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品质 老王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苏教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品质 老王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苏教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31 08:3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品质 老王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苏教版必修3
(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咯吱(ɡā)  模样(mú)  褶皱(zhě)  霎时(shà)
B.撇开(piē) 赊账(shē) 恪守(kè) 趿拉(jí)
C.滞笨(zhì) 畸形(jī) 伛偻(yǔ) 骷髅(kū)
D.绷紧(bēnɡ) 鬈曲(juǎn) 浸湿(jìn) 窥视 (kuī)
解析:A.“咯”应读ɡē;B.“趿”应读tā;D.“鬈”应读quán。
答案:C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订货 垄断 座落 镶嵌
B.翳蔽 塌败 和蔼 时髦
C.脚指 怜悯 帽檐 簇新
D.惶恐 繁闷 哀叹 诙谐
解析:A.座—坐;C.指—趾;D.繁—烦。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如果有人拖欠他两双以上靴子的价款,竟还心安理得地走进他的店铺,把脚伸到那蓝色铁架眼镜底下,那就________有点儿太不应该了。
②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________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③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________了。
A.未免 荒僻 取缔   B.不免 荒僻 取消C.未免 偏僻 取消 D.不免 偏僻 取缔
解析:不免:不容易避免。未免:表不以为然的语气,相当于“实在不能不说是”。从句意看,有批评之意,应用“未免”。荒僻:指荒凉偏僻,比“偏僻”更具情感色彩。取缔:指明令取消或禁止。取消:指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利等失去效力。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做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理喻。
B.私立慈善机构的官员以“公益事业”为重,自觉放弃“高级享受”,相反,国家慈善机构的官员却振振有词,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豪车配备”的特权待遇。C.人们走进他的店堂,不会像走进一般店铺那样怀着“请把我要买的东西拿来,让我走吧”的心情,而是心平气和地像走进教堂那样。
D.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漫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
解析:A项,“不可理喻”指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应用“不可思议”。
答案:A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即使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近50年来气温呈上升趋势,但是个别地方春季的平均温度仍旧突破了近年的最低点。
B.他正自在悠闲地享受着远离尘嚣的天然美景,忽然想起昨天傍晚不知是谁发给自己一条莫名其妙的短信的事儿。
C.当你走在大街上时,高大的梧桐树的宽大的叶掌,挡住了炎炎的烈日,在这样的绿色大伞下行走,感到的却是凉爽的气息。
D.秦始皇之前,人们不论贵贱都可以自称“朕”;到秦始皇的时候才被定为皇帝专用,从那以后一般人就不可以再自称“朕”了。
解析:A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即使”应改为“虽然”。C项,不合逻辑,在“绿色大伞下”感到“凉爽的气息”是合情理的,删去“却”;D项,偷换主语,在“到秦始皇的时候”后加“朕”。
答案:B
二、类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意大利]普·菜维  
①作为顾客,他那副样子有点儿非同寻常。我们这个化验室虽然设备简陋,但雄心勃勃。带着各种物品来化验的人很多,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看样子都在诡计多端、尔虞我诈的大商业网里工作。经营买卖的人一眼就能认出来:他们目光敏锐,面容严峻;自己怕上当,但又千方百计让别人上当;他们时刻保持戒备,就像晚间的猫一样。
②我接待了他。他也许是位农民哲学家,尽管已经上了年纪,但体格仍然很健壮,脸色十分红润。他的双手强劲有力,虽然由于干活和患有关节炎而变了形。眼眶下垂着两个松懈的肉袋,但目光清澈,眼神活跃,颇有生气。他穿着西装背心,小口袋上耷拉着一根表链。他带着极重的阿斯蒂口音,用无懈可击的皮埃蒙特方言对我说:他带来一包白糖要化验,想知道白糖是不是纯净,里面是否混有别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我告诉他,如果他能把他的怀疑明明白白地告诉我,那会大大有助于我的化验;但他回答说他不想使我有先入之见,希望我尽可能化验得准确一些,至于他的怀疑,以后会跟我讲的。他递给我一包糖,足有半公斤,同时对我说,他第二天来看结果。他跟我告别后径自走了:没乘电梯,而是不紧不慢地走下四道楼梯。他大概是个无忧无虑、从容自若的人。③我取出一点溶化在蒸馏水里,溶液呈浑浊状——肯定有问题。我把溶液过滤一番,滴几滴酸液,倒进基普瓶,注入硫化氢。黄色的沉淀出现了:是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就是那种使米特里达梯和包法利夫人丧命的东西。
④接下来我一面制取丙铜酸,一面思忖着老头和白糖。我认为老头是不会图谋向人投毒的,别人大概也不会以这种方式来暗算他。我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老头又来了。他没等知道化验结果就坚持要付化验费。我把结果告诉了他,他的眼睛一眯,脸上浮现出一个表情复杂的微笑。他对我说:“我真高兴。我早就说过,最后会是这样的。”显然,只要我稍微鼓励他讲下去,他就会把事情的始末和盘托出,而他正盼着这样。我没让他失望,他便讲了下面这件事。
⑤“我是鞋匠,以修鞋为生。如果从年轻时干起,这不是一个坏行业。坐着,活儿不累,可以跟人打打交道,聊聊天。当然挣不了大钱,得整天把别人的鞋子拿在手里,不过很快就会习惯,旧皮革的气味也会闻惯的。我的鞋店在焦贝尔蒂路和帕斯特伦葛路相交的地方,我在那儿当鞋匠已经三十年。我熟悉每一双畸形的脚。我只要一把小榔头和一根麻绳就能干活。嗯,不久来了一个小伙子,不是本地人,脸蛋很俊,野心勃勃,在离我的鞋店一箭之远的地方开了一爿店,安上了各种机器:撑鞋帮机,扩鞋帮机,缝鞋机,绱鞋底机等等,有的机器我连名字也叫不上来。我没上他那儿亲眼看过,是别人告诉我的。他把自己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写在小纸片上,塞进附近每家的信箱里。对,他装了电话,连接生婆家里还没装电话呐!你大概以为,他开张大吉,生意兴隆吧?头几个月倒真是这样,有的人出于好奇,有的人要让我们竞争,还有的人上他那儿去是因为他开头要价很低。后来他发现老赔本,便不得不提价。您要知道,我把这些事情讲给您听并不是想说他的坏话。我见过很多像他这样的人,开始时一帆风顺,后来却碰得头破血流,其中有鞋匠,也有干其他手艺的人。
⑥“他恨我,到处造谣,散步流言蜚语,说什么我用硬纸片当鞋底,每天晚上都喝得烂醉,为了得到保险金而逼死了我老婆,甚至说我的一个顾客被鞋底上的一枚钉子扎了脚,得破伤风死了。正因为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所以一天上午,当我在当天要修的鞋子中间发现了这包糖的时候,才没有大惊小怪。我马上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但我想得到证实。于是我让小猫尝了一点,两小时后它走到角落里呕吐起来。我往糖罐里搁了一点,昨天我女儿和我往咖啡里加了一些,过了两个钟头,我俩都呕吐了。现在我又有了您的证实,我满足了。”
⑦“您想控告他吗?想要一张化验单吗?”
