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新泰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7-15 17:18:09

文档简介

新泰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考试范围: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考试时间:90分钟 2023.06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
1.如果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是
AA=Aa>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下列能比较正确地表示A基因和a基因之间的比例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
2.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翅有纹和无纹受M、m基因控制,深色纹和浅色纹受B、b基因控制,纯合无纹雌昆虫与纯合深色纹雄昆虫杂交,F1都为无纹,F1雌雄相
互交配,F2的表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翅有纹、无纹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且无纹为显性性状
B.亲本是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
C.F2昆虫自由交配获得的F3中无纹昆虫占比为3/5
D.F2中深色纹雄昆虫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
3.历经始熊猫、小种大熊猫、巴氏亚种大熊猫等几个物种的演化,现代的大熊猫才得以形成。现有一个极小的野生熊猫种群,其中雌雄数量相等,且雌雄之间可以自由交配,
试卷第1页,共12页
若该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为60%,b的基因频率为40%,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熊猫种群中全部B和b的总和构成其基因库
B.小种大熊猫和现代大熊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C.只能通过化石研究大熊猫的进化史和其他熊科动物的亲缘关系
D.若该对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XbXb的基因型频率一定为8%
4.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有10条染色体,20个DNA分子,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该
细胞膜出现明显的缢裂现象,推断该细胞正在进行( )
A.有丝分裂 B.基因的自由组合 C.产生精子 D.着丝粒分裂
5.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那么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染色体和
染色单体分别有多少条( )
A.染色体有46、46、23条,染色单体有46、92、0条
B.染色体有46、23、23条,染色单体有46、46、23条
C.染色体有46、46、23条,染色单体有0、92、0条
D.染色体有46、23、23条,染色单体有0、46、23条
6.已知牛的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红褐色,aa
为红色,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为红褐色,雌牛为红色。现有一群牛,只有AA、 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且雌∶雄=1∶1。若让该群体的牛分别进行自交(基因
型相同的雌雄个体交配)和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是( )
A.自交 红褐色∶红色=5∶1;自由交配 红褐色∶红色=8∶1
B.自交 红褐色∶红色=3∶1;自由交配 红褐色∶红色=4∶1
C.自交 红褐色∶红色=2∶1;自由交配 红褐色∶红色=2∶1
D.自交 红褐色∶红色=1∶1;自由交配 红褐色∶红色=4∶5
7.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图表示某一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试卷第2页,共12页
A.控制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有刺刚毛基因含胸腺嘧啶,无刺刚毛基因含尿嘧啶
C.该个体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A、b、D或a、b、d
D.该个体与另一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 :1:1:1
8.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控制。TS在男性中为显性,TL在女性中为
显性,一对夫妇均为长食指,他们生育了一个短食指孩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指的这种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属于伴性遗传
B.这对夫妇所生育的这个短食指孩子一定是男孩
C.这对夫妇再生育一个短食指男孩的概率是1/8
D.这对夫妇再生育一个长食指女孩的概率是1/4
