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1.C 2.D 3.D 4.B 5.C 6.A 7.D 8.B 9.B 10.D 11.C 12.C 13.B 14.C 15.B 16.BCD 17 .BD 18.AD 19.ABC 20.AC
21(每空2分,共12分)
(1)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BByy、bbYY (3)6;1/3 (4)3 (5)24∶3∶5
22(每空2分,共12分)
(1)显性;常
(2)控制眼形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或在X染色体上,实验一的F1表现型和比例均可以相同(或若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甲为杂合子,F1的表现型及比例也是
圆眼(♀):棒眼(♀):圆眼(♂):棒眼(♂)=1:1:1:1)
(3)圆眼雌果蝇和棒眼雄;表型及比例(或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子代雌果蝇全为棒眼,雄果蝇全为圆眼
23.(每空1分,共10分)
(1) [g]DNA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 e是g的基本单位 bcd (3)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4) 酶 (5) 规则的双螺旋 40% 4
24(每空1分,共11分)
酶a 酶c 酶b RNA聚合酶 核糖体 (2)转录 核孔
(3)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间接 (4)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 直接
25(每空2分,共10分)
(1)如图
(2)隐 X(性) (3)C (4)B2022一2023年高一期末考试卷
高一生物试题
满分:100
答题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为1:1,是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的前提
B.通过测交实验,统计后代数量,发现高茎:矮茎=1:1,属于其演绎推理部分
C.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D.设计测交只是用来检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
2.纯种黄色圆粒(YRR)豌豆和绿色皱粒(yWrr)豌豆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下列
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地
A.F1产生配子时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B.F2中重组类型出现的原因是基因重组
C.用F1测交,理论上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子代个体,并且比例相同
长
D,F2重组类型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
3.某自花授粉的植物中,紫花与白花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高茎与矮茎受一对等位
基因B和b控制。让紫花高茎植株与白花矮茎植株杂交得到F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数
()
杯
A,通过观察F,的表型即可判定紫花与白花的显隐性关系
期
B.通过观察F1的表型能够判定茎秆高度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若F的表型及比例为1:1:1:1,则亲本双方中必有一方为隐性纯合子
D.若亲本均为纯合子,据自交结果可判定两对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4.如图为某同学建构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模型图,其中建构正确的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个
下府
2
业
①
②
③
④
高一生物试题第1页(共8页)
5如图表示的是某动物一器官中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甲
丙
A该器官不可能是卵巢,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B.甲→乙为有丝分裂,乙+丙→丁为减数第一次分裂
C.甲细胞和丙细胞中均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丁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其中染色体的着丝粒的分裂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6果蝇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亲代
F1
实验一
刚毛♀×截毛6
刚毛:刚毛81:1
实验二
截毛早×刚毛6
刚毛♀:截毛=1:1
实验三
截毛♀x刚毛$
截毛♀:刚毛1:1
A.实验三F1的刚毛雄蝇中刚毛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刚毛对截毛为显性性状
C,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均有控制刚毛/截毛的基因
D,实验二和实验三中父本均为杂合子
7.果蝇的红眼对白限为显性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哪组杂
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就可以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
A.杂合红眼(♀)×红眼()B.白眼(♀)×白眼(8)
C,杂合红眼(♀)×白眼()D,白眼(♀)红眼()
8选择某蛋鸡品种进行了3个交配组合,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I深色胫名×浅色胫♀→子代公鸡为浅色胫、母鸡为深色胫
Ⅱ深色胫×深色胫♀→子代均为深色胫
Ⅲ浅色胫X深色胫♀一子代公鸡和母鸡均有深色胫和浅色胫
A蛋鸡胫色遗传是伴性遗传
B.蛋鸡深色胫是显性性状
C交配组合Ⅲ中父本是杂合子
D胫色基因位于2染色体上
9.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和病毒个体微小,均能在培养基上快速增殖
高一生物试题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