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高 一 语 文
2023.07
考 生 须 知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班级、姓名、教育ID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教育ID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 2.本次练习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练习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本练习卷满分共150分,作答时长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北京丰台站作为全国重点规划建设的10个客运枢纽之一,于2018年8月15日开始进行工程改造,2022年6月20日正式开通运行,目前是全亚洲最大的铁路枢纽客站。
北京丰台站的站房建筑面积约40万平米,而较早建成的北京西站,站房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丰台站采用高速、普速客运双层车场设计,双层车场的设计可以更加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用更少的土地资源提供更多的铁路车辆到发服务能力。这种设计理念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量化”的要求非常契合,且可以实现空间共享、服务协同、立体或同台换乘,打造全天候、一体化换乘环境。
正是由于这种一体化分层的设计,各种基础设施的布局更加紧凑、合理,旅客在车站内部不论是乘坐火车还是换乘城市交通工具,均能实现由平面换乘转变为立体换乘,可以大大缩短换乘距离、提高出行效率。丰台站的这种布局理念在未来也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北京丰台站的接驳交通也是独具特色的。北京丰台站地上二层高架 (hòu chē)大厅东侧设有高架落客平台;地下一层为停车场和出租车调度站。受建设工期等因素影响,丰台站规划建设的南北综合交通枢组、西高架落客平台、东地下停车场、轨道交通16号线等交通接驳设施仍在加紧建设中,未能与车站同步投入使用。
在安排接驳交通时,一方面需要考虑交通出行的需求,包括丰台站建成运营后,铁路客流规模以及铁路旅客的出行特征;另一方面也要(tǒng chóu)考虑丰台站周边为接驳交通提供的空间资源。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难点需要突破:
尽管在丰台站规划之初已经对铁路客流规模进行了科学预测,但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丰台站开通时的客流规模仍难以准确研判,接驳交通设施规模需要以铁路客流规模为依据,因此为了应对客流的不确定性,接驳交通需要充分留足富余量,也需要根据开通后的实际客流情况进行不断地优化调整。
北京丰台站建设面临周边道路交通条件不佳、接驳设施可利用空间不足等问题,受制于各种因素,涉及接驳交通设施相关的建设工程,如南北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工程、东地下停车场匝道建设工程等尚在进行中,无法与丰台站同期投入使用。因此,丰台站开通初期只能利用周边有限的空间资源,采用临时交通接驳方案,以满足到发旅客的出行需求。
(取材于林旭、白同舟、刘雪杰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北京丰台站接驳交通方案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三点尤为突出:一是秉持“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理念。在对丰台站各种接驳交通方式进行定位和布局时,设计者遵循了“三个优先”的基本原则,在车站开通初期最大程度支持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优先发展。
二是一体化换乘,缩短换乘距离。丰台站在设计之初就按照分层布局、一体化设计的理念,把铁路功能与城市交通功能进行同步设计,确保铁路与接驳交通的换乘距离最优。这一特点待丰台站配套南北交通枢纽建成后,将会体现得更加直观,铁路旅客不用出站就能方便地换乘各种交通工具。
三是分流组织,减少交织。这里的分流包括车辆之间的分流,也包括人车分流。配套道路与进出匝道的设计,确保到达和离开车站区域的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社会车辆各行其道,减少交叉。通过设置专门的换乘通道并加装遮雨遮阳棚,为行人提供清晰独立的步行路线,优化换乘体验。正在建设中的配套综合交通枢纽内部也将实现人车分流。
北京丰台站建成投运对北京市综合交通体系的影响也是多重的。从对外交通方面看,丰台站将成为北京市对外交通的一个新的重要窗口,承接京广高铁、京广线、京九线等方向铁路运输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西站等既有铁路客运枢纽的压力,使火车站的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合理。从成市交通方面看,铁路枢纽客运量较大,尤其是在暑期、春运等特殊时期,铁路枢纽周边城市运行压力较大。北京丰台站建成后,不仅有利于铁路枢纽功能优化调整,对铁路枢纽周边城市交通的压力也会起到缓解作用。从周边区域交通看,北京丰台站配套规划了10余条、近20公里的城市道路,目前大部分道路已完工,丰台站周边城市道路网络通达性得到了很大改观,道路通行条件也明显改善,为丰台站周边居民带来了便利。
(取材于林旭、白同舟、刘雪杰的相关文章)
