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单元 第16课 阿房宫赋 六国论课件(共9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单元 第16课 阿房宫赋 六国论课件(共9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5 11:2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96张PPT)
第八单元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责任与担当
第16课 
阿房宫赋 
六国论
1.语言目标:(1)梳理、积累两文中的重要文言基础知识;(2)重点掌
握词类活用现象和虚词“而”“以”的用法;(3)背诵两文。
2.思维目标:把握两文的思想观点、论证方法,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
作意图。
3.审美目标:赏析两文不同的说理风格、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素养目标
任务情境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的目的。那么,宏伟瑰丽的阿房宫何以焚化为一片焦土,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杜牧、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内容索引
XUE XI HUO DONG YI YUE DU YU JIAN SHANG
学习活动一 阅读与鉴赏


XUE XI HUO DONG ER SHU LI YU TAN JIU
学习活动二 梳理与探究

XUE XI HUO DONG YI YUE DU YU JIAN SHANG
学习活动一 阅读与鉴赏
阿房宫赋
六国论
任务活动一 语言积累与探究
(一)诵读全文,读懂文意
1.边诵读边完成文中加颜色字词的解释。
六王毕( ),四海一( ),蜀山兀( ),阿房出(
)。覆压( )三百余里,隔离( )天日。骊山北构(
)而西折( ),直走( )咸阳。二川溶溶(
),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
)缦( )回( ),檐牙( )高啄( );各抱( )地势,钩心( )斗角( )。盘盘( )焉( ),囷囷(
阿房宫赋
完结,指为秦国所灭
统一
光秃

现,意思是建成
覆盖
遮蔽
从北边建

向西延伸
通达
河水盛大的样子,一说为
缓缓流动的样子
连接高大建筑物的
走廊,好像人的腰部,故称
萦绕
曲折
屋檐翘出如牙齿的部分
如鸟仰首啄物

指各种建筑物都与中心区相连
指屋角相对,好像兵戈相斗
盘旋的样子
……的样子
曲折
)焉,蜂房( )水涡( ),矗( )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
)行空,不霁( )何虹?高低冥迷( ),不知西东。歌台暖响( ),春光融融;舞殿冷袖(
),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 ),王子皇孙( ),辞楼下殿,辇( )来于秦。朝歌夜弦( ),为秦宫人。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绿云扰扰( ),梳晓鬟也;渭流涨腻( ),弃脂水( )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 )惊( ),宫车过也;辘辘远听( ),杳( )不知其所之( )也。一肌一容,尽态( )极妍( ),缦立( )远视,
回旋的样子
像蜂房
像水涡
高高耸立
相当
于“座”或“所”
楼阁之间架在空中的通道。因
上下都有通道,故称
雨后转晴
分辨不清
歌声响起,好像充满着暖意
舞袖飘拂,
好像带来寒气
指六国王侯的宫妃
指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
乘辇车
弄丝弦,奏乐
明亮
的样子
纷纷扰扰
涨起了脂膏
指含有脂粉的洗脸水
忽然
震响
车声越听越远。辘辘,车行的声音
远得踪迹全无
动词,去
姿态美好
美丽
久立
而望幸( )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 ),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 )掠其人,倚叠( )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 )玉石( ),金块( )珠砾( ),弃掷逦迤(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 ),人亦念( )其家。奈何( )取( )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使负栋(
)之柱,多于( )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 )之粟粒;瓦缝参差(
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
抢劫,掠夺
堆叠
把宝鼎看作铁锅
把美玉看作石头
把黄金看作土块
把珍珠看作石子
连续不断。这里有“到处都是”的意思
繁华奢侈
顾念
为什么
夺取
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
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支撑
房屋大梁

有棱角的样子。这里形容钉头突出
谷仓
长短、
),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 )之城郭;管弦(
)呕哑( ),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
)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 ),函谷举( ),楚人一炬,可怜( )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 )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 )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 )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 )自哀(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 )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高低不一
九州
代指音

声音杂乱
残暴
无道、失去人心的统治者。这里指秦始皇
骄横顽固
指陈涉、吴广起义
攻占
可惜
灭族
假使
依次传递
来不及
哀叹自己
以……为鉴
(二)重点诵读,读出重音、情感
2.“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朗读时应读出什么语气、情感?
