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课件(共29张PPT)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课件(共29张PPT)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7-16 22:0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回忆
回忆
初中我们是怎样秒速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
初中学习的速度定义是什么?
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
4.4km
2.70KM
4.40KM
2.90KM
2.7km
2.9km
8分钟
方案1
路程:
位移:
1.78KM
方案2
路程:
位移:
1.78KM
方案3
路程:
位移:
1.78KM
4.4km
2.70KM
4.40KM
2.90KM
2.7km
2.9km
8分钟
三次位置变化的快慢相同吗?
方案1
路程:
位移:
1.78KM
方案2
路程:
位移:
1.78KM
方案3
路程:
位移:
1.78KM
位移相同,时间相同,位置变化快慢也相同
4.4km
2.7km
2.9km
8分钟
位移:
1.78KM
方案2
位移:
1.78KM
方案3
位移:
1.78KM
三次位置变化的快慢还相同吗?
方案1
4.4km
2.7km
2.9km
8分钟
三次位置变化的快慢还相同吗?
方案2中的运动方向不同,所以三次位置变化快慢不同。
我们该如何定义速度呢?
速度
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公式:v=
3.单位:米每秒(m/s)
其他常用单位:km/h
4.是矢量:速度有大小有方向。
速度方向与Δt时间内的位移Δx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
分析苏炳添的速度变化
运动速度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的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
v=
求得的速度v表示物体在时间Δt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O
x/m
O
x/m
t/s
平均速度


斜率=
=速度
V甲>V乙
K甲>K乙
X-t图像中,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
瞬时速度
O
A
·
B
·
x/m
t/s
A点到B点的
t0
变小
瞬时速度
O
A
·
x/m
t/s
A点到B点的
t0
B
·
变小
瞬时速度
O
A
·
x/m
t/s
A点到B点的
t0
B
·
t0
瞬时速度
O
A
·
x/m
t/s
A点到B点的
t0
B
·
t0
过点A的切线的斜率就准确表示t0时刻的瞬时速度。
推导: 非常小时, 内的平均速度就可以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的方向:这一时刻物体运动的方向
瞬时速度的大小:速率(初中所学的“速度v率”)
物理意义:能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
当△t 非常非常小, 就可以看作某时刻(或某位置)的瞬时速度(极限思想)。
匀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 等于瞬时速度。
实验
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实验
测量平均速度
1.测量方法:
实验
测量平均速度
2.标记记数点和测量Δx及Δt:
实验
测量平均速度
3.算出相邻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
实验
测量瞬时速度
1.测量方法:根据瞬时速度的推导可知Δt越小,
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
Δx
Δt=0.06s
实验
测量瞬时速度
2.测量各计数点的Δx:
实验
测量瞬时速度
3.计算各计算点的瞬时速度:
速度—时间图像
O
V(m/s)
t/s
1
2
3
4
0.5
1.0
1.5
·
·
·
·
·
·
·
·
拓展学习
红外线
超声波
拓展学习
红外线
超声波
第一次发射信号
t1
x1=
v声t1
拓展学习
红外线
超声波
第一次发射信号
t1
x1=
v声t1
拓展学习
红外线
超声波
第一次发射信号
t2
x1=
v声t1
第二次发射信号
x2=
v声t2
Δx
Δx=x2 – x1
=v声t2– v声t1
Δt=0.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