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算算(二)
【教学内容】
沪教版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P30-31《讲讲算算(二)》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加减法”中的内容。本课与“讲讲算算(一)”一样,目标是进一步展示减法运算的各种实际含义,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化的能力。
教材以“节日快乐”为主题,让学生根据图片中提供的信息用三句话编数学故事,或根据算式编故事,然后进行计算,从中理解减法的各种含义,如减法的操作可以由“剩下、去掉、破了、吃了、拿了其中几个”等来表达。在减法建构中,学生必须用算术运算来描述时间上的顺序,课页中提供的是结束状态的情节,需引导学生从这个结束状态推导出初始状态,能够将具体的生活情境解释成减法问题。
【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与特点。
学生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已能根据具体的情境,说一说具体的减法运算的情境、列一列减法算式、算一算减法算式的结果,初步认识了减法的含义,知道“求剩余”、“求部分”可以用减法算式来表达。
2.学生的困难与问题
①低龄段的学生难于理解比较抽象的算式,会过分依赖静止图,有时不能形成对减法含义的正确理解。
②低龄段学生的表达容易不规范,即通过学习需要学生能比较连贯、规范地用三句话说清条件与问题。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减法运算在实际中的各种含义,如“剩下”、“去掉”、“取走”、“吃了”、“走了”等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减法含义的理解。
2.将生活情节解释成减法问题,做减法题,并将结果回到实际中去检验。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减法的各种含义。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口头表达有关减法的实际应用情节。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1.教学技术:PowerPoint
2.学习资源应用:空中课堂;沪教版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课本;沪教版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及对应目标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评价关注点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节日快乐”场景图。 师:小伙伴们迎来了自己的节日,瞧!他们都准备了什么呀?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在小伙伴们布置的场景中,一起来讲讲算算吧。 从实际的生活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按照顺序,有条理地表达图片中看到的场景。
二、探究学习 对应目标1 1.用三句话编减法故事,理解“求剩余”的减法含义。 (1)例题学习 出示气球变化图: 师:仔细观察这些气球,发生了什么呢?你能用三句话编一个数学故事吗?列式计算并口答。 学生交流: 原来有9只气球,3只破了,现在还剩下几只? 9-3=6(只)。 答:现在还剩下6只。 提问:算得对不对呢?可以怎么想? (可以想分与合,也可在图中数一数。) 小结:刚才小朋友们根据气球图,用三句话讲了数学故事,再根据实际意义列出了减法算式,最后再口答,这个过程就是讲讲算算。 (2)跟进练习: 出示情境图: 师:这里还有4幅图,请你选择其中1幅图像刚才那样用三句话编一编数学小故事,再列式计算并口答。 (3)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像这样“吃掉了、喝掉了、气球破了”等都表示物品少了,求还剩余多少的时候,可以用减法来计算。 通过观察气球图,让学生体会减法运算在这里的实际意义是“去掉”,即去掉破的。 通过进一步的讲讲算算,引导学生体会减法的操作可以用“吃了、破了、拿了”等来表达。 能根据提供的信息编减法数学故事,说清楚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并进行计算和口答。
2.用三句话编减法故事,理解“求部分”的减法含义。 出示情境图: 师:你们能看懂这幅图的意思吗? (图上有6个小朋友,4个小朋友正在搭积木,2个小朋友没有搭。) 提问: 你们能根据这张图也用三句话讲一个减法的数学故事吗? 同学们编出了两道减法数学故事,那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这里的3个数又分别表示什么? 小结:这里我们把小朋友分成了两部分,搭积木的,和没搭积木的,从总人数中去掉搭积木的人数,就能求出没搭积木的人数;去掉没搭积木的人数,就能求出搭积木的人数,一张图可以编两道减法题。所以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个部分,也用减法计算。 通过一幅图编两个减法故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求部分”的减法含义。 能根据一幅图编两道减法数学故事,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三、巩固练习 对应目标2 看图先讲一讲,再算一算。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编减法故事吗?能编几个呢?试一试吧。 学生交流: (1)原来有7瓶汽水,喝掉了1瓶,现在还剩下几瓶?7-1=6(瓶)答:现在还剩下6瓶。 (2)一共有7瓶汽水,其中有1瓶被喝掉了,还有几瓶没喝过?7-1=6(瓶)答:还有6瓶没喝过。 …… 小结: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有的是编求剩余的题,也有的是编求部分的题,求剩余和求部分,都可以用减法来计算。(备案:如果有学生编求相差数,不轻易否定) 根据同一个场景,用不同的思考方法编减法数学故事。进一步加深对减法含义的理解。 能针对同一个场景,从“求剩余”或“求部分”角度思考,正确编出减法的数学故事,并列式计算。
2.根据提供的算式和图,选择正确的数学故事。 师:看到我们小朋友故事编得那么好,四个小伙伴也忍不住啦,瞧,他们根据老师给出的算式和图,各编了一个数学故事,请你们来做做小老师,看看他们的故事编得对不对呢? 小结:小朋友都会用三句话来编数学故事,但在编故事时,既要看清楚算式和图,还要区分清楚故事中的条件和问题。 通过综合运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将减法问题与生活情节结合,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能根据图和算式正确判断数学故事的合理性。
四、归纳总结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回顾对减法含义理解。 能理解减法的各种含义。
【板书设计】
讲讲算算(二)
讲 求剩余 求部分
算 9-3=6(只) 6-4=2(人)
答 答:还剩下6只。 答:没搭积木的有2人。
6-2=4(人)
答:搭积木的有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