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8张PPT)
第八单元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责任与担当
第15课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1.语言目标: (1)梳理、积累两文中重要文言基础知识;(2)重点掌握古
今异义现象和虚词“以”的用法;(3)背诵两文。
2.思维目标:把握两文的思想观点,学习仁人志士心怀天下、坚守道
义,敢于担当、勇于变法图强的崇高品格。
3.审美目标:赏析两文不同的说理风格、行文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素养目标
任务情境
忠臣批龙鳞,逆圣听,讽谏帝王确为不易之事。比干遭挖心、屈原被放逐就是千古明证与教训。然而,唐代谏臣魏征一生上疏言事二百余次,非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反而得到了唐太宗的称赞。作为改革者的王安石与作为保守派的司马光是两股针锋相对的势力。他们都试图说服对方,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司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两篇著名的文章,体会文章行文简洁、说理严谨、理足气盛的特点,感受作者对国家大事的担当精神。
内容索引
XUE XI HUO DONG YI YUE DU YU JIAN SHANG
学习活动一 阅读与鉴赏
贰
壹
XUE XI HUO DONG ER SHU LI YU TAN JIU
学习活动二 梳理与探究
壹
XUE XI HUO DONG YI YUE DU YU JIAN SHANG
学习活动一 阅读与鉴赏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任务活动一 语言积累与探究
(一)诵读全文,读懂文意
1.边诵读边完成文中加颜色字词的解释。
臣闻求木( )之长( )者,必固( )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 )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 ),臣虽下愚( ),知其不可,而况( )于明哲( )乎!人君当( )神器( )之重,居( )域中( )之大,将崇( )极天( )之峻( ),永保无疆( )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 ),
谏太宗十思疏
树木
生长,这里指长得好
树根
疏通水道
德行和道义
治理得好,安定
极愚昧无知的人,谦辞
何况
明智的人,这里指唐太宗
主持,掌握
指帝位
处于
天地间
推崇
皇权
高峻
无止境
喜庆,福禄
敦厚
使……稳固
情( )不胜( )其欲,斯( )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 )元首( ),承天景( )命,莫不殷( )忧而道著(
),功成而德衰。有善始( )者实繁( ),能克( )终者盖( )寡(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 )以待下(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 )为行路( )。虽董( )之以严刑,振( )之以威怒,终苟( )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 )朽索( ),其( )可忽( )乎!
君人者,诚( )能见可欲( )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
克服
这
所有的
帝王
大
深
开头做得好
多
能够
表示推断
少
竭尽诚心
臣民
看不起别人
指父母兄弟子女
路人
督察
同“震”,威吓
苟且
戒慎
疾驰的马车
腐烂的绳索
难道
轻视
如果,果真
贪图的东西
性情
效显著
治理成
作( )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 )而自牧( ),惧满溢(
)则思江海下( )百川,乐盘游(
)则思三驱(
)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 )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想谗邪( )则思正身以黜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弘( )兹( )九德,简( )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 )其惠,信者( )
谦虚
养
居于……之下
游乐,
田猎时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指田猎有度,不过分
慎
采纳臣下
以谗言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
斥退奸恶小人。
不恰当地奖赏
滥用刑罚
光大
这
选拔
施布
诚信的人
骄傲自满而听不进不同意见
容器中水满而溢出,比喻
建造,兴建。这里指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苑囿一类事情
安民
这里指田猎
捕杀
的意见
黜,排斥
效( )其忠。文武争驰( ),在君无事( ),可以尽豫游( )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 ),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 )司职( ) ,役( )聪明之耳目,亏( )无为( )之大道( )哉!
劳损
违背
无为而治
最高的治世原则
(百姓)得到教化
代替臣下
管理职事
垂衣拱手,指不亲自处理政务
献出
争着做好自己的事情
没有多少烦扰的事
出游,游乐。帝王秋天出巡称“豫”,春天出巡为“游”
(二)重点诵读,读出重音、情感
2.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为什么?
答案 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诚恳”。要做一个诤臣,首先要对国君、对国家有满腔的忠诚;同时,又要特别恳切,才容易被接受。
3.文章第1段魏征的情感变化有何特点?请具体梳理说明。
答案 自第1段始,说理庄重从容,感情平缓,至“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感情初起波澜:既有对不“积德”却指望“国安”的断然否定,也有不卑不亢的自谦,更有希望太宗无愧于“明哲”的殷殷期望。而“人君”一句感情则再掀波澜,这一句无异于对太宗的当头棒喝:处在如此高位,却“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那可怕的后果你难道真的不知道吗?
4.第2段,从“凡百元首”至“貌恭而不心服”,魏征的情感又有何变化?请简要说明。
答案 “凡百元首”一句转入对历史教训的论述,作者似乎从刚才激越的感情中平息下来,感情委婉深沉。
5.第2段后面的“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应读出什么语气?
