黑暗,应读出一种愤恨之情;“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后一句应重读,问句的形式强调造成人民妻离子散的正是满清的残酷统治。
6.第3段中,“汝忆否?”一句应重读哪个字?
答案 “忆”。一个“忆”字,带出了一连串的回忆,引出了对夫妻恩爱的追忆。
7.第4段中,“吾真真不能忘汝也!”一句诵读时,重音应如何处理?
答案 “真真”应重读,此处运用叠音词写得言切情挚,感人肺腑。
8.第4段中,“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这段话诵读时应注意什么?
答案 这一段文字是作者回忆婚后的蜜月生活,诵读时语调要轻缓,富有抒情性,营造出一种美好、温馨的动人图景。
9.第5段中,“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诵读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案 诵读时重音应放在“可以死”上,这三个字反复出现,十分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惨不忍睹的现状。并且整体诵读这一部分时,语速要快一些,要读出排比句的气势,因为这样的黑暗现实,只能催人奋起勇敢前行。
10.第7段中,“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这几句应读出什么情感?
答案 应读出哀痛欲绝之情。一个“不能见汝”,一个“不能舍吾”,想见不能见,不舍非得舍,剜心挖肝,回肠寸断。
(三)重点探究
11.针对《与妻书》中“一念”和“一恸”这两个词语,一般都解释为“一个念头”“极悲痛”;但有人指出对两个“一”的含义理解有误,“一念”的“一”应作“专一或纯正”解。“一恸”的“一”则应作“都、全”解。你认同哪种解释?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 (示例)“一”字的通常用法是以数词的面目出现在句子里,而林觉民写的《与妻书》中有两个地方的“一”字用法非比寻常,感情十分丰富,含义极其深刻,它们与文中其他文句一样,映入眼字字有情,读出口声声下泪。
(1)“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一句中的“一念”是文言词语,“一”的词性相当于形容词,是修饰“念”的,解释为“专一”或者“纯正”,就是指抛弃杂念,思想纯正专一。
因此,这个句子可译成“我极爱你,正因为这纯正专一的念头,才使我勇于去献身”,这令人想起“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诗句,“爱汝”与“就死”这一对矛盾在林觉民身上也得到了统一。同时,在烈士的信中还有这样的心声:“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并且劝妻子“亦以天下人为念”。这说明林觉民对妻子的“爱汝一念”,其中包
含着深深的爱国之心和眷民之情,而这种爱妻爱国爱民融为一体的爱思又铸就了烈士“就死”的坚强决心,也就是说,这种爱思愈是专一,去献身的决心就愈是牢固。所以,将“一”诠释为“专一”或者“纯正”,是与全文的感情基调和谐的。
如果咬文嚼字地把“一念”解释成“一个念头”,则“念”字的内容就变得异常狭隘,就把林觉民“勇于就死”的原因仅仅限制在非常渺小的“爱汝”这一点上,即缩小到“爱情至上”的圈子里。事实上,烈士根本没有把妻子看作是自己的私产,而把妻子看作是革命的同志、人民的一员,林觉民“就死”的原动力也不是在“爱汝”这一个念头上,而是把着眼点扩大到了普天下劳动人民身上。很显然,将“一念”驾轻就简地解释成“一个念头”,这是指玉为璞的说法,把“一”当作普通的数词使用是不恰当的。
(2)“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这段话写了两层意思:一层写了“吾今不能见汝”而“恸”,一层写了“汝不能舍吾”而“恸”。可见“一恸”的“一”囊括了“吾”与“汝”两个方面,作范围副词“都、全”讲。因此,“一恸”意即“都极悲痛”,表明“恸”的不仅是“吾”,还有“汝”,这充分反映了林觉民处处想着妻子,此刻还在为妻子分忧,这种痛上加痛的感情也就可想而知了。如果将“一”作为程度副词来看待,解释为“极、很”,那么“一”所蕴含的丰富感情就被抹杀了,因为“恸”的含义就是“极悲哀”,也就是说“恸”本身已含有程度副词“极、很”的意思,“一”再作为“极”讲,实际上是把“一”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这样就大大地损害了“一”应有的表达效果,也不利于完整深刻地体现作者的原意,根据上文下贯,这样解释,“极悲痛”的只能是写信人“吾”一个人了,而“汝不
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句仅仅成了“吾恸”的原因,林觉民深知妻子此时也极悲痛的一面就不复存在。由此可见,“一”在这里作程度副词“极、很”讲不好,它不能将林觉民的心旨亮透,也有悖于林觉民“为汝谋者惟恐未尽”这一感情之本。
任务活动二 研读与思辨
(一)把握文章思路,理解作者情感
1.全文共8段,可分为三部分,请根据文意概括各部分大意。
答案 第一部分(第1段),作为遗书的开端,简要地说明自己写这封遗书的原因及悲痛的心情。
第二部分(2~5段),是信的核心。在这部分中,烈士倾诉自己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的心情和道理。
第三部分(6~8段),作为遗书的结尾,是第二部分的补充与加深,再一次倾诉自己至爱汝和忍舍汝而死的衷肠。
2.在这封遗书中,作者反复强调“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一中心思想。这一中心思想是怎样贯穿全文的?
