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14: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14: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29 11:5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时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考点聚焦
考点1 民族团结
1. 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它的实施,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成为了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____政治制度________。
2. 新型民族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平等、__民族团结______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各民族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3. 各民族共同发展:西藏在20世纪6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完成民主改革后,进入了___社会主义_________阶段;内蒙古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__傣族自治洲__________,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如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中央人民政府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事业。孔繁森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考点2 “一国两制”及港澳回归
1. “一国两制”的构想
提出者  ____邓小平________
含 义  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____社会主义________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历史意义  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
实践应用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2.港、澳回归
(1)过程:①香港回归:1 ( http: / / www.21cnjy.com )984年,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__1991______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并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②澳门回归: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_1999_______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并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2)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 ( http: / / www.21cnjy.com )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特别提示
(1)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最突出的不同是社会制度不同
(2)香港和澳门回归前后的最大变化是主权归属不同。
考点3 海峡两岸的交往
1.政策: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海峡两岸交往史实简表
时间 交往史实 影响
1987年  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1990年  海基会(台湾)成立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1991年  海协会(大陆)成立
1992年  两会达成“九二共识”
1993年  _汪辜会谈___________
1995年  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考点4 人民军队的建设
1. 人民海军的建立: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____华东军区____________海军建立。
2. 人民空军建立:建国初,在陆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础上建立起来。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战士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在朝鲜战场上击落敌机三百多架,取得了辉煌战绩。
3. 导弹部队的发展:1966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1966年,成功进行了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这是中国人民加强国防力量的重大成就。我国导弹部队不断发展壮大,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考点5 新中国的外交历程
1.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_____和平外交________政策。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 出  1953年,___周恩来_____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内 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__平等互利__________、和平共处
意 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 万隆会议
时间  ___1955_____年 万隆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地点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周恩来提出的方针 “求同存异”
意义 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4.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第_26___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5. 中美建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签署了《____中美联合公报__________ 》,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
6. 中日建交:日本首相___田中角荣_________访华,中日建交。
7. 承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时 间  2001年
地 点  上海
主 题  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意 义  是中国当时举行的___规模最大_________、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8. 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综合国力、国际威望不断提高;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拓展提升
1. 如何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一国两制”是将台湾、香港、澳门统一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旗帜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国家主权,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中央人民政府。台湾、香港、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组成部分。
第二,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长期共存,互惠互利。
第三,“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一国两制”下所设立的台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它享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但不是完全自治,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
2.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比较。
性质不同 港澳问题是殖民主义者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中国与英国、中国与葡萄牙之间的问题;而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不允许外国干涉
解决方式可能相同 即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使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也可能不同,对于台湾问题,中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前途相同 为实现我国的统一,实行“一国两制”的总方针,保证港、澳、台地区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应用示例
例1 [新疆] 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决定举办一次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演变历程的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展示一:近代屈辱外交篇
材料一 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丧权辱国的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材料一中,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展示二:现代独立自主篇
材料二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20世纪50年代,中国率先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举出两例即可)
展示三:新时期改革开放篇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设立“经济特区”始于哪一年?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5)综上所述,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经历了屈辱外交、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演变历程,对此你有何感想?
[解析] 此探究题以中国近现代的外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题,考查了近现代外交的重大历史事件。在考查中,多为识记层次的考查,最后通过新旧中国外交的对比得出感悟。第(1)问注意问题中的“五处为通商口岸”和“赔款2100万元”,可见是中英《南京条约》。第(2)问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再现能力,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3)问考查70年代的外交,比较容易回答。第(4)问考查经济特区、对外开放格局。第(5)问考查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情感升华,得出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答案] (1)《南京条约》。(2)和平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五项原则。(3)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4)1980年。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5)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言之有理即可)
例2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外交活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更离不开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策的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与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为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什么原则?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缓缓降落在中国北京的机场。尼克松走下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周恩来伸出手。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恳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
——岳麓书社《政治文明历程》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 中国外交活动大事年表(节录)
1981年 中国当选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人权委员会成员国
1988年 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
1996年 中俄等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确立了定期会晤的“上海五国机制”,后来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
(3)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在新时期参与国际事务的主要表现。这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答案] (1)出发点:维护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信息:中美关系开始改善。因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
(3)表现:参加联合国事务;开展多边外交。作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