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有机化合物随堂练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随堂练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15 23: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 随堂练习
一、单选题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B.将“地沟油”变废为宝,可制成生物柴油加以利用
C.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SO2漂白纸浆的原理不同
D.水泥和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熔融金属氯化物制备Na、Mg、Al
B.配制溶液时需加入稀硝酸防止水解
C.“一带一路”中的丝绸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牙齿的矿物质Ca5(PO4)3OH+F-Ca5(PO4)3F+OH-,故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防止龋齿的形成
3.下列物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淀粉 B.天然气 C.聚乙烯 D.葡萄糖
4.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石油的产量 B.汽油的产量
C.乙烯的产量 D.硫酸铵的产量
5.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
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丁香酚的分子式为C10H14O2 B.它们含有相同的官能团
C.均属于烃类 D.均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
B.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同时产生黑烟
C.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D.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可以断裂,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石油的催化裂化和裂解可以得到较多的轻质油和气态烯烃
B.总质量相等的任何比例苯和乙炔混合物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不变
C.使1乙烯与氯气先发生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的氯气总的物质的量最多是5
D.蛋白质遇到硫酸铵发生盐析,并失去生理活性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
C.同分异构体间一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原子团的两种有机物必定互为同系物
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B.氨基的电子式:
C.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中子数为79、质子数为55的铯(Cs)原子Cs
10.下列物质不能配制消毒液的是
A.过氧化氢 B.酒精 C.乙酸 D.高锰酸钾
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浓度均为0.1mol L-1的FeCl3和AlCl3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出现红褐色沉淀 Ksp[Fe(OH)3]B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样品已部分或全部变质
C 向1mL20%的蔗糖溶液中加入5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分钟后,再向其中加入新制备的Cu(OH)2悬浊液,加热几分钟,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蔗糖水解不能生成葡萄糖
D 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呈蓝色 溶液中含Br2
A.A B.B C.C D.D
1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颜色没有变为蓝色 不是加碘食盐
B 某溶液中先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向5mLKI溶液中滴加5~6滴相同浓度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变红色 KI与FeCl3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D 将气体X分别通入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两溶液均褪色 气体X一定是C2H2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3.(1)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的交替结构。下列可以作为证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苯不能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③苯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能与H2加成生成环己烷
④邻二甲苯只有一种
⑤间二甲苯只有一种
⑥对二甲苯只有一种
(2)下列关于教材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Cu片加入冷的浓硫酸中没有变化,说明Cu在浓硫酸中也会钝化
B.石油分馏时,控制温度,收集到的汽油为纯净物
C.用激光笔照射肥皂水,有丁达尔效应,说明肥皂水是胶体
D.淀粉水解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无银镜,说明淀粉未水解
E.鸡蛋白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硫酸铵、硫酸钾溶液时,都发生了盐析
14.食醋是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食醋中约含有3%~5%的乙酸(CH3COOH)。
(1)食醋属于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乙酸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填名称)。
(3)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
①右侧试管中导管不插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
②反应结束后,观察到右侧试管上层有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此液体具有特殊香味,其结构简式为___。
(4)乙酸可以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说明乙酸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
15.把一端呈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铜丝表面生成黑色的___,再迅速把铜丝插入成盛有乙醇的试管中,看到铜丝表面___,反复多次,试管中有带___气味的___生成;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反应中乙醇被___(填“氧化”或“还原”),铜丝的作用是___。
