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测试 B卷 提升练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你在这里呆着,不要走动”是一个祈使句;“我要赞美白杨树!”是一个感叹句。
B.“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句话的主干是“海燕在飞翔”。
C.《西游记》中的故事大多情节曲折,其中的大闹天宫、大闹五庄观、大闹野猪林、大闹五台山等故事尤为精彩。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几句中的“三”并非确指,是概数,泛指多数、多次等。
2.比较寓言和童话,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两者都是以写实的手法来塑造形象的。
B.两者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的作用。
C.童话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而寓言一般没有曲折复杂的情节,只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把道理显示出来。
D.在篇幅上,童话往往要长于寓言。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想那缥缈的空中。(飘忽不定)
B.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珍贵而奇异)
C.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整齐地摆出物品供人看)
D.当它卸下批闪烁的白银。(光亮晃动不定、忽明忽暗)
4.为了纪念安徒生200周年诞辰,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的《安徒生童话》邮票,下面不可能出现在这套邮票上的形象是( )
A.小人鱼 B.白雪公主 C.拇指姑娘 D.野天鹅
5.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只见那行者自南山顶上,摘了几个桃子,托着钵盂,一筋斗,点将回来。睁火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盂,掣铁棒,当头就打。唬得个长老用手chě住道:“悟空!你走将来打谁?”行者道:“师父,你面前这个女子,莫当做个好人。他是个妖精,要来骗你哩。”三藏道:“你这猴头,当时倒也有些眼力,今日如何乱道!这女菩萨有此善心,将这饭要斋我等,你怎么说他是个妖精?”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钵盂( ) 筋斗( ) chě住( )
(2)“掣铁棒”中“掣”的意思是 。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性与“要来骗你”中的“骗”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他刚刚上楼 B.光滑的石井栏 C.我们一家人在散步 D.捉几回迷藏
(4)选文中的妖精先后变成 、 、 ,都被孙悟空打死。为此,孙悟空被唐僧赶回花果山。后来,唐僧遇到了 ,被变成老虎关起来,猪八戒去花果山采用 法将他请了回来。
6.根据提示默写。
(1)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
(2)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月亮人格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的诗句: , 。
(4)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用“ , ”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
(5)《潼关》中谭嗣同用“ , ”两句表现自己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
7.“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熟悉的歌词让大家想起古典名著《西游记》,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概括白龙马成为取经队伍成员的过程,并简要评价白龙马在取经过程中的作用。
(2)伏尔泰说:“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至死都不能放手。”请结合《西游记》的某个人物和相关情节,谈谈你对“坚持”的理解。
8.为调动同学们阅读小说的积极性,充实课余文化生活,各班级特举办以“走进小说”为主题的读书沙龙活动。请你带领同学们完成下面的活动。
【活动一】下面是“小说天地”社团活动计划的流程图,请你用连贯的语言将这个流程图完整准确地介绍给同学们,100字左右。
【活动二】小明找到四大名著里的几副人物对联布置教室,可惜对联被打乱了,请你帮他找出相关人物对应的上下联,填写在横线上。
上联 下联 人物
①一诗二表三分鼎 ②心较比干多一窍 ③禅杖打开危险路 ④身穿金甲亮堂堂 ⑤病如西子胜三分 ⑥戒刀杀尽不平人 ⑦头戴金冠光映映 ⑧万古千秋五丈原 诸葛亮: 林黛玉: 鲁智深: 孙悟空:
【活动三】以“走进小说”为主题的读书沙龙活动成功举办,学校为此活动写了一则新闻,请你对下面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与经典同行,与名著为伴,感悟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2021年10月21日14点,启明中学举行了以“走进小说”为主题的读书沙龙活动。此次活动中,该校三个年级的同学积极参与,分别围绕《西游记》《海底两万里》《骆驼祥子》等小说分享阅读心得,同学们在轻松舒适的环境里享受着一道道精神盛宴。启明中学通过此次活动,营造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氛围,引领学生与经典为友,以小说为伴,在读书活动中学会思考,感受多样的人生,全面提高了本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阅读与理解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9.诗以“僵卧孤村”开篇,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
