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开封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7-15 14:1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开封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生物学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2+选择性必修1第1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遗传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反交实验结果不同,可判断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玉米雄花的花粉落在同一植株雌花的柱头上属于自交
C.检测某雄兔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以用测交的方法
D.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F1自交无需进行人工授粉
2.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有纯合红花个体和粉花个体杂交,F1全是红花植株。让F1个体自交,得到的F2中红花∶粉花∶白花=12∶3∶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红花和粉花个体的基因型可能分别为AAbb、aaBB
B.F2中粉花与白花个体杂交,后代出现白花植株的概率是1/3
C.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和A_bb(或aaB_),共有4种
D.让一株粉花与白花植株杂交,后代有两种表型,则粉花植株为杂合子
3.如图甲为某二倍体动物部分组织切片的显微图像,图乙中的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划分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甲 图乙
A.图甲中的细胞①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含有2个染色体组
B.正常情况下,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图中①细胞的后续分裂过程中
C.图乙中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的b、d、e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d→b→e
D.图甲中标号为①~⑤的细胞分别对应图乙中的d、c、b、a、e细胞
4.下列关于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
B.用桃花雄蕊比用桃花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
C.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装片中,可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D.用蜂虫精巢做实验,视野中不可能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
5.下图为人体的性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其中I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Ⅱ、Ⅲ为非同源区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血友病基因均位于Ⅱ区段上
B.受I区段上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没有关联
C.位于Ⅱ区段的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Ⅲ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在家族中传男不传女
6.如图是以肺炎链球菌为实验材料探究生物遗传物质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甲组 乙组 丙组
A.该实验单独探究了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的作用
B.甲组培养皿中有S型细菌出现,加热没有破坏转化因子的活性
C.乙组培养皿与丙组培养皿中的肺炎链球菌种类都不相同
D.若设丁组不加入DNA酶,与丙组对比则说明丁组提取物含DNA
7.猴痘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猴痘病毒比单链RNA病毒变异的可能性低
B.双链DNA中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相等
C.猴痘病毒的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猴痘病毒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呈线性排列,都成对存在
8.微卫星DNA通常是基因组中由1~6个碱基单元组成的一段DNA重复序列,该序列的重复数目在个体间呈高度特异性,是普遍使用的DNA分子标记。研究表明,CAG重复序列决定亨廷顿舞蹈病的发病时间,该病的发病年龄与CAG重复序列的长度呈负相关,已知CAG密码子编码谷氨酰胺(氨基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微卫星DNA中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排列在外侧
B.CAG的重复次数增加会影响基因中嘌呤和嘧啶所占的比例
C.CAG重复序列编码谷氨酰胺重复序列越长,患者发病年龄越小
D.用于亲子鉴定的微卫星DNA应该具有容易发生变异的特点
9.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旨在倡导全社会关注身体健康,远离癌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有关
B.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易发生转移
C.肾脏细胞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后才转化为肾脏癌细胞
D.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该能力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10.真核细胞内存在多种复杂的“纠错”机制,当遗传信息在复制、转录或翻译过程中出现差错时,绝大部分能被细胞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如图是细胞对剪切与拼接错误的异常mRNA进行纠错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所需的酶是RNA聚合酶,②过程进行剪切时有水分子的消耗
B.②过程发生了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正常mRNA可编码蛋白质合成
C.若③过程是翻译,需要tRNA转运氨基酸,tRNA的5′端结合氨基酸
D.前体mRNA中嘌呤碱基/嘧啶碱基的比值与其模板链中的该比值互为倒数
11.经检查发现某男性12是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16号染色体上,16号染色体片段又移接到12号染色体上,这种不同对染色体之间互相易位,保留原基因总数的现象,称为平衡易位。该男性为平衡易位携带者,能正常产生配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平衡易位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可通过显微镜检测发现
