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选择题(世界史)
一、世界古代史
1.(2023·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效忠我的主人……主人凡践履契约……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这一誓词指向中世纪西欧的( )
A.庄园经济制度 B.封君封臣制度
C.城市自治制度 D.宗教文化制度
2.(2023·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在埃及太阳历的基础上创新了儒略历;吸收希腊建筑特点,创新出石拱门、穹顶;制定《十二铜表法》,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这说明,古罗马( )
A.成为欧亚文化发祥地 B.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
C.建立完整的法学体系 D.搭建了欧亚和平之桥
3.(2021·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雅典的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提供税收,但没有政治权利和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这揭示了雅典( )
A.社会经济主要依靠移民 B.民主政治有较大局限性
C.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高峰 D.外邦人与奴隶待遇无异
4.(2021·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下列人类文明成果与认识搭配正确的是( )
选项 人类文明成果 认识
A 金字塔 体现了古巴比伦国王的无限权力
B 《汉谟拉比法典》 严格保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C 儒略历 成为了今天人们使用公历的基础
D 万里长城 现存的长城主要是秦朝时期修筑
A.A B.B C.C D.D
二、世界近代史
5.(2023·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物理科代表巧用电路图表示17世纪后期某国家最高权力的转移(如图:打开S1,闭合S、S2,L灯亮)。其意指(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6.(2022·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某历史课堂学习的内容,意在引导学生( )
A.掌握科学的分类 B.认识科学的起源
C.了解科学理论的重要价值 D.理解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7.(2022·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各有其表征。下表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历史阶段 表征
A 铁器时代 人类开始定居生活
B 蒸汽时代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 电气时代 互联网成为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
D 信息时代 世界共融共通,不分彼此
A.A B.B C.C D.D
8.(2021·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下表为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统计,当时推广古典书籍旨在( )
时间 类型 比例
15世纪 宗教书籍 50%以上
古典书籍 10%
1500年到1520年 宗教书籍 27%
古典书籍 33%
A.推翻天主教的统治 B.推动欧洲大学迅速建立
C.宣传人文主义思想 D.消除法国封建专制制度
9.(2021·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同时他们也都接受《权利法案》。当时议会的真正目的是( )
A.缓和与王室家族关系 B.加强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C.剥夺国王的全部权力 D.把王权置于议会法权下
10.(2022·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它在那个时代,不仅创造了丰富的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方面的作品,而且改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从而适应了一个新的、初见曙光的资本主义时代。这里的“它”是指( )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光荣革命 D.工业革命
11.(2023·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根据图可知,影响近代欧洲人重新认识世界的大事是( )
1467年欧洲人认识的世界范围 1544年欧洲人认识的世界范围
A.文艺复兴扩展 B.启蒙运动的兴起
C.新航路的开辟 D.东罗马帝国灭亡
三、世界现代史
12.(2023·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1947年,时任美国总统在国会演说,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集权政体”,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来抵抗外来的压力。为此,美国( )
A.出台杜鲁门主义 B.积极促成联合国建立
C.支持欧洲共同体 D.恢复了华沙条约组织
13.(2022·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1936年日本首相宣称:日本为了自己的生存也应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那样要求打破现状,并从我们自己的前途出发建立新的国际和平秩序。这表明日本试图( )
A.发展中日两国关系 B.维护国际和平秩序
C.突破华盛顿体系的遏制 D.拒绝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14.(2021·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1941年苏联在卫国战争爆发后,决定把莫斯科等中心地区的特大工厂迁移到大后方,一年内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达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这一举措( )
A.抑制了军事工业的生产热情 B.推动了高度集中管理体制的发展
C.使苏军在战争初期处于优势 D.避免了德国进攻并占领中心地区
参考答案:
1.B