10.诗人曾自称平生写“夜雨”的诗篇很多。这首诗的特别之处是借 、 ,抒发了感人至深的 之志和 之心。
阅读《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回答问题。
11.你从《穿井得一人》一文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12.《杞人忧天》中的“杞人”和“晓之者”身上分别有什么可取之处?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皇帝的新装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个并不存在的后裙。
(1)概括文段主要内容。
(2)“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句中“天真”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3)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横线的句子是心理描写。揭露皇帝虚伪、卑鄙、愚蠢的本质。
B.结尾由个小孩说出真相,说明一个人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C.文中画线处“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说明他们不敢正面承认这个事实的心理。
D.本文中的皇帝是最大的骗子,因为他为了保持皇权的稳固,不惜甘心受骗,还欺骗臣民百姓。
三、感悟与表达
14.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结茧成蛹的春蚕,在软壳里期待化为彩蝶的时刻;含苞欲放的花蕾,在青叶中畅想盛开如霞的未来。青春年少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定然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做着这样那样的梦,诸如团圆梦、大学梦、作家梦、航天梦、强国梦……
请以“我的________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题二:前行是脚步的积累,成长是不断前行的过程。前行的路上,有风景、梦想,有期盼、关爱,有欢笑、痛苦;前行离不开目标、坚持……一路前行,你有过怎样的经历和体验?前行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以“前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自拟题目;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C
【详解】C.不正确,大闹野猪林、大闹五台山不属于《西游记》的内容,而是属于《水浒传》的内容。
故选C。
2.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对于课本上的课文,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要懂得通过课内的文章学到相关的语文知识的道理。A项表述有误,寓言和童话往往都采用虚构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3.A
【详解】A.“缥缈”的意思是“隐隐约约,若有若无”。故选A。
4.B
【详解】试题分析:白雪公主是广泛流行于欧洲的一个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故事版本见于德国1812年的《格林童话》。不属于《安徒生童话》中的故事。
5.(1) bō jīn 扯
(2)抽(拽)
(3)B
(4) 美女(年轻女子) 老妇(老婆婆) 老翁(老公公) 黄袍妖怪 激将
【详解】(1)考查看拼音写词语和词语注音能力。
钵——bō,钵盂:盛饭菜的食器,多用于佛教徒化斋之用,多为铜、铁等材质,可在诵经时敲击;
筋——jīn,筋斗:头下脚上倒翻身体的动作;
chě——扯,扯住:拉着、拉住。
(2)考查对字词含义的理解。
掣(chè),动词,本义为“拉”,具体有两种用法:1、拉、抽、拔,将长条形物件抽出来。——相对于事物是正向的发力2、拖拉、牵制,阻止事物向已有的方向发展。——如掣肘,拉住对方的手肘以阻止其发力。这里的“掣”是抽、拔的意思。
(3)考查对词语词性的理解和辨析。“要来骗你”中的“骗”是动词。
A.上:动词;
B.光滑:形容词;
C.散步:动词;
D.捉:动词;
故选B。
(4)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情节的识记。
第一、二、三空,联系选文中“睁火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盂,掣铁棒,当头就打。唬得个长老用手chě住道:‘悟空!你走将来打谁?’行者道:‘师父,你面前这个女子,莫当做个好人。他是个妖精,要来骗你哩’”的内容可知,选段出自《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节。
“三打白骨精”情节概括: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年轻村姑、老妇人,全被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害怕,变作一阵风逃走,孙悟空把村姑、老妇人的假身统统都打死。但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又被孙悟空识破打死。唐僧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第四、五空,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惹恼了唐僧,被唐僧赶回了花果山,而唐僧却被黄袍怪变成老虎,扣押在宝象国。为了营救唐僧,猪八戒来到花果山请孙悟空帮忙,孙悟空不肯。猪八戒使用激将法使孙悟空答应和他一起去降妖。