1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用化学符号回答有关问题:
主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①
2 ② ③ ④ ⑤
3 ⑥ ⑦ ⑧ ⑨ ⑩
(1)表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
(2)②、⑧、⑨、⑩四种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
(3)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微粒是___,写出该元素的单质分别与⑥、⑩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元素③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该氢化物与元素⑩的氢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5)用电子式分别写出元素⑨与元素②、⑥形成化合物过程___、___。
17.A,B两种液态有机物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A能溶于水,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分子中有8个原子,其中氧原子数与碳原子数相等,且A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时冒气泡。B分子中有9个原子,分子内所有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为26,且B只能跟钠反应放出氢气,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1)A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B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填序号)。
①CH3CH2OH ② ③CH3CH2Br ④ ⑤ ⑥ ⑦⑧ ⑨
(1)卤代烃:_______;
(2)醇:_______;
(3)芳香烃:_______;
(4)醛:_______;
(5)羧酸:_______;
(6)酯:_______。
19.现有四种试剂:
A.新制Cu(OH)2悬浊液 B.浓硝酸 C.AgNO3溶液 D.碘水。
为了鉴别下列四瓶无色溶液,(其他实验条件略)请你选择合适的试剂,将其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葡萄糖溶液 ( ) (2) 食盐溶液 ( )
(3) 淀粉溶液 ( ) (4) 鸡蛋清溶液 (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 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只能除去水中悬浮物,不能使海水淡化,A错误;
B. “地沟油”中主要含有油脂,油脂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为皂化反应,可以生产肥皂;油脂燃烧值较高,可作生物柴油,B正确;
C. 活性炭有吸附作用而导致物质漂白,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有漂白作用,二者漂白原理不同,C正确;
D. 烟尘属于胶体,在电场中发生电泳,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利用了胶体的性质,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2.D
【详解】A. AlCl3是共价化合物,不能通过电解熔融AlCl3制备Al,故A错误;
B. Fe2+能被稀硝酸氧化为Fe3+,故B错误;
C.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是天然纤维素,故C错误;
D. 由平衡Ca5(PO4)3OH+F-Ca5(PO4)3F+OH-可知,增大F-浓度,平衡正向移动,生成更难溶的氟磷灰石,氟磷灰石比羟基磷灰石更能抵抗酸的侵蚀,故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防止龋齿的形成,故D正确。
故选D。
3.A
【解析】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自然界或矿物中由生化作用或光合作用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高达104~106。
【详解】A.淀粉是多糖,分子式为(C6H10O5)n,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
B.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
C.聚乙烯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
D.葡萄糖(C6H12O6)是单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故选A。
4.C
【详解】通常用乙烯的产量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
故选C。
5.D
【详解】A.丁香酚的分子式为C10H12O2,A选项错误;
B.丁香酚中含有的官能团有羟基、醚键、碳碳双键,而香兰素中含有的官能团有羟基、醚键、醛基,B选项错误;
C.烃类化合物是只含有C、H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而丁香酚和香兰素中均含有O元素,故不属于烃类,C选项错误;
D.芳香族族化合物为含有苯环的有机化合物,丁香酚和香兰素均含有苯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D选项正确;
答案选D。
6.D
【详解】A.乙烯中碳碳双键有一个键容易断开,故其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故A正确;
B.乙烯中含碳量较高,燃烧时火焰明亮,易产生黑烟,故B正确;
C.乙烯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其结构简式为CH2=CH2,故C正确;
D.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应,不易发生取代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D。
7.D
【详解】A.石油裂化可以得到较多的轻质油;裂解得到较多的气态烯烃,A说法正确;
B.苯和乙炔的最简式均为CH,则总质量相等的任何比例苯和乙炔混合物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不变,B说法正确;
C.使1mol乙烯与氯气先发生加成反应,消耗1mol氯气,加成反应的产物为CH2ClCH2Cl、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则其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消耗4mol氯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的氯气总的物质的量最多是5mol,C说法正确;
D.蛋白质遇到硫酸铵发生盐析,盐析是物理变化,故析出的蛋白质不会失去生理活性,D说法错误;
答案为D。
8.B
【详解】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旧键断裂吸收能量,形成新键放出能量,则化学反应一定伴有能量变化,故A错误;
B.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正确;