1.材料一中下列字词注音、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契(qiè)合 换乘(chéng) 侯车 统酬
B.契(qiè)合 换乘(chèng) 侯车 统筹
C.契(qì)合 换乘(chéng) 候车 统筹
D.契(qì)合 换乘(chèng) 候车 统酬
2.根据材料一,有关北京丰台站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京丰台站于2022年正式开通运行,是全国最重要的铁路客运枢纽。
B.北京丰台站双层车场的设计理念契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
C.北京丰台站的布局理念为全国火车站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D.北京丰台站规划建设的东高架落客平台,暂未与车站同步投入使用。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于北京丰台站接驳交通方案设计需考虑因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京丰台站接驳交通方案设计较为复杂,系统梳理,共需要考虑三方面因素。
B.在对北京丰台站接驳交通方式进行定位和布局时,秉持“三个优先”的理念。
C.北京丰台站内的换乘旅客,不用出站就能轻松换乘多种交通工具,方便快捷。
D.北京丰台站的相关配套交通设计,希望实现车辆之间的分流,以及人车分流。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京丰台站的建筑面积较小,但为更多的铁路车辆提供了到发服务能力。
B.北京丰台站一体化的分层设计,为旅客缩短了换乘距离、提高了出行效率。
C.北京丰台站开通初期,支持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后期将以行人优先。
D.北京丰台站的分层布局,已直观体现出铁路与接驳交通换乘距离的最优化。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北京丰台站接驳交通设计的难点,及其建成后对北京市综合交通体系产生的影响。(5分)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38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0题。(共21分)
(一)谏太宗十思疏(节选)
魏征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二)答司马谏议书(节选)
王安石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三)原谤
皮日休【注】
天之利下民,其仁至矣!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便于用而民不由者,厚于生而民不求者。然而暑雨亦怨之;祁寒亦怨之;己不善而祸及,亦怨之;己不俭而贫及,亦怨之。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天尚如此,况于君乎?况于鬼神乎?是其怨訾恨讟,蓰倍于天矣!有帝天下、君一国者,可不慎欤!故尧有不慈之毁,舜有不孝之谤。殊不知尧慈被天下,而不在于子;舜孝及万世,乃不在于父。呜呼!尧舜,大圣也,民且谤之;后之王天下,有不为尧舜之行者,则民扼其吭,捽其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不为甚矣!
【注】皮日休,晚唐文学家;当时统治者生活奢靡,剥削残酷百姓。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董之以严刑 董:督察
B.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恤:顾念,忧虑
C.殊不知尧慈被天下 被:蒙受,遭受
D.折而族之 族:灭族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以膏泽斯民
B.貌恭而不心服 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
C.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则民扼其吭
D.上乃欲变此 乃不在于父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一分析了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原因,把国家安危和民心向背联系起来。
B.选文二挖掘保守派思想根源,委婉表明坚定的立场,体现出作者刚毅不屈的精神。
C.选文三画波浪线的语句,用递进句式和反问语气,写出人民更易对君主产生怨限。
D.选文三借尧舜行为高尚却被怨谤的事例,表达了作者对百姓苛责明君的不满之情。
9.翻译下列语句。(5分)
(1)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2分)
(2)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3分)
10.根据以上三则选文,概括民怨形成的原因,并说说魏、皮二人对待民怨的态度与王安石是否矛盾,为什么?(7分)
(二)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8分)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11.君子是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这几则语录体现了君子具有怎样的品格,请加以概括,并选择其中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8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9分)