6. (1)晴空一鹤排云上 (2)博学而笃志 (3)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4)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5)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详解】(1)(2)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下句即可,要注意“鹤”“笃”等字的书写;(3)(4)(5)属理解型默写题。此类题,要求根据语境联想诗文名句,其难度较大。解答此类题容易出的错误有:对相应诗文缺乏理解;对相应诗文记忆不准确;没有注意相关细节。本题书写中要注意“与”“阑”“嫌”等字的正确写法。
7.(1)第一问:白龙马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因纵火烧毁玉帝赏赐的明珠而触犯天条,后因南海观世音菩萨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贬到鹰愁涧等待唐僧,之后又误吃唐僧所骑的白马,被菩萨点化,变身为白龙马,皈依佛门,载乘唐僧上西天取经,最终修成正果。
第二问:白龙马在取经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就是驮唐僧或者经卷,但是在危急关头他仍会挺身而出,显出英雄本色。白龙马是走在西行路上时间最长的一个,是取经事业的最忠实的行动者和见证人。(言之成理即可)
(2)示例:只有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成功。在名著《西游记》中,唐僧在取经路上遇到了很多艰难险阻,多次险些被妖怪吃掉。但是他意志坚定,毫不动摇,坚持走完了漫长的西行之路,最终取得了成功。我认为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必须要坚持到底。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理解。
白龙马:名著小说《西游记》中的角色。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后因南海观世菩萨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贬到蛇盘山鹰愁涧等待唐僧取经。 无奈他不识唐僧和孙悟空,误食唐僧坐骑白马,后来被观世音菩萨点化,把玉龙的项下明珠摘了,杨柳枝蘸出甘露,锯角退鳞,变化成白龙马,皈依佛门。取经路上供唐僧坐骑,任劳任怨,历尽艰辛,功成后,终于修成正果,取经归来,超越凡龙,还个金身正果,被如来佛祖升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后在化龙池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第一问:
西海龙王三太子,因纵火烧毁玉帝赏赐的明珠而触犯天条,南海观世菩萨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贬到蛇盘山鹰愁涧等待唐僧取经。无奈他不识唐僧和孙悟空,误食唐僧坐骑白马,后来被观世音菩萨点化,把玉龙的项下明珠摘了,杨柳枝蘸出甘露,锯角退鳞,变化成白龙马,皈依佛门。取经路上供唐僧坐骑,任劳任怨,历尽艰辛,功成后,被如来佛祖升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第二问:
首先,是当好唐僧的“脚力”。白龙马很明确,就是走好路,“往西取经去,向东驮经来”。其次,危难之际显身手。一旦出现严重危害取经事业的情况时,他便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如在孙大师兄被师父开除公职,猪八戒沙和尚渺无音讯,唐师父被妖怪幻化为虎的关键时刻,他毅然恢复“元神”,自己动手去搭救师父,不幸战败,身受重伤。在取经陷入绝境的情况下,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另外,白龙马非常沉稳,耐得住性子,时刻坚守自己的岗位;见证了取经路上的所有艰险和磨难。
(2)本题考查看法。结合《西游记》的某个人物和相关情节,谈出对“坚持”的理解即可。
示例:坚持就是信念坚定、矢志不渝。《西游记》中唐僧是最坚定的一个,因为他西天取经的信念非常坚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没有丝毫的动摇,因此,能够战胜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因此,要想成就事业,必须坚持不懈。
8.【活动一】示例:“小说天地”社团主要进行讲座和实践课程两项活动。讲座主要讲人物鉴赏和情节构思;实践课程由阅读课和写作课构成,阅读课举办讲故事比赛和表演课本剧,写作课进行小说创作和小说鉴赏,学期末将对实践课程进行表演、展示。
【活动二】①⑧ ②⑤ ③⑥ ④⑦
【活动三】2021年,启明中学举行了以“走进小说”为主题的读书沙龙活动,各年级同学积极参与活动,分享阅读心得。本次读书活动让学生感受了多样人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详解】活动一: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看图可知,“‘小说天地’社团”共有两个活动:讲座和实践课程。其中,讲座主要有人物鉴赏和情节构思两项。实践课程则复杂些,分为两大类:阅读课和写作课。其中阅读课有讲故事比赛、表演课本剧。写作课有小说创作、小说鉴赏。实践课程在学期末的时候会有表演和展示。据此表述即可。注意要有条理和字数的限制。
活动二:本题考查对联和名著人物。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曾写《梁父吟》一诗,和前后《出师表》,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最后病逝于五丈原。故写他的对联是①⑧。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心思机巧,极富才情。体弱多病,比历史上的“病西施”更美上三分。故写她的对联是②⑤。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花和尚”,后使禅杖与戒刀,为人仗义忠勇,后听潮圆寂。故写他的对联是③⑥。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吴承恩曾在小说中写道:“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故写他的对联是④⑦。
