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记载:“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刬,不得休息。”
——课前提示p14
思考:如何才能结束战乱?
统一
“天下一统”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目录
一、建立:秦之统一
二、巩固:秦之统治
三、灭亡:秦之崩溃
一、建立:秦之统一
思考:根据材料,结合课本P14,分析秦统一天下的原因。
【学思之窗P14】
韩国派遣水工郑国游说秦王赢政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嬴政采纳郑国建议后,发觉这是韩国的阴谋,于是下令驱逐所有其他诸侯国的人。为此,李斯上《谏逐客书》,促使嬴政改变了主张,网罗了天下英才。其理由是: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候,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史记 李斯列传》
客观条件:(1)民心所向: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2)经济要求: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主观条件:(1)地理优越: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据殽函之固,用雍州之地”
(2)秦王大略:统治者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清明
(3)商鞅变法:变法后,秦尊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1.原因
咸阳
秦
一、建立:秦之统一
2.过程——灭六国
思考:结合课本,归纳“秦王扫六合”的军事战略?
远交近攻
先弱后强
分化瓦解
各个击破
二、巩固:秦之统治
思考:结合课本,归纳秦一统天下后采取何种手段巩固统治?
1.军事措施
(1)南征百越(征服南方越族地区):
a.岭南置郡(桂林郡、南海郡、象郡)
—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岭南”:指广东、广西一带
b.增设闽中郡(福建一带)
(2)北击匈奴:
BC215年,派蒙恬北击匈奴
BC214年,连接秦、赵、燕三国的旧城墙
修筑长城:西起临洮(甘肃)
东至辽东
(3)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二、巩固:秦之统治
思考:结合课本,归纳秦一统天下后采取何种手段巩固统治?
2.文化措施
统一文字(小篆)
作用: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经济文化的交流
3.经济措施
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秦半两钱——圆形方孔,以圜钱为基础【选必1第5课】)
焚书坑儒(李斯的建议)【课本P17】
作用:
控制了思想
二、巩固:秦之统治
思考:结合课本,归纳秦一统天下后采取何种手段巩固统治?
4.交通措施
修驰道
修直道(九原—甘泉)
修五尺道(西南夷地区)
5.水利措施
作用:
促进交通发展,巩固统一
开凿灵渠(岭南地区)【选必2】
——连接离水、湘水
沟通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
(1)颁行《秦律》,推动了律的编纂(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
(2)“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二、巩固:秦之统治
回忆:结合课本【学习拓展P19】并联系选必1第3单元内容,叙述秦朝的法律措施。
6.法律措施
【学习拓展P19】
秦朝重视法制建设,颁布了名目繁多、分类细密的法律条文,但传世文献中保存下来的很少。1975 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1000余支,大部分是秦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大大丰富了我们对秦律的认识。
作用:
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一
二、巩固:秦之统治
思考:结合课本并联系选必1第6单元,总结秦朝的社会基础治理措施。
7.社会措施
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子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
——P15
(1)编制户籍(户籍制度)【里耶秦简】
——特点:a.人分有爵和无爵
b.男女都承担赋役
c.课役身份有大小之分
分类登记【选必1第6单元】:民户籍(一般百姓)
宗室籍(宗亲贵族)
宦籍(官吏)
市籍(商贾)
(2)迁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
(3)整顿社会风俗
二、巩固:秦之统治
8.政治措施
思考:阅读课本并联系选必1第一单元,概括秦朝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制度)
中央:
地方:
①皇帝制度
②三公九卿制(中央行政制度)
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
乡、里、亭
文书制度【选必1 】
上计制【选必1 】
注意:区分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区别。
秦汉时期皇帝设立尚书省与门下省,协助其处理国家政务。东汉末年,曹操设立“秘书监典尚书奏事”把持政事,后其子曹丕认为尚书省下属诸曹权力过大,就在秘书省的基础上设置了中书省,三者并为封建王朝的统治中枢机构。这一演变反映了(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官僚制度的成熟
C.门阀政治的形成 D.君主专制的加强
D
1.皇帝制度——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
【历史纵横】P3
“皇帝”名称的由来
秦王嬴政自认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不更改过去的王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下令丞相、御史议帝号。臣下议论后,上尊号为“泰皇”。嬴政去“泰”用“皇”,又采上古“帝”号, 取名“皇帝”。皇帝自称“朕”,命和令分别称为“制”与“诏”,印称为“玺”,其位世袭。皇帝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2000多年。
思考:结合材料,概括皇帝制度的特点。
皇位世袭
皇权至上
皇帝独尊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与上。上至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司马迁《史记》
二、巩固:秦之统治
2.三公九卿制——中央行政制度
皇 帝
太 尉
丞 相
御史大夫
奉
常
郎中令
卫尉
太仆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粟内史
少府
三公
九卿
廷议
回忆:联系选必1第1单元,概述三公九卿制的具体官职与分属职能。
三公 丞 相 百官之长,
分左、右,
秉承皇帝旨意,统领百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
御史大夫 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
太 尉 最高武官,掌军事
九卿 奉 常 宗庙礼仪教化
郎 中 令 宫中警卫
卫 尉 宫门警卫
太 仆 宫廷车马
少 府 皇家财政、官府手工业
宗 正 皇室宗族
典 客 少数民族
治粟内史 租税、 财政
廷 尉 司法、首都警卫
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
国家重大事务由公卿进行廷议,
最后由皇帝裁断
思考:为了更好管理国家大事,朝廷将如何做?有何作用?
