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7 07:2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选择题
1.(2020·西宁期末)西周时期,周王朝对墓葬用品有严格的规定。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B.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C.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D.西周青铜铸造业落后
2.(2020·长春期末)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下列属于甲骨文造字法的有(  )
①象形 ②会意 ③指事 ④形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020·南京期末)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
A.商代的文字
B.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
D.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4.国家博物馆馆藏的两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四足带盖方鼎”和“商鸮卣”。 你知道这些精美的青铜器是采用什么方法制造出来的(  )
A.高温锻打法 B.泥范铸造法
C.人工合成法 D.蒸煮法
5.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
6.《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种鼎之齐。”这反映了(  )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7.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下列青铜器中哪件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
8.下列关于商朝青铜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商朝青铜器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
B.商朝青铜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C.商朝青铜器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D.商朝青铜器铸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9.周王朝对礼器的使用规格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簋配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10.“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11.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这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
A.商代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
D.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二、判断题
12.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商朝以后,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武器。
改正:
【 】(2)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改正:
【 】(3)指事是甲骨文使用的最为进步的造字方法。
改正:
三、简答题
13.识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1所示青铜器的名称是什么 是哪一朝代青铜器的代表 该文物反映了当时哪一行业已发展到较高水平
(2)这一文物的出土地由此得名“鼎都”,你知道这一文物的出土地点吗
(3)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两幅图片,想一想青铜器在这一时期有何特点。
(4)观察两幅图片,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14.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中所体现的文字叫什么 它盛行于哪个朝代
(2)这种文字一般刻写在什么材料上 有何特点
(3)图中文字与现代文字有什么联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020·西宁期末)西周时期,周王朝对墓葬用品有严格的规定。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C )
A.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B.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C.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D.西周青铜铸造业落后
2.(2020·长春期末)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下列属于甲骨文造字法的有( A )
①象形 ②会意 ③指事 ④形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020·南京期末)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B )
A.商代的文字
B.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
D.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4.国家博物馆馆藏的两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四足带盖方鼎”和“商鸮卣”。 你知道这些精美的青铜器是采用什么方法制造出来的( B )
A.高温锻打法 B.泥范铸造法
C.人工合成法 D.蒸煮法
5.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B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
6.《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种鼎之齐。”这反映了( B )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7.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下列青铜器中哪件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A )
8.下列关于商朝青铜器的表述,错误的是( A )
A.商朝青铜器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
B.商朝青铜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C.商朝青铜器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D.商朝青铜器铸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9.周王朝对礼器的使用规格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簋配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10.“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11.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这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D )
A.商代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
D.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二、判断题
12.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商朝以后,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武器。
改正:“武器”改为“礼器”
【√】(2)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改正:
【×】(3)指事是甲骨文使用的最为进步的造字方法。
改正:“指事”改为“形声”
三、简答题
13.识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1所示青铜器的名称是什么 是哪一朝代青铜器的代表 该文物反映了当时哪一行业已发展到较高水平
(2)这一文物的出土地由此得名“鼎都”,你知道这一文物的出土地点吗
(3)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两幅图片,想一想青铜器在这一时期有何特点。
(4)观察两幅图片,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 (1)司母戊鼎。商朝。手工业(青铜铸造业)。
(2)河南安阳。
(3)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4)司母戊鼎是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重的一件;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聪明才智和协作精神,象征着商朝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14.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中所体现的文字叫什么 它盛行于哪个朝代
(2)这种文字一般刻写在什么材料上 有何特点
(3)图中文字与现代文字有什么联系
参考答案 (1)甲骨文。商朝。
(2)龟甲或兽骨。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3)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