活动三:本题考查概括新闻事件。根据材料中的“2021年10月21日14点,启明中学举行了以‘走进小说’为主题的读书沙龙活动”可概括新闻主要事件为:2021年,启明中学举行了以“走进小说”为主题的读书沙龙活动。根据“该校三个年级的同学积极参与,分别围绕《西游记》《海底两万里》《骆驼祥子》等小说分享阅读心得”可概括事件经过为:各年级同学积极参与活动,分享阅读心得。根据“读书活动中学会思考,感受多样的人生,全面提高了本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可概括活动结果为:本次读书活动让学生感受了多样人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表述即可。注意字数的限制。
9.“僵卧孤村”写出了诗人风雨夜老人凄凉的处境:年迈多常卧病在床,生活贫困孤苦;住在偏僻荒村,苦闷无助,没有知音。 10. 风雨 梦境 报国之志(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爱国等) 忧国忧民
【分析】9.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诗以“僵卧孤村”开篇,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常在床榻;“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
10.本题考查诗句赏析及情感主旨。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为: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声,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诗人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因此诗人借风雨和梦境,抒发了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
11.示例一: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证实的话,切记道听途说。
示例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示例三:对于流言,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应又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12.杞人:善于发现问题,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晓之者:知识丰富,勤于探究,关心他人,热情、耐心地开导他人。
【解析】1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穿井得一人”的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了。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证实的话,切记道听途说。凡事都要调查研究,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据此理解作答。
12.试题分析: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杞人忧天》是一则寓言,出自《列子·天瑞篇》。文章通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杞人”总是担心天会塌下来,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可以从善于思考问题,有忧患意识的角度来分析。“晓之者”能解释天不会塌下来并能开导他人,可以从“知识丰富”“帮助他人”等角度来分析。
13.(1)小孩揭发新装,老百姓也醒悟过来,但是皇帝和大臣们接着演戏。
(2)“天真”即形容了小孩子单纯幼稚,也表明了小孩的无所顾忌。
(3)C
【解析】(1)
⑴本题考查读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选段来自于学生熟悉的童话《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以“新装”为线索,应概括时围绕“新装”进行概括, 小孩揭发新装,老百姓也醒悟过来,但是皇帝和大臣们接着演戏。
(2)
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天真”本义为心地单纯,性情直率;在这里形容小孩, 即形容了小孩子单纯幼稚,也表明了小孩的无所顾忌。
(3)
本题考查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C.“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是老百姓在小孩说出真话后的反应,是认清了这是一场骗局后的清醒的表达。故选C。
【点睛】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仔细阅读选段,抓关键语句进行归纳概括,注意概括的语言要简洁。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分析理解。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要求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判断正误。
14.在风雨中前行
看那一棵颗挺拔而修直的白杨树和那凶猛的暴风雨搏击着,那棵在它旁边倒下的梧桐问:“你是怎么和强大的暴风雨抗衡的?”白杨只说了一句话:“风雨中不倒的是毅力。”
往往胜利就取决于那最后一刻的努力,你得是否坚定,是需要用暴风雨来考验的!早在中国古代荀况就说过:“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毅志坚定的人是不会向困难低头的!