答案 “六王毕”是沉重的感慨,“哗啦啦”,大厦倾坍;“四海一”可见帝王的霸气,“一”要读出扫平天下归一统的气势;“蜀山兀”有对不体恤民情的愤怒;而“阿房出”要读出一座宫殿出现在地平线上、覆压三百余里的巍峨气势。
3.“矗不知其几千万落”,诵读时重音、节奏应如何把握?
答案 这一句是在铺陈空阔而密集的宫内建筑之后写的一个结句。读这一句要做到两点:“矗”字要重读,并且一字一个音节;读出作者对秦始皇劳民伤财之罪行无比愤慨的思想感情。
4.古人评“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是“故设疑问作比”的句子,那么,如何诵读才能充分体现其表达效果?
答案 “故设疑问作比”是故意疑问,无疑而问,以疑设喻。要把故设疑问的语气读出来,读出让人惊讶、赞叹的感觉,可以用先疑而惊、后恍然而悟得的语气去体现。
5.从“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到“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连用六个“也”字句,诵读时,这六个“也”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答案 读法应有所区别。一是前面五个“也”表判断,而最后一个“也”更多的是强调。二是从句子结构来讲,前五句是紧密的并列结构,后一句结构稍有不同。三是从宫女的心理来讲,读最后一句时应该与前几句不同。读“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的时候,要注意读出画面感与人物的内心情感。车远远地来了,宫女心中就充满了希望,“要到我这里来了”;车又慢慢地走远了,皇帝看不见了,车声听不到了,心中的失望随着车声的远去而增强。我们要读出宫女的情感变化过程,一直到最后让我们觉得宫女仍然在翘首盼望。
6.“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诵读时语速应有何变化?为什么?
答案 前面三句语速可稍快一些,到“而望幸焉”这里,可以稍微慢些,表现等了好久都等不到皇上的期盼心理。
7.“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诵读时应重读哪句?为什么?
答案 应重读“可怜焦土”,并且语速放缓。这里以四个字了结了前文大量的铺陈渲染,于严峻中包含无限感慨,并引出末段议论。
(三)重点探究
8.杜牧以夸张的语言极力表现阿房宫的雄、大、多、奢。品味下列加颜色字词的夸饰作用,并解释其意思。
(1)雄(外观)
①蜀山兀,阿房出
②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大(形制)
①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答案 光秃。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殆尽。
答案 遮蔽。这里形容宫殿楼阁的高大。
答案 河水盛大的样子,一说为缓缓流动的样子。
②盘盘焉,囷囷焉
③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3)多(人员)
①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②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③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答案 盘盘,盘旋的样子。囷囷,曲折回旋的样子。
答案 分辨不清。
答案 明亮的样子。
答案 纷纷扰扰。
答案 连续不断。这里有“到处都是”的意思。
(4)奢(用度)
①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②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答案 长短、高低不一。
答案 声音杂乱。
9.数字在文章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细读《阿房宫赋》,解释下列数字的意思。
(1)六王毕,四海一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3)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4)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答案 作动词,统一。由六至一,秦的强盛跃然纸上。
答案 “五”“十”都是数词,指间隔很短的空间内楼阁众多。“五步”“十步”对“一楼”“一阁”,建筑物的稠密感不言自明。
答案 “不知”加上“几千万”,极言建筑物数量之多。
答案 “一日”突出短时间内,“一宫”强调一个空间之内,竟然“气候不
齐”,可见阿房宫建筑规模大到无以复加。
(5)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6)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7)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8)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9)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答案 两个“一”字,使宫中女子苦候君王的细节如在眼前。
答案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君王的腐化堕落,也表达了对宫中女子的无限同情。
答案  “一”和“千万”对举,突出秦王对天下百姓的伤害。
答案 凸显了秦王生活的奢华浮靡和对国家建设的懈怠。
答案 “一”字突出了秦国的腐朽,奢靡的人心已经将国家蛀毁一空。
(10)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答案 强调了“爱”六国之人的作用,突出了“爱”的力量,从“三”到“万”,让人仿佛看到了绵延千万年的河山一统的景象。
任务活动二 研读与鉴赏
(一)理清结构,分析观点
1.赋的文体特征决定了它的谋篇布局一般是通过体物写志,请找出本文中的“体物”与“写志”部分。
答案 体物:第1、2段,铺叙渲染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和宫中荒淫、奢侈的生活。
写志:第3、4段,议论秦朝因骄奢淫逸、横征暴敛而亡国,在篇末点题、警戒。
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答案 (1)文章从三个方面描写了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的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的美女之多,三是写阿房宫的珍宝之富。
(2)作用:文章前面所进行的描绘是为后面的正义宏论张本,为篇末归结秦亡的历史教训、讽喻现实提供坚实的基础。文章极尽铺陈阿房宫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珍宝富,旨在说明秦统治者已奢侈腐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了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
3.《古文观止》里评价《阿房宫赋》说:“一片无数壮丽,只以四字了之。”请找出这四个字。
答案 可怜焦土。
4.认真朗读文章最后一段,请用一个字来说明作者写作本文的根本目的。
答案 鉴。
5.杜牧写这篇赋,既然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借以讽谏时弊,那为何开头要从六国覆灭下笔?
