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册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册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6 07:1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牢不可破的联盟,
自由共和国,
伟大的罗斯永远屹立不倒!
万岁,依靠人民意志而建立起的,
统一的,强大的苏维埃联盟!
自由的祖国,我们的荣耀,
各民族的友爱筑成坚固堡垒!
列宁的党,人民的力量
带领我们走向共产主义胜利!
——《苏联颂》
聆听苏联国歌,思考苏共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指导思想是什么?依靠的力量是什么?
共产主义:生产力大发展,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共同富裕、自由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学习目标:
了解二战后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过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的建设改革与剧变;认识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特点和影响;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一、苏联的辉煌与黯淡
   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皮鞋产量仅163.6(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人均粮食产量不及1913年。
——《苏联国民经济》
赫鲁晓夫
1953.9-1964.10
勃列日涅夫
1964.10-1982.11
戈尔巴乔夫
1985.3-1991.12.25
后斯大林时代: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平反冤假错案 ,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政治:
经济:
①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
②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1953—1958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
鲁莽的改革者
“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苏联模式”
赫鲁晓夫不顾苏联的自然条件,到处提倡种植玉米,很多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不能成熟。他下令开展的垦荒运动不仅没有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反而使许多土地成为荒漠。
—李振城《苏联兴亡的沉思》
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
狂飙猛进玉米运动
“玉米能够使农庄像插了翅膀一样飞腾起来!”
①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成分.
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俄国史》
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
积极:
局限:
①但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②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②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工业“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
好大喜功的改革者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政策转向保守,热衷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严重,社会发展停滞,体制僵化。
这一时期苏共开始形成了一个300万的特权阶层,工资是普通工人的5-10倍,有专门的别墅、商店、医院和疗养院,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对外与美国军备竞赛,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国民经济进一步畸形。入侵阿富汗,推行霸权主义,危害了世界和平。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加速发展战略”,承认市场调节
1990年1月31日,苏联第一家麦当劳开业
成效甚微
思考:为什么《时代周刊》用了这样的字眼?
“重启人生”
“戈尔巴乔夫背弃了列宁”
取消苏共领导地位,
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
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
实行“多元化”,造成思想混乱
当1991年7月一个政府官员被问及他是否是一个共产党员时,他回答说:“我当然是一个共产党员,但是,我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
——《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P117
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宣布成立独联体,1991年12月26号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的含义
苏联共产党丧失执政党地位
15个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
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
社会主义转变为资本主义
在戈尔巴乔夫“民主化”和“政治多元化”的口号下,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迅速蔓延,社会日益动荡,新成立的非正式组织有6万多个……党内思想混乱,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历史,反对列宁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社会变迁的原因应该从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中去寻找。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亦应从制度中去找,而不能简单归结为某些领袖人物的责任。
——陆南泉《再看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
1990年苏联国营商店的鸡蛋便宜得几乎等于白送,但要买到定额的十个鸡蛋,必须排队四五个小时。
——金雁《东欧札记》
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启示
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
生产力发展。
社会原因: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
得不到改善。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错误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苏共在解决历史上遗留的民族问题方面犯了不少错误。例如推行单一制国家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加盟共和国的利益;推行以俄罗斯为中心的政策,伤害了非俄罗斯民族的民族感情;大搞领土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强制将一些民族迁到中亚和哈萨克。
——常庆《论民族因素在苏联剧变中的作用》
苏联解体的根本和关键原因在执政党的变质。党的变质引起思想路线的变化—思想路线的变化引起社会根本制度的变化—社会根本制度的变化导致苏联的最终解体。 ——吴恩远《苏联解体原因探析》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起到一定作用。设在西欧的“自由欧洲电台”和“美国之音”不断向苏联、东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传播西方的价值观,诱导他们放弃共产主义思想。同时他们资助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反对派,制造社会混乱;资助反共作家,歌颂资本主义,抹黑社会主义。
——沈逸《和平演变七十年》
西方“和平演变”
内在原因:苏共的变质,忘记了自己的初心使命
和力量源泉。
历史原因:民族问题导致民族关系紧张。
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
战略。
苏联解体后问题解决了吗?
戈尔巴乔夫:苏联是我们自己毁灭的,这是我们犯下的大错。
普京:谁要不为苏联解体而遗憾,他就是没有心肝;谁要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就是没有头脑。
“当我患上癌症时,我们卖掉了我们的车来支付手术费用。我们卖掉了电视机,卖掉了冰箱,珠宝,我们所有的一切。现在,我的妻子莉迪亚患有癌症,没有什么可卖的了……只能卖勋章。”
参与救援的切尔诺贝利工程师维克托·盖达克
世界人民怀念的苏联,是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在黑暗中为全世界被压迫人民点亮了一束光的苏联;是立志解放全人类,让赤旗插遍寰宇,援助中国革命的苏联;是用社会主义工业化锻造反法西斯铁拳,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粉碎纳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苏联;是援助中国“一五计划”156个项目,亲切无私的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
而不是,拥有500多万军队,十几万架飞机、一万多枚核弹头,却侵略阿富汗,与美国进行帝国主义争霸的苏联;不是扼杀“布拉格之春”,粗暴干涉兄弟国家内政,强迫他们接受自己发展模式的苏联;不是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天天排队买面包的苏联;不是脱离了人民群众,失去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贪污腐化,特权横行的苏联。
不,那不是世界人民心目中神圣的苏联!
二、东欧的追随与徘徊
“东欧”(政治地理概念):特指战后受到苏联帮助,在中欧和南欧建立的8个社会主义国家。它们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显著地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地理范围和世界影响。但它们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因此希望摆脱苏联控制,改革走上独立发展道路。
被镇压
东欧各国
50、60年代
1
80、90年代
2
苏南冲突
南:自治制度,权力下放
埋隐患
苏联坦克开进布拉格
捷:改领导体制,建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
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波:一五计划,发展迅速;
东德:经济居东欧之首
剧变,社会制度根本性发生改变
未突破
南斯拉夫内战
东欧剧变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②外部原因:长期受到苏联控制,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影响。
③直接原因:东欧领导者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1968年,镇压“布拉格之春”
“嗨,同志。您知道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在哪吗?我在地图上找不到它。”
“没有了!再也没有了!我们失败了,白匪和资本家再一次骑到我们的头上,如果你要追随那颗红星,去东方吧!穿越第聂伯河,翻越乌拉尔山脉,西伯利亚平原的尽头,那里还燃烧着星星之火,终会成为熊熊烈焰!”
——网友写给苏东剧变
结合以下图片概括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成就(1949—1976)。
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三、中国的模仿与超越
结合以下图片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成就(1978年至今)。
2010 中国GDP位居世界第二
2018 中国GDP突破90万亿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近30%
外汇储备位居世界前列
2020 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大战略成果
成为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2021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迈向全面小康社会
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比较
比较项目 苏联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生产资料所有制 单一的公有制
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
工业化道路 优先发展重工业
政治制度 权力高度集中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是社会主义道路吗?
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不断深入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1992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习近平20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人民的江山,
信念的力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