B.平衡易位携带者与正常个体两者生殖细胞中基因的数目相同
C.猫叫综合征患者染色体变异的方式与该男性患者的相同
D.该男性与正常女性婚配,胎儿含正常12、16号染色体的概率是1/4
12.如图为甲、乙两岛屿上鸟类的分布情况,甲岛上分布有S、L两种鸟,乙岛上的鸟类是甲岛迁移来的S鸟的后代。若干年后,甲、乙两岛上S鸟的喙出现了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活在甲岛的S鸟、L鸟分别构成两个不同的种群
B.地理隔离导致甲、乙两岛的S鸟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甲、乙两岛上S鸟的喙出现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留居在甲岛上的S鸟种群,其控制喙的基因频率不会变
13.鮟鱇鱼雌鱼头顶有若干个肉状突起,可发光,吸引猎物,雄鱼则吸附在雌鱼体表提供繁殖所需的精子,同时通过雌鱼血液获取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鮟鱇鱼种群内个体自由交配就能够保持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
B.雌鱼头部发光的有利变异可通过遗传和自然选择积累与加强
C.基因重组是变异的根本来源,为鮟鱇鱼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雌雄鱼的生活繁殖方式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中相互适应形成的
14.下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种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健康人体中丙的生成与回收保持动态平衡
B.镰状细胞贫血是甲中的血红蛋白异常所致
C.乙中生活有淋巴细胞,协助机体抵御疾病
D.丙中的大部分物质能够被重新吸收进入甲中
15.初到高原的人往往发生高原反应,出现呼吸困难、发热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导致肺气肿;重返平原后会发生低原反应(俗称“醉氧”),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肺气肿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降低导致肺部组织液增加
B.“醉氧”使机体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发生相应的变化
C.“醉氧”的发生说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醉氧”后的恢复离不开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的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后续科学家又发现了一种M13丝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环状D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13噬菌体DNA中的每个脱氧核糖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
B.M13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中C和G碱基含量越高,热稳定性越强
C.M13噬菌体的DNA容易复制,可能与其呈单链状态有关
D.M13噬菌体DNA上的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比值为1
17.果绳X染色体上存在隐性致死基因i,Y染色体上不存在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当细胞中i基因纯合(XiXi、XiY)时致死。带有基因i的杂合体棒状眼雌果蝇XiBXb(如图所示)有重要的遗传研究价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i与B、i与b互为非等位基因,基因i与B能自由组合
B.该杂合棒状眼雌果蝇的XiB基因来源于父本或母本
C.若B/b基因发生互换,则该果蜿可产生含XiB、Xib、XB、Xb的配子
D.让该果蝇(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互换)与XY杂交,后代基因型比为1∶1∶1
18.CHD1L基因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量远高于正常细胞。研究发现,CHD1L基因的转录产物LINC00624能与CHD1L基因的转录阻遏复合体结合,加速转录阻遏复合体的降解,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录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α链右端是3′端
B.β链与LINC00624结合部位中存在A-U、T-A的碱基配对
C.LINC00624的形成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的参与
D.抑制CHD1L转录形成LINC00624可为治疗肝癌提供思路
19.下图是某家族甲病和乙病的遗传系谱图,两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已知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36%,Ⅲ10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Ⅲ12的基因型是AaXbY,其产生的配子中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4
C.确定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且调查的群体需足够大
D.Ⅲ13与一仅患甲病男性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为7/18
20.液体疗法是指通过补充(或限制)某些液体以维持机体体液平衡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常用5%葡萄糖溶液(血浆等渗溶液)、10%葡萄糖溶液、5%NaHCO3溶液等进行输液治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静脉注射5%葡萄糖溶液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治疗低血糖时,10%葡萄糖溶液主要为机体提供能量
C.治疗酸中毒时,5%NaHCO3溶液能够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D.液体疗法能维持机体正常的体液容量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1分)大蒜是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其抗病对不抗病(A/a)、鳞茎红皮对白皮(B/b)均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大蒜主要靠鳞芽(蒜瓣)无性繁殖,多年繁殖后易受病毒感染而减产,且不能通过传统的杂交育种方式改良大蒜品种。科研人员经多年研究,恢复了大蒜的有性生殖能力,用红皮抗病大蒜自交,后代中红皮抗病∶红皮不抗病∶白皮抗病∶白皮不抗病=6∶3∶2∶1。回答下列问题:
(1)大蒜的抗病和不抗病这一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子代抗病与不抗病的比不符合3∶1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判断大蒜的抗病能力、鳞茎颜色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请从题中实验选取材料进行验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
(3)大蒜鳞芽(蒜瓣)的大小是一对相对性状,假如某红皮大瓣蒜植株自交结果为红皮大瓣∶白皮大瓣∶红皮小瓣∶白皮小瓣=45∶15∶3∶1,则鳞芽大小由______(填“一对”或“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1分)在氮源为14N和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I和Ⅱ),用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分布在“中带”的DNA分子含有的N元素类型是______。第Ⅱ代大肠杆菌DNA的平均分子质量为______,若将所得大肠杆菌继续在含14N的培养基上繁殖至第Ⅲ代,则得到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DNA分子和含14N的DNA分子的比例为______。
(2)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______(填时期),DNA的两条链按______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3)在DNA分子模型搭建实验中,如果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A和G,用另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的整条模型粗细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先将40个普通噬菌体(放在含32P的培养基中的大肠杆菌中)进行标记,只得到400个被标记的噬菌体,利用它们进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未被标记)实验,结果培养时间过长,细菌完全裂解,得到了4000个子代噬菌体,请问含有32P噬菌体所占比例最多为______%。
23.(10分)转铁蛋白(Tf)能与细胞膜上的转铁蛋白受体(TfR)结合,介导含铁的蛋白质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细胞中转铁蛋白受体mRNA(TfR-mRNA)的稳定性受Fe3+含量的调节(如图),铁反应元件是TfR-mRNA上一段富含碱基A、U的序列,当细胞中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Fe3+而不能与铁反应元件结合,导致TfR-mRNA易水解。回答下列问题:
(1)若转铁蛋白受体由n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mRNA的碱基数远大于3n,主要原因是mRNA中有______。若TfR基因中某碱基对发生缺失,会导致合成的肽链变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调节蛋白与Fe3+结合会改变铁调节蛋白的当细胞中Fe3+不足时,TfR-mRNA将______,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核生物的mRNA通常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但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必须在mRNA形成之后才能翻译蛋白质,针对这一差异,从细胞结构的角度给予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1分)我国在国际上首次空间在轨完成了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培养,获得了水稻种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太空微重力、宇宙射线等作用下诱发水稻种子产生______,通过选育可获得人类所需的水稻品种,该育种方式称为诱变育种,该育种方式盲目性大且需要处理大量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太空对水稻进行诱变育种过程中,通过诱变获得的新性状一般不能稳定遗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使诱变获得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需要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3)欲以三倍体水稻幼苗为实验材料培育获得四倍体水稻种子,请简要写出一种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科学家采用太空诱变、辐射诱变等途径,得到了一批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科研人员将同一段DNA上紧密连锁(不发生片段互换)的三个基因A、B、D导入雄性不育植株的受精卵中(说明:A基因可使雄性不育个体恢复育性;B基因可使含B基因的花粉自行降解;D基因为红色荧光基因),由该受精卵发育获得转基因植株后再使其自交。受精卵中只转入了一段含A、B、D基因紧密连锁的DNA片段,该片段只能整合到细胞中一条染色体的DNA上。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其中______(填“有”或“无”)荧光植株表现为雄性不育,若将此植株继续与野生型玉米杂交,A、B、D基因______(填“会”或“不会”)随花粉扩散到野生型植株中。
25.(12分)“蝴蝶泉头蝴蝶树,蝴蝶飞来千万数。首尾连接数公尺,自树下垂疑花序。”云南省金平县的红河蝴蝶谷内箭环蝶幼虫曾在短时间内大量羽化成蝶,形成了1.5亿只蝴蝶飞舞的美丽奇观。红河蝴蝶谷内蝴蝶的种类繁多。回答下列问题:
(1)红河蝴蝶谷内有一数量庞大的大丽王蝶种群,它们的翅色有黄翅黑斑(A)和橙黄黑斑(a)两种,亲代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AA(30%)、Aa(60%)、aa(10%),则随机交配得到子一代黄翅黑斑蝴蝶的基因型和频率分别是______。
(2)近年发现大丽王蝴蝶种群中出现了突变型的白翅蝴蝶,专家分析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将会发生改变。白翅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大丽王蝴蝶中黄翅黑斑蝴蝶和橙黄黑斑蝴蝶属于同一个物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不同种蝴蝶的DNA序列,可以确定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如图为编码甲、乙、丙三种蝴蝶呼吸酶的部分基因片段、DNA单链及DNA单链中的碱基序列。
基因片段DNA单链DNA单链中的碱基序列
如果让c′链和b′链分别与a链混合,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与甲的亲缘关系较近的蝴蝶是______,上述研究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了水平的证据。
(4)红河蝴蝶谷的内箭环蝴蝶和大丽王蝴蝶等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体现了______的多样性。
开封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 正反交实验结果不同,可初步判断相关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或细胞质中等,A错误。
