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小升初语文试卷(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小升初语文试卷(有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5 19:5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年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
1.(4分)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脉脉含情(mài mò)     栖息(qī xī)     哼歌(hēng hāng)     徘徊(huí huái)    
2.(16分)读拼音,写词语。
zhǒnɡ zhànɡ     fánɡ yù     fān xiānɡ dǎo ɡuì     xì nì    
chōnɡ jǐnɡ     kǒnɡ bù     wǔ cǎi bān lán     dān ɡe    
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狂风暴雨 目瞪口呆 各抒己见 峰拥而至
B.风华正茂 美不胜收 精兵减政 司空见贯
C.见微知著 实事求是 集思广益 落荒而逃
D.独出新裁 发愤图强 精益求精 万像更新
4.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烈日下,柏油马路快被晒化了。(夸张)
B.夕阳亲吻着西山时,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拟人)
C.我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好像已经嗅到了白面馒头的香气。(比喻)
5.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藏戏》让我们了解到两地的民风民俗。
B.《两小儿辩日》选自《孟子 告子上》,题目为后人所加。
C.朱自清在《匆匆》中反复追问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写出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6.(9分)按要求填空。
(1)“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话的意思是    ?”
(2)《金色的鱼钩》讲的是发生在    的感人故事,一位老班长尽心尽力照顾    ,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    。故事赞扬了老班长    的崇高品质。
(3)诗中有志,“莫道君行早,   ”让我们懂得珍惜光阴。“谁道人生无再少?   !”我们学会了乐观向上。
(4)在古诗当中很多事物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如李贺的《马诗》中“   ,   ”借马抒情,抒发了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之情。
二、实践创新
7.(5分)正确、工整地抄写下面句子。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8.(4分)读书交流会。
阅读往往能唤起读者独特的感受,即使读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心得体会也可能不一样,班里要开展班级读书会,围绕读同一本书《西游记》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收获,请你从故事的主要内容、印象最深刻的人物两方面交流你的读书心得。
主要内容:   
印象深刻的人物:   
9.(4分)临近毕业,请按照“感谢老师”的活动,完成练习。
(1)(怀念音容)我忘不了老师们的音容笑貌:我写作业不认真时,老师    ;我取得好成绩时,老师    。
(2)(表达感激)我想对老师们说:老师,是你们,让我知道了爱国和勤勉;是你们,让我明白了    ;也是你们,让我懂得了    。
三、阅读理解
10.(10分)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在第二段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这两段话每段都是围绕一句中心论点展开说的,分别用“ ”画出中心句。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句中“或”的意思是    ,联系已学过的课文中的人物或者自己了解的人物,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4)“精兵简政”的意思是    。为什么要采用这一条意见呢?(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
11.(12分)课外阅读。
巡道工的故事
①暑假里,我乘火车到外婆家去玩。我靠着车窗,看见绿色的田野,清澈见底的溪流……从窗外匆匆闪过。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
②“呜——”前方传来了一声汽笛长鸣,我探出头往前一看,车头正带着我们转弯,弯道旁站立着一位老工人,他虽然戴草帽,可是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那光着的上身显得油光滑亮,好像是用紫铜铸成的,他的手里,举着一把铁锤,正微笑着向我们致意。
③我敢肯定,他就是巡道工,因为爸爸曾经给我讲过巡道工的故事——
④有一次,爸爸坐火车到远方去出差,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列车在倾盆大雨中飞驰。突然,车厢“咯噔”一声猛响,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下来。
⑤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打开车窗,只见在列车的前言,一盏红灯在一晃一晃,借着车头的光柱大家看到了,雨幕中有个人提着红灯在走,浑身像刚从水里出来的一样,他就是巡道工。
⑥后来才知道,这里山洪突然爆发,路被冲坏了一段。要不是巡道工冒着瓢泼大雨巡查路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⑦“在千里铁路线上,有许多巡道式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越是天气不好,他们就越是繁忙,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列车的安全行驶。”爸爸的话在我耳边又一次响起。
⑧列车呼啸着向远方奔去,我却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注视着那位平凡的老工人,渐渐地远了远了,最后消失在我的视线中。然而听着列车有节奏的“咯噔”声,看着列车上的张张笑脸,巡道式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留在我的脑际……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倾盆大雨(近义词)——   
浮现(反义词)——   
(2)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写在横线上,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3)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巡道工外貌的语句,再写出这样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文主要写了“乘火车——回忆——联想”三方面的内容。
B.短文中对“回忆爸爸讲巡道工的故事”写得详细,对“乘火车”和“联想”写得简略。
C.第一自然段中“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与下文的内容不符合。
(5)体会“爸爸”说的话,你认为文中的巡道工具有怎样的精神?