答案 文章第1段“吾作此书时,……故遂忍悲为汝言之”这段话,说明了写遗书时的心情和原因,在说明心情时即深含“吾至爱汝”的感情,而说明原因则正是为了引出“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第2段中“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则是直接提出了全文的中心。第4段集中抒发了“吾真真不能忘汝也”的感情,呼应了中心前半的“吾至爱汝”。第5段逐层深入地论述了“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这段话所包含的道理,呼应了中心后半的“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第7段围绕着“汝幸而偶我……卒不忍独善其身”这个中心句,慨叹“幸”与“不幸”,实际上也是紧扣中心:“幸”,“吾至爱汝”;“不幸”,使自己“就死”。第8段希望妻子“当尽吾意”,这里的“吾意”,就是遗书的中心,以此结束全文。
3.有人说,很多革命烈士的遗书往往写得激昂慷慨、大义凛然,而《与妻书》却写得如此委婉,“汝忆否?”一段近乎闲情逸致。你怎么看?
答案 这是一封非同平常的绝笔书,因为担心妻子不理解而产生误会,因此处处要作安慰与解释;再则,写爱得深——爱妻子,爱生活,更见其精神境界之高,死得伟大。
4.文章第2段说,“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而第5段又说“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这是简单的重复还是论述的深入?
答案 这是论述的深入。第一次向妻子解释,是在概括的述说后得出的结论;第二次说“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是在详细叙述钟爱之情以及与当时形势对比之后得出的结论。
5.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讨论此题旨在了解本文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的写法。)
答案 (1)林觉民在牺牲前给妻子的绝笔书中表现了儿女之情的缠绵细腻,也表现了革命豪情的激昂慷慨。这封信所表现的对妻子的爱情,正是作为献身革命和人民的一种基础和衬托。没有对亲人的爱,也就无法将这种爱扩充成为对天下人的爱;没有对妻子笃深的感情,也就无以衬托他舍此捐躯之高尚情操。
(2)《与妻书》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之所以能与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就在于作者把人世间经常发生的生离死别赋予了悲壮的爱国主义色彩,在于他把热爱亲人和热爱人民的情感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
(二)分析表达方式,赏析艺术手法
6.为了表达“吾至爱汝”而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复杂思想感情,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案 本文的表达特色是以抒情为主,以情见长,兼及记叙、议论。作者把感夫妻之恩爱,愤国家之黯弱,怜天下之离散,悲夫妻之死别的复杂思想感情融于一体。信的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生人作死别”的显豁,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如写到中国事势之时,抒发的则是对国家黯弱腐败的愤慨之情。记述夫妻生活的三件往事,或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使情景交融,意境全出,以增强情感的感染力量。如忆双栖生活时,“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何其惬意!而今却生离死别,怎不声泪俱下!或通过描绘形象来抒情,使情具象化。读罢全信,我们似乎见到了一个既忠于爱情,又能舍小家为大家,“为天下人谋永福”,视死如归的英雄汉,也见到了一位感情笃厚、知书达理的新女性。或结合议论来抒情,寓情于理,情理相生,使说理充满了感彩,全信充溢着浩然正气,虽为生离死别的绝笔,却又是声讨反动势力的檄文,也是振聋发聩,给人以力量的正气歌。
7.这封绝笔书中用了许多典故(所谓“典故”,是指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诗句),下面给出了几例,试分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①“司马春衫”
应为“司马青衫”。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中写白居易听琵琶女弹奏琵琶曲,深受乐曲的感染,联想到自己被贬的不幸遭遇,十分感伤,落下的泪水打湿了青布衫。林觉民用“司马青衫”的典故,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天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②“太上之忘情”
原作“圣人忘情”。语出《世说新语·伤逝》:“王戌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太上忘情”,意思是圣明的人忘记了喜怒哀乐之情。林觉民说“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意在表达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作者用这个典故,意在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关心民众
的痛苦,与人民的感情息息相通。
自己要把爱妻子的感
情推广到爱“天下人”,为了“天下人”的幸福,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
(2)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
①“眼成穿”
是“望眼欲穿”的化用。语出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旧好肠堪断,新愁眼欲穿。”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骨化石”
事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林觉民用这个典故,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极目远望,快把眼睛
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夫妻离散,相见无期。
③“破镜能重圆?”
