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海岸地貌第二课时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海岸地貌第二课时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15 21:2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海岸地貌
课标要求: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通过景观图片,认识海岸地貌,并描述其形态特征,提升区域认知。
2.运用示意图,分析海岸地貌的形成过程,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提升综合思维。
3.通过活动探究,分析海岸带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理解人类活动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密切联系,树立人地协调观。
预习:教材59-61页。
海岸带:是指陆地与海洋相互接触和相互作用的地带。
海岸地貌:海岸带在构造运动、海水运动、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表形态。
类型: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
海蚀地貌:海岸因受海水动力因素侵蚀而产生的各种形态,被称为海蚀地貌。
塑造海蚀地貌的主要动力因素是波浪和潮流。
海蚀地貌——波浪作用
波浪的侵蚀作用在基岩海岸较为明显。基岩海岸一般水下岸坡坡度大,波浪能直接冲击岸边,一方面巨大的冲力直接施加在岩石上,另一方面波浪冲击岩石裂缝,使裂隙中的空气受到压缩,压缩的空气又对岩石施加压力。据测定,波高6米、波长50米的波浪,对每平方米岩壁产生的压力达15吨左右,最高可达30吨。在波浪的长期作用下,崖壁破碎,海岸崩塌,形成侵蚀海岸。
基岩海岸:由较坚硬的岩石组成,岸线曲折,岸坡陡,水深较大。(旅游业,修建港口)
海蚀穴:海蚀岩岸与海面(一般是与高潮海面)接触处受海蚀作用形成的断续凹槽,又称海蚀槽。
海蚀崖: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掏空下部的岩石,使上部的岩石塌落,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
海蚀平台:在波浪作用下海蚀崖不断后退,形成微微向大海倾斜的基岩平台。
海蚀拱桥:突出的海岬两侧岬角同时遭受两个方向波浪作用,可使两侧海蚀穴蚀穿而成的拱门状,又称海穹。
海蚀柱:在海蚀平台上,抗蚀能力强的部分保留下来,成为海蚀柱。
岬角,又称“地角”,是海岸带突出在海中的陡峭、狭窄的尖角。
思考:在波浪的不断侵蚀下,岬角海岸通常会出现哪些海蚀地貌?
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洞穴等海蚀地貌
海蚀拱桥
海蚀平台
海蚀穴
海蚀崖
海蚀柱
课堂探究一:请根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海蚀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基岩海岸
海蚀穴
海蚀崖
海蚀平台
海蚀柱
海蚀拱桥
海浪
侵蚀
上部岩
石塌落
不断
后退
残留
其上
两侧扩
大加深
上部岩石垮塌
海蚀地貌
海积地貌:海岸带的沉积物在波浪、水流作用下发生横向或者纵向运动,当沉积物运动受阻或波浪水流动力减弱时即发生堆积,形成各种海积地貌。
海滩
海滩
沙嘴
离岸堤
河流
沿岸流
海积地貌
沙嘴指从陆地突入水中的状似尾巴的狭长沙滩。
离岸堤是海浪挟带的泥沙在没有到达水边线以前就堆积下来,在一定位置上形成的出露水面的堤状堆积体。
离岸堤
沙嘴
砂质海滩
砾石质海滩
课堂探究二:(1)海滩是海岸边缘的沙砾堆积体。砾石组成的海滩坡度较大,沙质海滩的坡度则较小。沙质海滩往往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海滩是指由海水搬运的沉积物堆积而形成的岸,海滩可分为砾石滩、粗沙滩和细沙难。
当沉积物来自悬崖或附近的沿岸山脉时,海滩主要由这些岩石矿物颗粒组成,粒度相对较里,多为砾石。
当沉积物主要来自河流远距离搬运时,海滩的沉积物质较细,是因为只有颗粒就小的粉沙与黏土粒级的沉积物才容易输运入海。
沙质海岸其滩肩常由干燥的沙子组成,是进行阳光浴、沙滩排球、烧烤、篝火晚会等的理想场所。滩面的沙子湿而坚便,是跑步者喜欢的地方。
海滩是指有海水搬运的沉积物堆积而成的岸,海滩可分为砾石滩、粗沙滩和细沙滩。当沉积物来自悬崖或附近的沿岸山脉时,海滩主要由这些岩石矿物颗粒组成,粒度相对较粗,多为砾石。当沉积物主要来自河流远距离搬运时,海滩的沉积物质较细,是因为只有颗粒较小的粉沙与黏土粒级的沉积物才容易输运入海。沙质海岸其滩肩常由干燥的沙子组成,是进行阳光浴、沙滩排球、烧烤、篝火晚会等的理想场所。滩面的沙子湿而坚硬,是跑步者喜欢的地方。
合作探究二:(2)水下沙坝是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的长条形水下堆积体,常为保护海岸免遭波浪冲刷的一道屏障。议一议,如果人工挖沙破坏水下沙坝,可能会造成哪些不利后果?
人工挖沙破坏水下沙坝,会加剧海浪对海岸带的侵蚀与破坏作用,造成海岸带基础设施的毁损以及海水倒灌现象,还会加剧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对海岸带的破坏程度。
沙砾质海岸:主要由沙和砾石组成,坡缓水清。(建设海滨浴场、开发旅游业)
淤泥质海岸:由粉沙和淤泥堆积的低缓平坦海岸,海岸线平直,岸坡平缓,浅滩宽广。(滩涂养殖、晒盐)
生物海岸:主要由生物体构成的海岸。最常见的是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旅游业、环境保护)
红树林海岸也是淤泥质海岸,是红树林植物与泥沼相结合的海岸,多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较低纬度的海岸低洼地带。
红树林海岸是鸟类及潮间带动物的栖息地,物种丰富,红树林可抵御风浪侵蚀,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和海洋防灾减灾中有重要作用。
海岸地貌
1、含义
海岸带在构造运动、海水运动、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表形态。(海岸带)
2、类型
1)海蚀地貌:
基岩海岸(侵蚀海岸);海蚀穴(洞)、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2)海积地貌:
海滩、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等;沙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生物海岸。
自古以来,海岸带就是人类活动的地区,这里遍布工业城市和海港,不仅是国防前哨,而且是海陆交通的枢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
因此,从事海岸地貌的研究,掌握海岸的演变过程,预测海岸的变化趋势,对港口建设,养殖,旅游和海岸能源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业:请举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海岸地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