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你在哪里
设计说明
《周总理,你在哪里》这篇悼念诗感情充沛,是对学生进行感情熏陶,启迪思想,并让他们获得审美乐趣的一篇理想的文章。
教学本课重点引导学生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进行阅读、感悟和思考。通过朗读,学生不断加强对形象的理解,激荡情感,获得体验,达到真情朗读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学习朗诵技巧,体会亿万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深厚感情。
2.学习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为革命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丰功伟绩。
3.欣赏本诗巧妙的构思,询问-呼唤寻找-回答。
4.欣赏本诗拟人、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领悟怀念周总理的深厚感情。
教学方法
情感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网上搜集有关周总理生平、事迹的材料,感受周总理爱人民的伟大精神;收集追掉周总理的诗篇,体会人民爱总理的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这样一个人,他青年时代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之一;他博学多才,心怀天下,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在担任国家总理期间,他力撑危局,事无巨细,鞠躬尽瘁;他廉洁一生,无儿无女无遗产,联合国破例为他的逝世降半旗致哀。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对,就是周恩来,周总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柯岩的一首诗《周总理,你在哪里》,来缅怀这位让中国人民崇敬的好总理。
二、预习检查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谷穗(suì) 篝火(gōu) 心脏(zàng ) 松涛阵阵(tāo)
辽阔(kuò) 宿营(sù) 足迹(jì) 沉甸甸(diàn)
2.文学常识填空
《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作者 柯岩 。 这是一首_抒情_诗,是为了_纪念周总理逝世一周年__ 而创作的。
3 “祖国的心脏”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实指什么?(2分)
比喻 首都北京
4.“轻些呀,轻些”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
用反复的修辞方法突出表现人民对总理的爱戴和怀念。
三、走进文本
1、周总理:
因为时代的原因,学生对周总理的事迹了解的很少,让学生做好预习很重要。课堂上简
单介绍一些事件: ①周总理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为世界和平事业所做的贡献。A南开上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B长征中的一些故事;C国共两党谈判 ;D万隆会议 ;E莫斯科会议等
②国际评价 周总理国际威望甚高,在他逝世的当天,联合国发表唁电悼念周总理。对周总理的评价:他没有子女,却有千千万万的人热爱他;他在国外的银行没有一分钱的存款,却拥有比任何人都多的精神财富;他离开了人间,连骨灰都洒给了他深爱着的祖国大地,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能做到这些,他就是——周恩来。
2.作者简介
柯岩,原名冯恺,女,广东南海人。生于河南郑州。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1949年5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北京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从事创作。曾任《诗刊》编委。主要作品有诗集《“小兵”的故事》《大红花》《讲给少先队员听》《柯岩儿童诗选》等。另有诗剧合集《“小迷糊”阿姨》。报告文学《癌症≠死亡》等。《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影响广泛。
3. 写作背景:
1976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了。他的逝世引起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无限悲痛。——十里长街送总理—— 由于1976年4 月5日“天安门事件”全国人民无法充分表达哀思。所以在新的历史转机出现之后,1977年他逝世一周年之际,大量的悼念诗文才得以公开发表。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就是这一时期发表的优秀诗篇。
这首诗之所以在众多诗篇中特别引人注目,首先是得力于它的真诚深挚的感情表达。在
人们普遍怀着对周总理的深情眷念而又难以表达之际,一声声“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深情
呼唤,似乎是从亿万人民心中同时进发出的心声。在历史性时刻代表和体现了人民心声,是
一切优秀文学作品得以流传的前提条件。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也有特色。
四、初读感悟
1. 诵读要领(先听读) 强调:感情、语调、节奏、重音
感情: 深情、悲痛、崇敬、怀念
语调: 低沉、缓慢、寄托哀思
示例:第1节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2. 节奏重音标注练习。请标注第2-5节的节奏重音
示例:第2节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前进//不停息!”
第3节
我们/对着//大地喊:
周总理——
大地/轰鸣: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
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第4节
我们/对着//森林喊:
周总理——
松涛/阵阵: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宿营地上/篝火红啊,
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第5节
我们/对着//大海喊:
周总理——
海浪/声声: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五、合作探究
1.第1节“我们的”三个字不能少,为什么 “好”字的作用是什么?说我们想念你后,为什么还要说你的人民想念你
明确:“我们的”:表现了总理与人民的血肉关系。“好”:既揭示了人民崇敬怀念的原因,又引出下文对周总理不朽业绩的追忆。“说我们想念你后, 还要说你的人民想念你”:是反复倾诉怀念之情。“我们的”就是“你的”,破折号与反复并用,强调爱戴之情。
2. 诗作的第2到5节(寻找),抓住了哪几个自然景象来写总理的?请根据诗歌内容,分析这几种形象的具体内涵。
明确:高山、大地、森林、大海。
高山:展现了恢弘阔大的境界,使总理的形象显得崇高,又使画面有了葱郁的色彩。
大地:形象博大,胸怀坦荡,又给画面增添色彩。
森林:给画面增添了浓郁的色彩,音域宽广,气势磅礴。
大海:使总理的形象显得更加高大,大海的蔚蓝更丰富了画面的色。
3. 说说第6小节同前(2---5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一小节有三个词语同第一小节一个词相照应,能否找出来? 这节中“足迹”“深深”两个词的含义又该如何理解?
