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测试 A卷 基础练
一、积累与运用
1.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②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③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④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⑤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⑥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A.⑥①④⑤③② B.③①⑥②⑤④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⑤③⑥①②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动物笑谈》一文的作者是英国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 劳伦兹。其代表作是《所罗门王的指环》。
B.《狼》选自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C.“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意思是记述,“异”指的是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这本书虽然写的多是鬼怪故事,却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现实生活。
D.《猫》一文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内疚以及内心的痛苦和自责之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第十九届省运会开幕在即,维扬城已做好了招待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
B.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4.文章写于1925年,当时的现代文学家们的现代汉语的使用还是不很规范的,好多语句与现在的用法有很大差异。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这里的“却”,不表转折,而是表示并列,西方语言中的这个词,包含的关系很多,作者在这里使用这个连词时,错用了古代汉语的“却”。应该使用“还”。)
B.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飞过时”中的“时”,多余。在西方语言中,这种重复是正常的。但在汉语中,前面有了“有时”,就已经表示是处在“有时”后面的动作发生的时候,就不再用“时”了。改为“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它也会扑过去捉。”)
C.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至少”说得绝对,后来的现代汉语说“可能”、说“恐怕”(表揣测)并去掉“也”。)
D.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挣扎”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出现较晚,但都表示双方活动中的某一方的动作,而不表示“他与他”共同都在“挣扎”。现代汉语中不再使用古代汉语的意思。)
5.下列选项中对文学常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郑振铎,福建长乐人。作家、文学史家。著有短篇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以及《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
B.郭沫若对蒲松龄的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C.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所罗门王的指环》和《狗的家世》等。
D.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清朝著名小说家。著有文言文长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6.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忘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辨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yì( )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nüè( )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选自郑振铎的《猫》)
(1)上面一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请在原文用横线画出并改正在下面。
( )改( ) ( )改( )
(2)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写出汉字。
7.请你写出至少三句描写鸟的诗句。
8.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某校为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举办了以“美化中国,绿色生活”为主题的综合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某同学在微博上写下了心目中“美丽中国”的样子。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语意,续写下句。(要求: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
在蓝天白云下自由呼吸, 。
二、阅读与理解
9.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有些作品记录了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在这些作品中,鲁迅描写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① ,又如《② 》中的③ 。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小题。
①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三妹想着种种方法去逗它,它都不理会。我们都很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地、懒惰地、郁闷地躺着。有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地说道:“哥哥,小猫死了!”
②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10.选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小猫?
1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12.选文第②段加点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三、感悟与表达
13.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如果动物在地球上绝迹,不但大自然失去莺歌燕舞的生机,更重要的是生态失去平衡。
请你以“我喜爱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名字,组成完整的题目。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C
【详解】考查学生的排序能力。仔细阅读六个句子,可以找到表达的中心“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的脾气的,故④是首句;然后开始具体叙述大花猫的古怪,先写大花猫的乖是①③句,⑤“可是”转折写猫的古怪;接着从大花猫的贪玩性格写②句,⑥句“可是”转折再写猫的古怪;据此分析排序,选C项。
2.A
【详解】A.康拉德 劳伦兹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故选A。