C.同分异构体间不一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等碳原子数的单烯烃和环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烯烃能发生加成反应,环烷烃不能,故C错误;
D.只有结构相似时,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原子团的有机物才互为同系物,故D错误;
故选B。
9.B
【详解】A.乙醇的官能团为羟基,乙醇可以看作羟基取代的乙烷的一个氢原子,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故A错误;
B.氨基中氮原子最外层为7个电子,氨基的电子式为:,故B正确;
C.镁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2,核外电子总数为10,镁离子正确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
D.中子数为79、质子数为55 的铯(Cs)原子的质量数为134,该原子正确的表示方法为:,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解化学用语这类问题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有:①书写电子式时应特别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阴离子及多核阳离子均要加“[]”并注明电荷,书写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时,不得使用“[ ]”,没有成键的价电子也要写出来。②书写结构式、结构简式时首先要明确原子间结合顺序(如HClO应是H—O—Cl,而不是H—Cl—O),其次是书写结构简式时,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应该写出来。③比例模型、球棍模型要能体现原子的相对大小及分子的空间结构。
10.C
【详解】A.过氧化氢有强氧化性,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能配制消毒液,A正确;
B.酒精渗透性很强,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能配制消毒液,B正确;
C.乙酸不能使蛋白质变性,不能配制消毒液,C错误;
D.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能配制消毒液,D正确。
答案选C。
11.A
【详解】A.因Ksp[Fe(OH)3]B.Fe2+和NO3-、H+在同一溶液中时,可以发生反应,Fe2+反应生成Fe3+,故加入KSCN后溶液会变红,但不能判断为变质,B错误;
C.水浴反应过后应加入NaOH使体系为碱性,若不加NaOH,原溶液中未反应的硫酸会和Cu(OH)2发生反应,不会生成砖红色沉淀,C错误;
D.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呈蓝色,该溶液中也可能含有Fe3+,Fe3+也能将I-氧化为单质碘,D错误;
故选A。
12.C
【详解】A.食盐中加入的含碘物质为KIO3,而淀粉只能检验I2,所以由淀粉不变蓝色不能肯定食盐不是加碘盐,A不正确;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的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能是BaSO4,也可能是AgCl、BaSO3等,溶液中不一定含,B不正确;
C.向5mLKI溶液中滴加5~6滴相同浓度的FeCl3溶液,KI过量,反应后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变红色,则表明溶液中含有Fe3+,从而说明KI与FeCl3的反应有一定限度,C正确;
D.气体X分别通入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两溶液均褪色,则气体X可能是C2H2,也可能是C2H4、SO2等,D不正确;
故选C。
13. ①②④ CE
【详解】(1)①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可以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①正确;②苯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可以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②正确;③与氢气加成是苯和双键都有的性质,因此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不能证明苯环中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③错误;④如果是单双键交替结构,邻二甲苯的结构有两种,一种是两个甲基夹C-C,另一种是两个甲基夹C=C,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说明苯环结构中的化学键只有一种,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④正确;⑤无论苯的结构中是否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都无同分异构体,所以不能说明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⑤错误;⑥无论苯的结构中是否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都无同分异构体,所以不能说明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⑥错误;根据分析可知,能够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的为:①②④;(2)A.Cu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Cu在浓硫酸中不会钝化,A错误;B.石油分馏时,控制温度,收集到的汽油仍然是混合物,B错误;C.用激光笔照射肥皂水,有丁达尔效应,说明肥皂水是胶体,C正确;D.淀粉水解液中加入银氨溶液之前需要先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硫酸,如果水浴加热后无银镜,说明淀粉未水解,D错误;E.鸡蛋白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硫酸铵、硫酸钾溶液时,都发生了盐析,E正确,答案选CE。
14.(1)混合物
(2)羧基
(3) 防倒吸 CH3COOCH2CH3
(4)酸性
【分析】(1)
食醋中约含有3%~5%的乙酸(CH3COOH),故食醋是混合物,故答案为:混合物;
(2)
已知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故乙酸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羧基,故答案为:羧基;
(3)
①由于左侧试管需要加热,且乙醇蒸气、乙酸蒸气均易溶于水,故右侧试管中导管不插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防止倒吸,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②反应结束后,观察到右侧试管上层有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此液体具有特殊香味,故物质即为乙酸乙酯,故其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故答案为:CH3COOCH2CH3;
(4)
乙酸可以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发生的反应为: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Mg(OH)2+2CH3COOH=(CH3COO)2Mg+2H2O,故说明乙酸具有的化学性质是酸性,故答案为:酸性。
