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商鞅变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商鞅变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29 16:1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8课 商鞅变法谁能告诉我 战国历史的特点是什么?一是“乱”,
二是“变”那你能告诉我战国时期的“乱”体现在什么地方,“变”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吗?战争是“乱”的主要表现,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则突出地体现了“变”的特点。这次变法带来秦国根本性的变化,写下中国古代的改革史上重要的一章。
想一想 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老师要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学习内容吧!观察此图一起来分析一下问题:请你观察这个战国时期的青铜牛尊
你能看出当时的牛有什么作用吗?牛的鼻子套了一个圆环,说明牛
已经被用来干活了。战国时期铁铲战国时期铁铁犁头请你看看这两个战国时期的劳动工具,能说明什么问题?在战国时期,铁器已经普遍使用人类生产工具不断进步情况表制作材料 木、石、
骨、蚌铜、青铜铁代表性生产工具
木头、石头、
骨耜、蚌镰等
很少用于农业生产锸、锄、耙、镢等优点与缺点
廉价,硬度不够,
不耐用
铜珍贵,质地软;
青铜虽硬但易脆、易断
蕴藏丰富,开采方便,
质地坚韧,易氧化 2、铁器已经普遍使用1、从牛尊可以看出牛耕已经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体到秦国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呢?七个大国中,秦国相对落后
东方各国都看不起秦国,认为
它是边远的一个野蛮国家,连
会盟都很少让它参加。魏国军
队渡过黄河,占领秦国大片土
地,秦国无力还击。一、秦孝公求贤——变法原因3、秦国落后,被人瞧不起。
4、秦孝公决心改革
孝公求贤,
商鞅入秦。秦孝公下令求贤
(想象画)商鞅入秦
(想象画) 求贤令
“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郡臣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
治世不一道.
变国不法古.保守派:“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曰:“……苟可以强国,不法其古;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商鞅是何许人也?商鞅像 假如你是商鞅你会
采取什么措施来变法?徙木为信你知道“徙木立信”的故事吗?商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王安石《商鞅》变法的内容1、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2、重农抑商。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
免除徭役,禁止弃农经商3、奖励军功,废除没有军功的旧奴
隶贵族特权4、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全国设31
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5、严明法令。公布法律,编制户口,实行连坐法,百姓互相监督
改革不可避免地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如果你是秦国的奴隶贵族,你认为你的什么权利会受到商鞅变法的影响呢?
耕地增加,
生产力提高
增加
税收奖励耕织,
打击兼并限制旧贵族的特权,为军功贵族(地主)发展提供了平台。
加强经济有效控制地方政令通行加强国家管理政治方面
加强中央集权军事方面
提高了军
队战斗力二、商鞅主持变法——变法内容  僇(lù 合)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nú 妻子和儿女)。
——《史记·商君列传》  致力于农业生产,让粮食丰收、布帛增产的免除自身的劳役或赋税。因从事工商业及懒惰而贫穷的,把他们的妻子全都没收为官奴。  重农抑商。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因弃农经商或懒惰而贫困的人,要罚做奴隶。(经济改革)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有军功的人,各按标准升爵受赏…...王族里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家族的名册。明确尊卑爵位等级,各按等级差别占有土地房产、家臣奴婢、衣裳服饰。有军功的显赫荣耀,没有军功的即使很富有也不能显荣。  奖励军功。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不论出身,按功劳大小,赏给爵位或官职,赐给土地和房宅。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爵位和享受特权。(政治改革)  过了三年(即公元前350年),秦国在咸阳建筑宫廷城阙,把国都从雍地迁到咸阳。……把零星的乡镇村庄合并成县,设置了县令、县丞,总共合并划分为三十一个县。  居三年,作为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变法推行数年后,秦国在咸阳建造宫殿和城阙(què),把都城从雍迁到咸阳。把全国零星的乡镇村庄合并成31个县,由国君委派的县令和县丞治理。(政治改革)  下令把十家编成一什,五家编成一伍,互相监视检举,一家犯法,十家连带治罪。不告发奸恶的处以拦腰斩断的刑罚,告发奸恶的与斩敌首级的同样受赏,隐藏奸恶的人与投降敌人同样的惩罚。严明法令。公布法律,编制户口,实行连坐法,使百姓互相监督。(政治改革)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史记·商君列传》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三:秦国的变化——变法影响孝公用商君,制辕田,开仟佰,东雄诸侯。
——《汉书·地理志》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王充《论衡》 text text text秦国的变化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 富强1、商鞅变法的性质:是战国时期封建地主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变革。2、指导思想:3、宗旨:4、作用:法家理论富国强兵
使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建立了新制度。社会经济得到发展5、意义:有利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和壮大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势力和经济实力。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有利于发展农业,增加国家的财政实力。总之,有利于秦的富国强兵。 都江堰郑国渠遗址战国后期,秦国修建了都江堰和郑国渠1、司马迁曾经对商鞅这样评价,他认为商鞅天性残忍少恩,在被任用之后,不择手段,非常刻薄,最后落得个谋反的罪名。
2、苏轼说的,他认为商鞅变法不听取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虽然使秦国骤然富强,并统一全国,但也引起天下怨恨,使秦朝不久即灭亡。你认为这样评价合不合理呢?1:司马迁的观点不对,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不能依据他的个性天赋,而应当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
2:苏轼的观点也不对,据我所知,秦朝最终灭亡是由于秦始皇推行暴政造成的,与商鞅无关。商鞅变法的作用应该充分肯定。智力大比拼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曾在秦国进行变法的是(?? ?? )
2.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3.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 (??? )
6.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变革。他的变法得到(??? ?? )的大力支持。
7. 战国后期,秦国修建的两大水利工程有( )和( ? )
8.秦国的都城在(?????? ) 商鞅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广泛推广推行县制秦孝公 都江堰?? 咸阳? 郑国渠我们也正身处改革的大潮之中。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可借鉴之处吗? 改革是使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前程。
改革会遇到种种旧势力、旧习俗的阻挠和反对,会付出沉重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重重阻力,才能成功。
改革还应该重视选拔有才干的人,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改革还需要制订法律来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强化以法治国。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