答案 (1)作者讽谏时弊,以秦王朝的灭亡为借鉴;写秦朝覆灭,又以六国的衰亡为铺垫。六国为何会灭亡?赋中说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可见,六国的灭亡,是不爱民的结果。从何看出六国不爱民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秦之珍宝(财富之代称)来自六国,六国之珍宝取自百姓;统治者为了满足奢华生活之需要,对百姓肆意搜刮,锱铢不留。“六国”因不爱民而“毕”其统治,秦若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就不至于迅速灭亡。然而“蜀山兀,阿房出”,秦王朝由此又走上了六国灭亡的老路。
(2)开头十二个字,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
(二)品味语言,鉴赏手法
6.结合“赋”的语言特点,品味下列句子的精彩之处。
(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答案 这句话好在以下两点。第一,从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强国请服,弱国入朝”一直到“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段历史只用了六个字就概括了。
第二,“兀”“出”两字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想见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运送巨大木料的艰难;可以想见阿房宫是多么宏大,秦始皇是多么骄奢;可以想见“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在建造时榨取了多少人民的血汗,葬送了多少人民的生命。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答案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桥喻龙,复道喻虹,分别写出了它们形态的高大、色彩的绚丽。从惊叹语气中表达了对建筑物的观感,且给客观描写涂上了浓烈的抒彩。
(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答案 这一段文字脍炙人口。作者用“明星、绿云、涨腻、雾横”等词语作比,又用排比的句式和夸张的手法间接地写出美人之多和秦始皇的骄奢淫逸。
(4)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答案 一个“使”字领起,摆出了秦统治者把自己的奢侈享乐建立在人民痛苦生活之上的罪证。用一连串准确的比喻构成的排比,前后对照,尽情夸张,形象地表现了“秦”与“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一乐一苦的两种情形,可谓精彩妙极!
(5)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答案 这句话简练地概括了战争的始末与秦王朝灭亡的过程,且含无尽感慨于其中,又开启了后文的议论。
7.结合赋的特点,探究《阿房宫赋》的写作特色。
答案 (1)想象、比喻、夸张的使用。杜牧根据有关资料“再造”了阿房宫,通篇是驰骋瑰丽的想象。比喻、夸张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2)骈句散行,错落有致。如开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四个三字短句,节奏急促,写出了修建阿房宫的背景及耗资,接着用几个长句“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写占地面积和走势,再用“二川溶溶,流入宫墙”等四字句描写规模。第1段将骈散结合得非常好。
(3)描写、议论与铺排结合。文章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无论是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写法。如第3段对秦人奢侈的议论,一口气用了六个排比句。
(三)质疑思辨
8.秦始皇修建了雄伟瑰丽的阿房宫,但是尚未完成就被项羽一把火烧掉。对于项羽该不该烧掉阿房宫,众说纷纭,请谈谈你的观点。
答案 (观点一)应该烧。秦始皇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修建了供自己享乐的阿房宫,把全国的美女、财宝集中在那里供自己享用,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项羽灭秦朝,烧毁了阿房宫,是做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观点二)不应该烧。阿房宫虽然是秦朝统治者享乐的巢穴,但它浸透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是他们勤劳智慧的结晶。如果项羽不烧掉阿房宫,那将是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不菲的财富,所以项羽烧掉阿房宫是对人类文化的摧残,秦朝统治者纵然有罪,可建筑物并没有罪,项羽这样做实在是不应该。
学习资源
附:资源与积累
1.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晚唐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早年主张削平藩镇,抗击吐蕃、回纥,晚年趋保守消极,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此称他为“杜樊川”。官终中书舍人。杜牧工于诗、赋、文、辞,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议论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继承了韩、柳派古文家的优良传统。
在“赋”这一文体由骈骊趋向散文卓越的贡献,在“唐宋古文运动”中自觉地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形成了区别于“汉赋”“骈赋”和“律赋”的独特文体—“文赋”。他的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后人称他为“小杜”,以继杜甫;又因和李商隐齐名,被合称为“小李杜”。
(2)对杜牧的评价
①后人评牧诗,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谓圆快奋争也。——《唐才子传》
②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宣和书谱》
③其诗“雄姿英发”。细读杜牧,人如其诗,个性张扬,如鹤舞长空,俊朗飘逸。——刘熙载
④杜牧之门第既高,神颖复隽,感慨时事,条画率中机宜,居然具宰相作略。——胡震亨
⑤(杜牧)诗豪而艳、宕而丽,于律诗中特寓拗峭,以矫时弊。——杨慎