答案 语气应深沉诚挚,读出复杂的情感,饱含推心置腹的意味。是提醒,是规劝,也是警告,令人动容。
6.第2段最后的“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读这个句子时,哪个字读得重一点能更好地体现感情?
答案 “忽”。这样可以引起唐太宗的注意。
7.文章主要内容在第3段的“十思”。这也是诵读的难点,十个句子结构一致,很容易读得呆板。你认为该作何处理?
答案 可以把“十思”的内容概括为“五戒”。每两句一“戒”。一戒奢,二戒骄,三戒纵欲,四戒轻人言,五戒赏罚不公。 诵读时,根据句义关系首先应该把这十个句子分成五个单位。但五个单位之间如果停顿的节奏一样,仍然会显得呆板,表现不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要有轻重和节奏的变化。组与组之间的停顿可稍微长一点,每组句子后一句的前半句,和前一句跟得紧一点,这样和轻重的语气结合,就能把情感的恳切、愿望的强烈表现出来。
8.第3段最后一句要读好句末的语气词“哉”,想一想轻读好还是重读好?
答案 重读,可以增加表达的力量,以引起唐太宗的重视,也包含了作者强烈的情感。
(三)重点探究
9.有些汉字历经漫长的演变,义项已经比较复杂。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颜色字的意思,再查找字典,补充其他常用义项及例句。
(1)人君当神器之重:_______________ 补充义项及例句:________________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___________ 补充义项及例句:________________
(3)虽董之以严刑:_________________ 补充义项及例句:________________
(4)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_______ 补充义项及例句: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主持、掌握。(2)大。(3)督察。(4)选拔。
提示:补充的为“常用”义项,需要大家查字典,自己做出判断。既可以培养查字典的习惯,又能提升辨析字义的能力。
10.本文意在劝说李世民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可谓字斟句酌、一丝不苟。文中十余处使用了“则”字,按其用法可以分为哪几类?对“劝说”起到了哪些作用?
答案 主要用作连词,表示“就”的意思,翻译为“就会”“就要”等。“就会”,既有警示的作用,又有展示美好前景的作用;“十思”其实就是十个“就要”,语气恳切而又坚定。另外,十多个“则”,还凸显了文章严密的逻辑,即“……就会(变坏)”“……就要(怎么做)”“……就会(变好)”。
任务活动二 研读与鉴赏
(一)把握思路及内容
1.在本文中,作者进谏的思路是怎样的?
答案 魏征以“能犯颜直谏”著称,而本文又意在劝谏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为达到此目的,作者反复申述论说。先以比喻推理出之,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深入浅出;继以历史经验证之,说明德义的有无关乎人心的向背和政权的安危,振聋发聩;再以具体做法结之,指明实现理想政治的正确途径,语重心长。全文思路严谨,论证有力,令人信服。
2.作者为什么不开宗明义地直接提出论点,而要从设喻入手呢?
答案 (1)因为作者要论述的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大计,而进谏的对象又是国君。从流水、树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说理,显得更加亲切、生动,容易为人君所接受。
(2)要木茂就必须“固其根本”,要流长就必须“浚其泉源”,这都是生活中的常识。通过类比,推出要“国治”必须“德厚”,很有论辩力量。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以“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比作“伐根”“塞源”,这样,不居安思危的危害性不言自明,而作者的观点也就鲜明地表露出来了。
3.作者是怎样剖析“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这一历史现象的?这一段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
答案 (1)作者首先提出历代帝王“始繁终寡”这一历史现象,然后分析这些帝王在取江山与守江山两个时期的不同表现,突出他们往往都有这样的通病:“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之后,作者针对现实,扣住“纵情以傲物”加以发挥。“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到了这种地步,那么,即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察,用严厉的声势来吓唬,人们也不会心服。一旦民怨迭生,则社稷也将为之倾覆。
(2)作者剖析这一历史现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揭示不居安思危的危害,将第1段所论述的道理具体化。通过这两段论证居安思危之重要,不这样做的危害已经讲得十分透彻。这就自然地引出下一个问题:到底怎样才算居安思危呢?这时进而提出“十思”的具体建议,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4.魏征劝谏唐太宗“十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可概括为哪两个方面?