9.研究发现在某类真核生物中,某些密码子在线粒体和细胞核中编码的氨基酸不同,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若序列相同的两个DNA分子在细胞核和线粒体表达后,可能会出
现下列哪些差异( )
密码子 细胞核 线粒体
AUA 异亮氨酸 甲硫氨酸
UGA 终止密码子 色氨酸
①转录产生的RNA的碱基序列不同②表达出的蛋白质的结构不同③翻译过程中消耗的
氨基酸数量不同④翻译过程中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同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0.遗传造就生命延续的根基,变异激起进化的层层涟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
B.染色体变异可能使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变化
C.染色体片段的重复、缺失均属于基因突变
D.基因突变对生物体不是有害的,就是有利的
11.人类基因组中绝大部分为不编码蛋白质的DNA,这些DNA转录形成的产物为非编码RNA,研究表明肝癌细胞中部分长链非编码RNA(IncRNA)异常表达,导致抑癌基因MEG3
的表达显著下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MEG3基因主要负责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分裂进程
B.癌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增多,细胞间黏着性降低导致易分散和转移
试卷第3页,共12页
C.IncRNA与转录时的DNA非模板链相比,它们的碱基种类和顺序都相同
D.IncRNA可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改变生物性状
1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驯化后的大豆荚果变大是控制大豆种子大小的基因定向变异的结果
B.较晚形成的地层中,没有较简单、较低等的生物化石
C.自然选择保存适应环境的变异,人工选择保留人类所需的变异
D.自然选择对种群内的各种可遗传变异均能发挥作用
13.棉花的纤维长度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已知显性基因A、B决定的纤维长度相等,基因a、b决定的纤维长度也相等。现有一株纤维长度为10cm的棉花,让该株 棉花自交,分别统计F1全部个体的纤维长度及比例,结果是F1中12cm:11cm:10cm:
9cm:8cm=1:4:6:4: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1纤维长度为11cm的植株中有2种基因型
C.F1纤维长度为10cm的植株中纯合子比例为1/2
D.F1纤维长度为9cm的植株均为杂合子
14.某二倍体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 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为小花瓣,aa为无花瓣。花瓣颜色(红色和黄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
制,R对r为完全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一对亲本进行杂交实验,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
A.若后代表现型和比例是红色大花瓣:黄色大花瓣:无花瓣=1:1:2,则亲本杂交组合是AaRr、aarr
B.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6种表现型
C.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比例约为1/3
D.若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亲本杂交,则子代中红色花瓣的植株占1/8
15.下图中数字1~9表示染色体中的不同片段,下列有关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发生的是染色体易位,易位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种类发生了变化
试卷第4页,共12页
B.图中表示的是同源染色体相邻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C.发生图示变化后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配对
D.图示过程中总的基因种类不变,故发生图示变化的生物性状不会改变
16.图为中心法则中部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1、2一般可发生于RNA病毒的体内
B.过程1、3、5一般发生于肿瘤病毒的体内
C.过程2、3、4发生于具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
D.过程1﹣5不可能同时发生于同一个细胞内
17.研究发现,Cyclin B3(蛋白)在雌性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当Cyclin B3缺失时雌性小鼠不能产生后代(个体)。为揭示Cyclin B3的作用机理,研究者对CyclinB3缺失雌鼠和正常雌鼠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观察对比,并绘
制了下图。据此推测,Cyclin B3的功能是( )
A.促进纺锤体的形成 B.促进DNA的复制
C.促进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促进着丝粒的分裂