2.C 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和A_bb(或aaB_),共有6种,C错误。
3.B 图甲中的④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A错误;若图B中类型b、d、e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d→e,C错误;①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中期,对应于图乙中的b,②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对应于图乙中的c,③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前期或中期,对应于图乙中的d,④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乙中的a,⑤细胞对应于图乙中的e,D错误。
4.D 精母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进行减数分裂,因此用蝗虫的精巢做实验,视野中可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D错误。
5.B 受I区段上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联,B错误。
6.C 乙组蛋白酶不能水解DNA,故乙组培养皿中会出现S型细菌和R型细菌,丙组培养皿中加入了DNA酶,S型细菌DNA被水解后不会导致R型细菌的转化,丙组培养皿中只出现R型细菌,C错误。
7.D 猴痘病毒无细胞结构,没有染色体,D错误。
8.C 微卫星DNA中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排列在内侧,A错误;基因中嘌呤碱基的比例=嘧啶碱基的比例=50%,CAG重复次数的改变不会影响该比例,B错误;用于亲子鉴定的微卫星DNA必须在个体间呈高度特异性且不易发生变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地用来区分开个体之间的血缘关系,D错误。
9.D 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该能力既受基因的控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D错误。
10.C tRNA的3′端结合氨基酸,C错误。
11.D 染色体平衡易位是指两条染色体发生断裂后相互交换,仅有位置的改变,没有染色体片段的增减,保留原基因总数,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平衡易位携带者自身基因数目不改变,但由于平衡易位时断裂和交换的染色体片段上所带的基因数可能不同,可能导致发生交换后染色体上的基因数改变,故平衡易位携带者的生殖细胞中基因的数目与正常个体生殖细胞可能不同,B错误;猫叫综合征的变异方式为染色体部分缺失,与该男性的染色体变异方式不同,C错误。
12.D 留居在甲岛上的S鸟种群,其控制喙的基因频率会因自然选择、基因突变等发生改变,D错误。
13.B 自然选择:种群内个体的基因突变等都会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A错误;基因突变是变异的根本来源,C错误;雌鱼和雄鱼属于同种生物,同种生物之间不存在协同进化,D错误。
14.B 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而不是位于甲(血浆)中,所以镰状细胞贫血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异常所致,B错误。
15.A 肺气肿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导致肺部组织液增加,A错误。
16.A CM13噬菌体内有一个环状单链DNA,单链DNA中不存在C-G等碱基对,没有氢键,因此M13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中C和G碱基含量越高,热稳定性不一定越强,B错误;M13噬菌体DNA单链上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比值不一定为1,D错误。
17.AB 基因i与B不能自由组合,A错误;由于XiY致死,故不能产生Xi的精子,该杂合棒状眼雌果蝇XiB基因一定来源于母本,B错误。
18.ABD LINC00624的形成是通过转录完成的,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转录过程不需要解旋酶,C错误。
19.AD 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Ⅲ13的母亲正常,且Ⅲ12同时患有甲、乙两种病,则其母亲只含有乙病致病基因,只考虑甲病,Ⅲ13的基因型为aa,后代正常的概率为8/9×1/2=4/9,患病的概率为5/9。只考虑乙病,Ⅲ13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2×1/4=1/8,正常的概率为7/8,综合考虑两种病,后代正常概率为4/9×7/8=7/18,则患病概率为1-7/18=11/18,D错误。
20.BCD 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故静脉注射一定量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后,血浆渗透压基本不变,但如果葡萄糖被大量消耗,则渗透压会降低,A错误。
21.(除注明外,每空2分)
(1)抗病(1分) 大蒜抗病性状显性纯合时植株不能存活(致死)
(2)选取亲代红皮抗病大蒜(鳞芽种植)与子代白皮不抗病大蒜(鳞芽种植)进行杂交(2分),后代中红皮抗病∶红皮不抗病∶白皮抗病∶白皮不抗病=1∶1∶1∶1(2分)
(3)两对大瓣蒜植株自交子代中大瓣∶小瓣=60∶4=15∶1,是9∶3∶3∶1的变形,说明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22.(除注明外,每空1分)
(1)14N、15N (3a+b)/4 1∶4
(2)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或细胞分裂间期,答全得分,2分) 反向平行
(3)相同 嘌呤与喀啶互补配对(2分)
(4)20(2分)
23.(除注明外,每空2分)
(1)大量不翻译的碱基序列 基因突变导致mRNA上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2)空间结构(1分) 难被水解[,能指导合成更多转铁蛋白受体(TfR),1分] 有利于细胞从外界吸收更多的Fe3+,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合理即可)
(3)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可以边转录边翻译;真核生物有核膜,mRNA需要在细胞核形成,通过核孔后才能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
24.(除注明外,每空1分)
(1)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及低频性
(2)控制新性状的基因是杂合的 通过自交筛选出性状能稳定遗传的子代(合理即可,2分)
(3)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水稻的幼苗,得到四倍体植株,让其自交收获的种子即为四倍体水稻种子(2分)
(4)无(2分) 不会(2分)
25.(除注明外,每空2分)
(1)AA=36%(1分)、Aa=48%(1分)
(2)如果白翅性状适应环境,则该基因频率会增大,如果白翅性状不适应环境,则该基因频率会减小(合理即可) 二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3)丙 分子
(4)遗传(或基因)和物种(答出1点得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