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北方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祖国土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苏教版必修3
(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罡风(ɡānɡ) 呕吐(ōu) 擂鼓(léi) 塞外(sài)
B.颓垣(huán) 荒冢(zhǒnɡ) 惶乱(huánɡ) 无垠(yín)
C.笳笛(jiā) 沉浸(jìn) 骸骨(hái) 干瘪(biě)
D.隧洞(suì) 绯红(fěi) 迷惘(wǎnɡ) 齑粉(jī)
解析: A项,“呕”应读ǒu。B项,“垣”应读yuán。D项,“绯”应读fēi。
答案:C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报酬 喷薄 蜗行 擎起
B.疲惫 倾泄 淤滩 呕歌
C.蹂躏 荫郁 香囊 胚芽
D.车辙 笑涡 稀蔬 砂砾
解析: B项,泄—泻,呕—讴;C项,荫—阴;D项,蔬—疏。
答案:A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不少美国经济学家和媒体都指出,美国要降低对华贸易赤字,根本的问题不是________人民币升值,而是如何提高本国的储蓄率,并放宽对自身产品的出口限制。
(2)20世纪30年代,加拿大、美国大规模________草原,形成了强烈沙尘暴,迫使居民大迁移并造成成批农场被废弃。
(3)国家文物局局长做客人民网时说:“今天对于文化遗产保护来说是一个最________和最严峻的、最紧迫的历史阶段。”
(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在经过无数艰难________之后的必然选择。
A.强迫 开辟 艰苦 摸索
B.强迫 开垦 坚苦 探索
C.逼迫 开垦 艰苦 摸索
D.逼迫 开辟 坚苦 探索
解析:“强迫”指施加压力,使服从;“逼迫”指紧紧地催促,用压力促使。据语境美国让人民币升值是步步紧逼,句①应用“逼迫”。“开垦”指翻耕荒地使之成为可以种植的土地;“开辟”有开拓、拓展之义,对象通常是抽象事物。据语境句②应用“开垦”。“艰苦”指艰难困苦;“坚苦”指坚忍刻苦,据语境句③应用“艰苦”。“摸索”指试探前行;寻找(方向、方法、经验等)。“探索”指多方面寻找答案,解决疑问。据语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前所未有的,是中国人民经过试探前行才找到的制度,句④应用“摸索”。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无论是创作歌词还是谱曲,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即所谓异曲同工。
B.《北方》这首诗没有直截了当地号召人们去战斗,但在诗的结尾处,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祖国抱有坚定的信念。
C.在《发现》中,闻一多开篇就单刀直入,呼天抢地地喊出了悲痛的声音。
D.艾青的自由诗,其实是有着高度控制的诗,它有真情,有艺术个性,有诗人创造的只属于这首诗的情韵,从而显现出一个浑然一体的可以让读者沉浸其中呼吸其中的广大境界。
解析:A项望文生义。“异曲同工”指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
答案:A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美国苹果公司前任总裁乔布斯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尚,所以缔造了自己的企业,不断开发出最先进的电子产品。
B.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精灵文洛克,它以英格兰的萨罗普羊为原型,造型活泼而且富有动感,其设计充满了想像力。
C.美国民众在纽约发起了“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抗议政府的权钱交易和贫富差距日增等问题,如今已成为席卷全美的社会运动。
D.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唯一手段?大规模动用武力是否会对国家安定大局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解析: A.用“所以”联系上下句,强加因果。C.结构混乱,前面的主语为“美国民众”,最后一个分句的主语暗换成了“‘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搭配不当,“抗议……问题”动宾搭配不当。D.表意不明,前面提出的是具有两面性的两个问题,最后一个分句中的代词“此”指代不明确。
答案:B
二、类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8题。(10分)
煤的对话
艾 青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
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6.诗中的煤有何象征意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煤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7.诗的结尾给你什么启示?(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结尾告诉我们:古老的民族和被压迫的劳动人民并没有被深重的灾难压榨而死,只要时机一到,“给我以火”,就会挺起身来,投入战斗。
8.这首诗在写作角度上有什么特别之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煤的对话》从煤本来住的地方和年纪入手,采用人煤对话的形式来展开诗歌的创作。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1题。(10分)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9.“一句话”指的是哪一句话?“一句话”暗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咱们的中国。未来的祖国将由人民当家做主,充分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无限向往和赞颂之情。
10.“说出就是祸”、“能点得着火”分别暗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说出就是祸”暗示反动派对民众革命的惧怕和残酷镇压;“能点得着火”暗示当时的人民大众普遍存在着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日益高涨的反抗情绪。
11.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无比憎恨之情,对民众革命充满信心及对未来理想的中国的向往之情。
三、语言运用(15分)
12.仿照下面例句的句式与修辞,另选一物,写一组句子,要求与例句主旨相同。
(4分)
示例:云在告别,飘向天涯
舍弃了苍穹的自在与舒展
才有装饰天际的绚烂和神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①雨在告别,奔向江河,舍弃了方塘的平静与惬意,才有奔腾千里的豪情和自由
②路在告别,走向四方,舍弃了都市的宽阔与平坦,才有穿行阡陌的昂扬和执著
13.某中学将于2012年9月10日教师节举办诗歌朗诵会,请根据你对下面诗歌内容、风格等方面的理解或评价,在三首诗词之间为主持人报幕各设计一段衔接语。(每段不超过50字)(6分)
徐志摩《再别康桥》
衔接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衔接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舒婷《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参考答案:(1)让我们挥一挥手,告别柔美、静谧的康桥,随苏轼游览赤壁吧!(2)壮美的赤壁景色,周瑜的英雄业绩,激发了我们的豪情壮志,让我们把青春献给我们亲爱的祖国吧!
14.阅读下面的漫画《挤》,回答问题。(5分)
(1)用简明的语言介绍漫画内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这则漫画的寓意。(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画面的中心是一只钟,从12点到9点四分之三的时间都被课业挤占,只剩下9点到12点四分之一的时间供睡眠。
(2)漫画揭示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睡眠严重不足的现实,含蓄地表达了为学生“减负”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