18.某生物细胞中基因表达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可表示毛霉合成蛋白酶的过程
B.过程①中的酶能使DNA碱基对间的氢键断裂
试卷第5页,共12页
C.过程②四个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D.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①中特有“A—U”配对
二、不定项选择题
19.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用特定分子与染色体上的某一个基因结合,这个分子又能
被带有荧光标记的物质识别,从而在染色体上显示某种特定颜色的荧光点。现对正常分
裂细胞的某一基因进行定位,发现一条染色体上有某种特定颜色的两个荧光点。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 )
A.这两个荧光点定位的基因为等位基因
B.该分裂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C.该细胞的染色体数可能是体细胞的两倍
D.该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可能正在移向两极
20.实验小组用1个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后释放出n(n>2)个子代
噬菌体,其中仅有2个噬菌体的DNA同时含有14N和15N,其余的噬菌体全部仅含有14N,
已知亲代噬菌体和大肠杆菌都仅含有14N或15N中的一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亲代噬菌体仅含15N,大肠杆菌仅含14N
B.延长培养时间,同时含14N和15N的噬菌体会增多
C.新合成的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都不含15N
D.所有子代噬菌体DNA中含15N的单链占全部单链的1/n
21.某植物株色紫色对绿色是显性,分别由基因PL和pl控制,不含pl、 PL基因的植
物株色表现为白色。该植物株色在遗传时出现了变异(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该变异是由某条染色体结构缺失引起的
B.pl、PL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
C.该变异在子一代自交产生的子二代中能够表现出新株色的表现型
试卷第6页,共12页
D.该变异使紫色和绿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再遵循分离定律
22.果蝇的星眼与圆眼为一对相对性状,选取一只星眼雌蝇与一只圆眼雄蝇杂交,子代
中星眼雌蝇:圆眼雌蝇:星眼雄蝇:圆眼雄蝇=1:1: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据此结果可以排除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中
B.据此结果可以确定子代中圆眼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4或3/4
C.若相关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则F1星眼果蝇交配的后代中圆眼雄蝇占1/4
D.若相关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则F1自由交配的后代中圆眼雄蝇占3/8
23.农作物的雄性不育(雄蕊异常,雌蕊正常)在育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油菜的雄性不育与育性正常由3 个复等位基因(A1、A2、a)决定,其显隐性关系是A1 对A2、a 为 显性,A2 对a 为显性。利用油菜的雄性不育突变植株进行的杂交实验如图所示。下列
分析正确的是( )
A.雄性不育株、品系1、品系3 的基因型分别为A2A2、A1A1、aa
B.杂交一和杂交二后代中的雄性不育只有一个区别,即是否有纯合子A2A2
C.通过杂交二最终获得雄性不育个体,最终只有雄性不育株的一条完整染色体
D.若不考虑突变,杂交二的后代上下两代的雄性不育植株有可能遗传物质的组成相同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综合题
24.某时期,在一条大河的南岸的大块农田中发生某种甲虫的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
初在农田里喷洒某种杀虫剂R,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 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这种甲虫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__________作用,这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
试卷第7页,共12页
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农药对害虫所起作用的实质就是定向地改变害虫种群中的
_________________,向更易产生抗药性的方向演化。
(3)如果A到D都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这条大河的北岸也发现了与南岸的甲虫外形很相似的甲虫种群,将两岸甲虫放在一起饲养,发现这两个种群的甲虫可以交配并产生小甲虫,但小甲虫不育,这说明 两个种群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河南岸的马铃薯地和玉米地里分别都有这种甲虫种群,经检测发现它们的基因型共有5种,这反应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 多样性。
