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19课
辛亥革命
情景导入
让我们追随熊克武的足迹,看人物生平,观辛亥之火。
熊克武(1885年-1970年),字锦帆,四川省井研县盐井湾人,曾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他曾被公推为蜀军北伐总司令,在讨伐袁世凯的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中与原云南都督蔡锷等并肩作战,迫使袁世凯取消了帝制,后在1918至1924年成为四川省之实际统治者。
1885年
“中药铺继承人”
1904年
官费留学生选拔落选
1905年
东渡日本,考入东斌学堂学习军事
1905年
成为中国同盟会第一批会员
1905年
为抗议《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而回国,后反清
探究一 辛亥革命的背景
1910年
组织领导嘉定起义,失败
一 、 辛亥革命的背景
1.为何要留学日本学习军事?
2.为何1904年有官费留学生政策?
4.为何回国后反清
3.为何加入同盟会
请同学们以前后左右四人为小组根据单元五和本课子目一中的内容畅所欲言,并进行总结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以及资产阶级改良方案均失败
探究一 辛亥革命的背景
探究一 辛亥革命的背景
①改革官制,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机构;(政治)
②编练新军,拟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并要求各省设立督练公所;(军事)
③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经济)
④推行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文化)
清末新政前期—广泛变革
引进先进观念
培养革命力量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民族资产阶级
培养了反封建的知识分子
清末新政是以自下而上的推动和自上而下的改革双向互动的形式出现的。清政府原想借此实现王朝的自我挽救,但新政非但没有延长它的寿命,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加速了它的灭亡。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宣布预备立宪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请愿运动
“皇族内阁”
1906年9月
1908年8月
1911年5月
一、山雨欲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首批内阁成员
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
内阁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
外务部外务大臣:梁敦彦
民政部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
度支部度支大臣:镇国公载泽
学部学务大臣:唐景崇
陆军部陆军大臣:荫昌
海军部海军大臣:贝勒载洵
法部司法大臣:绍昌
农工商部农工商大臣:贝子加贝勒衔溥伦
邮传部邮传大臣:盛宣怀
理藩部理藩大臣:宗室寿耆
清末新政后期—预备立宪
探究一 辛亥革命的背景
《钦定宪法大纲》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君上调遣全国军队,制定常备兵额,得以全权执行。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预。
宣战、讲和、订立条约及派遣使臣与认受使臣之权。国交之事,由君上亲裁,不付议院议决。
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
资产阶级立宪派认识到清政府无诚意推行立宪,
转而支持革命,壮大了革命力量
章炳麟(1869-1936)
邹容(1885-1905)
“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章炳麟
“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舒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邹容
“要革命的,这时候可以革了,过了这时没有命了!一刻千金,时乎时乎不再来,我亲爱的同胞,快醒!快醒!不要再睡了!” ——陈天华
探究一 辛亥革命的背景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
-
-
1905.8
1894
1905.11
兴中会
成立
同盟会
成立
三民
主义
改革与革命的赛跑
探究一 辛亥革命的背景
-
1907.12
镇南关
起义
-
-
1910.01
1911.11
嘉定
起义
黄花岗
起义
纲领 三民主义 任务 方式 局限性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推翻满清统治
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通过核定地价等方式,解决土地问题
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未提出明确的反帝纲领
没有明确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治地位,难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
没有提出明确的土地纲领,不能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和资产阶级政党的形成
革命党人动员新军发动一系列起义
一 、 辛亥革命的背景
咱们中国人就是这样任人歧视,被人凯觎,由人宰割!