作用: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中央政府
思考:结合本课内容与选必1相关知识,概括三公九卿制的特点。
国
家
①家国同治(家天下色彩浓重)
②廷议减少了决策失误
③各司其职、相互牵制、相互独立
④三公九卿由皇帝任命,概不世袭
二、巩固:秦之统治
3.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
郡
郡守
郡丞
郡尉
监御史
乡、里、亭
县
县令/长
县丞
县尉
——
道(掌管少数民族地区)
①时间:a.出现:战国【史纲上】
b.全国推行:秦朝【史纲上】
②原因: 吸取了春秋战国以来割据战乱的历史教训
二、巩固:秦之统治
分别负责管理民众与治安
思考:根据上图,归纳郡县制的特点。
特点:
1.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不得世袭
2.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3.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
③特点与作用
材料: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使早期的部族国家转化为疆域国家;
二是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员取代了世袭领主,使得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郡县制的作用。
a.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b.官僚政治(大众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精英政治)的重要标志
二、巩固:秦之统治
类别 分封制 郡县制
同 地方行政制度;巩固统治 异 划分标准
官员产生方式
与中央关系
政治性质
影响
血缘关系 地域
世袭 中央任免和考核
地方独立性 听命于中央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独立性强, 易导致分裂割据 独立性弱,
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4.文书制度——国家治理的纽带
回忆:联系选必1第1单元,根据材料分析秦朝文书制度有哪些影响?
回忆:联系选必1第1单元内容,思考除了行政制度外,统治者还将如何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1)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2)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
(3)秦朝文书十分繁密,秦始皇日夜都要批阅大量文书
①提高行政效率: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②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③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二、巩固:秦之统治
思考:秦朝政治制度与先秦时期政治制度比较有何明显差异?
差异1:先秦时期政治是以血缘为纽带,是典型的贵族政治
秦朝是各级官员君主任命、不得世袭的官僚政治
差异2:先秦分权,君权受到制约
秦朝集权,皇权至上
县: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
情况汇集到郡
郡: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
中央: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
上计
回忆:联系选必1第2单元,思考何为上计?
思考:如何监督?
中央:
地方:
御史大夫
监御史
5.官员的考核制度:上计制
二、巩固:秦之统治
二、巩固:秦之统治
①建立了幅员辽阔的国家
(秦朝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②建立了统一中央集权国家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客观需要【学习聚焦P14】
③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④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思考:结合本节所学以及本课内容,概括秦统一的意义。
三、灭亡:秦之崩溃
思考:统一后的秦王朝(BC221-BC207)只存在了十几年时间,秦的速亡源于何因
秦朝的暴政(注意:秦朝亡于暴政——严刑峻法,并非制度)
表现:①过度役使百姓: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建造宫殿、 陵墓
兴师动众巡游、封禅,征发繁重
花费巨额钱财求仙访药,求长生不老
②刑法严苛:“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社会矛盾激化
③焚书坑儒:接受李斯建议,将非秦国史书,非博士官所管书籍焚毁,只留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等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6,举例说明秦的暴政
【BC210】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继续暴政
【BC209】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①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揭开了反秦起义的序幕【学习聚焦P17】
②过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陈胜自立为王,建立“张楚”政权
③结局:失败
【BC207】刘邦率军灭秦
【BC206-BC202】楚汉战争:刘邦,项羽(刘胜,项败)
三、灭亡:秦之崩溃
【学思之窗P18】
…………
思考:分析为什么陈胜建立的政权号称“张楚”?
增强起义军的凝聚力
【思考点P18】:楚汉战争中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a.刘邦角度:“约法三章”,废秦苛法
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
b.项羽角度: 刚愎自用,不善用人
赏罚不明,烧杀劫掠
分封失当,缺乏稳固的根据地
比较秦末农民战争、楚汉战争 秦末农民起义 楚汉战争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战争性质
反抗秦的暴政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
农民阶级
封建地主阶级
农民战争
帝位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