答案 (1)“十思”的核心内容是居安思危,正己安人,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
(2)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①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正身黜恶,赏罚分明,以保持政治的清明;②生活上,要知足自戒,知止安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保护民力,使百姓安居乐业。
5.文章最后“总此十思,……大道哉!”可以删去吗?它在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 不能删去。因为它不仅是对“十思”的总结,而且是魏征向唐太宗巧妙地描绘出的“十思”后的美好境界:“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皇上“鸣琴垂拱”,也用不着“劳神苦思,代下司职”了。这样的境界当然是每一个皇帝都神往的,所以唐太宗也就较容易接受魏征的劝谏了。
(二) 体会说理方法
6. 全文以论述为主,对同一个问题,作者往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剖析,这样说理更加透彻。请你结合文本举例分析。
答案 文章开头使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加强了说服力。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知其不可”;“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源不深而望流之远”,“知其不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德不厚而思国之理”,“知其不可”。因此,人君当“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否则就是“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这样,文章的主旨就凸显出来了。再如,第2段“殷忧而道著”与“功成而德衰”的对比,“善始者”“繁”与“克终者”“寡”的互现,“竭诚”与“傲物”不同结果的比较,“载舟”经验与“覆舟”教训的对照,处处证明君主“积其德义”的重要,主题得到了深化。“奔车朽索”的危险,“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的危害与“文武争驰,在君无事”的清明,“鸣琴垂拱,不言而化”的安康更令唐太宗坚定了“积其德义”的信念。
7.本文在论证过程中大量地引经据典,其表达效果如何?
答案 课文多次引经据典,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如第2段在分析历史现象时,引用《尚书·康诰》中的“怨不在大”,《荀子·王制》中的“载舟覆舟”,总结了历史教训,说明守业之艰难、安民之重要,说明人心的向背将决定皇室的命运。同时,在引述历史教训的最后,化用周公、荀子的话来进行小结,在证据上也显得更为庄重严肃,耐人寻味。又如在陈述“十思”内容时,作者又多次化用了《老子》《易经》中的话。这些经典中的话流传于世,早已被人奉为至理名言。现经作者援引,融入文中,用以阐明自己的观点,也有以少总多、言简意赅的作用,使文章的内涵更为丰富,也更具说服力。
学习资源
附:资源与积累
1.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言敢谏著称。
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晋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于其手。唐贞观十一年(637)上《谏太宗十思疏》,十三年上《十渐不克终疏》。《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都著录《魏征集》 20卷,已散佚。
(2)对魏征的评价
①每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魏征。—— 王珪
②a.魏征、王珪,昔在东宫,尽心所事,当时诚亦可恶。我能拔擢用之,以至今日,足为无愧古人。
b.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c.为政者岂待尧、舜之君,龙益之佐,自我驱使魏征,天下乂安,边境无事,时和岁稔,其忠益如此。
d.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李世民
③a.尝闻陛下敬重魏征,殊未知其故,而今闻其谏,乃能以义制人王之情,真社稷臣矣。
b.愿公常保此心,莫移今日。喜闻公言,故令将物相赏。公有事即道,勿为形迹也。——长孙皇后
④唐李世民必得魏征,刘备必得诸葛亮,然后可以有为,二子诚不世出之人也。
——赵顼
⑤人臣进言固当直切无隐,人君纳谏尤当虚怀悦从,若勉听其言后复厌弃其人,则人怀顾忌不敢尽言矣。每阅唐李世民、魏征之事,叹君臣遇合之际,千古为难,魏征对李世民之言“臣愿为良臣,毋为忠臣”,尝思忠良原无二理,唯在仁君善处之,以成其始终耳。——康熙帝
⑥贞观中直谏者,首推魏征。——赵翼
(3)作者延读
一双冷眼看君王 满腔热血酬苍生
魏征,这位大唐名相,千古第一谋臣,尽管在历史长河中享有“千秋万岁名”,却生逢乱世,备经丧乱,仕途坎坷,在46岁以前受尽了命运之神的无情捉弄。为了实现自己济世安民的凌云壮志,他被一双看不见的巨手推来搡去,曾经身不由己地六易其主。
由于父亲去世较早,自己又不善于经营生业,所以魏征一直过着孤贫的生活。但他胸怀大志,勤奋读书,学得满腹经纶,希望将来能干一番大事业。但不管他如何努力,一直时乖运蹇。38岁时魏征参加了农民起义军,在第一个主人元宝藏军中掌管文书。不久,被河南瓦岗军首领李密召为参军掌记室,主管军中文书。
此间曾向李密提过不少建议,但都未被采纳,参加义军仅一年时间,魏征就随因军事失败而降唐的李密来到长安。对第三个主人唐高祖李渊,魏征审时度势,认为他很有前途,于是积极求取仕进,自请前往山东地区招降瓦岗军旧部归唐。就在他圆满完成任务,准备回长安时,不料风云突变,他成了河北起义军窦建德的俘虏,并担任中书舍人(记录皇帝言行的官职)。当秦王李世民打败窦建德,魏征又当了大唐的俘虏,历经艰险,做了东宫李建成的太子洗马。“玄武门兵变”后,才跟上第六个主人李世民。综观魏征的“跳槽”过程,大起大落,险象环生,古今罕见,如果让现代人去选择的话,也会视为畏途不寒而栗。如此频繁地“跳槽”,不少人认为魏征随波逐流、趋炎附势,缺乏文人应有的操守。果真如此吗?