是因为
咱们面孔背后的国家早已腐朽不堪、羸弱不堪、困苦不堪。
课后作业
观电影,品百味人生
请同学们在课后观看2011年版电影《辛亥革命》,从电影出发,结合本课所学知识,以辛亥革命爆发为中心,提炼观点,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观后感.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1911.5月
四川爆发保路运动
1911.10
武昌起义爆发,前往上海分散合围武昌的清军
1912.1
民国成立后担任左将军蜀军总司令
探究二 辛亥革命过程及成果
1913.7
组织四川讨袁军,失败后亡命日本
二、 辛亥革命的过程及成果
1.辛亥革命的过程
2.中华民国建立后为何还要讨袁
请同学们根据本课子目二中的内容畅所欲言
功绩与困境——述过程
1894
1901
1905
1906
1908
1911
1911.12
1912
1912.3
清政府
革命派
兴中会
新政启动
同盟会
预备立宪
《钦定宪法大纲》
“皇族内阁”
武昌起义
南北议和
清帝退位
民国成立
《临时约法》
袁氏就职
探究二 辛亥革命过程及成果
功绩与困境——述过程
材料:1911年12月,南、北方代表在上海英租界开始和谈。南方革命党人提出清帝退位、选举总统、建立共和政府等条件。拥有优势军事力量的袁世凯,放弃凭借武力统一中国的想法,表示拥护共和。清王朝没有负隅顽抗,接受退位。通过这一系列特殊的妥协,南北方最终达成协议,和平建国。
南京临时政府
“内外交困”
1、帝国主义:经济封锁、 军事威胁、外交孤立
2、政权初建,力量涣散
满清政府
“土崩瓦解”
1、孤儿寡母,政权失控
2、新政立宪,汉族官吏
离心
北洋袁世凯
“拥兵自重”
1、帝国主义支持
2、拥有军队
3、立宪派旧官僚支持
被迫
重用
和谈
革命是推动进步的重要动因
适时妥协也是一种政治智慧
探究二 辛亥革命过程及成果
功绩与困境——述过程
1、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2、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3、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4、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钦定宪法大纲》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四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君权神授
专制集权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
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皇位世袭
专制——民主
人治——法治
探究二 辛亥革命过程及成果
革命仍在继续
1913年7月,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讨袁,熊组织了四川讨袁军,失败后亡命日本。
1912年12 月,潜回云南,随蔡锷领导的滇军入川讨伐袁世凯称帝。
1915年,护国之役胜利后,熊再次担任了川军第五师师长兼重庆镇守使。
1917年底,熊响应孙中山“护法”的号召,击败忠于北洋政府的四川督军刘存厚,担任了新的四川督军。
1913
1924
1915
1917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国民革命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来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1941年林伯渠
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也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胡绳《中国共产党70年》
政治: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政治: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材料二: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严中平等编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1912年至1919年的民族工业是在帝国主义列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暂时放松对中国侵略的空隙中进一步发展的,大战结束不久,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经济: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时间短暂,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材料三: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83天后,在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张勋拥戴溥仪复辟,同样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仅维持了12天就草草收场。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思想: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
有研究者发现,1912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
思想: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社会生活:移风易俗、除旧布新
由于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在广大内地和农村几乎看不到新生活气息,闭塞和贫穷依然是下层民众普遍的生存状态。
——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
社会生活:内地和农村几乎无变化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意义 局限性
政治
经济
思想
社会 生活
推翻君主专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
移风易俗、除旧布新
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时间短暂,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内地和农村几乎无变化
近代化
近代化
近代化
近代化
未完成革命任务,
未改变社会性质
伟人遗愿——复兴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孙中山
本节内容小结
组织基础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背景
时代背景
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辛亥革命的过程及成果
思想基础
军事基础
革命成功说
革命失败说
巩固练习
1.(2022·江苏常州高一八校联考)晚清政府推行的自救运动“新政”和“预备立宪”,虽没有挽救清朝走向灭亡的命运,但是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接促使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B.提升了清政府的治国能力
C.阻挡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D.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创造条件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传播了西方民主思想,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这些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创造条件,故D正确;四川保路运动直接促使了武昌起义的爆发,A错误;“新政”和“预备立宪”没能提升清政府的治国能力,B错误;这些措施不可能阻挡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C错误。
巩固练习
2.(2023·辽宁锦州·统考一模)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B.在当时的中国只能实行总统制
C.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帝即位后,为维护民主革命成果,防范袁世凯独裁,孙中山等人通过《临时约法》将政体从总统制调整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民国初年政体的频繁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C项正确;政体变化和袁世凯废除责任内阁制只是表面现象,并非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排除A项;在当时的中国只能实行总统制的说法绝对,排除B项;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巩固练习
3.(2022·安徽卓越县中联盟高一模拟)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看起来并不像革命应该有的样子。新生的“中华民国”并不是共和主义的,尽管帝制政治架构崩溃了,但许多前清官僚仍稳居原位,文化、社会与经济也貌似毫无改变。这说明辛亥革命( )
A.没有突破原有的政治体制 B.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经济与文化
C.没有彻底铲除封建主义 D.面临的形势严峻
解析 据材料“许多前清官僚仍稳居原位,文化、社会与经济也貌似毫无改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没有彻底铲除封建主义势力,故选C项;辛亥革命突破了原有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制政体,排除A项;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排除B项;材料是对辛亥革命特点的论述,而非对其背景的论述,排除D项。
课后作业
茶馆,坐的是三教九流,泡的是南北江湖,冒的是人间烟火,喝的是人生百味。一个茶馆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请结合所学知识并查阅相关史料以辛亥革命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学生、农民等人的口吻编写一出茶馆话剧。
辛亥革命后茶馆内的不同人物正上演着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