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4届高中语文 祖国山川颂应用体验之旅训练 苏教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三维设计】2014届高中语文 祖国山川颂应用体验之旅训练 苏教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31 08:4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祖国山川颂应用体验之旅训练 苏教版必修3 "
(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盎然(ànɡ)  铿锵(kēnɡ)  脸颊(jiá)  飞流急湍(chuǎi)
B.涟漪(yǐ) 踮脚(diǎn) 颓然(tuí) 蒙混过关(ménɡ)
C.尽管(jǐn) 湖泊(bó) 无垠(yín) 古墓荒冢(zhǒnɡ)
D.烧灼(zhuó) 吟哦(é) 汲水(jí) 鲜为人知(xiǎn)
解析:A项,“湍”应读tuān;B项,“漪”应读yī;C项,“泊”应读pō。
答案: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徜徉   留恋   暇思   婉转悠扬
B.企盼   斑斓   丘壑   一泄千里
C.澄澈   嵯峨   蹒跚   叹为观止
D.溪涧   矫艳   瞭望   茫若无涯
解析:A项,暇-遐;B项,泄-泻;D项,矫-娇。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B.黄昏蹒跚在苍茫的原野上。最后看见它好像醉汉似的颓然倒下,消失在黑夜里了。明早起来一看,它早已不胫而走,只看见万丈红霞捧出了初升的太阳。
C.一到春天,它又苏醒过来,满怀信心地展现出盎然的生机和万卉争荣的景象。
D.当我读到得意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地反复吟哦,悠然神往。
解析:B项,“不胫而走”意思是,没有腿却能跑,比喻消息无需推行宣传,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传布迅速。此处使用对象错误。可改为“无影无踪”。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祖国的语言是多么神奇!它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同我的生活血肉相连,我的心尖都同它一起跳跃。
B.祖国的山河对我们是有情的。我们对它们每唱一首歌,它们总是发出同样响亮而又热情的回响。
C.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
D.中国教育工作者给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畔的“国立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公共图书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解析:A项,偷换主语,应改为“同我的心尖一起跳跃”;C项,“幸福是……评价”不搭配;D项,语序颠倒,应为“位于……图书馆给中国教育工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答案:B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忽然一个绿浪打来,顿觉眼前一亮,呀,一片错落有致的尖塔,渐渐地浮出水面。远远望去,似一艘造型别致的游船在游荡。这是多么完美的组合,又是多么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杰作。________。为了不影响花草的蓬勃,为了不拥挤绿树的生长,他们见缝插针,在一片清凌凌的湖水和各种野花竞放的水草之上,打下一根根木桩,________,任草儿、花儿、树枝儿,任性地生长,甚至可以________。
①于葱绿欲滴的丛林之中,昂扬着一座座俄式的小木屋
②一座座俄式的小木屋,于葱绿欲滴的丛林之中昂扬着
③一座座有着尖尖的红顶和圆木砌成的小木屋,被支起在空中
④把一座座有着尖尖的红顶和圆木砌成的小木屋,支起在空中
⑤从木制的墙缝中,洞开的窗口处,将枝叶伸进来,与人握手交谈
⑥将枝叶伸进来,与人握手交谈,从木制的墙缝中,洞开的窗口处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解析:第一空,一是承接上文“绿浪”“尖塔”的次序,二是形容词“昂扬”活用为动词使意象更为形象生动,富有动感,可突出“组合”和“艺术杰作”,故应选①;第二空,根据“他们见缝插针”的表述,为保持叙述话题一致,不用“被”字句,而用“把”字句,应选④;第三空,从协调组合、事理逻辑和叙述语脉来看,⑤更顺畅自然。
答案:C
二、阅读鉴赏(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陶醉壶口
尧山壁
到壶口看瀑布去!