   
四、习作展示
12.(30分)我们马上要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带着依依不舍的深情,跨入新的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请你以“难忘 ”为题,完成一篇习作,向师友、母校告别,要写清楚自己难忘的是什么,是谁,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
要求:(1)内容具体,语句通顺。(2)有真情实感。(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4)字数在450字以上。
2021年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
1.(4分)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脉脉含情(mài mò)  mò  栖息(qī xī)  qī  哼歌(hēng hāng)  hēng  徘徊(huí huái)  huái 
【分析】考查了所学课文生字中易读错字的读音,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确定正确的读音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每个音节的声调。
【解答】脉:[mài]脉搏。[mò]脉脉,原指凝视。后多用来形容深含感情的样子。故选“mò”。“栖”读“qī”。“哼”读“hēng”。“徊”读“huái”。
故答案为:
mò qī hēng huái
2.(16分)读拼音,写词语。
zhǒnɡ zhànɡ  肿胀  fánɡ yù  防御  fān xiānɡ dǎo ɡuì  翻箱倒柜  xì nì  细腻 
chōnɡ jǐnɡ  憧憬  kǒnɡ bù  恐怖  wǔ cǎi bān lán  五彩斑斓  dān ɡe  耽搁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肿胀 防御 翻箱倒柜 细腻
憧憬 恐怖 五彩斑斓 耽搁
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狂风暴雨 目瞪口呆 各抒己见 峰拥而至
B.风华正茂 美不胜收 精兵减政 司空见贯
C.见微知著 实事求是 集思广益 落荒而逃
D.独出新裁 发愤图强 精益求精 万像更新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峰拥而至”的“峰”错误,应改为“蜂”;
B.“精兵减政”的“减”错误,应改为“简”;“司空见贯”的“贯”错误,应改为“惯”;
C.正确。
D.“独出新裁”的“新”错误,应改为“心”;“万像更新”的“像”错误,应改为“象”;
故选:C。
4.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烈日下,柏油马路快被晒化了。(夸张)
B.夕阳亲吻着西山时,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拟人)
C.我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好像已经嗅到了白面馒头的香气。(比喻)
【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解答】A、B正确。
C.有误。比喻就是用两种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本题中“麦苗”与“白面馒头”没有相似之处。故不能比喻。
故选:C。
5.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藏戏》让我们了解到两地的民风民俗。
B.《两小儿辩日》选自《孟子 告子上》,题目为后人所加。
C.朱自清在《匆匆》中反复追问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写出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分析】考查了课文的理解。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解答】A.《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介绍了北京从腊月初旬开始到正月十九期间的各项春节传统活动,描绘了老北京春节独有的特色活动,展现了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节日习俗的赞美。《藏戏》这篇课文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和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两篇课文让我们了解到两地的民风民俗。表述正确。
B.《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 汤问》,题目是后人所加。表述不正确。
C.朱自清在《匆匆》中反复追问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写出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表述正确。
故选:B。
6.(9分)按要求填空。
(1)“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话的意思是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与别人有差别吗 ?”
(2)《金色的鱼钩》讲的是发生在  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时 的感人故事,一位老班长尽心尽力照顾  三个病号 ,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  牺牲了 。故事赞扬了老班长  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的崇高品质。
(3)诗中有志,“莫道君行早, 更有早行人 ”让我们懂得珍惜光阴。“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我们学会了乐观向上。
(4)在古诗当中很多事物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如李贺的《马诗》中“ 何当金络脑 , 快走踏清秋 ”借马抒情,抒发了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之情。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有诗歌默写,有句子翻译,回答这些问题,都要通过平时的积累完成。
【解答】(1)“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话的意思是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与别人有差别吗?