2.相关背景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作者曾在《上知己文章启》一文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致亡国,实则是借秦之古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3.名家评点
(1)宏壮巨丽,驰骋上下,累数百言,至“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其论盛衰之理,判于此矣。末一段尤含鉴戒,读之有余味焉。
——宋·谢枋得《文章规范》
(2)《阿房宫赋》,赋也。前半篇造句犹是赋,后半篇议论俊发,醒人心目,自是一段好文字。赋文本体,恐不如此。以至宋朝诸人之赋,大抵皆用此格。……杜牧之《阿房宫赋》,古今脍炙;但大半是论体,不复可专目为赋矣。毋亦恶俳律之过,而特尚理以矫之乎?——元·祝尧《古赋辨体》
(3)方奇极丽,至矣尽矣,都是一篇最清出文字。文章至此心枯血竭矣。逐字细细读之。——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十二
(4)前幅极写阿房之瑰丽,不是羡慕其奢华,正以见骄横敛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爱六国之人意在。所以一炬之后回视向来瑰丽,亦复何有!以下因尽情痛悼之,为隋广、叔宝等人炯戒,尤有关治体。不若《上林》《子虚》,徒逢君之过也。——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
(5)此等题目,止要形容得壮丽无比,亏他起手单刀直入,慢把阿房宫点出,不用闲话,遂趁笔写得如此高大。若徒然高大,何足为奇,乃其中之结构处,则有楼阁,其多已如彼,空阔处,则有长桥复道其雄又如此。抑何如壮留也。然宫言中无可为乐,亦觉减价,乃稽歌舞之人,皆合六国之殊色,接应不暇,即有可为乐矣。使奇珍不列于前,本非全美,乃稽其充牣之宝,皆兼六国之后积,视犹龚壤。则阿房旷古无比也,岂不信哉!但其并作,非出鬼输神运,皆竭民之财力而为之。民心既失,岂能独乐,则天下之族秦,竟为秦灭六国之续,可谓千古永鉴矣。蜀山费尽斩伐,末后止还他一片焦土。盛极而衰,理本如此。篇中十三易韵,末以感慨发垂戒意,千古仅作。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十三
4.文体知识——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赋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在古代,特别在汉唐时,诗与赋往往并举连称。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积累卡片
1.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义项或用法
一 六王毕,四海一 动词,统一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数词,最小的正整数
黄鹤一去不复返 副词,一旦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副词,全,都
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形容词,专一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名词,一体
爱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动词,喜爱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动词,爱护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动词,吝惜
晋陶渊明独爱菊 动词,喜欢
族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动词,灭族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名词,类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名词,家族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
钩心斗角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义: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
今义: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气候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天气冷暖。
今义: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经营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古义:金玉珍宝等物。
今义:筹划、组织并管理。
可怜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
今义:怜悯。
3.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解析
一 六王毕,四海一 数词作动词,统一
兀 蜀山兀,阿房出 形容词作动词,光秃,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殆尽
北、西 骊山北构而西折 名词作状语,从北面;向西面
辇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名词作状语,乘辇车
朝、夜、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夜晚;“弦”,名词作动词,弄弦,弹琴
鼎、玉、金、珠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宝鼎看作,把美玉看作,把黄金看作,把珍珠
看作
族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名词作动词,灭族
收藏、经营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都是动词作名词,指金玉珍宝等物
哀、鉴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哀”,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为……而悲哀;“鉴”,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
4.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义项或用法
焉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的样子
