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安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选择题(世界史)
一、世界古代史
1.(2021·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代表性成果是
A.楔形文字、金字塔 B.《掷铁饼者》帕特农神庙遗址
C.凯旋门、万神庙 D.自由自治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2.(2021·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A.摆脱民族危机 B.加强中央集权
C.仿效中国典章制度 D.结束幕府统治
3.(2022·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公元前4世纪的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但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亚历山大帝国(如下图)疆界内的古代文明区域有( )
亚历山大帝国
A.古埃及文明 B.古代美洲文明 C.古代罗马文明 D.古代阿拉伯文明
4.(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项,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权利法案》
二、世界近代史
5.(2021·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作品,反映了英国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生活理想的是
A.《物种起源》《向日葵》
B.《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C.《欧也妮 葛朗台》《高老头》
D.《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
6.(2021·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科技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解读,不准确的是
A.工业革命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B.工业革命的发展,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C.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化强国,近代科学与文化开始产生
D.计算机网络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7.(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王斯德《世界通史》:“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据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A.需求增长刺激了新技术的发明 B.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D.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8.(2021·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在美国历史上,林肯(1809--1865)的历史贡献是
A.颁布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B.颁布《人权宣言》,宣告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C.维护了国家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 D.颁布《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9.(2022·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新航路的开辟( )
A.推动了《查士丁尼法典》的编纂
B.导致了提倡个性的人文主义思潮的出现
C.促进了欧洲自由自治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D.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
10.(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1819年,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国会上说:“委内瑞拉一直是、仍然是、也必须永远是共和国。它的基础是人民主权、分权、公民自由和取消奴隶制,以及废除君主制和特权阶级。”这表明他深受( )
A.启蒙思想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B.《共产党宣言》和巴黎公社的影响
C.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立的影响 D.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
三、世界现代史
11.(2021·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改革总体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是
A.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奴制残余影响着俄国经济社会发展
B.进行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终止新经济政策
C.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发展缓慢
D.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
12.(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留下的混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训: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材料表明欧洲联合的背景是( )
A.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 B.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C.互联网在全球普及 D.美苏两国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13.(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应对。美国( )
A.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 B.推行马歇尔计划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C.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D.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提高国际地位
14.(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协约国的赔款政策“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凡尔赛和约》的缔结者之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由此可见,《凡尔赛条约》最大的问题是( )
A.美国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未能实现 B.中国仍未摆脱被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C.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D.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15.(2022·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1929—1940年,苏联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13.4%,国民收入年均增长14.6%。促进这一时期苏联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D.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推动
16.(2022·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表现在( )
A.北约与华约对峙,欧洲共同体建立,日本崛起
B.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C.苏联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
17.(2022·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炉边谈话”是富兰克林·罗斯福通过广播的形式向美国民众进行政策解读、宣传乃至社会动员的演讲方式。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任期间发表“炉边谈话”30余次,其内容包括( )
A.颁布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B.争取民众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政的支持
C.支持玻利瓦尔、圣马丁领导的南美洲独立运动
D.分世界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营垒
18.(2022·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体现在( )
A.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B.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D.重建了战后国际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参考答案:
1.A
【详解】楔形文字是古代西亚地区苏美尔人创立的文字,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故A符合题意;B和C都属于古代罗马的文明成就,排除B和C;自由自治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是中世纪西欧时期。排除D。故选A。
2.B
【详解】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二者的共同点是都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B;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民族危机,大化改新仿效中国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明治维新结束幕府统治,ACD都具有片面性,不是共同点,排除。
3.A
【详解】根据材料“亚历山大帝国”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征服希腊各邦。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开始了亚历山大东征。历时十年,经过伊苏斯之战、高加米拉战役、吉达斯普河战役,亚历山大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最终建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A项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
4.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民法大全》虽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C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治传统源远流长,但《汉谟拉比法典》并没有奠定欧洲民法的基础,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但《十二铜表法》也没有奠定欧洲民法的基础,排除B项;《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这与题干“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不符,且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罗马民法大全》,而不是《权利法案》,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7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思潮。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为《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反映英国的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故选B;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于1859年,A错误;《欧也妮 葛朗台》《高老头》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C错误;《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是俄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排除D。
6.C
【详解】近代科学产生是16-17世纪,主要是伽利略和牛顿经典力学等。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B和D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表述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7.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结合材料信息“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的理论研究大量的运用到生产中,反映出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的特点,需求增长刺激了新技术的发明和电气时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C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D项错误。故选B项。
8.C
【详解】1862 年,美国内战中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维护了国家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扭转了战场被动局面。故C符合题意;A是美国1787年宪法,排除;B是法国大革命中颁布文献,排除;D是罗斯福新政时期颁布法律文献,排除D。故选C。
9.D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D项符合题意;《查士丁尼法典》编纂于公元6世纪,早于新航路的开辟,排除A;提倡个性的人文主义思潮指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14世纪,它对新航路的开辟起了推动作用,排除B;欧洲自由自治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也早于新航路的开辟,排除C。故选D。
10.A
【详解】根据题干“委内瑞拉……永远是共和国。它的基础是人民主权、分权、公民自由和取消奴隶制,以及废除君主制和特权阶级。”从玻利瓦尔的讲话中,我们很容易判断出他具有分权思想、共和政体思想和自由平等思想,这些思想反映了玻利瓦尔深受启蒙思想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A项正确;《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巴黎公社建立与1871年,排除B项;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排除C项;“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对苏联的改革只是对苏联进行小补小修,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故选D;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赫鲁晓夫改革是在社会主义时期,A错误;B是斯大林时期,不符题意,排除B;20世纪90年代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美国“新经济”发展迅速,C错误。
12.D
【详解】根据题干“……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临苏联威胁和美国政治控制和经济渗透,欧洲各国为了避免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而走上了联合以自强的道路,D项正确;欧洲联合属于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故“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被认为是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标志,排除B项;互联网全球普及是20世纪90年代,而欧洲联合是在20世纪50年代,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一上任,就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式,C项正确;“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不是美国应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措施,排除A项;马歇尔计划、发生在1947年,是美国企图通过援助修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排除B项;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1949年,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根据题干“协约国的赔款政策‘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凡尔赛和约》……‘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结合所学知识,1919年1月巴黎会议召开,战胜国怀着分赃和称霸的企图参加会议,1919年,战胜国与德国签署《凡尔赛和约》,德国承担了战争的责任,巴黎和会通过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凡尔赛和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加剧了德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D项正确;《凡尔赛条约》签订后,美国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未能实现,但题干没有涉及,排除A项;“中国仍未摆脱被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与《九国公约》的签署有关,排除B项;三国同盟成立于1882年、三国协约成立于1907年,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根据材料给出的时间1929—1940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到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强大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故这一时期苏联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C项正确;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经济互助委员会是1949年由苏联组织建立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苏联解体之后,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D项正确;北约与华约对峙,欧洲共同体建立,日本崛起都是美苏冷战时期,排除A项;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属于冷战时期,排除B项;二战后苏联的改革也是冷战结束之前,排除C项。故选D项。
17.B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发表“炉边讲话”是针对经济危机,实行罗斯福新政内容的重要方式,他的内容主要涉及建立和保持政府控制力、以工代赈等内容,即争取民众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政的支持,B项正确;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排除A项;玻利瓦尔、圣马丁领的南美洲独立运动是19世纪初,罗斯福新政是20世纪,排除C项;D项内容是冷战政策的影响,罗斯福在二战结束前就逝世,排除D项。故选B项。
18.B
【详解】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客观上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项符合;ACD都是一战后带来的影响,排除。故选B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