(2)《金色的鱼钩》讲的是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时的一段感人的故事,一位老班长接受了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故事赞扬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出自《增广贤文》,让我们懂得珍惜光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意思是: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诗句让我们学会了乐观向上。
(4)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中“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借马抒情,抒发了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之情。
故答案为:
(1)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与别人有差别吗;
(2)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时 三个病号 牺牲了 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3)更有早行人 门前流水尚能西;
(4)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二、实践创新
7.(5分)正确、工整地抄写下面句子。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书写能力,认真临摹题目中句子,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
【解答】故答案为: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8.(4分)读书交流会。
阅读往往能唤起读者独特的感受,即使读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心得体会也可能不一样,班里要开展班级读书会,围绕读同一本书《西游记》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收获,请你从故事的主要内容、印象最深刻的人物两方面交流你的读书心得。
主要内容: 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历尽艰险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 
印象深刻的人物: 《西游记》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孙悟空。孙悟空有责任心,敢作敢当,生性聪明、嫉恶如仇。一举一动活力四射,虽行事乖张,但心地善良。一双火眼金睛,善于识破妖魔诡计,勇于降魔伏妖,毫不留情。他不畏强权,即使是玉帝也不在话下,是正义的化身。 
【分析】考查了口语交际的能力,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本题口语交际考查的是围绕既定的主题进行的说话训练,注意结合题干的要求“交流读书心得”这一主题来说话。
【解答】故答案为:
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历尽艰险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
《西游记》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孙悟空。孙悟空有责任心,敢作敢当,生性聪明、嫉恶如仇。一举一动活力四射,虽行事乖张,但心地善良。一双火眼金睛,善于识破妖魔诡计,勇于降魔伏妖,毫不留情。他不畏强权,即使是玉帝也不在话下,是正义的化身。
9.(4分)临近毕业,请按照“感谢老师”的活动,完成练习。
(1)(怀念音容)我忘不了老师们的音容笑貌:我写作业不认真时,老师  对我说:“要认真点哦!” ;我取得好成绩时,老师  微笑着鼓励我再接再厉 。
(2)(表达感激)我想对老师们说:老师,是你们,让我知道了爱国和勤勉;是你们,让我明白了  学习的目的 ;也是你们,让我懂得了  做人的道理 。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认真分析的题目中所给材料的特点,结合课内学习及交际实践完成。
【解答】(1)结合所给情景,在空中填上表示老师音容的内容。
(2)结合所给情景,在空中填空自己明白的道理。
故答案为:
(1)对我说:“要认真点哦!”微笑着鼓励我再接再厉;
(2)学习的目的 做人的道理。
三、阅读理解
10.(10分)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所以 ,我们  如果 有缺点, 就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 你说得对,我们  就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在第二段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这两段话每段都是围绕一句中心论点展开说的,分别用“ ”画出中心句。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句中“或”的意思是  有的人 ,联系已学过的课文中的人物或者自己了解的人物,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如:战斗英雄董存瑞为了开辟部队前进的道路,他舍身炸掉敌人的碉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就比泰山还重。又如:《岳飞传》中的秦桧陷害忠良,是个千古罪人,他的死比鸿毛还轻 。
(4)“精兵简政”的意思是  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为什么要采用这一条意见呢?(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