25.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猫的毛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黄色b)。B对b为完全显性, 但杂合子的毛色却表现为黑、黄斑块的混合体,取名“玳瑁猫”。
玳瑁猫为什么会呈现黑黄斑块的毛色呢?1949年,巴尔等人发现在雌猫的神经细胞间期核中有一个染色很深的染色质小体(命名为巴氏小体)而雄猫中没有。进一步研究发现,巴氏小体是一条凝缩且失活的X染色体。人体细胞中也存在巴氏小体,若X染色体有两条或多条时,巴氏小体数比X染色体数少1条。
1961年,莱昂提出了“莱昂假说”,认为“巴氏小体是遗传上失活的X染色体,这种失活在胚胎发育早期随机发生,且在体细胞中不可逆转。一旦细胞中某条X染色体失活, 由该细胞增殖而来的所有子细胞都具相同的失活X染色体”。该观点很好地解释玳瑁猫 毛色的原因。
X染色体失活是如何发生的呢?研究表明,X染色体的失活起始于“X染色体失活中心” 的Xist基因转录产生长链非编码Xist RNA分子。胚胎发育早期,Xist基因在一条X
染色体上强烈表达,并包裹该染色体。Xist RNA本身并不能引发沉默,但它聚集了其他修饰和浓缩染色质的因子,这些因子可能促使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的发生。通常 在失活的染色体上,会有许多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而失去了转录活性,而Xist基因却没有被甲基化,可以持续产生XistRNA,而另一条有活性的X染色体可以转录形成Tsix RNA,Tsix RNA可以与Xist RNA互补配对,抑制Xist RNA的转录调控。其次,与细胞内其他染色体相比,失活的X染色体的乙酰化程度要低很多,而组蛋白的去乙酰化与基 因组不转录的区域相关;Xist RNA招募的修饰因子促使H3组蛋白第27位赖氨酸甲基化,可以诱导异染色质(转录活性低)的形成,从而抑制该区域基因表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由文中信息可知,玳瑁猫的性别一定是_______性。玳瑁猫的黑、黄斑块毛色是由
试卷第8页,共12页
两种产生色素的细胞决定,当不同的产色素干细胞分裂时,同一来源的子代色素细胞位置靠近,形成一片聚集区。请结合文中信息分析下图,表示Y和H区域的细胞示意图分 别是_______(填出图中的正确选项)。
(2)结合文意,玳瑁猫与黑色猫杂交后代中的表现型(包括颜色和性别)及其比例为
_______。
(3)请根据文章内容推测:正常雄性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体细胞中Xist基因____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大量转录。
(4)文中提到的与X染色体失活机制相关的表观遗传方式有哪些?________。
A.DNA甲基化 B.组蛋白的去乙酰化
C.非编码RNA的调控 D.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
(5)对巴氏小体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比如:
①鉴定性别:一些需要进行力量和速度比拼的体育项目在比赛前通常会对参加_______ (男子或女子)项目的运动员的白细胞进行染色镜检,若发现运动员细胞中_________ 时,将不能参加该项比赛 。此方法比性染色体组成的检测更简便易行。
②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原因分析:某克氏综合征患者性别为男性,但先天睾丸发育不良,经镜检发现是性染色体异常,体细胞中有47条染色体,细胞核中有1个巴氏小体。推断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最可能是__________。若该患者的母亲卵细胞正常,推测其父亲 产生异常精子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6.图一表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只标出部分染色体),图二表示该种动物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关系图。
试卷第9页,共12页
(1)根据图一中的__________(填“甲”“乙”、“丙”或“丁”),可以判定的该动物个体的性别,依据是_____________。
(2)相互易位即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若该动物个体是相互易位杂合子,则在减数分裂的__________时期会出现图一丙所示的“十”字 形像,一个“十”字形像中有__________条DNA单链。
(3)现有图一丁所示细胞多个,细胞继续分裂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种类数是____。(4)根据图二分析,DNA聚合酶活性非常高的时期对应的点为_____________。
(5)图二中⑥→⑦染色体发生的行为是__________,请在图一找出对应图形:_____(填 “乙”、“丙”“丁”或“无”)。该行为_____(填“会”或“不会”)被秋水仙素所抑制。(6)图二中②对应时期的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
27.果蝇是遗传学实验的好材料,北方和南方科研人员均从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分离出突变体紫眼果蝇品系,分别命名为甲品系和乙品系,为了研究甲、乙品系的相关基因的位 置关系,科研人员做了一系列实验。请结合实验结果,回答有关问题。
