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
马及时
作者简介
马及时,1946年出生。笔名小非,四川都江堰人。著有散文诗集《最后一片树叶》,诗集《泥土与爱情》《树杈上的月亮》《中国孩子》等。
正音
须臾
斜翘
屏息
绰号
叛逆
持之以恒
嘈杂
铭记
yú
qiào
bǐng
chuò
nì
héng
cáo
míng
讲一讲意思
须臾:
屏息:
承蒙:
洗耳恭听
嘈杂:
轮番:
持之以恒:
鸦雀无声:
铭记:
形容时间很短。
指屏气。形容注意力集中或恐惧。
敬辞,表示心怀感激地接受。
洗净耳朵恭恭敬敬停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听。
声音杂乱扰人;喧闹。
即不断重复,一次又一次。
长久坚持下去。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深深地记在心里。
整体感知
1.请听朗读9、王几何 朗读.MP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写了王玉琳老师的哪几件事?
在黑板上徒手画出标准的圆和三角形; 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绰号“王几何”;让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下课前的结束语富有教育意义。
合作探究
1.在文中勾画出描写王老师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的语句,并分析表现了其怎样的性格特点。
2.你认为王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1.在文中勾画出描写王老师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的语句,并分析表现了其怎样的性格特点。
(1)须臾,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工夫就站到了讲台上。
外貌、动作描写,“方头大耳”“矮胖”描写了王老师不漂亮的外貌。“挤”“眨眼工夫就站到了”表现了王老师虽胖但行动敏捷的特点。
(2)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王老师爱笑,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
(3)他突然面向课堂,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篮球大的圆,紧接着,又反手画了一个等边三角形。
动作描写,王老师把他的绝技“徒手画圆”“反手画等边三角形”展示给大家,这是王老师的教学艺术。
(4)“上几届的同学,承蒙他们的特别关爱,私下里给本老师取了个绰号——” 矮胖老师缓缓转过身去,挥手在黑板上优雅地又写了三个大字:王几何。
语言描写,王老师的语言充满了幽默风趣,非常吸引学生。从而侧面烘托了王老师的教学艺术之高。
(5)王老师却毫不理会满教室的笑声,继续用他那金属般的声音说:“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天啦,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位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
语言描写,“天啦”“可惜”既表现了王老师的幽默风趣,又写出了他的平易近人,让学生容易接近。
徒手反手画
标准的圆和三角形
介绍自己的
绰号“王几何”
让同学正面
徒手画圆和三角形
富有教育意义
的结束语
幽默风趣
平易近人
业务水平极高
讲究教育教学方法
和蔼可亲
关爱学生
深入思考
王老师请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用意是什么?仅仅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教学功底深吗?文章的这段描写在结构和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用意:激发兴趣;明白道理。
作用:结构上既是对前文的承接,也为后文铺垫,引起下文。
内容上通过画图,让学生发现画图并不容易,从而对老师产生敬畏,自然聆听老师的结束语,在在快乐中明白学习的道理。
练习巩固
1、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在那个做什么事都严肃认真、呆板教条的年代,这样的稀奇事,不是太离谱了吗?( )
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
笑的双手发抖的同学们,一个个变得笨手笨脚,画的全是鸡蛋、鸭蛋、苹果、梨和丑陋的三脚架。
( )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
须臾,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功夫就站到了讲上。( )
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起哄堂大笑!( )
“上几届有的同学说:‘王老师你画的那圆圈有啥了不起?我们也会画’!”( )
当堂训练
搜寻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抓住最精彩的一个片段,尝试着用刚学到的刻画人物的方法,写一个小作文。
提示:
抓住老师的特点
写出老师的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