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会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及应用;
2.通过猜想的提出、定理与推论的证明、实际问题的解决及问题的变式引用;
3.结合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与证明过程,体会轴对称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判定与性质的区别.
一、情景导入 感受新知
问题情境:指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什么?将题设与结论互换得到新命题:“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是等腰三角形”这是真命题吗?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P81~P83,完成下面的内容:
如图,在纸片上画一个△ABC,使∠A=∠B.沿过点C的直线把∠ACB对折,得∠ACB的平分线,交AB于D,则∠1=∠2,又∠A=∠B,由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得∠ADC=__∠BDC__.
沿直线CD折叠,由于∠1=∠2,线段CB与线段CA重合;由于∠ADC=∠BDC,所以线段DB与线段DA重合;从而点B与点A重合,因此CB=__CA__.
【合作探究】
问题1:“等角对等边”这一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什么?请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几何语言,写出已知和求证.并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加以证明.
问题2:你有和上面不同的辅助线作法吗?
请试一试.“作BC边上的高AD”可行吗?
问题3:“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一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什么?请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几何语言写出已知和求证.并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加以证明.
问题4:“有一个角等于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一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什么?请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几何语言写出已知和求证.并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加以证明.
归纳:通过上述探究,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由上述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我们还可以得到等边三角形的两个判定定理:
(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师生活动】①明了学情:关注学生对等腰三角形判断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②差异指导: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及时引导与点拨.
③生生互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相互释疑,达成共识.
三、典例剖析 运用新知
【合作探究】
例1:如图,已知∠EAC是△ABC的外角,∠1=∠2,AD∥BC,
证明:AB=AC.
证明:∵AD∥BC,
∴∠1=∠B,∠2=∠C.
又∵∠1=∠2,
∴∠B=∠C.
∴AB=AC(等角对等边).
例2:如图,梯形ABCD中,AD∥BC,且BD平分∠ABC,判断AB与AD是否相等.
解:∵AD∥BC,
∴∠ADB=∠DBC.
∵BD平分∠ABC,
∴∠ABD=∠DBC.
∴∠ADB=∠ABD.
∴AB=AD.
四、课堂小结 回顾新知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疑惑?请谈一谈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五、检测反馈 落实新知
1.如图,在△ABC中,∠CBA=90°,D是AB延长线上一点,E在BC上,连结DE并延长交AC于点F,且EF=FC.求证:AF=DF.
证明:∵EF=FC,∴∠FEC=∠C.
∵∠CBA=90°.
∴∠A+∠C=90°,∠D+∠BED=90°.
又∵∠BED=∠FEC,∴∠BED=∠C.
∴∠A=∠D.
∴AF=DF.
2.已知△ABC中,∠BAC=90°,AB=AD=AC,AD与BC相交于E,∠CAD=30°.
(1)求证:△ABD为等边三角形;
(2)求∠DCB的度数.
解:(1)∵∠BAC=90°,∠CAD=30°.
∴∠BAD=60°.
又∵AB=AD.
∴△ABD为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AD=AC,∠CAD=30°,
∴∠ADC=∠ACD=75°.
又△ABC中,∠BAC=90°,AB=AC,
∴∠ACB=45°.∴∠DCB=75°-45°=30°.
六、课后作业 巩固新知
见学生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