或师焉,或不焉 助词
且焉置土石 于何,在哪里
焉用亡郑以陪邻 怎么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兼词,于之
而 骊山北构而西折 表承接
不敢言而敢怒 表转折
谁得而族灭也 表顺承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表并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表递进
5.特殊句式
句式 例句 解析
省略句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长桥卧(于)波
状语后置句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正常语序为“于南亩之农夫多”
判断句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也”表判断
返 回
六国论
任务活动一 语言积累与探究
(一)诵读全文,读懂文意
1.边诵读边完成文中加颜色字词的解释。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 )也。或( )曰: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曰:不赂者以( )赂者丧。盖( )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 )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 )百倍;诸侯之所亡( ),与战败而亡者,
以财物赠予秦国。这里指向秦
割地求和。赂,赠送财物
亏损
原因
有人
相继灭亡
全都,一概
因为
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保全
小的地方
它的实际数目
丧失的土地
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 ),诸侯之所大患( ),固( )不在战矣。思厥( )先( )祖父( ),暴霜露( ),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奉( )之弥( )繁( ),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 )矣。至于( )颠覆( ),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 )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 )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何哉?与嬴( )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 )有远略,能守其土,义( )不赂秦。是故( )燕虽小国而后亡,斯( )用兵之效( )
最想要的
最担心的
本来
相当于“其”
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泛指祖辈、父辈
暴露在霜露之中,形容创业的艰苦。“暴”同“曝”
既然这样,那么
满足
奉送
更加

决定,确定
以至,以至于
灭亡
侍奉
适宜、得当
灭亡
亲附秦国。与,亲附、亲近
起初
坚持正义
因此,所以

功效
也。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 )速( )祸焉。赵尝( )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 ),李牧连却( )之。洎( )牧以( )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 )也。且( )燕赵处秦革(
)灭殆( )尽之际,可谓智力( )孤危,战败而亡,诚( )不得已。向使( )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 )于秦,刺客不行( ),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 ),存亡之理( ),当(
)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 )。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 )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 )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 )之所劫(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
)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哉!
策略
方才
招致
曾经
两次
使……退却
及,等到
因为
坚持到底
况且
改变,除

几乎,将要
智谋和力量
实在
假使
亲附
不动身赴秦
指天数、命运
指天数、命运
同“倘”,
假如、倘使
较量
轻易判定
封赏
礼遇
向下吞咽
积久而成的威势
胁迫,挟持

理国家的人
胁迫,挟持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 )以天下之大,下( )而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 )又在六国下矣。
如果
降低身份
跟随
旧事

(二)重点诵读,读出语气、情感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一句应读出何种语气?
答案 这一句运用“非……在……”的句式,完全地否定前者,肯定后者,应读出无可置疑的气势。
3.“故曰:弊在赂秦也。”此句在朗诵时应如何处理?
答案 此句是在前文解释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其实是重申开篇提出的观点,是理由充足的肯定判断,作者有一种真理在握的充分自信,读起来要掷地有声。
4.“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读这一段时,重音、语气应作何处理?
答案 这一段前后构成鲜明的对比。读“先祖父”时,要表现出敬佩的感情,语调要平和,语气要舒缓。而读“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时,要用嘲讽的语气,读出子孙的无能。“举以予人”中,“举”“予”要重读,“举”用升调,“予”用降调。语速要慢,一字一顿,读出惋惜、感叹之情。
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这句的情感应如何诵读出来?
答案 作者跳出了六国的本体而呼唤大宋君主,在祈请,在呼告,在大声疾呼。“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这成为全文情感的爆发点,应读出情感的沉郁,语气的急切。
5.第4段中,“呜呼”与“悲夫”的诵读应如何处理?