明确:①是前四个小节的总结。②“整个世界”“每一个地方”“到处”——“不停息” 相照应。③足迹:既指周总理的行踪,又指周总理的功业。 ④深深:既指周总理功业巨大,又指周总理的光辉业绩永世长存,不可磨灭。
4. 诗作(7---8 小节)中“深情”包含着哪几种感情?“中南海”“政治局”的作用是什么?“在这里”与前面那个句相呼应,表现了什么?“在一起”反复四次,有什么作用?
明确:①悲痛、敬仰、怀念。②突出了周总理既是人民中的一员,又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杰出的领袖。③“在哪里”,表现了周总理虽死犹生,与祖国江河大地同在。④强调周总理与人民血肉相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5.第二部分的几处有代表性的细节描写。
高山—— 山谷回音(大步走细节)
大地—— 大地轰鸣(闪汗滴细节)
森林—— 松涛阵阵(忆笑语细节)
大海—— 海浪声声(披大衣细节)
广场—— 广场回音(见外宾开会议)
为人民辛劳一生(同人民群众一起)
6.最后一节中“永远居住”和“太阳升起的地方”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①实际是说总理精神永垂不朽。②有诗意,让人联想到总理的形象与日月同辉,给人民带来光和热。
7. 诗歌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明确:诗歌中运用了拟人、反复、排比的修辞手法。
诗中的山川、大地、松涛、海浪是天地万物的代表,诗人赋予它们以情感,因为它们是总理为人民辛劳一生的见证人。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全诗具有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便于表达周总理虽死犹生的立意,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六、拓展延伸
阅读下列悼念周总理的诗篇。
江城子 缅总理(词林正韵)
又逢祭日缅周公。望苍穹,意昏朦。热泪两行,悲泣对寒风。笑貌音容犹宛在,胸坦荡,气如虹。
一生为党建奇功。识真龙,辅毛翁。纬地经天,不改是初衷。伟业丰功铭史册,盘古后,几人同?
两袖清风竖律钩
——写在周总理逝世43周年
情思逆转卌三秋,十里长街泪雨流。
大地悲歌辞爱子,碧霄呜咽纳忠侯。
一生戎马征天下,两袖清风竖律钩。
身化甘淋滋草木,物华国富占鳌头。
七、达标检测
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人多次重复“他刚离去,他刚离去”,其作用是加强了语气的亲切感,巧妙暗示周总理“虽死犹生”,寄寓了人民的无限哀思。
B. 诗人让高山、大地、森林、大海来回答人民的发问,是为了让高山、大地、森林、大海来当人民寻找总理的见证人。
C. 诗人以一种“询问—呼唤—寻找—应答”的独特的构思表达了对总理的思念之情。
D. 本诗成功运用了反复咏叹的写法,既表达了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无限怀念,又形成了诗歌章节的排比,有利于场景的展开、意境的拓展,富于节奏感、整齐美。
2.第一节与第二、三、四、五节是______关系。第二节与第三、四、五节之间是________关系。第三、四、五节侧重__________时期分述周总理在各条战线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
3.“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用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这表达了一个怎样的感情?
4. 文中的省略号表明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中的“深情”联系上文寻找的内容可知这“深情”包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情感。
6.周总理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下面一副对联是对周总理崇高品质的高度概括,请你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巍巍功业与山河长在
下联:
参考答案:
1.B 解析:是为了展现总理为革命、为人民辛勤工作的生动画面,深化主题,造成山水有情的动人意境。
2.总分关系 并列关系 社会主义建设 革命业绩 革命精神
3.表达了怀念周总理的无限深情。
4.总理正在为人民日夜不息地操劳
5.悲痛 敬仰 怀念
6.耿耿忠心同日月齐辉 解析:对对联,要依据对联的特征,抓住周总理的崇高品质来对。“耿耿忠心”对“巍巍功业”,“同”对“与”,“日月齐辉”对“山河长在”。
八、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柯岩的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老一辈领导人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为革命日夜操劳,人民对总理无限崇敬,对总理深切怀念。我们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精神,继承他们的遗志,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九、板书设计
《周总理,你在哪里》
柯 岩
奋斗不息 同甘共苦 和蔼可亲
好←——————————————→想
关怀备至 功勋卓著 日理万机
十、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