【分析】语段选自《为人民服务》。这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作的演讲,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解答】(1)考查对关联词的运用。通过阅读第二段中的第一句话和第三句话可知,“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与后半句之间属于因果关系,应填写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有缺点”与“不怕批评指出”之间属于假设关系,应填写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果……就……”。“你说得对”与“改正”之间属于条件关系,应填写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只要……就……”。即填写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2)考查找中心句。通过阅读第一段可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是这段的中心句,毛主席围绕这句话从“为人民利益而死”和“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这两方面阐述了死的意义的不同。进一步说明了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通过阅读第二段可知,“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是这段的中心句。毛主席围绕这句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了“如果有缺点,谁指出都行”这一观点。
(3)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文中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中“或”的意思是指“有的人”。我们学习过的英雄人物,如:战斗英雄董存瑞为了开辟部队前进的道路,他舍身炸掉敌人的碉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就比泰山还重。又如:《岳飞传》中的秦桧陷害忠良,是个千古罪人,他的死比鸿毛还轻。
(4)考查对词语的理解。“精兵简政”的意思是缩小机构,精简人员。文中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要采用这一条意见。
故答案为:
(1)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只要 就;
(2)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3)有的人 如:战斗英雄董存瑞为了开辟部队前进的道路,他舍身炸掉敌人的碉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就比泰山还重。又如:《岳飞传》中的秦桧陷害忠良,是个千古罪人,他的死比鸿毛还轻。
(4)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采用这一条意见的原因是: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11.(12分)课外阅读。
巡道工的故事
①暑假里,我乘火车到外婆家去玩。我靠着车窗,看见绿色的田野,清澈见底的溪流……从窗外匆匆闪过。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
②“呜——”前方传来了一声汽笛长鸣,我探出头往前一看,车头正带着我们转弯,弯道旁站立着一位老工人,他虽然戴草帽,可是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那光着的上身显得油光滑亮,好像是用紫铜铸成的,他的手里,举着一把铁锤,正微笑着向我们致意。
③我敢肯定,他就是巡道工,因为爸爸曾经给我讲过巡道工的故事——
④有一次,爸爸坐火车到远方去出差,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列车在倾盆大雨中飞驰。突然,车厢“咯噔”一声猛响,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下来。
⑤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打开车窗,只见在列车的前言,一盏红灯在一晃一晃,借着车头的光柱大家看到了,雨幕中有个人提着红灯在走,浑身像刚从水里出来的一样,他就是巡道工。
⑥后来才知道,这里山洪突然爆发,路被冲坏了一段。要不是巡道工冒着瓢泼大雨巡查路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⑦“在千里铁路线上,有许多巡道式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越是天气不好,他们就越是繁忙,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列车的安全行驶。”爸爸的话在我耳边又一次响起。
⑧列车呼啸着向远方奔去,我却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注视着那位平凡的老工人,渐渐地远了远了,最后消失在我的视线中。然而听着列车有节奏的“咯噔”声,看着列车上的张张笑脸,巡道式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留在我的脑际……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倾盆大雨(近义词)—— 瓢泼大雨 
浮现(反义词)—— 消失 
(2)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写在横线上,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这句话是把汗水比作小溪。 
(3)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巡道工外貌的语句,再写出这样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他虽然戴草帽,可是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那光着的上身显得油光滑亮,好像是用紫铜铸成的。说明了巡道工工作的艰辛。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短文主要写了“乘火车——回忆——联想”三方面的内容。
B.短文中对“回忆爸爸讲巡道工的故事”写得详细,对“乘火车”和“联想”写得简略。
C.第一自然段中“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与下文的内容不符合。
(5)体会“爸爸”说的话,你认为文中的巡道工具有怎样的精神?