12.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个经验教训可谓不易之论。《阿房宫赋》中,“ ① , ② ”两句,指出秦的纷奢是建立在残酷剥削百姓基础之上,控诉其挥霍无度;《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念往昔, ③ , ④ ,悲恨相续”,揭示六朝以骄奢始,以悲恨终的规律;《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劝谏“君人者, ⑤ , ⑥ ”。历代有责任有担当的知识分子,总是希望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如苏洵讽谏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赂秦而亡的覆辙,警示其“苟以天下之大, ⑦ , ⑧ 。”但统治者很难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结果常常是“ ⑨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3~15题。
夏日过郑七山斋
(唐)杜审言
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注】来。
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
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
洛阳钟鼓至,车马系迟回。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注】谷口:汉有隐士郑璞,躬耕于谷口,故以谷口指代隐士。
13.下列对两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诗首联交代了诗人与山斋主人郑七的志趣相投,故前去寻访。
B.杜诗尾联写诗人该返回,却迟迟没启程,抒发诗人的留恋之情。
C.孟诗的第三句“散发”二字,表达了诗人深受束缚的苦闷之情。
D.孟诗尾句写出诗人怀念友人,却不能与其分享感怀的惆怅之情。
14.下列对两诗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诗颔联中“入”“开”二字,写出狭窄到开阔的空间变化。
B.杜诗颈联中“日”“晚”二字,写出诗人在山斋逗留时间之长。
C.孟诗首联中“忽”“渐”二字,写出日夜交替,生动且传神。
D.孟诗五六句以虚写实,借荷花和竹子意象表达诗人高尚情操。
15.两诗都描绘了夏日之景,五六句中的动词历来都为人称道。请从“含”“送”“滴”三字中任选两字,结合诗歌内容加以赏析。(6分)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原来宝玉会过雨村回来听见了,便知金钏儿含羞赌气自尽,心中早又五内摧伤,进来被王夫人数落教训,也无可回说。见宝钗进来,方得便出来,茫然不知何往,背着手,低头一面感叹,一面慢慢的走着,信步来至厅上。刚转过屏门,不想对面来了一人正往里走,可巧儿撞了个满怀。只听那人喝了一声“站住!”宝玉唬了一跳,抬头一看,不是别人,却是他父亲。不觉的倒抽了一口气,只得垂手一旁站了。贾政道:“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嗐些什么?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叫你那半天你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 葳葳蕤蕤。我看你脸上一团思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咳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 无故这样,却是为何?”宝玉素日虽是口角伶俐,只是此时一心 总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此时也身亡命殒,跟了金钏儿去。如今见了他父亲说这些话,究竟不曾听见,只是怔呵呵的站着。
贾政见他惶悚,应对不似往日,原本无气的,这一来倒生了三分气。方欲说话,忽有回事人来回:“忠顺亲王府里有人来,要见老爷。”贾政听了,心下疑惑,暗暗思忖道:“素日并不和忠顺府来往,为什么今日打发人来?”一面想,一面令:“快请,”急走出来看时,却是忠顺府长史官,忙接进厅上坐了献茶。未及叙谈,那长史官先就说道:“下官此来,并非擅造潭府,皆因奉王命而来,有一件事相求。看王爷面上,敢烦老大人作主,不但王爷知情,且连下官辈亦感谢不尽。”贾政听了这话,抓不住头脑,忙陪笑起身问道:“大人既奉王命而来,不知有何见谕,望大人宣明,学生好遵谕承办。”那长史官便冷笑道:“也不必 承办,只用大人一句话就完了。我们府里有一个做小旦的琪官,一向好好在府里,如今竟三五日不见回去,各处去找,又摸不着他的道路,因此各处访察。这一城内,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说,他近日和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下官辈等听了,尊府不比别家,可以擅入索取,因此启明王爷。王爷亦云:‘若是别的戏子呢,一百个也罢了;只是这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成,甚合我老人家的心,竟断断少不得此人。’故此求老大人转谕令郎,请将琪官放回, 一则可慰王爷谆谆奉恳,二则下官辈也可免操劳求觅之苦。”说毕,忙打一躬。