答案 “呜呼”与“悲夫”引发后面的议论,都应重读,一字一顿,语调拉长。前者的语气是叹惋,惜其有良策而不用;后者的语气是哀痛,哀其结果之惨。
7.苏洵的文章往往“因事而发,即景生情”,大多充满情感。朗读下面的句子,体会“矣”字的语气和情感。
(1)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2)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4)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答案 (1)肯定语气,对人们“错误”观点的批判;
(2)嘲讽语气,对投降派“赂秦”后果的愤恨之情;
(3)悲愤语气,未战先败,简直是一种耻辱;
(4)无奈语气,六国不能团结应对秦国,独木难成林,齐国也不得不走向灭亡。
(三)重点探究
8.仿照下面“速”字的图例,借助工具书,为“事”和“赂”分别制作一张整理图。
示例:
古代最强调兵贵神速,现在不论什么事速度都显得格外重要。
“速”字本义为速度快,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其繁体字形左边为“辵”,“辵”字是“辶”的繁体形式,其古文字形像脚在路上行走,说明行动很快;右边为“束”,表示字音。同时“束”字指捆绑,有加紧的意思。“速”用作名词,意为速度。在古代,“速”还有催促之义,如“樊子使来速铭”,意思是樊子派使者前来催促铭。此外,它用作动词时,还有邀请、招致之义,如“不速之客”。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化社会,速度越来越被重视。
(1)制作:事
答案 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像手持上端有杈的捕猎器具,表示从事打猎。本义指从事打猎。泛指事情。
①事情:~后/公~/好~。②事故:出~/平安无~。③职业;工作:~业/谋~/差~。④从事:共~/无所~~。~故/~迹/~件/~情/~实/~态/~务/~物/~项/~与愿违/~在人为/办~/本~/从~/故~/军~/闹~/同~/一~无成/无济于~。
(2)制作:赂
答案 会意字。从貝(贝),贝在古代曾用为货币,代表财物;从各,表示赠送财物各有各的理由。賂简化为赂。本义是赠送财物。引申为用财物买通别人。
①赠送财物(用财物买通别人):贿~。②财物,特指赠送的财物:重~。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胁迫啊!(要点:两个“为”字,“使”后的省略,被动句与感叹句)
9.请准确、完整地翻译下面的句子。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活动二  研读与思辨
(一)导图引路,概览全文
1.下面是本文内容结构思维导图,读后回答问题。
(1)《六国论》在论证方式上采用了“总—分—总”的形式,在首段提出总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后,又提出了两个分论点,请在图中①②处填写出相应的分论点。
(2)在论述第二个分论点时,作者根据六国灭亡的情况,分成两类进行论述,请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并仿照分论点中的形式,在图中③④处填写出这两类情况。
答案 ①赂秦力亏破灭之道 ②不赂秦者不能独完
答案 ③依附秦国以求苟安(齐) ④以战求生(燕、赵)
(二)体会文章的写法
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六国论》在论证过程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案 (1)对比论证。文章写了以下几组对比。①祖辈、父辈创业艰难与子孙轻易割地的对比:“暴霜露,斩荆棘”与“如弃草芥”。②诸侯土地的有限与秦国贪欲无限的对比:“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③诸侯贿赂频繁与秦国侵略更厉害的对比:“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通过以上几组对比,说明了诸侯割地的情形和后果,得出了“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从而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2)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引用古语“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比喻使语言非常形象、贴切,充分表现出“赂秦”的弊病之大,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3)假设论证。“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运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下断语,表现了文章论述语言的准确性、分寸感,恰到好处。
(4)类比论证。“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把北宋比作六国,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
3.本文在晓之以理的同时,也做到了动之以情。动之以情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在论证中,作者穿插了“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绘,读之令人唏嘘感叹,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具有感染力。在夹叙夹议的字里行间,也流溢着作者的爱憎,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欣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以及“呜呼”“悲夫”等词语的运用,无不使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质疑思辨
4.关于六国破灭的原因,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案 (观点一)我很赞同苏洵“弊在赂秦”的说法。面对强大的秦国,有的国君为迎合它,割城献邑,或对那些处在秦国围攻之下的国家置若罔闻。殊不知这样更增长了秦国的侵略意识,敌方更强大,自己更弱小,灭亡的结果又怎能避免?
(观点二)我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君治国不当。当年秦国也并不是最强大的国家,但经商鞅变法之后,国势逐渐增强,为最终灭掉六国奠定了基础。如果六国国君都能选贤举能,尽心治理国家,使自己国家强大,何至于要联合其他国家来抵挡秦国呢?
