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肩用前
滑县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术测评试卷
高二语文
1,答卷前,考生务出将自已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沈卷指定位置上
注意事项: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回答选择题时,知需改
功,用檬皮棉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一现代文阅读1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农机时代,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粮食除了满足人们日常饮食需要,已经有了富余。人们在
“果酒“的基础上,开始用谷物酿酒。表和稻等糯性较高的原料,经过蒸煮,加曲发酵,最后压
榨酿境的谷物酒里黄色,看上去较为浑浊,通常没有经过过滤和沉淀,里面存留部分酒渣,国
此被称为“黄酒”或”独酒”。
独酒的酿境工艺简单,相对寡味,一般百姓家庭即可酿造,陆游诗有“农家腊酒”,即浊酒。
与“独酒”和对应的则是“清酒”,它选用小米、玉米等黏性小的粮食酿制、蒸馏而成,酒精浓度
高、糖分少、色泽相对清透,饮用时无须过滤。破造清酒的工艺复杂,清酒醇香甘洌,价格不
菲,在古代通常为贵族享用。
在甲骨文中就有了“酒”的记载,《周礼》则是较早记录“浊酒”的典籍,(周礼》将酒分为
“五齐三酒”,其中的“五齐”是相对于清酒而言的“浊酒”。酒最早用来祭邦,随着时代的发
展,更多的文化意义附着其上,最后形成一种酒文化。众多文人参与到酒文化的构建和推介
过程,其中,独循作为一种意象,比起清酒更代表一种大众趣味和平民气质。
黑最早社“独酒”一词为人们所重视并不断引用的,应该是陶渊明。陶渊明一生嗜酒,在诗
文中多次提到“浊酒”,如“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己百岁九月九日)。在陶渊明的诗文
中,“独酒”体现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
店代以后,“酒”的意象更加频繁地进入诗文之中,渐渐成为一种表达个人情绪的独特依
托。诗人更喜欢写“浊酒”,以此来表达经历国境后孤苦郁网的情绪。此如白居易在(快活】
中写道:“可惜莺啼花落处,一壶独酒送残春。”苏轼在(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那人清古郭三人送
余于女王城东排庄院)中写道:“数亩荒国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陆游更是在诸多诗词中
运用“浊酒”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情,他在(杂感)中写道:”二杯浊酒即破然,自笑闲愁
七十年。”后人将杨旗的(临江仙》添加在(三四演义)的开头,其中“—壶法酒喜相逢,古今多
少事,都什笑谈中”表达了一种经历世事沧桑后的多达。李叔同在(送别》一词中,川“二壶
独酒尽余欢,今宵别梦水”,表达了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情绪,“浊酒”与”别梦寒”共同管造了
种孤寂的氛国。号
清酒和像酒都可以表达个人情结,但浊酒被赋予了二层沧桑的意味,这份沧桑道勒的厚
重,传达了诗人忧国化民之思。杜甫的“涂倒新停浊酒杯”和范仲淹的”波酒一杯家万里,北
是最头型的例于”独源与杜背“计”的定位:和他悲天阀人的思想与花世伤生的心体正
加亚配在范什老的计河中,蒸然又有二一句快酒一杯家万卫”出名.但它名气很大,而且与范
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相得益彩。
杜前与范种老的沙调基本美宠了诗人通址酒”表达家国情怀的特统。这一修桃在后
滑县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本测评诚卷高二语文第1页(共8真)参考答案
滑县2022一2023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评试卷
高二语文
1.(3分)B【解析】清酒无须过滤。
2.(3分)A【解析】表现的是陶渊明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
3.(3分)A【解析】B项,“古诗词中‘酒'的意象指的就是浊酒”于文无据。C项,原文是“最早让·浊
酒’一词为人们所重视并不断引用的,应该是陶渊明”,并不是“因为陶渊明在诗里面多次使用,它才
作为意象出现在后代的诗中”。D项,把“酒”这一意象反复地写进诗文是文人对酒文化的构建和推
介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
4.(3分)B【解析】说的是芒种,而不是小满之后应该是大满的理由。
5.(3分)A【解析】B项,文中并无此意,而且这一组中,“冬至、夏至”和“春分、秋分”本身就是整齐
划一的。C项,如果从夏至日开始,该项说法正确;如果从冬至日开始,则正好相反。D项,文中是
以土镇压大水,而不是以芒种镇压。
6.(6分)①顺应天时、自然规律的科学精神。古人顺应天时安排农事。②追求天人合一、阴阳相生的
哲学思想。二十四节气的回环往复体现了古人的阴阳哲学。③追求美好、规避风险和灾难的美好
理想。二十四节气的名字追求整齐划一、因为水患不用大满等方面,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的追求。
(每个要点2分,共6分)
7.(3分)A【解析】“赞扬了当地政府移民决策的英明”错。并无赞扬之意。
8.(6分)①推动情节发展。正是梁沙生要发展旅游,才引出福树提到他的父亲,继而引出梁沙生父亲
治沙的情节。②塑造人物形象。用新生一代梁沙生的形象和老一辈福树的形象作对比,突出福树
等老一辈治沙人质朴、无畏、执着的形象。③深化主题。梁沙生前后思想的转变,更能突出治沙固
沙、保护环境的主题。(每个要点2分,共6分)
9.(6分)①开始,梁沙生一心想在樟子松树林里发展旅游业,还想把旅游业做大。②福树引导梁沙生
对父亲治沙进行回忆,梁沙生思想产生震动。③梁沙生看到福树治沙的照片,思想开始转变。④梁
沙生登上瞭望台,看到危险仍在的时候,决心继承并发扬先辈志向,治理沙漠,守护家园。(答出一
个要点得1分,两个要点得3分,三个要点得5分,四个要点得6分)
10.(3分)ABD
【解析】第一处,“一年不收”意为一年没有收成,所以“不收”后应断开;第二处,“地方”为“不满九
百里”的主语,因此“地方”前应断开;第三处,“无二岁之所食”意为粮食储备不够吃两年,因此
“无”前应断开。
11.(3分)B【解析】A项,两个“地方”含义相同,都是“土地方圆”的意思;B项,两个“趋”含义相同,
都是“跑,走”的意思;C项,两个“事”含义不同,第一个是“侍奉”,第二个是“做”的意思;D项,两
个“绝”含义不同,第一个是“截断”的意思,第二个是“渡过”的意思。
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