“破镜重圆”,事见唐朝孟棨《本事诗·情感》:“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后主叔宝之妹,封乐昌公主,才色冠绝。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保……乃破一镜,各执其半,约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卖于都市,我当在,即以是日访之。’及陈亡,其妻果入越公杨素之家,宠嬖殊厚。德言流离辛苦,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访于都市。有苍头(奴仆)卖半镜者,大高其价,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设食,具言其故,出半镜以合之。乃题诗曰:‘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陈氏得诗,涕泣不食。素知之,怆然改容,即召德言,还其妻,仍厚遗之。”
后来用“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又重新团圆。作者反用“破镜重圆”的典故,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反动统治者肆虐的中国,夫妻离散,永无团圆之日。
(3)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
“独善其身”,语出《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处于困窘的境地,也要搞好自身的修养。后用来指保持自身的节操,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林觉民说自己“不忍独善其身”,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心系国家、人民的伟大胸怀。
8.作者本无意为文,然而该文却成为天下之至文。叙儿女之情,言革命之理,情理交融,相互映发,字字出自肺腑,句句撼人心灵。其语言修辞特色尤为突出。试分析反衬、对比两种修辞手法在本文中运用的效果。
答案 (1)反衬。如作者以昔日夫妻的甜甜蜜蜜的幸福反衬今日永诀之悲。“回忆后街之屋,……及今思之,空余泪痕。”第一句,详细叙述了“双栖之所”的位置:“入”什么地方,“穿”什么地方,又“过”什么地方,又怎样“折”……如此不避琐碎,是为了突出这“双栖之所”,因为这里是凝聚着最为珍贵的幸福回忆的地方。第二句写某夜并肩私语的柔情蜜意。“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这是诗一般的景。这诗一般的景是为了烘托诗一般的情。“何事不语?何情不诉?”用反诘句式又把这种“情”加以深化。以上两句虽是不加任何修饰地叙说往事,但昔日的恩恩爱爱却历历如在眼前。这段美好的生活图景有力地反衬了今日生离死别之悲。“及今思之,空余泪痕”8个字就使人感到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2)对比。为了让妻子明白自己“敢率性就死不顾汝”的道理,作者就“死”这个问题作了多方面的对比。首先以“愿”与“今日事势”对比。接着“天灾可以死,……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接受这个道理是十分困难的。这个排比句接连用了5个“死”字,有力地说明了在当时的中国,摆在善良人民面前的只有一条死路。经这一对比,说明“相守以死”的“愿”,在今日之中国是绝对不可能的。“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这两个反问句就是对比后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不仅有力地说明“相守以死”的“愿”不可能实现,而且还暗含着这样的意思:与其死于“天灾”“盗贼”“瓜分”和“奸官污吏”之手,莫如死于革命,进一步引导妻子赞同自己所做的选择。其次用“即可不死”和“死”对比。“不死”将会是怎样的情况?“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这种痛苦与“死”
的痛苦相比如何呢?“较死为苦”,经这一对比,结论当然不言而喻:生不如死;死,不如为革命而死。这一段用了5个反问句,作用是为了引导妻子从比较中自己得出结论,从而理解作者“敢率性就死不顾汝”的革命行动。第5段主要用了对比说理,但“理”中寄寓了作者的“情”。因为对比是从“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的“情”出发的,对比得出的结论——“率性就死”也是出于“爱汝一念”之“情”的。其他段落也用了对比。如:“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用“幸”和“不幸”的反复对比,既突出了对妻子的依依难舍之“情”,更突出了不得不舍之“理”。
学习资源
附:资源与积累
1.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民主革命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14岁进高等学堂,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课余谈到时事,总是慷慨激昂地说:“中国不革命不能自强。”毕业后到日本留学。
1911年(辛亥革命那一年)春天,留日学生接到黄兴、赵声两人的来信,说事情大有可为,林觉民于是离东京回国,准备在福建起义响应。到了香港,黄兴把他留下来协助广东革命事务。于是他便停止了建州起义响应的计划,专程回福建召集同志来香港参加广州起义。三月二十九日(阳历四月十七日)早晨,他和方声洞等率领全体福建同志入广州,和林广尘(文)会于城内。下午五点多钟,一同攻击轰炸督署,不幸中弹受伤,力尽被捕。在审讯中,他从容不迫,纵论世界大势,宣扬革除暴政,建立共和的革命主张,临刑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25岁。
(2)对林觉民的评价
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概已震动全球。——孙中山
②投革命舍妻儿,为民主志不移。——韩梅梅
③我觉得林觉民是一个内心很强大、对自己特别狠的人。——胡歌
④林觉民少年时代就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顾甫涛
⑤林觉民立志救国救民,言辞敏锐,胸襟开阔,热心公益,不畏强暴。
——梁尚玉