然而,清晨出发时还很高的兴致,现在却渐渐被这漫长的旅途磨损了,加上黄土高原的平淡无奇,车厢内寂静下来,歌声笑语也被断断续续的鼾声取代了。忽然有人从梦中猛地醒过来,惊呼雨来了。我们也确实听到隆隆的雷声。可窗外明明是风轻云淡,没有变天啊。司机笑着说,那就是壶口瀑布的响声。真是先声夺人,车上立刻活跃起来,每个人都侧耳倾听。那声音好像火车出站,航班起飞,放炮开山。大家的心全被强烈地震撼着,内心的激动从眼神里迸射出来。
车一停,我们便迫不及待地跳下去,快步走下岩磴,跑过石滩,来到面对瀑布的巨岩边。只见滚滚黄水从高高的崖头跌落下来,挟风带雨,雷霆万钧,溅起的水雾飘散在空中,蒸云弥漫,仿佛从水底冒出的滚滚浓烟。水底悬流激荡,这雾,这云,这烟,全部是黄色,散发着泥土气息,使这瀑布增加了厚重感,更使那吼声如洪钟闷雷,震荡峡谷,气吞山河。
大家聚精会神,不知什么时候云破日出,这瀑布骤然亮起来,闪耀着金属般的光泽。那升腾的水雾因为阳光的折射幻化出道道彩虹,有的从天际插入,似长虹饮涧;有的横卧河上,彩桥飞架;有的飘忽游移,花团锦簇;有的续续断断,扑朔迷离。
我默立在瀑布面前,被这气势这风采惊得目瞪口呆,任飞溅的水花淋个痛快。我拜倒在这大自然的杰作脚下,不寒而栗,觉得自己这么渺小,骄娇二气荡然无存。我忽然领悟了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境界,光未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灵感,明白了为什么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东渡抗日的将士们要选在这里誓师出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走到高处,观察壶口的构造。黄河从秦晋峡谷来。宽400多米,到这里骤然收缩,仅仅有四五十米,断崖落差40米,河槽真像一把巨壶,将每秒9 000立方米的流量收入。就像诗中所说:“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壶口以下的河槽很窄,不过一二十米,水急浪高,槽深流远,当地人称“十里龙槽”,相传是大禹治水的时候用龙身穿凿而成。其实它是凭黄河自身的动力冲刷出来的。龙槽中的河水汹涌澎湃,仿佛一条蜿蜒浮游的黄龙,摇头摆尾,呼啸而去,有一种“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恢弘气概
以前,我曾经多次看到过黄河:在青海,它是美妙的一缕;在宁夏,它是平静的一湾;在郑州,它是浩荡的波涛;在山东,它是平稳的漫流;而在这壶口我看到了它性格的另一面,巨大的落差,雄壮的力量,磅礴的气势,看到了一条立体的黄河,一条完整的黄河,看到了它漫长的历史,看到了它丰富的内涵,得到了它的真传。它的威力在我胸中鼓动,它的雄风在我血管内呼啸,它的精神在我眼睛里闪动。从今天起,我才成为一个真正的黄河的子孙。
壶口,天下第一壶,盛满了西凤、杜康,盛满了汾酒、竹叶青,盛满了陕北的米酒。当年灌醉了李白、王之涣,灌醉了光未然、冼星海,今天又灌醉了我,灌醉了我们大家。
啊!壶口,在你的怀抱里我陶醉了。
6.文章标题是“陶醉壶口”,为什么第2段却要写游客兴致消减、鼾声断续?(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欲扬先抑,使文章波澜起伏;(2)突出壶口给人的惊喜。
7.文章描写了壶口瀑布的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进行回答。(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先声夺人,气势恢弘;游移变幻,扑朔迷离;富含历史文化,引发游人诗兴。
8.文章结尾一段中说:“壶口,在你的怀抱里我陶醉了。”从全文看,“我”是被什么陶醉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壶口的气势和风采等,黄河漫长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9.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对文章倒数第2段进行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一段由“壶口”延伸到“酒壶”,列举了一些陕北的名酒和一些著名的诗人以及一些艺术家,这些诗人和艺术家或者以酒闻名,或者他们的作品与黄河有关。文段不长,但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拓展了黄河壶口的文化内涵。(此题答案开放,如从语言特色、主题、情感等其他方面说出理由,进行赏析,且合情合理,表达流畅亦可)
三、表达交流(15分)
10.下面这段文字是《祖国山川颂》的结尾,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进行赏析。(6分)小溪唱着愉快的歌流走了,它将冲击着一切崖岸流向大海。静静的群山,仍留在原来的地方,目送那盈盈的水波远去。
流水一去是决不回来了,但有时也会化作一两片羽云瞭望故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这两段文字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通过意象的创设,形象地描写了小溪汇入大海,群山相送,流水化作羽云回望故乡的情态特征,这些象征性的意象,也传达了作者内心真切的爱国情感,并强化了文章的主题。
11.根据示例,从“大山”“绿树”“白云”三种景物中选取一种进行仿写。(5分)
示例: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一)大山是自然风景中最高、最伟岸的姿态。它是大地的脊梁,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德行的高低。
(示例二)绿树是自然风景中最直、最有生命力的姿态。它是大地活力的风向标,望着它的人可以感受到自己生命的鲜活。
(示例三)白云是自然风景中最轻、最飘逸的姿态。它是天空的笑容,望着它的人可以感受到自己心灵的愉悦。
12.观察下面环境库茨曲线图,描述曲线所解释的内涵。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字数不超过60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环境污染随经济的增长而上升,当经济增长超过某一特定的“转折点”时,环境污染将随经济增长而得到改善。(意思正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