还是让魏征自己来回答这个问题吧。当魏征被李世民作为俘虏押回长安后,李渊在朝堂上当着众文武的面审问魏征,因为他太没有气节了。魏征没有丝毫怯懦害怕,而是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气得李渊质问他:“忠义之士,宁死不降,朕不怪你兵败被俘,但你为窦建德做事,即是背叛大唐。你还敢狡辩?”魏征说:“征虽为战俘,却没为窦建德做任何背叛大唐之事,臣也是在窦建德答应此要求后,才肯在他那里委身至今。”李世民马上反驳,说魏征曾献屯田恳植之策,使窦建德如虎添翼。魏征正色道:“臣不敢苟同将军之见,民为国家之本,大唐天下波及四海,臣提出屯田垦植之策,受益的是百姓,富庶的是国家,两军对阵,百姓无辜,岂能因兵戈之争而置百姓于水火?圣上向以爱惜民生而受万民敬仰,即便夏王军队因此受益,但真正受益的是黎民苍生。所以,臣以为,不是臣为窦建德做事,而是臣通过窦建德
为百姓做事。”其实,当李世民与窦建德在军事上相持不下时,魏征有一围魏救赵之计(让窦建德派一奇兵,昼夜兼程,奇袭兵力空虚的长安,李世民势必回兵相救,唐夏相争胜负就难以预料),因怕妨碍国家统一,让百姓重受战乱之苦而没有献出。当他把此计一说,连李世民都倒抽一口冷气,因为此计一出,天下鹿死谁手,确未可知。魏征以其赤胆忠心和聪明才智终于逢凶化吉,重新赢得了唐王朝的信任。
为社稷着想,为百姓做事,正是魏征济世安民理想的最高准则,因此,他才能六易其主而不怨天尤人,始终保持为民做事的朴素心态,看似无气节,实乃天地间最高尚的气节,看似不忠不义,实乃人世间最纯朴的大忠大义。而主宰着中国历史的官方信条是“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夫”。此话听
起来天经地义,似乎为它“守节”的文人代不乏人。君不见,战国末期屈原高吟着“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而自投汨罗江,忠的是那腐烂发霉的楚王国;君不见南宋末年文天祥兵败被俘,用绝笔自赞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而志在必死,忠的是那昏聩腐败的南宋小朝廷。我无意贬低两位贤哲的民族气节,更非鼓励人们对侵略者卑躬屈膝,只是为他们看不清历史发展趋势一味愚忠而惋惜。正是这种简单狭隘的道德思维定势与社会历史的复杂发展进程相冲突才导致了他们穷途末路的悲剧命运,这怎能不让我壮怀激烈扼腕长叹呢?当然,魏征的做法也不能简单地看作一般士人嘴边常挂的“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它不是见异思迁,更不是骨质松软,而
是在随缘自适中达到安常处顺,不忠于一家一姓,而忠于社稷苍生。正是由于魏征突破了古代士人实现理想的两种传统模式,才使其行为难为一般人所理解。但唯其如此,才奠定了他千古第一谏臣的地位。
【点评】魏征奇特的人生经历,既使他历尽艰辛,又造就了他的经国治世之才。他对社会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而且为人刚正不阿,遇事无所屈挠,他的善于进谏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善于纳谏,也成就了君臣间的一段佳话。
2.相关背景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疏。其中心要旨是陈述如何接受强隋遽亡的历史教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以巩固新兴的唐帝国的统治。之所以选择这一时机,是有其背景的。唐太宗李世民在战乱时代,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勇武过人,生活俭朴,礼贤下士,奋发有为。但当他继承了帝位之后,逐渐改变了勤俭的作风,因此魏征写作此文,劝唐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唐太宗看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这篇文章也被唐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其文风影响了宋代的欧阳修、苏轼。
3.名家评点
(1)此魏公贞观十一年之疏。以思字作骨,意谓人君敢于纵情傲物,不积道义以致失人心者,皆坐思耳。思曰:睿睿作圣。故有十思之目。若约言之,总一居安思危而已。十三年五月,复有《十渐不克终》之疏,非魏公不敢为此言,非太宗亦不敢纳而用之。千古君臣,令人神往。文虽平实,当与三代谟训并垂,原不待以“奇幻”见长也。——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十
(2)通篇只重一“思”字,却要从道义上看出。世主何尝不劳神苦思,但所思不在道义,则反不如不用思者之为得也。魏公十思之论,剀切深厚,可与三代谟、簿并传。——清·吴楚材等《古文观止》卷七
(3)评解以文论,总冒总收,有埋伏,有发挥,有线索,反正宕跌,不使直笔,排奡雄厚,不尚单行,最合时墨;以理论,忧盛明危,善始虑终,虽古大臣谟诰,不过如此。疏上,太宗即纳,此魏公所以称贤相,而贞观之治,亦几于古也。——清·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卷二
4.文体知识——疏
“疏”通称“奏疏”。疏,原本是“疏通”的意思。后来作为一种公文形式,成了古代官员向帝王进言,以便使下情上达的进谏奏文。疏,也就演变为“疏通事理,分条陈述”的意思。它起源于汉代,后世人们以“奏疏”作为这类进言类文体的通称。疏的用途较广,论谏、陈乞、待罪、推荐、辞官等都可以用“疏”。如贾谊的《论积贮疏》、晁错的《论贵粟疏》等。
积累卡片
1.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义项或用法
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形容词,安定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疑问副词,怎么
而今安在哉 疑问代词,哪里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动词,养,奉养
安身立命 动词,安置,安放
信 信者效其忠 形容词,诚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 动词,信任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名词,信用
忌不自信 动词,相信
低眉信手续续弹 副词,随意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
根本 必固其根本 古义:树根。
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主要的,重要的;本来,从来;从头到尾,始终,全然(多用于否定式);彻底。
纵情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古义:放纵性情,含贬义。
今义:尽情。
以为 乐盘游则思 三驱以为度 古义:以(之)为,把……当作。
今义:认为。
行路 傲物则骨 肉为行路 古义:路人。
今义:走路。