学习资源
附:资源与积累
1.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洵能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
才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
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日诵读。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豁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们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苏明允哀词》中如此评价:“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2)对苏洵的评价
①“其文言当世之要,颇喜言兵”“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曾巩
②“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欧阳修
③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叶梦得
2.相关背景
北宋建国后的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负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的年代,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名家评点
(1)一篇议论,由《战国策》纵人之说来,却能与《战国策》相伯仲,当与子由《六国论》并看。——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一百一十三
(2)谓此悲六国乎?非也。刘六符来求地,岁币顿增,五城十城之割,如水就下,直易易耳。借古伤今,淋漓深痛,文钞谓忽人正论,犹花似雾中看也。此篇当与《几策·审敌》参看。 ——储欣《评注苏老泉集》卷一
(3)称悉情势,步步深入,归到大意,如千钧一发,壁垒皆新。杨慎曰:六国纵约,特欲摈秦而已,曾不能出一师,以为秦患,故秦得以闭关避敌,养其全力者十五年,故能制胜而无弊。诸侯所以摈之,适所以成其王业耳。故老泉曰封谋臣,礼贤才,以并力西向,则臣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何景明曰: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宋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臣(高)士奇曰:赂秦必亡,理也。然韩、魏与秦最逼,齐、楚、燕、赵莫为之援,势不得不效地以自免,韩、魏亡而四国亦随之。小苏《六国论》尝及此意,茅坤谓两篇宜合看,良然。——徐乾学《古文渊鉴正集》卷四十七
(4)赂字篇眼,紧粘后祸,为鉴警时也。若就六国言六国,不如次公中肯,而警时则此较激切。以地赂,以金增赂,所赂不同而情势同,读之魄动。
——浦起龙《古文眉铨》卷六十三
(5)以赂秦作主,而又补出不赂者以赂者丧,是非利害,了然如指诸掌。至其气雄笔健,段落紧密,尤自出人头地。篇末一结,若预烛南宋之主和,而深为寄慨,识更远到。——唐德宜《古文翼》卷七
(6)观诸侯之割地赂秦,非谋诎智昏,出一不得已也,即不割亦未必不亡。老泉持论,不为无见。末数语,阴指契丹,特借题发挥耳。——林纾
(7)借六国赂秦而灭,以暗刺宋事,其言痛切悲愤,可谓深谋先见之智。
——朱川
4.文体知识——论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
(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价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就属于史论。
1.一词多义
积累卡片
词语 例句 义项或用法
兵 非兵不利,战不善 名词,兵器
斯用兵之效也 名词,战争、战事
而秦兵又至矣 名词,军队
得 此言得之 动词,适宜,得当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动词,能,能够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动词,得到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
其实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它的实际数目。
今义:实际上。
祖父 思厥先祖父 古义:泛指祖辈、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然后 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再 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两次。
今义:又,又一次。
智力 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不行 刺客不行 古义:不动身赴秦。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故事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旧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
至于 至于颠覆 古义:以至,以至于。
今义:介词,表示另提一事;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3.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解析
日、月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名词作状语,日,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
事 以地事秦 名词作动词,侍奉
义 义不赂秦 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礼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名词作动词,礼遇
完 不能独完 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却 李牧连却之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速 始速祸焉 形容词作动词,招致
4.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义项或用法
以 不赂者以赂者丧 介词,因为
秦以攻取之外 介词,用
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连词,才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目的连词,来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介词,用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介词,用
洎牧以谗诛 介词,因为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介词,用
苟以天下之大 介词,凭借
则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两个“则”连用,连词,表并列
则秦之所大欲 连词,那么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与前面“然”连用,构成连词性结构,相当于“既然这样,那么……”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连词,那么
5.特殊句式
句式 例句 解析
被动句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所”表被动
洎牧以谗诛 无标志被动句
省略句 举以予人 举以(之)予人
状语后置句 赵尝五战于秦 正常语序为“于秦战”
定语后置句 苟以天下之大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6.文学常识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柳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返 回

XUE XI HUO DONG ER SHU LI YU TAN JIU
学习活动二 梳理与探究
一、梳理与建构