2.相关背景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并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政治纲领。在我国南方,先后发动了十几次武装起义。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的广州起义是一场战斗最激烈、对社会震动最大的起义。后因起义死难的烈士都埋在广州城外的黄花岗,故又名之曰“黄花岗起义”。
本文是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4月24日即夏历三月二十六日夜四更)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信里充满了牺牲一己,为全国同胞争取自由幸福的革命精神。
原书共两封,一封是给他父亲的,内容仅云:“不孝儿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唯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3.烈士夫人陈意映简况
陈意映,福建省福州市郊区螺洲镇人,毕业于福州女子师范学堂,是名宦陈若霖的后裔。陈意映婚后,参加了丈夫在家里办的一所女学。女学生十多人,夫之弟媳、堂嫂、堂姐妹,济济一堂,聆听林觉民介绍欧美各国的社会制度及近况,抨击旧礼教,宣扬新思想。争取自由平等的见解,渐渐深入她的心坎。当时,陈意映正缠小脚,思想上受着封建礼教的束缚。通过女学的教育,思想觉悟有了提高,小脚不缠了,要做新女性,于是便投考了福州女子师范学堂。
广州起义失败时,陈意映的父亲陈元凯尚在广州任职。事发,他立即遣人返回福州林家报警。这就使陈意映等能在清政府官文未到之前,从南后街场桥路口万升桶石店后面,偷偷地迁往地处偏僻、住户很少的光禄坊早题巷内居住。不久,在一天深夜,有人从门缝里塞进一小包东西,第二天清晨发现,原来是林觉民烈士的两封绝笔书。陈意映一见遗书,悲痛万分。当读到“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时,她眼花目眩,当即晕了过去。这以后,陈意映抑郁成疾,于1913年去世。
积累卡片
1.通假字
句子 解析
几家能彀 同“够”
念六夜四鼓 同“廿”,二十
2.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义项或用法
语 吾尝语曰 动词,告诉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动词,告诉
何事不语 动词,说
书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名词,信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动词,写
身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代词,自身
且以汝之有身也 名词,身孕
3.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
福利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古义:幸福。
今义: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等)的照顾;使生活上得到利益。
模拟 汝可以模拟得之 古义:想象,揣摩。
今义:模仿。
4.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解析
偶 汝幸而偶我 名词作动词,婚配,嫁给
瓜 瓜分之日可以死 名词作状语,像瓜一样
竟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毕,
善 卒不忍独善其身 形容词作动词,完善,维护
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第一个“老”,形容词作动词,尊敬、敬重;第二个“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幼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一个“幼”,形容词作动词,疼爱、爱护;第二个“幼”,形容词作名词,小孩
乐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5.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义项或用法
以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介词,表凭借,可译为“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连词,并且
亦以天下人为念 介词,可与“为”组成以……为”的形式,译为“把……作为”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介词,表凭借,可译为“凭”
必以告妾 介词,“以”后省略“之”,可译为“把”,表对象
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介词,可译为“把”,表对象
且以汝之有身也 连词,因为
其 汝其勿悲 句中语气词,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
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句中语气词,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
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 代词,第三人称,她,指“腹中之物”
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 代词,它,指“鬼”
卒不忍独善其身 代词,代自己
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 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
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 代词,第三人称,她指“诸母”们,指“诸母”
6.特殊句式
句式 例句 解析
省略句 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敢”后省略介词“于”
必以告妾 “以”后省略代词“之”
当哭相和也 “哭”后省略介词“与”和代词“汝”
判断句 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为”表判断
状语后置句 钟情如我辈者 “如我辈”是“钟情”的状语
返 回