3.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解析
下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
能 简能而任之 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
恶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形容词作名词,奸恶小人
善 择善而从之 形容词作名词,好的意见
乐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固 必固其根本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稳固
安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宁
远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形容词作动词,达到远方
长 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形容词作动词,流得长远
4.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义项或用法
而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连词,表转折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连词,表递进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连词,表承接
蟹六跪而二螯 连词,表并列
其 必固其根本 代词,它的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副词,难道
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
吾其还也 表商量语气,还是
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词,表揣测,大概
以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连词,表修饰
虽董之以严刑 介词,用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连词,表目的,来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介词,把
5.特殊句式
句式 例句 解析
判断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者也”,判断句的标志
介宾短语后置句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正常语序为“虽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
6. 出自《谏太宗十思疏》的成语
(1)居安思危:居,处于,处在;思,想,考虑。处在安定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
(2)载舟覆舟:载,承载;覆,颠覆。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百姓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
(3)择善而从:从,追随,引申为学习。指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
(4)善始善终:事情从开头到结束都做得很好。
(5)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指不亲自处理政务;治,平安。古时多指统治者以无所作为、顺其自然的方式统治天下。多用来称赞帝王无为而治。
(6)戒奢以俭:戒,戒除;奢,奢侈;俭,节俭。用节俭来消除奢侈。
返 回
答司马谏议书
任务活动一 语言积累与探究
(一)诵读全文,读懂文意
1.边诵读边完成文中加颜色字词的解释。
某( )启( ):昨日蒙教,窃(
)以为与君实游处( )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 )不合,所操( )之术( )多异故也。虽欲强聒(
),终必不蒙见察[ ],故略( )上报( ),不复一一自辨( )。重念( )蒙君实视遇( )厚,于反覆( )不宜卤莽( ),故今具道( )所以( ),冀( )君实或见恕也。
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
写信说明事情
私自,
同游共处,交往
常常
持
方法,主张
唠叨不休。聒,说话声
被(您)理解
简略
给您回信
同“辩”,分辩
又考虑到
看待,对待
指书信往返
粗疏草率。卤,同“鲁”
详细地说出
我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
希望
嘈杂
这里用作谦词
盖儒者( )所争,尤( )在于名(
)实(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 )得( )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 )也。某则以谓( )受命于人主( ),议法度( )而修( )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不为( )侵官;举( )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
( ),难( )壬人( ),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 )前( )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 )国事、同俗( )自媚( )于众为善,上( )乃( )欲变此,而某
这里泛指一般封建士大夫
特别
事物的名称、概
事实,名称、概念实际所指
根本道理
清楚
怨恨,指责
以为,认为
君主
法令制度
修正
负有专责的官吏
不是,不算
施行
批驳不正确的言论
排斥
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
本来
预先
顾念,忧虑
附和世俗
献媚讨好
皇上。这里指宋神宗赵顼
却
念
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 )之( ),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盘庚之迁,胥怨(
)者民也,非特( )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度义( )而后动,是( )而不见可悔( )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 )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
无由( )会晤( ),不任( )区区( )向往( )之至!