⑧“不,不。我刚才跟您讲过了,他只是一个可怜虫,我不想毁掉他。世界很大,同行不是冤家,人人都有权利得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我明白。”
⑨“那您怎么办?”
⑩“明天我给他写一封信,连同这包糖,请一位老太太给他捎回去。不,还是我自己给他送去吧,看他脸上会有什么表情,我还可以当面向他解释两句。”他环视四周,如同一个人进了博物馆,然后说道:“你们的职业也不错,但需要有眼力和耐心。谁没有这两样东西,最好另找出路。”
?他跟我告别,拿起那包糖,没乘电梯,带着他特有的那种不紧不慢的高贵气派,步行下楼了。
6.小说第①段交代“带着各种物品来化验的人很多”,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段的作用。文章第①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本篇小说交代“带着各种物品来化验的人很多”“看样子都在诡计多端、尔虞我诈的大商业网里工作”,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既为下文写主人公正直品质形成对比,又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答案:①交代当时社会背景;②与主人公形成对比,突出人物形象;③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7.文中两处画线句,表现了“老头”怎样的心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人物的心理描写。心理描写的方法很多,本文画线句子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情表现其心理。送化验物来时他就已经猜到化验会是什么结果,离开时“没乘电梯,而是不紧不慢地走下四道楼梯”,验证了正如其所料的结果,离开时“没乘电梯,带着他特有的那种不紧不慢的高贵气派,步行下楼了”显示了他的从容自信,识破对方阴谋的自得。
答案:从容自信,识破对方阴谋的自得。
8.高尔斯华绥《品质》中的主人公格斯拉兄弟是靴匠,“老头”也是鞋匠,请分析格斯拉兄弟与本篇中的“他”形象上的相同点与不同之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比较能力。解答此题要认真分析两篇小说中人物性格的特点。《品质》中靴子是格斯拉兄弟的灵魂,他们一生只认准一件事情——制靴子,制作质量最好的、最合脚的靴子。本文中的主人公当鞋匠已经三十年,熟悉每一双畸形的脚,双手强劲有力,虽然由于干活和患有关节炎而变了形;认为同行不是冤家,人人都有权利得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由此可以看出他热爱自己的工作,有发展的眼光,心态乐观。
答案:相同点:都热爱自己的制靴、制鞋工作,重质量,讲诚信,而且都很有耐心。不同点:格斯拉兄弟只想着怎样做好靴子,缺少必要的发展和竞争意识,而本篇中的“他”具有发展的眼光,人际关系比较好,在竞争中始终能保持积极的心态。
9.“你们的职业也不错,但需要有眼力和耐心。谁没有这两样东西,最好另找出路。”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看法?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眼力和耐心是文中鞋匠成功的经验总结,也是任何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只有具有发展的眼力,才能高瞻远瞩,全面处理好人际关系;只有不懈地坚持,才能走向成功。
三、语言运用(15分)
10.面对大工业生产的冲击,格斯拉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依然坚守职业道德,为人们做最好的靴子,以致贫困饥饿而死,显示了底层劳动者高贵的品质。请你为他写段墓志铭。(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一)一生的执著,一生的追求,得到了世间顶好的评价;美好的品质,超绝的手艺,获得了安稳的长眠
(示例二)一张张美丽的皮革,构建你美丽的梦境;宽阔的工作台,幻化成你理想的舞台;你把虔诚的愿望寄给上帝,上帝将你高贵的光辉洒向人间。
11.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句。(4分)
人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以不苟且,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要懂得尊重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要懂得尊重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尊重别人所以不狂妄 不狂妄所以有修养
尊重自然所以不胡为 不胡为所以有理性
12.仔细观察下面一幅题为“修鞋”的漫画,然后回答问题。(5分)
[
(1)简要介绍这幅漫画的画面内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一个妇女拿着一只掉了跟的高跟鞋正在要求服务商修理,而商家虽立着“售后服务”的牌子,却悠闲地抽烟、喝茶,他知道鞋坏了的客户根本到不了他那里,原因是梯子坏了。
(2)讽刺商家作了承诺却有意阻断兑现承诺的通道,欺骗顾客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