XUE XI HUO DONG ER SHU LI YU TAN JIU
学习活动二 梳理与探究
一、梳理与建构
1.形容词活用是学习文言文时常遇到的现象。请对下列句中加颜色词的活用情况作出解释,归类并说明活用规律。
(1)强公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娱心意、说耳目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称心快意,几家能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卒不忍独善其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强大
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使……愉悦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 
形容词作动词,完善,维护
均为形容词作动词,老,尊敬、
敬重;幼,疼爱、爱护
均为形容词作名词,老,老人;
幼,小孩
(7)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素善留侯张良:___________________
(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形容词作动词,交好
形容词作动词,偏爱
答案 归类:(1)(2)(3)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规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4)(5)(8)(9)为形容词作动词。规律:形容词+宾语,形容词位于谓语位置,且带了宾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6)为形容词作名词。规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多数是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
(7)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规律: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省略句是文言文的高频特殊句式。请补出下列句子的省略部分,并加以归类、解析。
(1)并国二十,遂霸西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以殷盛______________
(3)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必以告妾_____________
(5)天灾可以死_______________
(6)吾辈处今日之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吾今与汝无言矣_____________________
(8)当哭相和也_________________
并国二十,遂霸(于)西戎
民以(之)殷盛
所以敢先(于)汝而死,不顾汝也 
必以(之)告妾
天灾可以死(人) 
吾辈处(于)今日之中国
吾今与汝无言(可说)矣 
当哭(与汝)相和也
答案 归类、解析:(1)(3)(6)省略介词“于”,译为“在”。
(2)(4)省略介词宾语“之”,前者译为“此”,指代“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后者指代“出门远行之事”。
(5)省略宾语“人”。
(7)省略谓语“可说”。
(8)省略介宾短语“与汝”,译为“跟你”。
二、情境与探究
3.学校的板报栏内,打算出一期推介《谏逐客书》与《与妻书》两篇文章的宣传语,请你拟写两段富有文采的文字,各100字左右。
答案 (1)《谏逐客书》: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李斯之言,可谓兴邦之言。《谏逐客书》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高屋建瓴的气势着实令人叹服;其恣肆辩丽的艺术表现手法为后人倾倒,不愧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2)《与妻书》:《与妻书》穿越百年时光,追述一代革命先驱林觉民的家国真情大爱。一封《与妻书》,九曲回肠,然而无情未必真豪杰,有情如何不丈夫。一封《与妻书》,儿女情长,英雄气壮。英雄之气,儿女之情,两者交相辉映,时隔百年,读之依然令人落泪心恸。
4.秦国历史上,从穆公到秦王政相距数百年之久,国君多达二十余位,作者仅从其中精选出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请说说作者这样选材的理由。
答案 作者选材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着眼于秦国,专以秦王政最熟悉的先君历史来说明秦国的现实,不枝不蔓,确信无疑,且有亲切感;二是所选四位国君在为政期间,均有卓著的政绩,在奠定秦国统一天下的基础方面,起了重大作用,他们是秦国发展史上最有影响、最为关键的人物;三是四位国君都非常重视任用客卿,充分发挥客卿的作用,而客卿也不负所望,为成就秦国的霸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事例,确凿具体,典型集中,雄辩有力,足以说明逐客是完全错误的。总之,作者选材之精、之当,可以说达到了无可挑剔的绝妙程度。
5.有人认为,林觉民明知“此举必败”,却义无反顾地投身光复事业,是为天下人谋福;但也有人认为,他置父亲的期望于不顾,抛下妻儿,使自己的家人都不能感受幸福,何谈天下人!对此,你怎么看?结合文本,说说理由。
答案 (观点一)林觉民为天下人谋福,无私无畏,令人崇敬,他的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心怀天下,自然无法全面顾及自己的亲人。他把一腔柔情倾注到《禀父书》和《与妻书》中,投身光复事业正是为了父亲和妻儿这样的全天下的人;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的这种献身精神,推动了反封建的进程。没有个体的牺牲,就没有整个民族的进步,林觉民是在为天下人谋幸福。
(观点二)林觉民的斗争方式值得商榷。他才华横溢,心怀治国理想,年纪轻轻就献出生命,实在令人惋惜。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妻子对他一往情深,他执着于事业却让亲人蒙受痛苦,的确令人叹息。如果他能改变斗争方式,应该可以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