形容声势盛大或凶猛
位者的怨恨
不仅
计划
考虑适宜
认为正确
值得反悔的地方
施恩惠
做事。前一个“事”是动词,后一个“事”是名词
愿意领教的。知,知道,这里是“领教”的意思
没有缘由
见面
不胜
小,用作自称的谦辞
仰慕
抵制,斗争
代词,指上文所说的“士大夫”
相怨,指百姓对上
(二)重点诵读,读出语气、情感
2.第1段“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朗读开篇这句话时语气应有何变化?为什么?
答案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语气应和缓委婉,“昨日蒙教”是礼貌性套语;然后提到与司马光“游处相好之日久”,感彩较浓,使司马光很是舒服,为下面的语意急转做铺垫;“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语气加重,这一句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显示出高度的概括力,亮出了分歧的焦点所在。但态度坦率,不伤感情。
3.第1段“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此处语气又应作何处理?
答案 此处语气又和缓下来,经过仔细考虑,司马光很是看重自己,书信往来,不宜鲁莽,所以要做详细解释,希望司马光能够宽恕。这里说明了作者的态度和方法,又显示出冷静沉着。
4.第2段“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此处朗读时重音应放在哪些词上?为什么?
答案 “争”“名实”“明”“得”,因为“名实之争”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问题,“得”则强调“辨明名实关系”的重要意义。
5.第2段“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诵读这一组排比句时,应读出什么特点?为什么?
答案 这一组排比句应读得气盛言宜,铿锵有力,且语速要逐步加快,语气要不断加重。此处在驳斥司马光所列举的罪责的同时,也反过来间接指责了对方违忤“人主”旨意、“先王”之政,不为天下兴利除弊的错误。特别是“辟邪说,难壬人”的说法,更毫不客气地将对方置于壬人邪说代言人的难堪境地。作者运用排比驳斥对方,所以应读出一种势如破竹、无可阻挡、酣畅淋漓的效果。
6.第2段最后一句“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语气应作何处理?
答案 最后讲到“怨诽之多”,却不再从正面反驳,仅用“固前知其如此”一语带过,语气应低缓下来,带有对此不屑一顾的轻蔑意味。
7.第3段“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朗读这一部分时语气应有何变化?为什么?
答案 ①读“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时,语气要严正决绝,掷地有声。盘庚之迁,连百姓都反对,尚且未能使他改变计划,那么当前实行变法只遭到朝廷士大夫中保守势力的反对,就更无退缩之理了。这是用历史上改革的事例说明当前所进行的变法的合理性与正义性,表明自己不为怨诽之多而改变决心的坚定态度。
②接着读“如君实责我……则某知罪矣”时,语气应稍和缓下来。这里作者欲擒故纵,先让开一步,说如果对方是责备自己在位日久,没有帮助皇帝干出一番大事,施惠于民,那么自己是知罪的。
③最后读“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时语气应转为严正有力,刚直决绝,义无反顾。作者在此紧接着上文反转过去,正面表明态度,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一语点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实质,直刺对方要害,使其原形毕露,无言以对。
序号 书信用语 用法或含义
1
2
3
某启
书信正文开头称“某启”,“启”表写信的人向对方表白启告。
故略上报
所以只简单地给您回信。
故今具道所以
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
(三)重点探究
8.《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给司马光的一封回信,文中多处使用书信用语。请找出并指出其用法或含义。
4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
向往之至
书信结尾表示敬重之意的常用语。“不任”,不胜。“区区”,小,用作自称的谦辞。全句的意思是:没有缘由见面,内心不胜仰慕至极。
9.请指出下列语句中“见”的含义,并对其用法作归纳分析。
(1)终必不蒙见察
(2)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3)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答案 含义:(1)被;(2)我;(3)我。
用法归纳:(1)“见+动词”,“察”的动作不是由省略的主语“我”发出的,而是由“您”(司马光)发出的,主语是动作的受事者,这时“见”表被动。
(2)(3)“见+动词”,“恕”“教”的动作都是由主语“君实”发出的,主语是动作的施加者,这时“见”相当于代词,这里均翻译成“我”。
提示 一些习惯用语如“望见谅”“承蒙见爱”等也都可以补出主语“你”,主语“你”是动作“谅”和“爱”的施加者而不是受事者,因而其中的“见”相当于代词,它们的意思分别是“希望(你)谅解我”“承蒙(你)疼爱我”。
任务活动二 研读与思辨
(一)深入理解文意,把握作者观点
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答案 因为司马光给他写了一封信,对他的变法加以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
2.由王安石这封回信,我们可以推知司马光写给王安石信中的主要内容,请分条列举。
答案 (1)司马光指责王安石的变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从而造成“天下——怨谤”“众——汹汹然”的混乱局面。
(2)劝告王安石“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
3.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答案 ①人:习于苟且。②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③上:欲变此。
4.在如此严峻的情形面前,王安石对变法持怎样的态度?哪些语句体现了这种态度?
