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材料:北京大兴国际机场(Beijing Daxing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PKX,ICAO:ZBAD),为4F级民用机场;位于中国北京市大兴区与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交界处,距离北京天安门46千米,距离廊坊市26千米,距离雄安新区55千米,距离首都机场67千米;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支撑雄安新区建设的京津冀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北京为什么要建设新机场?区域发展如何影响交通布局?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节
1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课标
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学习
目标
1.通过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的相关案例,分析交通运输需求和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结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的相关案例,归纳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人地协调观)
01
基本概念
区域发展: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交通运输布局:指交通运输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包括交通线路和站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布局和客流、货流的布局。
02
交通运输布局的任务和目的
任务:区域交通线网、场站的组织;客流、货流的分配、引导。
汽车站、火车站、地铁口、飞机场、港口、高速公路入口
点(场站)
公路、铁路、管道、内河航运、远洋航线、航空线
线
铁路运输网、公路运输网、水路运输网、航空运输网
网
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3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任务:结合课本P81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讨论以下问题。
1.比较张家口宁远机场和北京大兴机场的规模,并简析原因。
2.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分析北京大兴机场建设的必要性。
3.试推测北京大兴机场预留出两个空侧区域的原因。
4.简述北京大兴机场建设一体化交通枢纽的好处。
5.为什么京雄城际铁路一路上多采取架桥的形式铺路?
6.分析四条跑道方向与当地气候的关系。
京津冀机场群布局图
课堂探究一
材料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为4F级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面积为78万平方米;民航站坪设223个机位;有4条运行跑道;可满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飞机起降量62万架次的使用需求 。
张家口宁远机场,位于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为4C级军民合用国内支线机场。有2座航站楼;民航站坪设14个C类机位;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飞机起降1.07万架次的使用需求。
1、比较张家口宁远机场和北京大兴机场的规模,
并简析原因。
张家口宁远机场等级低、规模小,北京大兴机场等级高、规模大。
原因:张家口经济发展水平较北京低;张家口航空运输需求量较北京小。
张家口宁远机场
北京大兴机场
交通运输需求量决定交通运输布局的规模和等级
原则:依据运输需求
课堂探究一
材料二:北京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通航,60年来经历了大大小小十几次扩建。后规划建设新机场,北京大兴机场位于中国北京市大兴区与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交界处,距离北京天安门46千米,距离廊坊市26千米,距离雄安新区55千米,距离首都机场67千米。
2021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9.6万亿元,作为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河北省,其经济总量并不十分突出。机场建设后将极大推动河北地区共同深度参与京津冀地区建设,协同发展。
2、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分析北京大兴机场建设的必要性。
缓解北京航空客运需求增长的压力;满足首都国际大都市建设的需要;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雄安新区建设。
原则:依据运输需求、平衡地区发展
京津冀
经济发展
运输需求分布的特点
运输需求增长的特点
运输布局的特点:机场标准、密度、数量
运输布局变化的特点:机场新建、扩建
决定
决定
差异性
促进
课堂探究一
材料三:大兴机场如今广受好评,然而其设计方案的征集也曾经成为人们的一大难题。机场必须预留出一个空侧区域,这对提高航空器的地面运行效率有着极大的意义。而大兴机场必须要有两个陆侧区域。未来大兴机场的客流量预计可以达到7200万人次。
3、试推测北京大兴机场预留出两个空侧区域的原因。
原则:适度超前
考虑未来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
设计标准适度超前。
课堂探究一
材料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共有五条轨道线路在机场外围整合并列为一组,沿新机场中轴贯穿航站区,依次分别是,京雄城际、机场快轨、R4/S6、预留线和廊涿城际。机场的地下东西两侧是城际铁路和高铁,中间三条是机场专线和地铁,五条线路站台区总宽度约270米 。
4、简述北京大兴机场建设一体化交通枢纽的好处。
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提高衔接和转运效率;
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原则: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课堂探究一
材料五:京雄城际铁路,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北京市与河北省雄安新区的城际铁路,是完善京津冀区域高速铁路网结构的重要铁路线路。
5、为什么京雄城际铁路一路上多采取架桥的形式铺路?
原则:尽量少占土地
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课堂探究一
材料六:飞机逆风起飞和降落时相对比较安全,大兴国际机场首批4条跑道采用“三纵一横”全向型跑道构型(下图),其最终跑道数量将增加至7条。
6、分析四条跑道方向与当地气候的关系。
北京地区以冬季北风、夏季南风为主,跑道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利于飞机起降,西一、西二、东一跑道布局主要以南北方向为主;
遇到极端西北大风天气时,北一跑道提升机场的运行能力。
原则:因地制宜
假如你是大兴机场建设的工程师,除了气候因素,还会考虑哪些自然因素?
雅康(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是规划中川藏高速公路的一段,全线几乎“脚不沾地”如图示意川藏高速公路(规划)沿线主要城市及海拔。完成第1题
1.雅康高速公路全线几乎“脚不沾地”的原因主要是沿线( )
A.高山峡谷多 B.河流众多 C.冻土分布广 D.海拔较高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由桥梁、海底隧道以及连接隧道和桥梁的人工岛共同构成,即“桥一岛一隧”。完成第2题
2.港珠澳大桥并非全程都在海面上,在中部有相当长一段是海底隧道,这主要是为了
A.避开台风的威胁 B.缩短通行距离 C.方便大型轮船通行 D.使旅客有多种风景体验
2020年12月9日,格库铁路(格尔木-库尔勒)全线开通运营。读图,完成第3题。
3.台特玛湖特大桥跨越塔里木河和台特玛湖,设计方案从最初桥长7千米扩展为25千米,大幅缩短了路基长度,增加了桥梁长度,方案修改的主要目的是()
A.构建人地和谐的新型旅游景观
B.保障区域内水流畅通和生物迁徙
C.防止路基阻挡风沙以保护耕地
D.减少地势起伏对车辆运行的影响
小结
交通运输布局
影
响
人文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生物
社会发展需求
迁移应用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A.原木 B.农产品C.工业品 D.石材3.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因地制宜
依据运输需求
04
课堂探究二
材料一:青藏铁路全长1118公里,途经多年冻土地段550多公里,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965公里,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里是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白唇鹿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1、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青藏铁路建设所克服的困难。
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环境脆弱。
04
课堂探究二
材料二: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2.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
冬季。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
资金数量
交通运输建设技术水平
受自然条件限制程度
决定
决定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影响
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示意图
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分布图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资金数量
交通线和站点的密度、质量
影响
影响
04
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区域发展
交通运输需求
交通运输布局
交通场站
交通线网
制约
自然因素:
地形、地质
气候、水文、生物
交通运输布局一般原则
遵循
影响
决定
表现
资金
课堂总结
技术
英国《卫报》评价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
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
北盘江大桥
北京大兴机场
青藏铁路
港珠澳大桥
作业
材料一: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千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由政府斥资七百多亿元,于2010年开始修建,建成通车后,开车从香港到珠海的时间将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减为半个小时。港珠澳大桥的预计使用寿命为120年,比目前世界跨海大桥普遍使用寿命长20年。
材料二:图a为港珠澳大桥位置图,图b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构成图。
(1)港珠澳大桥工程宏大,试分析该工程得以实施的社会经济原因。
(2)说明影响港珠澳大桥使用寿命的因素。
谢谢聆听 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