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7 07:3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一、选择题
1.张骞到大月氏时,大月氏人安居乐业,不愿再与匈奴打仗;张骞留居年余,不得要领而返,复为匈奴所获,幸而过了年余,单于死,匈奴内乱,得间逃归。材料中的“要领”是指劝说大月氏( )
A.臣服于汉朝 B.加强人员往来
C.夹击匈奴 D.共同开辟商路
2.[呼和浩特中考]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书》称此为“凿空”之举。此举( )
A.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
B.建立了对西域有效的管辖
C.推动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
D.促进了汉与西域友好往来
3.西汉时,西域的核桃等农作物逐渐在中原栽培;龟兹的胡琴等乐器进入汉族的生活;汉朝军队使用的“坎儿井”技术在新疆逐渐推广。上述现象的出现直接得益于( )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班超出使西域
C.实行和亲政策
D.设置西域都护
4.“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它不仅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农产品,而且促进了不同区域人们思想文化的交融。”这说明丝绸之路( )
A.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联系
B.阻碍了东西方贸易的往来
C.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D.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5.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
A.引进果树品种 B.推动经济交流
C.加强友好交往 D.寻求军事联盟
6.《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上述材料反映了(  )
A.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引进石榴种子
B.张骞出使西域推动了西域地区和中原地区的经济交流
C.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和西汉的友好交往
D.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寻求军事联盟
7.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  )
A.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B.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D.促进了亚非与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
8.如果我们沿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重走丝路,我们应该从哪个省(自治区)出发(  )
A.陕西 B.甘肃 C.宁夏 D.新疆
9.西汉以来,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五彩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和名贵的香料络绎不绝。这条通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它穿越了今天我国境内下列哪一地区(  )
A.西藏 B.新疆 C.湖北 D.广西
10.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中国的铸铁技术传到西方
B.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
C.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西域的葡萄传入中原
11.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
选  项 史  实 推  论
A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
B 丝绸之路通达欧洲 丝绸之路因为只运输丝织品而得名
C 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入内地 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
D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二、简答题
12.以下历史材料和历史图画,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
材料一 《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西域都护,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右图是陕西省城固县建成的再现张骞出使西域艰难历程的大型雕塑。雕塑工程……以三个部分展现了张骞受汉武帝指派,十几年内两次出使西域的艰难历程。
材料二 在一次公祭张骞的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网友汇聚城固县张骞纪念馆,在身着汉朝服装的司仪主持下,所有人员按照13纵队的方阵排列……活动的发起人“楚汉”(网名)恭读祭文……这次活动的意义在于激发民众的觉悟,“复兴张骞精神,重振奋发民风”。
材料三 通过丝绸之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请回答:
(1)城固县正在开展“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根据材料一,如果你是导游,请你向游客介绍一下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
(2)材料二中的网友们为什么“按照13纵队的方阵排列” 假如你是“楚汉”,你将如何在祭文中总结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今天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4)“复兴张骞精神”,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张骞什么精神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张骞到大月氏时,大月氏人安居乐业,不愿再与匈奴打仗;张骞留居年余,不得要领而返,复为匈奴所获,幸而过了年余,单于死,匈奴内乱,得间逃归。材料中的“要领”是指劝说大月氏( C )
A.臣服于汉朝 B.加强人员往来
C.夹击匈奴 D.共同开辟商路
2.[呼和浩特中考]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书》称此为“凿空”之举。此举( D )
A.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
B.建立了对西域有效的管辖
C.推动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
D.促进了汉与西域友好往来
3.西汉时,西域的核桃等农作物逐渐在中原栽培;龟兹的胡琴等乐器进入汉族的生活;汉朝军队使用的“坎儿井”技术在新疆逐渐推广。上述现象的出现直接得益于( A )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班超出使西域
C.实行和亲政策
D.设置西域都护
4.“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它不仅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农产品,而且促进了不同区域人们思想文化的交融。”这说明丝绸之路( C )
A.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联系
B.阻碍了东西方贸易的往来
C.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D.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5.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D )
A.引进果树品种 B.推动经济交流
C.加强友好交往 D.寻求军事联盟
6.《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上述材料反映了( B )
A.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引进石榴种子
B.张骞出使西域推动了西域地区和中原地区的经济交流
C.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和西汉的友好交往
D.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寻求军事联盟
7.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 C )
A.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B.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D.促进了亚非与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
8.如果我们沿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重走丝路,我们应该从哪个省(自治区)出发( A )
A.陕西 B.甘肃 C.宁夏 D.新疆
9.西汉以来,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五彩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和名贵的香料络绎不绝。这条通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它穿越了今天我国境内下列哪一地区( B )
A.西藏 B.新疆 C.湖北 D.广西
10.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B )
A.中国的铸铁技术传到西方
B.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
C.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西域的葡萄传入中原
11.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D )
选  项 史  实 推  论
A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
B 丝绸之路通达欧洲 丝绸之路因为只运输丝织品而得名
C 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入内地 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
D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二、简答题
12.以下历史材料和历史图画,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
材料一 《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西域都护,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参考答案 (1)张骞出使西域。
(2)建立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
(3)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右图是陕西省城固县建成的再现张骞出使西域艰难历程的大型雕塑。雕塑工程……以三个部分展现了张骞受汉武帝指派,十几年内两次出使西域的艰难历程。
材料二 在一次公祭张骞的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网友汇聚城固县张骞纪念馆,在身着汉朝服装的司仪主持下,所有人员按照13纵队的方阵排列……活动的发起人“楚汉”(网名)恭读祭文……这次活动的意义在于激发民众的觉悟,“复兴张骞精神,重振奋发民风”。
材料三 通过丝绸之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请回答:
(1)城固县正在开展“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根据材料一,如果你是导游,请你向游客介绍一下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
(2)材料二中的网友们为什么“按照13纵队的方阵排列” 假如你是“楚汉”,你将如何在祭文中总结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今天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4)“复兴张骞精神”,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张骞什么精神
参考答案 (1)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张骞率领100多人,一路历经艰辛,途中两度被匈奴扣留。13年后返回长安,张骞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自己的经历和见闻,使汉朝对西域诸国的情况有所了解。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率领使团带着大量牛羊和丝绸,访问了西域的许多国家。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历经13年才获得成功。
意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惠商旅。
(3)丝绸之路的开辟架起了东西方之间友谊和文明的桥梁,它对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
今天丝绸之路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发挥着重大作用。丝绸之路还是一条旅游热线,许多中外游客沿着这条道路,进行观光、探索、研究。
(4)学习他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学习他面对困境仍矢志不渝的坚强意志,学习他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崇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