答案 (1)坚持变法,义无反顾。
(2)①“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②“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③“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二)鉴赏语言特点,分析行文艺术
5.本文言简意赅,措辞委婉而坚决,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这篇文章语言柔中带刚,态度委婉而坚决,运用这样的外交辞令符合答复指责性书信的特点。而驳斥司马光指责的语句言简意赅,不容置辩,干净利落。 面对保守派的指责,作者说道:“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坚持自己的信心。
6.本文是书信体驳论文,全文主要驳斥以司马光的谏议为代表的保守派对新法的指责。王安石的说理文见识高超、论辩犀利。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答案 其反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第一,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第二,列出依据进行反驳。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这里就举出了有利的依据,说明不是自己独出心裁,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这不是我个人的行为,而是合理合法的。第三,举出史实进行反驳。如“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这里以历史上曾有过的如何对待怨诽的事实为表率,表示自己不以流言蜚语所动,既委婉地反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定决心。整个反驳明确有力,言简意赅。
(三)质疑思辨
7.你对王安石推行新法是如何认识和理解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示例)王安石推行的新法虽然没有也不可能触及整个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的根本,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却敢于对传统政策进行改革和抨击,敢于对大地主、大官僚的种种特权加以抑制和打击,把封建生产关系中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进行一些调整,提出在当时物质条件下能够解决的任务。作为地主阶级的一员,他能看到由于大地主、大官僚的过度剥削所造成的“富者财产满布州域,贫者困穷不免于沟壑”(《风俗》)的状况,又能认识到“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与马运判书》),亦即认识到发展所有生产力去生产天下的财富以求增加国家收入的重要性。这些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还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不仅以“理财”增强国力,
而且以“整军”改变北宋王朝的腐败军制。他打击大地主、大官僚的兼并势力,为反击契丹贵族和党项贵族割据政权的侵犯做好了物质准备,尽力改变北宋王朝长期以来“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的屈辱处境,欲把全中国再一次纳入一个政权的统治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安石领导的变法图强的革新运动,也是一场爱国主义的政治运动。
学习资源
附:资源与积累
1.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学,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补于世”;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2)对苏洵的评价
①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司马光
②余尝熟观其(王安石)风度,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
——黄庭坚
③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然)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朱熹
④荆公之时,国家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
——蔡上翔
⑤a.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悠悠千年,间生伟人,此国史之光,而国民所当买丝以绣,铸金以祀也。距公之后,垂千年矣,此千年中,国民之视公何如,吾每读宋史,未尝不废书而恸也。
b.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则有克林威尔,而在吾国则荆公。——梁启超
⑥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实行土地国有未成。——列宁
⑦(王安石)可谓有专门之学者矣,而卒以败者,无通识,并不周知社会之故,而行不适之策也。——毛泽东
⑧神宗与王安石共定国是以后,皇帝事实上已与以宰相为首的执政派联成一党,不复具有超越的地位。——余英时
2.相关背景
写作本文时王安石34岁,四年后(1058)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王安石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他的文章中也有所呈现。如《游褒禅山记》就叙述了王安石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的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3.名家评点
(1)荆公之愎而自用,所以自误。——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
(2)固由兀傲性成,究亦理足气盛,故劲悍廉厉无枝叶如此。不似上皇帝书时,尚有经生习气也。——清·吴汝纶《古文辞类篡点勘记》
(3)亦自劲悍,而不如昌黎《答吕毉山人》之奇变。——清·姚鼐《古文辞类纂》
4.文体知识——书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答司马谏议书》文题意思:给司马谏议大夫的回信。
1.一词多义
积累卡片
词语 例句 义项或用法
某 某启 代词,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
某所,而母立于兹 代词,不定的、不明说的人或事物
操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动词,持
操童子业,久不售 动词,从事
厚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动词,优待,推崇
宽厚而爱人 形容词,忠厚
刀刃者无厚 形容词,与“薄”相对