爱迪生在一生中拥有1000多项专例,为什么 就是因为他有毅力,在他发明灯泡时曾尝试了几千种方法,他的助手中途都想放弃了,为什莫他还坚持呢?正是因为他一直坚定,因此他才被称为发明大王。
那棵梧桐为什么会倒下呢?因为它失去了毅力,认为和暴风抗争是不可能的,而白杨却不认为,他认为没有什么不可以。同样,在生活中,你是否坚持干每一件事呢?你得毅力是否坚定呢?你是否说过为什么成功的总是那些人?你可否想过这是为什么 正是因为他们勇于打破常规,正是因为他们勇于和困难抗衡,他们不会因为挫折而退缩,反而,他们会越发向上,越挫越勇。
飞机刚发明初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朝笑莱特兄弟,但他们不会以此而退缩,以利回去是他们前进,如今,飞机已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当你遭到风暴攻击时,你能像白杨那样勇于拼搏么?你是否有坚定的毅力呢?让我们如入白杨一般屹立在风雨中吧,坚持就是胜利!
闪电如一把利刃,划破了漆黑的夜空,随即便是一声惊雷,“轰!”我坐起声来,抹了抹前额的冷汗,望了望窗外的狂风暴雨,在烦燥不安中又躺了下来……
“轰、轰、轰……”一声惊雷仿佛在我的耳边炸响,我猛地从睡梦中惊醒,已经是清晨了,外面的暴风雨仍在怒吼,“唉……”我深深地叹了口气,还要去上学啊!
巨雷的轰鸣一直回荡在房子四周,双手战战兢兢地握着雨伞,走到了单元门前,门外狂风伴随着暴雨怒号,似乎使出了全部力气妄想推倒前方一切障碍。雨有如点点银针,暗藏在风暴之中,借狂风之势,击穿前方一切。当中还穿插着道道闪电、声声惊雷,虽然已是清晨,却到处一片昏天黑地。我伸出脚,迈出了上学路上的第一步……一步、两步、三步,顶着风艰难地向前,打开的伞被狂风吹得差点儿脱手,雨重重地击打在伞面上,力道之刚猛,竞让我直不起身,我狼狈地向前跋涉……
“哇……”一个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摔倒在地上,她的妈妈弯下腰抱起他,又顶着风雨继续前行。风雨在前面交织出一片巨大的网,让我的视线愈来愈模糊,但学校的方向,在我的心中却越发变得清晰了……
【详解】题目一是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精心补题,补题的过程也是构思的过程,补充的内容,决定了选材,比如“我的中国梦”“我的大学梦”等等。题目补充好后,确定材料,并确立作文的整体构架。文题中的题眼是“梦”,梦,可以理解为“梦想”,挖掘“梦想”的内涵。梦想是什么?梦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人性中最强烈的渴望,是照亮灵魂的明灯。它应该是积极、健康的情感追求。“梦想”是代表着更为高远的理想,在别人看来甚至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至高无上的精神追求。梦想基于主观的渴望,是完美的理想。在立意时,我们须将其定位为一种积极、美好的精神追求,以此作为文章的支柱。比如,将获得学习成功、实现事业理想、完成人生规划等作为自己的梦想。
题目二是话题作文。要想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为小”。注意要求“自拟题目”,抓住这个“行”字,即好理解题旨了。“行”,即行动,与“努力进取”“拼搏奋斗”“向往追求”等有关,可以写自己怎么为了一个目标而“行”的,结合当前时尚的话题“追梦”来写,如“前行在追梦的路上”。先写个“题记”——“梦想,是我们的希望所在。有梦想,就有前进的方向;有梦想,就有前进的动力;有梦想,才有一路的风景。”文题中的题眼是“梦”,梦,可以理解为“理想”,“追”即追求,“路上”,即指追求的过程。然后写自己本来就有什么梦想,这个“梦想”有无穷的魅力,一直在吸引着自己,自己一直为这个梦想努力,终于梦想成真,由此感叹“只要有梦想,就有努力的方向,就可成功的可能”。最后抒发感慨:一个人的成功归功于“梦想”的激励,对“梦想”不停地追求,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只要有梦想”,就有发展的动力,就有繁荣强大的前景,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梦想永远有着无穷的魅力。
【点睛】半命题作文既有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又表现了一定的灵活性,便于考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受到命题人的青睐,我们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我们可以通过看结构、辨词义、析提示来恰当补题,确定主题、题材、重点,明确体裁、字数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