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分层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分层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7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16 10:4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分层练习题
人教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氧气 B.汽水 C.无色食盐水 D.稀有气体
2、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氮气 D.可吸入颗粒物
3、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这一重要结论的科学家是 (  )
A.拉瓦锡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D.阿伏伽德罗
4、实验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催化剂,其结果是(  )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的速率不变
C.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 D.放出氧气的总量不变,但反应速率变慢
5、下列对氧气性质和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氧气液化时呈淡蓝色
B.氧气不易溶于水
C.氧气能燃烧、供给呼吸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6、关于反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二氧化锰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减少
C.二氧化锰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D.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从下列装置中选取的最佳组合是(  )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8、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
A.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 B. 氧气易溶于水,但不和水反应
C.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D.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
9、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步骤主要有:①向试管中加入药品,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④加热盛有药品的试管,⑤停止加热,⑥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⑥⑤
C.①②④③⑥⑤ D.②①④③⑤⑥
10、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导管连接供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导气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
11、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c”代表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12、在“探究氧气的性质”实验中,李强同学取一段铁丝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一瓶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
A.收集到的氧气太少或纯度太低 B.铁丝生锈
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 D.铁丝的一端没有系火柴
13、下列图示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14、在做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铝没有燃烧,下列关于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制取氧气时导管口有气泡放出,立即进行收集
B.集气瓶内没有放少量的水
C.引燃的火柴刚燃烧时就伸入集气瓶内
D.铝箔放置时间过长,表面没有进行打磨
15、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  )
A.氮气 B.五氧化二磷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16、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氧气具有氧化性和可燃性
B.氧气能供给呼吸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二、填空题。
17、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某城市春、夏、秋、冬四季空气监测平均数据如下:
指标指数 季节 颗粒物可吸入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空气质量指标
春季 92 42 45 二级
夏季 77 34 38 二级
秋季 93 47 56 二级
冬季 98 69 60 二级
(1)对该城市的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项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_______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
(3)防治空气污染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两例)。
18、在下列反应中,①碳+氧气二氧化碳 ②汽油+氧气水+二氧化碳
③生石灰+水→熟石灰 ④ 氢氧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铜+硫酸钠
A、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 B、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
C、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的是_______;
D、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
E、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的是____ ___;
F、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
19、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4)收集氧气时不宜用D装置,其原因是________;
(5)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优点是________。
20、下列是实验室气体制取和性质检验的装置,请回答:
(1)请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若实验室里制取并收集一瓶O2,按气体从左到右流动,导管口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_→_______(填接口小写字母),检验本实验中O2已经收集满的操作是___________。
(3)通过图D的实验可知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
21、某淡黄色固体A,在空气中点燃后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入无色气体B中,发出蓝紫色火焰,并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试推断:
A____ ____、B____ ____、C____ ____。
22、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可测定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体积分数,还可间接推测出氮气的一条物理性质,即: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说明氮气化学性质比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此性质推出氮气的一条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请判断:
(1)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填在空格内。
A是 ;B是 ;C是 ;D是 。
(2)写出B在A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三、实验题。
24、某同学在实验室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流程。
(1)本流程探究的内容是           。
(2)C操作中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完全反应,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D操作用烧杯倾倒的液体是        ,D操作的目的是          。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
25、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如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各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将氯酸钾加热至熔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氯酸钾受热会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条迅速复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
(2)在小明不同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分层练习题
人教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氧气 B.汽水 C.无色食盐水 D.稀有气体
【答案】A 
2、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氮气 D.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C 
3、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这一重要结论的科学家是 (  )
A.拉瓦锡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D.阿伏伽德罗
【答案】A 
4、实验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催化剂,其结果是(  )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的速率不变
C.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 D.放出氧气的总量不变,但反应速率变慢