壬 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动词,巧言献媚、不行正道
夏四月壬戌,公及晋侯盟于长樗 名词,天干的第九位
百礼既至,有壬有林 形容词,盛大,庄严
胥 胥怨者民也 副词,相
余尝就老胥而问焉 名词,小官吏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
区区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 向往之至 古义:小,用作自称的谦辞。
今义:很小或很少。
3.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解析
膏泽 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名词作动词,施恩惠
返 回
贰
XUE XI HUO DONG ER SHU LI YU TAN JIU
学习活动二 梳理与探究
一、梳理与建构
1.“以”是文言文的高频虚词,请从两文中找出带“以”的典型例句,把它们按用法归类并解释其意义。
①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②虽董之以严刑 ③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④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⑤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⑥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⑦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⑧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⑨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⑩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答案 ①连词,表修饰;②⑥介词,用;③⑧⑩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④连词,因而;⑤⑦介词,把;⑨连词,因为。
2.被动句和状语后置句是文言文的高频特殊句式,请从两文中找出这两种特殊
句式的典型例句,把它们按用法归类并加以解析、翻译。
答案 (1)被动句
①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解析:无标志被动句。
译文:担心(耳目被)堵塞蒙蔽,就要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
②终必不蒙见察。
解析:“见”表被动。
译文:最终也一定不能被(您)理解。
(2)状语后置句
①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解析:正常语序为“虽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
译文: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察人民,用威风怒气威吓人民。
②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解析:正常语序为“于朝廷修”。
译文: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
二、思辨与探究
3.《谏太宗十思疏》与《答司马谏议书》两篇文章都具有行文简洁、说理严谨、理足气盛的特点,但也有很多不同,请从写作背景、主要内容、情感特点、写作手法等方面简要分析。
答案 (1)写作背景
《谏太宗十思疏》写于唐朝国力上升阶段。当时经过战后的休养生息,特别是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唐太宗渐渐骄奢起来。针对这种情况,魏征给唐太宗写了这篇奏疏。
《答司马谏议书》则写于北宋积贫积弱的时代。当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多次写信给王安石,要求他停止变法。王安石这封信是针对司马光一封长达三千余字、全面抨击变法的来信的回复。
(2)主要内容
《谏太宗十思疏》不仅把“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则难守天下的道理讲得清清楚楚,而且还对症下药,提出“十思”的措施,既明确具体,又实用而不空泛,针对性很强。
《答司马谏议书》全文立论的论点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文章逐条驳斥司马光的谬论,揭露他们保守、腐朽的本质,表现出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
(3)情感特点
《谏太宗十思疏》在充分说理的同时,又满溢着充沛的感情,使文章融情于理,情理交融。魏征对唐太宗是颇有感情的,因此“思竭其用,知无不言”,而唐太宗对魏征的谏言也“未尝不欣然纳受”。对唐太宗来说,魏征既是一位犯颜直谏的良臣,又是一位循循善诱的严师。因此,这种亦臣亦师的身份使魏征的奏疏既理正词严,又情真意挚,说理和抒情实现了有机统一。虽然奏疏有时疾言厉色,响鼓重槌,但感情基调仍是恳切深挚,语重心长的。
《答司马谏议书》是书信体驳论文。全文主要驳斥以司马光谏议为代表的保守派对新法的指责,用语刚正有力,全文傲岸之气,愤然涌出,气势磅礴,不容辩驳。用语略有委婉之处,实则柔中有刚。
(4)写作手法
《谏太宗十思疏》紧紧抓住事物的要害,通过精妙的比喻和正反对比,使作者所要阐发的道理深入浅出,令人难忘;《答司马谏议书》中的论证方式是驳论,其反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第一,直接反驳;第二,列出依据进行反驳;第三,举出史实进行反驳。整个反驳明确有力,言简意赅。
答案 很多人印象中的魏征,是一个严厉得近乎粗鲁的人,而这篇文章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魏征。除了心忧家国、骨鲠正直、坚持正义之外,他善解人意、进退有度的一面也得到了充分彰显。魏征的语文素养主要体现在:善于观察,譬喻多取自日常事物、事理;逻辑严密、思路清晰,前因后果说得一清二楚;语言干练,句式工整,生动活泼且朗朗上口。
4.魏征以直言敢谏而著称,给人们留下了刚猛、耿直的印象。读其文而想见其人,你从《谏太宗十思疏》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魏征?他又具有哪些语文素养?
5.叶梦得《石林燕语》中记载:“王荆公性不善缘饰,经岁不洗沐。衣服虽敝,亦不浣濯。”苏洵在《辨奸论》中毫不客气地批判王安石:“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
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
揣摩《答司马谏议书》的特点,代王安石拟写一则回复。不超过100字。
答案 (提示)古人认为,官员应有“官仪”,因为他们出入公共场合,代表的是朝廷。包括北宋在内,很多朝代有“休沐”之假。苏洵认为经常洗脸、洗衣是人之常情,王安石却蓬头垢面地大谈圣贤书,实在不成体统。于情于理,王安石都不应该如此邋遢。拟写回复的前提是揣摩《答司马谏议书》的行文特点,能依据文本有针对性且态度鲜明地表达观点,具体内容略。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