【详解】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封君封臣制形成。“效忠我的主人……主人凡践履契约……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这反映的是中世纪的欧洲的封君封臣制,B项正确;庄园是自给自足的政治经济单位,材料中没有涉及庄园经济制度,排除A项;城市自治制度与“效忠我的主人”不符,排除C项;宗教文化制度与“效忠我的主人……主人凡践履契约……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根据“在埃及太阳历的基础上创新了儒略历;吸收希腊建筑特点,创新出石拱门、穹顶;制定《十二铜表法》,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可知,材料反映古罗马借鉴古埃及历法创制了新的历法,吸收古希腊建筑特点,创新出石拱门等建筑,还制定了法律,对后世影响深远。说明古罗马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B项正确;欧洲的发祥地是古希腊,排除A项;建立完整的法学体系与“吸收希腊建筑特点,创新出石拱门、穹顶”不符,排除C项;埃及位于非洲,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雅典的外来移民虽然为雅典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贡献,但是仍然没有政治权利和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这说明的是雅典民主范围的局限性,B项正确;虽然外来移民作出巨大贡献,但是不能得出社会经济主要依靠移民,A项排除;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C项排除;外邦人属于自由人,奴隶并非是自由人,D项说法错误。故选B。
4.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略历是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成为了今天人们使用公历的基础,C项正确;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成就,A项排除;《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B项排除;现存的长城主要是明朝时期修筑,D项排除。故选C。
5.B
【详解】根据材料“17世纪后期某国家最高权力的转移”和所学可知,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规定国王统而不治,国家最高权力属于议会,B项正确;17世纪后期时,美国还没有独立,排除A项;17世纪后期时法国国王拥有最高权力,不符题意,排除C项;17世纪后期时,日本还处于幕府统治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从题干图片中的“科学的目的是作为人用来重新塑造事物的力量”及万有引力定律、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等可知,题干图片的用意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到科学理论的重要价值,加强对科学理论的学习,C项正确;题干中的图片并无法体现对科学的分类、说明科学的起源,排除AB项;“双刃剑”指事物同时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作用,题干图片只体现了科学理论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并没有体现其消极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要求对外进行商品输出,推行全球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项正确;铁器出现于春秋时期,排除A项;互联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不是电气时代的产物,排除C项;世界共融共通,不分彼此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至16世纪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名义下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因此这一时期对古典书籍的研究较多,主要是为了宣扬人文主义思想,C项正确;材料与推翻天主教的统治无关,A项排除;欧洲大学的建立主要和商品经济发展有关,与古典书籍的推广无必然关系,B项排除;法国大革命推翻的是封建专制制度,D项排除。故选C。
9.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光荣革命后,颁布并让新国王接受《权利法案》的主要目的是把王权置于议会法权下,因为《权利法案》的核心是肯定议会主权,限制王权,D项正确;缓和与王室家族关系、加强与荷兰的友好关系的说法均与材料无关,AB项排除;《权利法案》使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并未剥夺国王的全部权力,C项排除。故选D。
10.A
【详解】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提倡人文主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A项正确;启蒙运动,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是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排除B项;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排除C项;工业革命是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的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1467年欧洲人认识的世界范围”“1544年欧洲人认识的世界范围”可知,1544年欧洲人认识的世界范围扩大,与新航路开辟相关,新航路开辟时期,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C项正确;文艺复兴是思想解放运动,图片没有反映,排除A项;启蒙运动是18世纪在法国兴起,排除B项;东罗马帝国灭亡是在1453年,排除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根据材料“1947年,时任美国总统在国会演说,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集权政体’,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来抵抗外来的压力。”可知,为此,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政策的开始,A项正确;1945年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排除B项;欧洲共同体是在1967年建立,排除C项;华沙条约组织是在1955年建立,排除D项。故选A项。
13.C
【详解】据题干关键信息“1936年”“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那样要求打破现状”“建立新的国际和平秩序”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列强在太平洋地区的关系。1936年广田弘毅内阁上台,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积极准备发动侵略战争,说明日本此时正试图突破华盛顿体系的遏制,C项正确;1936年,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日本要打破现状,积极准备对外扩张,并不是维护国际和平秩序,排除B项;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就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根据材料“1941年苏联在卫国战争爆发后,决定把莫斯科等中心地区的特大工厂迁移到大后方”和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工业内迁的行为为二战的胜利保存了有生力量,避免了德国进攻并占领中心地区,D项正确;材料与抑制军事工业生产热情的说法无关,A项排除;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指的是斯大林模式,在此之前就已经形成,B项排除;苏德战争爆发初期,苏军处于劣势,C项排除。故选D。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