3.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B项没有语病。其他各项语病如下:A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上“的准备”。C项语意重复,“约有”与“左右”重复,可去掉其中一个。D项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可把“能否”去掉。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4.D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规范使用。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学习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D. “挣扎”一词,现代汉语中继续使用古代汉语的意思,故“现代汉语中不再使用古代汉语的意思”说法不正确。
5.D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文学常识的识记可以按人物、国籍、时代、作品、称谓等来记就可以,也就是所说的“名、时、地、评、作”几个方面来识记。D项,《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不是长篇。据此答案为D。
6.(1) 忘 妄 辨 辩
(2)益、虐
【详解】(1)忘下断语——妄下断语;指胡乱、随意地作出判断。
辨诉——辩诉;法院审判案件时被告人为自己申辩。
(2)益(yì):更加。
虐待(nüè dài):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对待其他人。
7.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详解】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描写“鸟”的诗句有很多,要保证不出错别字。
8.示例一:在青山绿水间尽情唱歌;示例二:在洁净大地上诗意栖居。
【详解】本题要结合对联常识来分析。首先,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其次,上联的末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第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第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第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在补写对联时,必须根据上句“在蓝天白云下自由呼吸”内容和活动的主题进行拟写,另外还要注意结构相同,意思相关联。
9. 寿镜吾 藤野先生 藤野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识记。
示例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寿镜吾先生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是鲁迅先生颇为敬畏之人。
示例2:《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期间极为尊敬的一位良师。他不修边幅,但治学严谨。他正直热忱,热心地关注鲁迅的学习,与当时日本学生对中国留学生的鄙视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高尚的品质一直激励着鲁迅勇往直前。
示例3:《范爱农》中的范爱农。范爱农是当时社会充满爱国情怀的一群小知识分子的形象代表,他们的命运起伏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经历了对黑暗的不满、对革命的期待以及对革命的失望的心路历程,社会的迫害、生活的窘迫又将他们逼入绝境。
示例4:《琐记》和《父亲的病》中的衍太太。衔太太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10.外貌(形态)、动作、性情(性格)。 11.比喻。将小猫比喻为带着泥土的白雪球,突出了猫的活泼可爱。 12.流露出“我”对它的喜爱(怜惜)。
【分析】10.本题考查信息筛选。“花白的毛,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这是描写外貌;“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这是描写动作;“很活泼”写性情。
11.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这是用比喻写毛的形态,将小猫比喻为带着泥土的白雪球,“很活泼,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突出了猫的活泼可爱。
12.本题考查情感理解。家里人都很喜欢这只猫,如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作者则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两个小时的光阴”“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因为小猫活泼可爱,一家人都很喜欢它。所以,“小侣”的意思是小伙伴,小朋友,把猫看成伙伴,流露出“我”对它的喜爱之情。
13.我喜爱小白兔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可爱的了,它是我六岁生日的时候妈妈给我买回来的。
小白兔长得真可爱。它长了一身洁白的毛,像棉花团似的,摸着它的毛感觉绵绵的、软软的。更可爱的是它的那双顺风耳,风一吹,连草动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那双耳朵有时竖起来,有时贴在背上。一双像红宝石一样的眼睛炯炯有神,好像时刻注意着我的手里有没有拿着好吃的东西!最有意思的是小兔子的那张小嘴巴了,那张三瓣嘴活像个大写英文字母“Y”。
小兔子可胆小了。它从来不让别人抱它,就连碰它都不让碰一下。如果在外面有陌生人动它一下,它就会钻进汽车下面躲起来。记得有一次,我们家来了一位小妹妹,小妹妹很想抱一下小兔子,我同意了。但小兔子就是不同意,一个劲往我怀里钻。我让小妹妹拿了点生菜,然后我对小兔子说:“让这个小妹妹抱抱你吧!”它好像听懂我的话似的,慢慢走到了那个小妹妹跟前,一路上好像在想:如果她对我好我就让她抱,如果她对我不好我就跑到沙发底下。
我的小兔子不但胆子小,而且还喜欢乱吃别人家种的生菜。有一次我把小兔子带下了楼,在楼下我摘了几朵花,在一边玩,玩够了,我又回来找我的小兔子,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我想:这下完蛋了!我全家人一定会说我的。就在这时我的小兔子又朝我跑了过来,一看就知道它一定是去找吃的了!我问它:“你到哪去吃东西了?”它听懂我说的是什么了,就领着我到了种生菜的土地旁边。我还没反应过来,小兔子就又上去吃掉了两片菜叶。我生气的就对它说:“别吃了,别吃了。这不是咱们家种的菜。”我赶紧把小兔子抱回家了。
现在大家应该比较了解我的小白兔了吧!是的,现在天气暖和了,我给小白兔穿上了一件不热的新衣。为了不让小白兔再吃别人家种的菜,我在小兔子的脖子上拴了一条绳子。我的小白兔虽然很胆小,爱乱吃别人家种的菜叶。但是它也为我的生活添加了许多乐趣。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作文的题目是“我喜爱 ”。根据题目要求,“在横线上填上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名字,组成完整的题目”可知,补题的内容是动物名称。“喜爱”是自己的一种情感体验,表明你对动物产生好感或兴趣。“我”提示文章要用第一人称来写。选择自己喜爱的动物作为书写的对象,表达一个健康和谐的主题作文即可。作文时要注意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运用。文题适合写记叙类的文章。
【点睛】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方法,应遵循如下几条原则:①扬长避短,熟悉为先。每个考生所擅长写作的文体往往是不同的,惟有扬长避短,才能写出高水平的作文。②创新求异,独树一帜。为半命题作文补题,最易题目雷同、题材“撞车”,为避免这一点,考生在补题时,要充分运用求异思维。选词所表现的内容,最好是别人不曾经历过、不曾想到过的。③力避空泛,小处切入。补题时就应“就实避空”,因为题目越宽泛,相应地写作范围就越广,选材、组材的难度也就越大。④搭配得当,合乎逻辑。选词补题,应注意词语之间搭配得当,合乎逻辑。更不能出现语法上的错误或语意不明的情况。半命题作文的写作,在补写题目确立中心后,选择自己所熟悉的写作材料,力求写出真情实感;要学会精巧的构思,让自己的文章更有波澜,给读者一个耳目一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