(1)将甲、乙品系果蝇分别与野生型红眼果蝇杂交,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均为红眼,说明红眼为______性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2)实验过程中,科研人员偶然发现了一种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雄果蝇,形成该雄果蝇的异常配子是_____(填“精子”或“卵细胞”),该异常配子的形成原因是______。 (3)假设控制甲、乙品系的紫眼基因用A/a、B/b表示,则A/a、B/b的位置关系可能有以下图三种情况:
为了判断A/a、B/b的位置关系,请利用甲、乙两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写出实验设计 思路,并预测部分实验结果。
设计思路:将甲乙两品系(一对)雌雄个体进行交配得F1,观察F1表现型,再将F1进 行自由交配(或“再取F1中一对雌雄果蝇进行交配”),观察F2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a:如果F1均表现为紫眼,则是第一种情况;
b:如果__________________,则是第二种情况;
c:如果__________________,则是第三种情况。
28.近几年来RNA干扰(简称RNAi)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RNA干扰的机制是:双链RNA进入细胞内被一个称为Dicer的特定的酶切割成 21~23个核苷酸长的小分子RNA
试卷第10页,共12页
的片段(简称SiRNA)。Dicer能特异性识别双链RNA,切割产生的SiRNA片断解开变成 单链,和某些蛋白质形成复合物(简称RISC)。RISC能结合到细胞内与SiRNA互补的
mRNA上,并切割该mRNA,使其被降解,造成蛋白质无法合成,产生基因“沉默”现象(如图1所示)。
(1)结合题干信息,据图可判断,某科学家将能引起RNA干扰的双链RNA的两条单链分别注入细胞内,结果却没有引起RNA干扰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RISC使基因“沉默”的条件是SiRNA上有与mRNA反向互补配对的碱基序列,若SiRNA
的碱基序列为5’- AAACGGUUGCAUCG -3’,则mRNA对应部分的碱基序列为( )
A.5’- AAACGGUUGCAUCG-3’ B.5’- UUUGCCAACGUAGC-3’
C.5’- CGAUGCAACCGUUU-3’ D.5’- TTTGCCAACGTAGC-3’
(3)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如图2所示,RNAi引起相关基因“沉默”的现象,实质上是阻碍了遗传信息传递中的 过程,进而关闭了相关基因的表达。
A.① B.② C.③ D.⑤
(4)表观遗传调控机制中,一定会阻碍图2中编号②所示生理过程的是( )
A.DNA甲基化 B.组蛋白修饰
C.DNA甲基化 和 组蛋白修饰 D.两者均不是
(5)基因表达可受到表观遗传机制的调控。关于表观遗传机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D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B.DNA的碱基序列不发生改变
试卷第11页,共12页
C.细胞或者生物个体表型发生可遗传的改变
D.细胞或者生物个体表型发生不可遗传的改变
(6)DNA甲基化是指在酶的催化下,DNA中的某些( )会发生甲基化。
A.腺嘌呤 B.腺嘌呤 C.胞嘧啶 D.胸腺嘧啶
(7)双亲生殖细胞内发生的表观遗传可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子代,一定要经过( )
两个生理过程。
A.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 B.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C.有丝分裂 受精作用 D.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8)真核细胞细胞核内的_____________结构是由五种组蛋白质和DNA组成。图1表示组蛋白乙酰化和去乙酰化时组蛋白与DNA结合的紧密程度,据图3可知,组蛋白乙酰化可
以使组蛋白与DNA结合的紧密程度_________(选填“提高”或“降低”),进而________ (选填“促进”或“关闭”)相关基因的表达。
试卷第12页,共12页新泰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B B C C D B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C C C A C C B
二、不定项选择
19 20 21 22 23
AC ACD ABC ACD AD
综合题
24. 种群中有少数个体对杀虫剂具有抗性 选择 生存斗争 基因频率 更换杀虫剂的种类 生殖隔离 基因
25. 雌 丁和丙 黑色雌猫:玳瑁猫(雌):黑色雄猫 :黄色雄猫=1:1:1:1 不会 ABCD 女子; 无巴氏小体 XXY; XY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Y染色体没有分离
26.(1) 丁 细胞质均等分裂
(2) 减Ⅰ前期(四分体或联会) 16
(3)6
(4)④⑤
(5) 着丝粒分裂 乙 不会
(6)次级精母细胞
27.(1) 显 常
(2) 精子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Y染色体移向同一极(或“没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3) b:F1均表现为红眼,F2紫眼∶红眼=1∶1 c:F1均表现为红眼,F2红眼∶紫眼=9∶7
28.(1)最可能的原因是:Dicer酶只能识别双链RNA,不能识别单链RNA。
(2)C (3)D (4)A (5)BC (6)C (7)A
(8) 染色质/染色体 降低 促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