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电功率
教材解读 “电功率”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特别大,且本节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电学知识的回顾,又是对电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本节通过比较电能表铝盘的转动快慢,引入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电功率,从而引出电功率的普适公式P=,进而给出单位。接下来通过一个铭牌,使学生通过对用电器能量消耗情况的讨论,把学生从对知识的学习中拉到了对生活用电、节电的讨论中,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标理念。 “电功率”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最难的部分之一,原因是电功率公式多,初学的学生对其灵活运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学生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不知使用哪个公式。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这些公式,应该对这些公式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是要注意这些公式的适用条件,以便加以区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定义式和单位。 2.了解千瓦时的来历。 3.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4.会用P=UI进行简单的电功率计算。 5.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与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 2.观察体验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难点: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问题引入:小明和小红两人一起去买电,小明买了2000度(kW·h),小红买了1000度(kW·h),问谁家的电先用完 教师指出:消耗电能有快慢问题,引出新课——电功率。引导学生说出电功率的物理意义。 学生思考后回答 从生活中的问题入手,使学生有亲切感。
【探究新知】一、电功率问:如何比较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呢 消耗电能的多少可用电能表来测量,所用时间的长短可用停表来测量。问:电能表上标有“2000 r/(kW·h)”的字样,转盘转动1圈,电路中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多少焦 思考、交流,得出结论 通过问题设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演示实验1:不同规格的灯泡,分别接入家庭电路中,记录电能表转盘转动一圈所需要的时间。用电器电灯1电灯2消耗的电能/J18001800所用的时间/s1838消耗电能的快慢快慢问:观察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演示实验2:将电吹风和电炉分别接入家庭电路中,记录电能表转盘在20 s内转动的圈数,并将消耗的电能计算出来。用电器电吹风电炉消耗的电能/J1080019800所用的时间/s2020消耗电能的快慢慢快问:观察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问:如何比较电吹风和电炉两个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呢 引出电功率的定义、公式和单位,并简单介绍瓦特的生平。引导学生看电功率表,使学生对不同用电器的电功率有一定了解。二、指出“千瓦时”的来历设问:前面讲到电能的单位是千瓦时,那“千瓦时”和“千瓦”有关系吗 归纳:1千瓦时(kW·h)表示电功率为1 kW的用电器正常工作1 h所消耗的电能。三、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出示PPT:展示灯泡的铭牌。引导:铭牌上除了标有电功率值以外,为什么要标上电压值 问:改变用电器两端电压会怎么样呢 演示实验:把“220 V 100 W”的白炽灯接入电路中,用调压器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观察灯的发光情况。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 说明什么问题 答:灯的亮度发生变化,说明电功率发生变化。指出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含义。归纳总结:用电器在高于额定电压的电压下工作时,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但工作不正常,使用寿命短;用电器在低于额定电压的电压下工作时,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工作也不正常。得出结论:灯的亮暗由它的实际功率决定。四、电功率的测量过渡设问:电能的多少可用电能表来测量,电功率的大小应该怎样测量呢 归纳:根据公式P=UI可知,测出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就可以知道用电器的实际功率。课堂小结(略) 课堂练习(略) 布置作业(略) 学生用停表记录时间,并填在表格中思考、交流,得出结论 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对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有深刻的认识。为引出电功率定义和公式做铺垫。 利用演示实验使学生深刻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