1.词类活用是学习文言文时常遇到的现象,请对下列句中加颜色词的活用情况作出解释,并说明活用规律。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答案 “鉴”,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
规律:意动用法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总之,动作是主语意念上发出的。意动用法主要有两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而耻学于师。“耻”的意思是“以……为耻”。
②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孟尝君客我。“客”的意思是“把……当作客人”。
(2)李牧连却之。
答案 “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规律:使动用法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而是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发出的,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干什么(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主要有三种:名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①名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的意思是“使……定居”。
②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发生在不能带宾语的动词上。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苦”“劳”的意思分别是“使……劳苦”“使……劳累”。
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的意思是“使……势力削弱”。
2.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文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请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并说明省略规律。
(1)几世几年,剽掠其人。
答案 几世几年,剽掠(于)其人。
规律:省略介词
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略掉。
①省略介词“于”。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省略介词”以”。如: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蒲松龄《促织》)
③省略介词“自”。如: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郦道元《三峡》)
答案 举以(之)予人,如弃草芥。
规律: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略的多是代词“之”。
①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②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
(2)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二、思辨与探究
3.《阿房宫赋》与《六国论》都是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的名篇。细读课文,试从文体、背景、针对性、论证方法、表达方式、结构形式、修辞手法、风格特色、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答案 (1)文体异中有同。《阿房宫赋》是赋体散文,通篇以赋的形式论史。《六国论》则是说理严密的议论文,文中也能找到赋的影子。
(2)背景各有不同。《阿房宫赋》的作者杜牧写作本文来针砭当朝统治者的骄奢淫逸之风。 《六国论》的作者苏洵主张坚决抵抗外族侵略,反对妥协投降,因而写了这篇借古讽今的文章。
(3)角度各有针对。《阿房宫赋》借秦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而导致灭亡的教训,讽谏晚唐敬宗李湛不要纵情享乐, 不要令民心叛离以遭覆亡。《六国论》把六国与宋王朝类比,借六国的懦弱贿赂秦而终致为秦所灭的教训,劝谏宋王朝不应对契丹、西夏采取贿赂的屈辱政策。
(4)论证得体充分。两篇文章都以秦国兴亡的历史事实为依据,各自立论。都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所举事例都是有关秦朝的兴亡及与六国之间纷争的史实,“事实胜于雄辩”,说服力极强。都用了对比论证。《六国论》还运用了假设推理的方法,使说理更周密充分。
(5)表达方式各展其长。《阿房宫赋》通篇以散文为赋,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六国论》以议论为主,叙述描写为辅,议论充分严密。
(6)结构严谨,同中有异。《阿房宫赋》是文章前部分集中记叙和描写,文末议论点明主旨,记叙描写以历史事实为依据极尽铺排、夸张,为议论蓄势铺垫,文末议论精当,说服力强,结构呈“分—总”的形式。 《六国论》结构是“总—分—总”的形式,开篇旗帜鲜明地点明中心,下文分两个分论点围绕中心进行论述,文末回应中心,表达讽谏之意。
(7)修辞手法丰富多彩,各尽其妙。①都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对比、对偶句,整句与散句相结合。②比喻、夸张的手法,使议论生动形象,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③想象的手法。《六国论》主要以历史事实为重。 而《阿房宫赋》中,奇特瑰丽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大胆的夸张相互配合、映衬,相得益彰。
(8)文章风格不尽相同。《阿房宫赋》是杜牧 23 岁时所作,通篇以赋为文,词采瑰奇而气体遒劲,结尾处鉴戒之意,一语破的,笔意明快而锋利。《六国论》的写作时间大约在作者 30岁至 47 岁之间,论六国赂秦影射赂契丹、西夏,全文思维严谨,论理充分,行文纵横恣肆,气势磅礴,论断斩钉截铁,语言质朴简劲。
(9)现实意义深刻,历史意义深远。两篇文章谈的都是江山政权,兴衰成败的事。 两篇作品道出了敌民、腐败、妥协是导致国家政权灭亡的根本大敌,历史的教训真是怵目惊心!
4.阅读下面所引《史记》中的一段文字,与《阿房宫赋》第1段描写阿房宫的语句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在内容和表达上的异同点,体会赋文铺陈夸张的语言魅力。
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
(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答案 (1)从描写的内容看:两者同样突出阿房宫的雄伟,但《史记》主要是从整体上介绍说明,《阿房宫赋》则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突出宫殿的壮丽。《阿房宫赋》首先写阿房宫的外在形势,“覆压三百余里”到“流入宫墙”,表现了阿房宫占地之广、楼阁之高、依山傍水的非凡气势。接着写阿房宫的主体构筑:“五步一楼”到“不知西东”,先写重楼叠阁、长廊高檐,细致精巧,不计其数;再以长桥如龙、复道似虹映衬宫宇之宏伟、楼阁之奇丽。最后深入宫殿内部,写歌舞生活,这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写美女充盈宫室做铺垫。
(2)从描写的手法看:《史记》平实记叙了阿房宫的基本情况,《阿房宫赋》则运用了各种艺术手法再创了阿房宫的辉煌。如“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宫殿的广与高,“长桥卧波”两句用比喻兼疑问的手法突出了长桥、复道的壮美,等等。《阿房宫赋》中第1段文字,由远及近,由外及里,多角度、全方位地渲染了阿房宫,再加上大量对偶排比句式和夸张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得阿房宫雄伟奇丽的盛态显现于读者眼前,这也体现了赋文善于铺陈的本色。
(3)两文的写作目的也不同:《史记》是史书,重在历史事实的记述,所以语言平实;而《阿房宫赋》是文学创作,重在文学艺术的想象和夸张,而且作者借阿房宫来表现秦皇宫廷生活的奢侈,所以极尽赋体铺陈之能事来表现宫殿之壮丽。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