15. CuO 变红 刺激性 乙醛 2Cu+O22CuO、CH3CH2OH+CuOCH3CHO+H2O+Cu 氧化 作催化剂
【详解】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铜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迅速插入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乙醇将重新还原为铜,因此铜丝表面又变红;乙醇脱去两个氢原子被氧化为乙醛,乙醛易挥发,故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CH3CH2OH+CuOCH3CHO+H2O+Cu。在乙醇的催化氧化过程中,的变化为,反应前后质量及组成未变,故起催化作用。
【点睛】本题考查了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以及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操作是解答的关键,明确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过程,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16. HCl>H2S>CH4>SiH4 HClO4 Al3+ 2Al+2OH +2H2O=2AlO2 +3H2↑ 2Al+6H+= 2Al3+ +3H2↑ NH3+HCl=NH4Cl
【详解】(1)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最不活泼,所以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⑤即Ne元素,其核电荷数为10,核外电子数为10,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②、⑧、⑨、⑩四种元素分别为C、Si、S、Cl,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所以顺序为:HCl>H2S>CH4>SiH4;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酸性最强的是HClO4;
(3)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小,所以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微粒是Al3+;⑥、⑩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和HClO4,铝单质与氢氧化钠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l+2OH +2H2O=2AlO2 +3H2↑,与高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 2Al3+ +3H2↑;
(4)③为N元素,氢化物为NH3,电子式为;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方程式为:NH3+HCl=NH4Cl;
(5)⑨为S元素,②为C元素,⑥为Na元素,CS2为共价化合物,其形成过程为:;Na2S为离子化合物,其形成过程为 。
17. CH3COOH CH3CH2OH 2CH3COOH +Na2CO3→2CH3COONa+CO2↑+H2O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CH3COOH +CH3CH2OHCH3COOCH2CH3+H2O
【详解】分析:A中氧原子数与碳原子数相等,设A的分子式为CxHyOx,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A分子中有8个原子,12x+y+16x=60,x+y+x=8,解得x=2,y=4,A的分子式为C2H4O2,A能溶于水且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时冒气泡,A中含羧基,A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设B的分子式为CmHnOp,B分子中有9个原子,分子内所有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为26,m+n+p=9,6m+n+8p=26,整理得5m+7p=17,则m=2,n=6,p=1时各等式成立,B的分子式为C2H6O,B只能与Na反应放出H2,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B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
详解:A中氧原子数与碳原子数相等,设A的分子式为CxHyOx,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A分子中有8个原子,12x+y+16x=60,x+y+x=8,解得x=2,y=4,A的分子式为C2H4O2,A能溶于水且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时冒气泡,A中含羧基,A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设B的分子式为CmHnOp,B分子中有9个原子,分子内所有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为26,m+n+p=9,6m+n+8p=26,整理得5m+7p=17,则m=2,n=6,p=1时各等式成立,B的分子式为C2H6O,B只能与Na反应放出H2,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B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
(1)根据上述分析,A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B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
(2)A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3)B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4)A与B发生酯化反应,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18.(1)③⑥
(2)①⑤
(3)②
(4)⑦
(5)⑧⑨
(6)④
【详解】(1)卤代烃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③⑥符合;答案为:③⑥;
(2)醇是脂肪烃、脂环烃或芳香烃侧链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①⑤符合;答案为:①⑤;
(3)分子中含有苯环的烃为芳香烃,②符合;
(4)醛是醛基(-CHO)和烃基(或氢原子)直接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⑦符合;答案为:⑦;
(5)羧酸是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的一类有机化合物,⑧⑨符合;答案为:⑧⑨;
(6)酯是分子中含有酯基( )的一类有机化合物,④符合;答案为:④。
19. A C D B
【详解】(1)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含有醛基,含有醛基的物质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答案为:A;
(2)食盐为氯化钠,在溶液中电离出氯离子,与硝酸银电离出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故答案为:C;
(3)淀粉溶液与碘水作用显示蓝色,故答案为:D;
(4)鸡蛋清是蛋白质,蛋白质遇浓硝酸发生显色反应,故答案为: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