【答案】D
5、下列对氧气性质和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氧气液化时呈淡蓝色
B.氧气不易溶于水
C.氧气能燃烧、供给呼吸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答案】C 
6、关于反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二氧化锰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减少
C.二氧化锰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D.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答案】B 
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从下列装置中选取的最佳组合是(  )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A 
8、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
A.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 B. 氧气易溶于水,但不和水反应
C.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D.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
【答案】D
9、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步骤主要有:①向试管中加入药品,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④加热盛有药品的试管,⑤停止加热,⑥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⑥⑤
C.①②④③⑥⑤ D.②①④③⑤⑥
【答案】B 
10、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导管连接供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导气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
【答案】A
11、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c”代表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A
12、在“探究氧气的性质”实验中,李强同学取一段铁丝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一瓶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
A.收集到的氧气太少或纯度太低 B.铁丝生锈
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 D.铁丝的一端没有系火柴
【答案】C 
13、下列图示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A
14、在做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铝没有燃烧,下列关于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制取氧气时导管口有气泡放出,立即进行收集
B.集气瓶内没有放少量的水
C.引燃的火柴刚燃烧时就伸入集气瓶内
D.铝箔放置时间过长,表面没有进行打磨
【答案】B 
15、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  )
A.氮气 B.五氧化二磷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A 
16、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氧气具有氧化性和可燃性
B.氧气能供给呼吸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答案】A
二、填空题。
17、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某城市春、夏、秋、冬四季空气监测平均数据如下:
指标指数 季节 颗粒物可吸入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空气质量指标
春季 92 42 45 二级
夏季 77 34 38 二级
秋季 93 47 56 二级
冬季 98 69 60 二级
(1)对该城市的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项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_______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
(3)防治空气污染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两例)。
【答案】(1)可吸入颗粒物
(2)冬季 冬季需要燃烧化石燃料取暖,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多(或冬季多数树叶凋零,光合作用减弱,起不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合理即可)
(3)进一步加强绿化,增设园林广场 建筑工地常洒水,不允许建筑工地的车辆带泥土上路(或严禁焚烧垃圾、树叶等,合理即可) 。
18、在下列反应中,①碳+氧气二氧化碳 ②汽油+氧气水+二氧化碳
③生石灰+水→熟石灰 ④ 氢氧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铜+硫酸钠
A、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 B、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
C、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的是_______;
D、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
E、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的是____ ___;
F、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
【答案】①③;①②;①;④;②;③;
19、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4)收集氧气时不宜用D装置,其原因是________;
(5)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优点是________。
【答案】(1)酒精灯;铁架台
(2)B;催化;(双氧水)过氧化氢水+氧气
(3)A; (4)氧气密度大于空气 (5)纯度更高
20、下列是实验室气体制取和性质检验的装置,请回答:
(1)请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若实验室里制取并收集一瓶O2,按气体从左到右流动,导管口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_→_______(填接口小写字母),检验本实验中O2已经收集满的操作是___________。
(3)通过图D的实验可知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
【答案】烧杯 集气瓶 c b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b出口处,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1、某淡黄色固体A,在空气中点燃后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入无色气体B中,发出蓝紫色火焰,并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试推断:
A____ ____、B____ ____、C____ ____。
【答案】硫 氧气 二氧化硫
22、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可测定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体积分数,还可间接推测出氮气的一条物理性质,即: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说明氮气化学性质比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此性质推出氮气的一条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难溶于水 不活泼(或稳定) 做保护气(或食品包装充气防腐)
23、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请判断:
(2)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填在空格内。
A是 ;B是 ;C是 ;D是 。
(2)写出B在A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答案】(1)氧气,硫,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2)
三、实验题。
24、某同学在实验室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流程。
(1)本流程探究的内容是           。
(2)C操作中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完全反应,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D操作用烧杯倾倒的液体是        ,D操作的目的是          。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
【答案】(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什么
(2)将红热的木炭从上至下缓慢插入 澄清石灰水 探究产生的气体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5、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如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各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将氯酸钾加热至熔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氯酸钾受热会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条迅速复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
(2)在小明不同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需要较长时间、较高温度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加热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混合物,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2)对比(或对照等)
(3)探究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前后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验证从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分离出的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