 尽职尽责、平凡而伟大、默默工作、忠于职守的精神。 
【分析】短文通过讲述自己乘火车到外婆家去玩时看到铁路巡道工辛勤工作的情景,联想到自己的父亲讲过的关于巡道工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巡道工的敬佩与赞美之情。
【解答】(1)考查了在文中找出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能力。“倾盆大雨”形容雨水像从盆里泼出来一样,比喻雨大势急。近义词为“瓢泼大雨”。“浮现”指过去经历的事情在脑子里显现。反义词为“消失”。
(2)考查对短文中比喻句的掌握。短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作者把一位老工人“身上的汗水”比作“小溪”,形象地写出了老工人由于工作辛苦,汗流浃背的样子。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短文中“他虽然戴草帽,可是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那光着的上身显得油光滑亮,好像是用紫铜铸成的”这句话是对巡道工外貌的描写。作者通过描写巡道工的外貌,说明了巡道工工作的艰辛。
(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乘火车——回忆——联想”三方面的内容,其中对“回忆爸爸讲巡道工的故事”写得详细,对“乘火车”和“联想”写得简略,这样安排详略得当,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更能突出对人物品格的赞美之情。第一自然段中“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是对下文的铺垫,是为了更好地引起下文。故选项A、B说法正确,选项C说法有误。故选C。
(5)考查对短文中人物品格的评价。短文中“在千里铁路线上,有许多巡道工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越是天气不好,他们就越是繁忙,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列车的安全行驶”是“爸爸”说的话,这是对巡道工人工作的总结。可以看出,巡道工人的工作繁忙、劳累。正是有了他们的辛勤劳动,才换来了列车的安全行驶。我认为文中的巡道工具有尽职尽责、平凡而伟大、默默工作、忠于职守的精神。
故答案为:
(1)瓢泼大雨 消失;
(2)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这句话是把汗水比作小溪;
(3)他虽然戴草帽,可是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那光着的上身显得油光滑亮,好像是用紫铜铸成的。说明了巡道工工作的艰辛。
(4)C;
(5)尽职尽责、平凡而伟大、默默工作、忠于职守的精神。
四、习作展示
12.(30分)我们马上要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带着依依不舍的深情,跨入新的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请你以“难忘 ”为题,完成一篇习作,向师友、母校告别,要写清楚自己难忘的是什么,是谁,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
要求:(1)内容具体,语句通顺。(2)有真情实感。(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4)字数在450字以上。
【分析】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你回忆一下难忘的小学生活,打开记忆之门,以“难忘……”写一写小学生活中让你难忘的人或事,写下你的真实感受。无论写什么都要围绕小学生活去选材,表达出对小学生活的留恋与不舍。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在叙述的过程中,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结构要合理,可运用前后照应的写法,同时要注意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及学到的修辞手法。
【解答】范文:
难忘小学生活
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了,掩卷沉思,感慨万千,一时间许多美好的画面像潮水一般涌向我的心头,不必说音乐课上回响过我们清脆悦耳的歌声,也不必说冰天雪地的操场上曾留下我们嬉戏玩闹的脚印,更不必说烈士陵园曾留下我们对先辈的无限哀思……这些美好而难忘的回忆,已经成为我人生的收藏,它挥之不去,将永远镌刻在我记忆的深处。
忘不了那个时光明媚的下午,那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同学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呐喊助威,奋力拼搏,最终取得了胜利,那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的样子真让人难以忘怀。
忘不了那堂生动的语文课,董老师温暖亲切的话语仍在耳边回响:“勇敢的举起手,答错了也没关系,只要你勇敢地回答问题。”我从老师那充满智慧的双眼里读出了信任与希望,读出了鼓励。
忘不了那个下着大雨的黄昏,雷声轰轰作响,大雨倾盆而下,可我却因为粗心忘了带雨具。这时,同学端木千凝走到我的身边,笑着对我说:“不介意打一把伞吧?”那天,我俩共撑一把红伞肩并肩走在风雨中,马路上留下我们一串串友谊的脚印。
……
忘不了,忘不了,永远忘不了!小学生活像是一幕幕生动的画面,在每个画面里都有一则有趣的故事,它使我留恋,更使我难忘。
校园里的树叶正由新鲜变为墨绿,太阳由温暖变为炎热,蝉开始在树梢吵闹,……周围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夏天到了,我可爱的校园生活也快要告一段落了。
再见,敬爱的母校,在你的怀抱里,我学到了无穷的知识,从无知的小孩变成了懂事的小学生,从幼稚变得成熟,从胆小变得勇敢,今天我们为您而骄傲,明天您一定为我们而骄傲。
再见,敬爱的老师,是您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为我们缔造出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您的哺育恩情,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上。
再见,亲爱的同学,我们彼此都把友谊的种子播在心田,在朝夕相处中,我们一道成长,我们一道学习,请记住我们在一起的每一个日日夜夜,让友谊地久天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