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牡丹江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选择题(中国近代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牡丹江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选择题(中国近代史)(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6 18:4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黑龙江牡丹江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选择题(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1.(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在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学习历史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3.(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报纸因其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
A.《大公报》 B.《申报》 C.《民报》 D.《国闻报》
4.(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我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5.(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长征途中,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6.(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该事变标志着( )
A.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 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揭开了序幕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7.(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小茗同学观看纪录片《激荡年代:誓师北伐》,从中了解到孙中山曾经创办一所学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这所学校是( )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8.(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整理了一份名人名句卡片。该卡片的主题是( )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康熙皇帝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A.维护国家主权 B.加强中央集权 C.推动经济发展 D.加强文化交流
9.(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小小的西柏坡,毛泽东在此指挥了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战略大决战。其中,解放东北全境的是哪一次战役(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0.(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我以我血荐轩辕”,面对日本侵略者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浴血抗战。全民族抗战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11.(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一”是开端,是起点。下列事件与“第一”的地位对应正确的是( )
A.《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戊戌变法——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秋收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井冈山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2.(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从专制到民主是政治发展的趋势,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人却倒行逆施。他镇压“二次革命”,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复辟帝制。这个人物是( )
A.吴佩孚 B.袁世凯 C.段祺瑞 D.张作霖
13.(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为挽救民族危亡,康有为、梁启超等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该事件是( )
A.创办强学会 B.百日维新 C.公车上书 D.创建兴中会
14.(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洋务运动在“自强”口号下创办了一系列军事工业。下列不属于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湖北织布局
15.(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中国近代史上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千百年来,获得土地是农民的愿望。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和太平天国运动关于土地问题的设想分别是( )
①“均田免赋” ②《天朝田亩制度》 ③“扶清灭洋” ④《中国土地法大纲》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漫画常常能生动地揭示历史真相。下边这幅漫画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哪一件大事

(有这些洋玩意就可以富国强兵了!)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8.(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解放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军事力量悬殊。但人民解放军却在短短的三年内由弱变强,最终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其原因有( )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③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④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抗击日本侵略者。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会战
20.(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如图《“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 )
A.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21.(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为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实业救国”
22.(2021·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百年中国》的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上述说法是因为1921年( )
A.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23.(2021·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事件中属于“学制度”的有(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4.(2021·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在学习三大不平等条约时,小明自己设计了一道题,请你完成( )
A.①《南京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辛丑条约》
B.①《马关条约》 ②《辛丑条约》 ③《南京条约》
C.①《辛丑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南京条约》
D.①《辛丑条约》 ②《南京条约》 ③《马关条约》
25.(2021·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指( )
A.国民大革命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6.(2021·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辽沈战役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辽沈战役,A项正确;淮海战役解放的是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排除B项;平津战役解放的是华北全境,排除C项;渡江战役解放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历史结论是对历史史实的定性,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属于对史实的定性,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是历史史实,排除B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历史史实,排除C项;《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属于历史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报纸因其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可知,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申报》。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等城市创办了外文报纸,后来中文报纸也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它刊载新闻、评论、广告等内容。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B项正确;《大公报》宣传变法维新、君主立宪,反对封建专制、黑暗吏治和外来侵略,排除A项;《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排除C项;《国闻报》是维新派的重要宣传工具,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我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1905年建立的同盟会,D项正确;兴中会是中国近代史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排除A项;华兴会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团体,排除B项;光复会是清末著名的革命团体,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征途中,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会议是遵义会议,C项正确;八七会议召开于长征之前,排除A项;古田会议召开于遵义会议之后,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排除B项;中国七大召开于1945年长征已经结束,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七七事变爆发,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D项正确;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排除A项;九一八事变标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揭开了序幕,排除B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D项正确;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学校,排除A项;福州船政学堂也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学堂,排除B项;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学堂,排除 C项。故选D项。
8.A
【详解】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皇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雅克萨之战,是中国军民被迫进行的一次反对侵略、收复失地的自卫战争;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因此该卡片的主题应为维护国家主权,A项正确;题干内容体现的是反抗外国侵略,加强中央集权、推动经济发展、加强文化交流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9.A
【详解】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林彪、罗荣桓发起辽沈战役。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A项正确;平津战役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排除B项;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排除C项;渡江战役使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放线,顷刻间土崩瓦解,随后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争的开始,D项正确;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排除A项;八一三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已久地为扩大侵华战争在中国上海制造的事变,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D项正确;《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排除A项;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排除B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上台后,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镇压二次革命。为了实现皇帝梦,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1915年底,袁世凯准备元旦登基,复辟帝制,1916年3月,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之下被迫宣布取消帝制,B项正确;吴佩孚、段祺瑞和张作霖是军阀头子,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C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义愤填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即“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A项正确;创办强学会和百日维新与“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无关,排除B、C项;创建兴中会是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与康有为和梁启超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湖北织布局是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民用工业不是军事工业,D项符合题意,选D项;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是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军事工业,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项。
15.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被迫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比、西、荷11国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规定清政府严禁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等,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D项正确;《南京条约》给英国赔款2100万两,《天津条约》给英法赔款六百万两白银,《马关条约》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都不是赔款数目最庞大的条约,排除ABC项。故选D项。
16.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接着,李自成挥师北上,攻占北京,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他暖”的理想社会。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③“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④《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进行土地改革颁布的文件,排除BCD,故选A。
17.A
【详解】根据材料漫画“有这些洋玩意就可以富国强兵了!”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漫画反映的是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为了维护统治,为了富国强兵,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A项正确;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均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排除B、C项;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倡导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
18.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1945年国共两党进行重庆谈判,签订了有利于和平的“双十协定”,但1946年蒋介石撕毁了“双十协定”,发动了内战,排除④,排除BCD项。故选A项。
19.C
【详解】据所学可知,1940年秋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配合正面战场国民党军作战,克服国民党妥协投降的危险,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了旨在破坏敌人交通线的百团大战,C项正确;淞沪会战是针对日本进攻上海的“八一三”事变,国民党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而进行的战役,排除A项;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著名将领李宗仁指挥的战役,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排除B项;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20.C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中国被撕裂说明了中国遭到列强的瓜分,这一现象出现在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抢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C项正确;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大门,与瓜分中国无关,排除A、B两项;清政府沦为列强的统治中国的工具的《辛丑条约》中规定的“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漫画无法体现出这种情形,排除D项。故选C项。
21.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学生3000余人汇集天安门广场,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打倒卖国贼曹汝霖、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选项ABC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但是不符合题意;“实业救国”是清末状元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被称作“状元实业家”。选项D不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符合题意,故选D。
22.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所以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B项正确;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排除A项;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1922年的中共二大上,排除C项;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是在1927年后,排除D项。故选B项。
23.D
【详解】①洋务运动是学技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②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是学制度;③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是学制度;④新文化运动是学思想;故选D;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不符合学制度,故排除ABC。
24.C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的条约的是《辛丑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约是《马关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是《南京条约》,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可知ABD与题意不符,排除。
25.B
【详解】根据“1934—1936年”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阶段是长征时期。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进行战略战役,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长征的胜利结束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选B;综上所述可知ACD都与长征无关,排除。
26.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2日,这一时期是抗日战争时期。辽沈战役发生的时间是1948年9月至11月,它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役,不属于抗日战争时期,D项符合题意;A项时间是1931年9月18日,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B项时间是1936年12月12日,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C项时间是1937年7月7日,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由此可知ABC三项都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需熟悉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2日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辽沈战役”的时间是1948年9月至11月,不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事件,需逐项分析,仔细甄别,确定正确答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