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链接】
走进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爱国知识分子。主要作品有长诗《毁灭》,著名散文《春》《背影》《荷塘月色》等
1948年8月拒接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贫病在北京逝世。毛泽东同志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早期诗作表现力对黑暗现实的忧愤和对光明、对美的憧憬。散文秀丽朴素,清新沉郁,具有 “三美”:语言美,意境美,人情美。
了解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值蒋介石背 ( http: / / www.21cnjy.com )叛革命之时,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文中表现得就是作者想摆脱这一苦闷的心境。
文体知识
这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这类散文是把自然山水、人工场景、民俗风貌当做主要描写对象,写出它们的形声色味、情态特性,充分展示其风采魅力,以表达作者的感情,达到吸引人、感染人的目的。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我对作者及作品的了解:
我对写作背景的了解: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煤屑( ) 蓊( )郁 弥( )望
袅娜( ) 独处( )含情脉脉( )
酣眠( ) 梵婀玲( )倩影( )
敛裾( )妖童媛女( )纤腰( )
参差( )差不多( )出差( )
差强人意( )笼罩( ) 囚笼( )
负荷( )脉搏( )薄荷( ) 薄饼( ) 日薄西山( )
整体感知
1、根据作者的行踪变化划分,疏理全文脉络。
部分 相关自然段 行踪 作者心情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2、详细品味课文
(一)缘由。
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文眼。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二)去荷塘。
1、第二自然段写荷塘的环境,写这一环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1)
(2)
2、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心理描写照应上文中哪一句话?
(三)观荷塘。
第四自然段:月下荷塘。
1、这一段所写的景物依次是: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2、这一段景物描写的观察角度是:由_______而_______,由_______则_______,由 _____而_______。
3、“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写出清香的特点是: ( )
A、随风飘散,荡然无存 B、聚而不散,芳香浓郁
C、悠长连绵,沁人心脾 D、断断续续,若有若无
4、第四段文字结尾写叶下流水时,用的词语是“脉脉”而不是“静静”,这样写的作用主要是:( )
A、写出流水默默无声,衬托荷花柔美风韵。
B、写出流水含有情义,衬托荷花柔美风韵。
C、写出流水默默无声,衬托荷花艳丽照人。
D、写出流水含有情义,衬托荷花艳丽照人。
5、这一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
A、托物言志 B、融情于景
C、触景生情 D、直抒胸臆
第五自然段:塘中月色。
1、下面句子加点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富有动感)
B、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洗”字显出牛乳之清)
C、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字赋予主动意识,写 出倩影之真)
D、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弥”字突出荷叶之广之密)
2、“酣眠”和“小睡”分别指:( )
A、熟睡和田较少时间的浅睡
B、满月和淡淡的云
C、朗照和淡云遮掩的朦胧的月照
D、黑影和残月
第六自然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这一自然段描写荷塘四周月色,其作用至少有二,请简要分析。
(1)
(2)
(四)离荷塘。
第7、8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段写荷塘月色中的人。
1、作者想起江南采莲的风俗,表现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 对故乡的惦念,其目的是什么?请简析。
2、填入下面的《采莲曲》(南朝梁代萧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诗句,正确的一项是( )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辉。风起湖难度,莲多采未稀。
棹船芙蓉落,__________,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A.船移白鹭飞 B.傍人娇莺飞
C.莲摇鱼暂飞 D.更逐鹧鸪飞
第二课时
一、品词明特点
指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曲曲折折、田田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袅娜
羞涩
明珠
星星
美人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闪电
脉脉
二、练习体会
比喻------出水很高的叶子像( )
开放的和尚未开放的荷花正如( )又如( )又如( )
颤动的叶和花像( )
密密挨着的叶子宛然( )
月光下的叶子和花仿佛( )又像( )灌木的黑影如( )杨柳的倩影又像是( )阴阴的树色像(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是( )
通感--------微风中的荷香仿佛( )塘中的月色如( )
拟人--------打着朵儿的荷花
田田的荷叶
叶子底下的流水
荷塘边的杨柳树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三、学后感悟
(夜游)家———小路———荷塘————家
(心情)不宁静—受用无边月色—我什么也没有—无福消受
朱自清巧妙地运用了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我们在荷塘月色中能够深深感受到他那虽轻犹重的人生忧伤,似淡还浓的孤独苦闷!
作者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是不错的,更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要的是借荷月言己志。在作者的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改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之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瑕!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学习反思】
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会了吗?
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关于本篇文章还有哪些问题?
《荷塘月色》导学案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整体感知
1、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观景前: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欲排烦恼,寻找宁静)
第二部分(2—3 自然段)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行在小路时的感受。(小径漫步,表达感受) ---------淡淡的哀愁
第三部分(4---6自然段)观荷塘: ( http: / / www.21cnjy.com )荷塘美丽的景色。/塘中的月色。 /荷塘四周的景物。 (观景绘景,抒发情感)---------淡淡的喜悦。
第四部分(7自然段到最后),离荷塘: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联想采莲,惦念故乡)
2、(一)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绪烦乱;这正是夜阑人静出游观赏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二)1(1)交代没有月色夜晚的荷塘四周的景色,为下面写月色荷塘做铺垫;(2)交代作者的心情特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2、“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三)第四自然段:1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2由远而近,由上而下,由静而动。3D 4B 5B 第五自然段:1B 2C 第六自然段 (1)从内容上看,这表现了作者“淡淡的哀愁”(2)从形式上看,全文的中心写的是月色的荷塘和荷塘的月色,而四周月色的描写,与“荷塘月色”构成完整和谐的画面。(四)1、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故乡的惦念,表明作者欲超然现实,强调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2、A
第二课时
一、曲曲折折、田田——叠词,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
袅娜——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这里写出了荷花妩媚饱满的柔美姿态(实指荷花的盛开状。赋予人的美感。)
羞涩——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的娇羞。(徐志摩的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明珠——晶莹剔透
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冰清玉洁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若有若无、轻灵飘渺,用听觉来写嗅觉,想像奇妙
闪电——突出快速
脉脉——饱含深情,极富人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