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秋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10-30 08:2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第六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教学认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单元内容大体可以分成两段:例1教学复式统计表的认识,随后的“练一练”引导学生用复式统计表整理和呈现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解决相关的问题;例2教学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随后的“练一练”引导学生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通过对图形中数据的分析解决相关的问题。本单元内容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通过比较,让学生切实感受复式统计表和复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教学复式统计表时,教材创设了统计四个乐器兴趣小组人数的情境,引导学生把四张单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合并在一张复式统计表里,使他们在整理和呈现数据的过程中自主掌握复式统计表的栏目含义、结构特点和填写方法,体会用复式统计表呈现数据也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复式统计表不仅信息量更大,而且更便于对不同类别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2.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统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动的要求,帮助学生切实掌握相应的统计方法,丰富统计活动经验,增强通过数据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例2教学复式统计图的认识,重点让学生在读图和看图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了解复式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在与例题相配合的练习十五和练习十六中,教材还围绕学生所熟悉的各种问题,引导他们开展调查,通过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进而解决问题。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助于学生逐步加深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图的理解,而且有助于他们在活动中不断感受相关统计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的数据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2.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图,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一些问题并加以解决。3. 使学生经历简单统计活动的设计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道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等方法获得信息和数据,能选择适当的方式整理和描述数据,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据的意义和价值,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4. 使学生愿意积极参与统计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提高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三、单元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图,帮助学生继续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发展数据的分析观念。, 四、单元教学重点:1.认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会用认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2.从不同角度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信息,发现并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获得一些简单的结论。五、单元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特点,以及相关的问题背景,从不同角度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信息,发现并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获得一些简单的结论。单元教学媒体: 教学课件单元课时安排:共4课时。1.复式统计表 …………………………………………………………………1课时2.练习十五 ……………………………………………………………………1课时3.复式统计图 …………………………………………………………………1课时4.练习十六 ……………………………………………………………………1课时
上课时间: 课时编号:
复式统计表第1课时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4~85页例1,“练一练”, 练习十五第1、2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的数据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2.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 能根据收集的数据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教学难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情景创设:各位同学,青云小学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培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大家成为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开办了许多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不过你对各兴趣小组的情况了解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2.出示课题:复式统计表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1.出示例1的场景图及图下的四张单式统计表。提出要求:说说从中你知道些什么?(每个小组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每组一共有多少人)3.说说各张表格中数据的意义,并简单分析表格中的数据。4.你能对不同兴趣小组的男生人数或者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吗?有什么感受?5.谁能出一个好主意。让我们比较起来方便一些。二、认识复式统计表1.出示教材84页例1中的复式统计表。指出:像上面的统计表叫单式统计表,它们通常只表示一组数据;像下面这样的统计表叫复式统计表,它们通常能表示几组相关数据。(板书课题)出示自学菜单:(1)仔细观察一下,它和刚才四张表格有些什么不同?想一想,表格中的各个栏目各是什么意思?(注意:“表头”部分,启发:表头被分成了几小块?)(2)请把刚才几张单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填在这张复式统计表中。(3)总计格里的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4)这张统计表与刚才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有何好处?(5)制作一张这样的统计表还有一些什么注意点?2.学生按照自学菜单完成自学。3.全班交流。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这就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张复式统计表。表格的左上一格横栏、竖栏和中间的相关信息。总计数可以有两种算法。一是把各组男生人数和各组女生人数相加。二是把四组男女生的合计数相加。将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是便于数据之间的比较。便于分析数据。制作复式统计表同样要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日期。三、组织实际调查1.提出问题:刚才的例题中提到了几种乐器?如果从这些乐器中选择一种,你想学习什么?学生交流后,追问:你觉得男、女生对这些乐器的喜好有区别吗?要回答这个问题,该怎样做。2.把全班按男生、女生分成几个小组,有组长记录小组内的数据,再把小组内的数据分类整理。3.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做到记录进行数据汇总,完成教材给出的统计表。4.交流、核实表中的数据,组织讨论,完成统计表下面的问题。四、巩固练习,完善认知1.指导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的数据,再鼓励他们把这些数据填写在相应的统计表里。学生完成后组织讨论,完成教材上的问题。完成教材问题后,追问:这个学校会游泳的一共有多少人?你是怎样算出来的?2.布置课外活动。小组合作,利用课余时间调查本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并把练习十五第2题中的表格填写完整。五、全课小结: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统计表?你知道复式统计表有哪些特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布置作业:1.补充习题第72页。2.要求学生回家量取自己的身高。板书设计: 复 备 栏
上课时间: 课时编号:
练习十五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7~88页的练习十五的第3~6题。教学目标:1.再次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进一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学会填写复式统计表。2.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调查、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拓展视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准备: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计算练习1.01×35 0.76×4.9 + 4.9×0.242.4×0.25二、回忆巩固。1.回忆复式统计表,说说你对复式统计表有哪些认识?引导学生对复式统计表的特点、作用进行思考。2.揭题: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复式统计表。三、多层练习,内化提升1.练习十五第4题 。提问:这张统计表的表头被分成了哪几个部分?其中横栏表示什么?竖栏表示什么?解释表中相关“动物类群”的含义。引导分析。(1)哪一个动物类群的物种数目最多?。(2)估计一下,我国有哪几个动物类群的物种数目超过了全世界的十分之一?哪几个不足全世界的十分之一?(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4)交流展示你所提出的问题。2.练习十五第5题 。 复 备 栏
主 备人: 审核人:
提问:同学们昨天我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要求你们下午回家量自己的身高并记录下来。本题我们就会用到你们量的身高数。(1)出示统计表,了解统计内容。看了统计表,你知道我们要统计什么吗?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的每一栏统计的内容。理解“130以下”、“130~139”……“160及以上”的意思。让学生自主说一说,同桌交流。针对每种情况举例说明,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120厘米、118厘米都属于“130以下”,130厘米就属于“130~139”的范围内,160厘米、165厘米、170厘米等大于160厘米的都属于160及以上的范围。(2)说一说你的身高属于哪个范围内的数据。先同桌之间交流,在组内汇报结果。(3)提问:要统计每一种范围内的数据,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统计呢?(4)根据各组的汇报,填写统计结果。回答统计表下的问题。3.练习十五第6题 。同学们,在双休日你一般都怎样安排时间的呢?你的同桌呢?同桌间相互了解下面统计表里的各项内容。注意:如果学生安排的活动不在统计所列的项目之内,也可以自行增设相应的活动栏目。和全班同学交流之后,可以对一些同学的时间安排提出善意的意见和建议,但不要进行批评,更不能讽刺、挖苦,以培养学生如实记录数据的意思。四、全课小结。五、布置作业:1.补充习题第72页。 复 备 栏
教后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