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4届高中语文 鸿门宴应用体验之旅训练 苏教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三维设计】2014届高中语文 鸿门宴应用体验之旅训练 苏教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31 08:4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鸿门宴应用体验之旅训练 苏教版必修3 "
(时间:40分钟 分值:60分)
一、基础巩固(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①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背叛)
②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隔阂)
③秦时与臣游(交往)
④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儿女亲家)
⑤乃令张良留谢(感谢)
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慢走)[
⑦项王按剑而跽曰(直身跪)
A.①⑤       B.②③
C.④⑦ D.⑤⑥
解析:⑤谢:辞谢;⑥度:估计。
答案:D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C项“于”,介词,在。A项“因”,就/趁机;B项“以”,来(表目的)/用(表方式);D项“然”,这样/……的样子。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秋豪不敢有所近
D.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解析:A项,婚姻:古义为儿女亲家,今义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B项,非常:古义指意外的变故,今义常作程度副词,十分、极。D项,山东:古义指崤山、函谷关以东地区,今义指山东省。
答案:C
4.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沛公军霸上 ②素善留侯张良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⑤秋豪不敢有所近 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⑦范增数目项王 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⑨常以身翼蔽沛公
A.①②/③⑤/⑥⑧/④⑦⑨
B.①⑨/②⑦/③⑥/④⑤⑧
C.①⑦/②⑤/③⑧/④⑥⑨
D.①④/②③/⑤⑨/⑥⑦⑧
解析:①⑦都是名词作动词,军,驻军;目,使眼色。②⑤都是形容词作动词,善,与……交好(友善);近,接近,靠近。③⑧都是使动用法,活,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从,使……跟从,意即带领。④⑥⑨都是名词作状语,兄,像对待兄长一样;夜,在夜里;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答案:C
5.下列句子按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③欲呼张良与俱去 ④不然,籍何以至此 ⑤毋从俱死也 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⑦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⑧沛公安在 ⑨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⑩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A.①③⑤/②④⑧/⑥⑦/⑨⑩
B.①⑨/②/③⑤/④⑧/⑥⑦⑩
C.①⑨/②⑧/③⑤/④/⑥⑦⑩
D.①③⑤/②④/⑥⑦⑨/⑧⑩
解析:①⑨被动句;②定语后置句;③⑤省略句;④⑧宾语前置句,⑥⑦⑩判断句。
答案:B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进入关中,财物丝毫不敢有所沾染,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财物仓库,等待将军到来。
(2)范增屡次向项王使眼色,多次举起他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却默默地不作表示。
(3)我连死尚且不怕,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
二、阅读鉴赏(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羽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①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②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亦身被十余创。乃自刎而死。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节)
[注] ①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②舣:使船靠岸。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项王军壁垓下      壁:驻扎
B.汉军乃觉之 觉:发觉
C.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罪:过错
D.项王亦身被十余创 被:介词,表被动
解析:D项,被:遭受。
答案:D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解析:B项,两个“于”不同,前者是“介词,在”,后者是“介词,对”。A项,两个“之”都是代词“他(他们)”的意思;C项,两个“以”都是“因为”的意思;D项,两个“而”都表修饰关系。
答案:B
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项羽带领骑兵,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八百余人,到阴陵时迷路,为一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
C.为了证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重现神威,斩将刈旗,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解析:B项,项羽在垓下时有部下八百余人,过淮河后只剩下一百多人。答案:B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项王的眼泪一行行流下来,身边侍卫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2)凡抵挡我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而拥有天下。
(3)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
参考译文: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项羽连夜起来,到军帐中喝酒。有美人虞姬,受宠爱,常陪在他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项羽的眼泪一行行流下来,身边侍卫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头看他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察觉,就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向一农夫问路,老农骗他说“往左拐”。项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所以又被汉军追上了。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羽自己估计这回不能逃脱了,对手下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余次战斗,凡抵挡我的敌人都被我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而拥有天下。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我今天当然是要决一死战,愿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胜三次,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帅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溃败逃散,于是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负责追击项羽,项羽瞪眼对他大喝,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惊慌失措,倒退了好几里。
于是项羽就想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撑船靠岸等待项羽,他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请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也没有船只可渡。”项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纵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呢?或者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于是就自杀身亡了。
三、表达交流(15分)
11.仿照下面的例句,借助对某一人物或事物既肯定又否定的语言形式,写两句耐人寻味的话。(6分)
例句:项羽轻易地放走了刘邦,不,那不是刘邦,那是楚霸王的千秋基业。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范增气愤地击碎了玉斗,不,那不是玉斗,那是范增功败垂成的计划。
(2)黑色的天幕上镶嵌着星星,不,那不是星星,那是妈妈期盼孩子回家的眼睛。
12.请在横线上填入一句话,作为下面文段的主旨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在洛阳宫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也说:“论出谋划策,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论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管理粮饷,我不如萧何;论统兵打仗,攻城夺池,我不如韩信。 这三人都是当代的人中之杰,我能用他们,这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却不用,这就是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刘邦的成功归功于他知人善任,能够采纳四面八方的意见。
13.项羽与刘邦两位历史人物,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请说明理由。
要求:①对两个人物进行比较;②字数在50~70字之间。(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刘邦知人善任,项羽刚愎自用;刘邦察纳雅言,项羽闭目塞听;刘邦深谋远虑,项羽目光短浅。无论是治军还是治国,刘邦都略胜一筹。因此,我更喜欢刘邦。(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