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4.4 仰角、俯角与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4.4 仰角、俯角与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7-17 10:3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仰角、俯角与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1.理解俯角和仰角的概念,并利用其解直角三角形;
2.综合利用仰角和俯角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仰角和俯角的概念,并运用解直角三角形.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求解.
一、情景导入 感受新知
肖颖的教室在教学楼的二楼,一天,她站在教室的窗台前看操场上的旗杆,心想:站在二楼上可以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测得旗杆的高吗?她望着旗杆顶端和旗杆底部,可以测得视线与水平视线之间的夹角各一个,但是,这两个角怎样命名区别呢?如图,∠CAE,∠DAE在测量中各叫什么角呢?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P113-114的内容,探究下列问题:
问题1:如图,在进行测量时,从下向上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__仰角__;从上往下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__俯角__.
【合作探究】
问题2:如图,为了测量旗杆的高度BC,在离旗杆底部10米的A处,用高1.50米的测角仪DA测得旗杆顶端C的仰角α=52°,求旗杆BC的高.(精确到0.1米)
解:在Rt△CDE中,∵CE=DE×tanα=AB×tanα=10×tan52°≈12.80,∴BC=BE+CE=DA+CE≈1.50+12.8=14.3(米).
答:旗杆BC的高度约为14.3米.
【师生活动】
①明了学情:关注学生利用仰角、俯角构造直角三角形的掌握情况.
②差异指导:对学生在探究中产生的困惑及时引导,点拨.
③生生互助: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相互释疑,达成共识.
三、典例剖析 运用新知
【合作探究】
【例】如图,小明想测量河对岸的一幢高楼AB的高度,在河边C处测得楼顶A的仰角是60°,在距C处60米的E处有幢楼房,小明从该楼房距离地面 20米的D处测得高楼顶端 A的仰角是30°(点B,C,E在同一直线上,且AB,DE均与地面BE垂直),求楼AB的高度.
分析:过点D作DF⊥AB于点F.设AB的高度为x米.则AF=(x-20)米.在Rt△ABC和Rt△ADF中分别求出BC和DF的长度,然后根据CE=BE-BC,代入数值求出x的值.
【变式迁移】
如图,为了测量顶部不能到达的建筑物AB的高度,现在地平面上取一点C,用测量仪测得点A的仰角为45°,再向前走20米取一点D,使点D在BC的延长线上,此时测得点A的仰角为30°.已知测量仪的高为1.5米,求建筑物AB的高度.
解:(10+11.5)米.
四、课堂小结 回顾新知
请同学们回顾以下问题:
(1)什么是仰角和俯角?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你学会了哪些解题技巧和方法?还有哪些疑惑.
五、检测反馈 落实新知
1.如图,在水平地面上,由点A测得旗杆BC的顶点C的仰角为60°,点A到旗杆底部的距离AB=12米,则旗杆的高度为(C)
A.6米      B.6米
C.12米 D.12米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AB,CD两教学楼相距30米,某学生在教室窗台口B处得CD楼楼顶C处的仰角为30°,楼底D处的俯角为45°,则教学楼CD的高度为(A)
A.(10+30)米 B.(30-)米
C.45米 D.5米
3.某飞机的飞行高度为1500米,从飞机上测得地面控制点的俯角为60°,此时飞机与地面控制点的距离为__1000__米.
4.如图,某高速公路建设中需要确定隧道AB的长度,已知在离地面1500 m高的C处有一架飞机,飞行员测得正前方A,B两点处的俯角分别为60°和45,求隧道AB的长.(精确到1 m)
解:过C作CO⊥AB于O,则CO=1500 m,由题意知:∠CBO=45°,∠CAO=60°,在Rt△CBO中,OB===1500,OA===500,∴AB=OB-OA=1500-500≈634(m).
答:隧道AB的长约为634 m.
六、课后作业 巩固新知
见学生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