贾政听了这话,又惊又气,即命唤宝玉来。宝玉也不知是何原故,忙赶来时,贾政便问:“该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些无法无天的事来!那琪官现是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芥,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宝玉听了唬了一跳,忙回道:“实在不知此事。究竟连‘琪官’两个字不知为何物,岂更又加‘引逗’二字!”说着便哭了。贾政未及开言,只见那长史官冷笑道:“公子也不必掩饰。或隐藏在家,或知其下落,早说了出来,我们也少受些辛苦,岂不念公子之德?”宝玉连说不知,“恐是讹传,也未见得。”那长史官冷笑道:“现有据证,何必还赖?必定当着老大人说了出来,公子岂不吃亏?既云不知此人,那红汗巾子怎么到了公子腰里?”宝玉听了这话,不觉轰去魂魄,目瞪口呆,心下自思:“这话他如何得知!他既连这样机密事都知道了,大约别的瞒他不过,不如打发他去了,免的再说出别的事来。”因说道:“大人既知他的底细,如何连他置买房舍这样大事倒不晓得了?听得说他如今在东郊离城二十里有个什么紫檀堡,他在那里置了几亩田地几间房舍。想是在那里也未可知。”那长史官听了:笑道:“这样说,一定是在那里。我且去找一回,若有了便罢,若没有,还要来请教。”说着,便忙忙的走了。
贾政此时气的目瞪口歪,一面送那长史官,一面回头命宝玉“不许动!回来有话问你!”一直送那官员去了。才回身,忽见贾环带着几个小厮一阵乱跑。贾政喝令小厮“快打,快打!”贾环见了他父亲,唬得骨软筋酥,忙低头站住。贾政便问:“你跑什么?带着你的那些人都不管你,不知往那里逛去,由你野马一般!”喝令叫跟上学的人来。贾环见他父亲盛怒,便乘机说道:“方才原不曾跑,只因从那井边一过,那井里淹死了一个丫头,我看见人头这样大,身子这样粗,泡的实在可怕,所以才赶着跑了过来。”贾政听了惊疑,问道:“好端端,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生出这暴殄轻生的祸患。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喝令快叫贾琏、赖大、来兴。小厮们答应了一声,方欲叫去,贾环忙上前拉住贾政的袍襟,贴膝跪下道:“父亲不用生气。此事除太太房里的人,别人一点也不知道。我听见我母亲说……”说到这里,便回头四顾一看。贾政知意,将眼色一看众小厮,小厮们明白,都往两边后退去。贾环便悄悄说道:“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 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大喝“快拿宝玉来!”一面说,一面便往里边书房去,喝令“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交与他与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众门客仆从见贾政这个形景,便知又是为宝玉了,一个个都是啖指咬舌、连忙退出。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众小厮们只得齐声答应,有几个来找宝玉。
那宝玉听见贾政吩咐他“不许动”,早知多凶少吉,那里承望贾环又添了许多的话。正在厅上干转,怎得个人来往里头去捎信,偏生没个人,连焙茗也不知在那里。正盼望时,只见一个老姆姆出来。宝玉如得了珍宝,便赶上来拉他,说道:“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要紧!”宝玉一则急了,说话不明白;二则老婆子偏生又聋,竟不曾听见是什么话,把“要紧”二字只听作“跳井”二字,便笑道:“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宝玉见是个聋子,便着急道:“你出去叫我的小厮来罢。”那婆子道:“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又赏了衣服,又赏了银子,怎么不了事的!”
宝玉急的跺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众人听这话不好听,知道气急了,忙又退出,只得觅人进去给信。王夫不敢先回贾母,只得忙穿衣出来,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赶往书房中来,慌的众门客小厮等避之不及。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加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宝玉的两个小厮忙松 了手走开,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
(节选自《红楼梦》第33回,有删节)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手足耽耽:兄弟之间的和睦友爱
B.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的
葳葳蕤蕤:形容萎顿衰颓的样子
C.你是何等草芥,无故引逗他出来
草芥:相较而言,宝玉身份低微
D.贾政更加火上浇油一般
火上浇油:形容愤怒情绪的加重
1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表现出贾政的“恨铁不成钢”,以及他对宝玉荒唐行径的愤怒。
B.索要琪官时王府长史三次冷笑,表现其倚仗王府势力的倨傲态度。
C.贾政听闻长史的话后“又惊又气”,根本原因是宝玉结交卑贱的戏子。
D.“汗巾子”的情节,照应前文宝玉与蒋玉菡交好,离席互赠私物一事。
18.有学者评价:就本回的叙事技法而言,高潮的到来是“从远处蓄势,渐渐逼来”。请简要概括选文中情节发展层层递进的过程。(6分)
19.请简要分析作者设置“聋姆姆”这一人物的作用。(6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0.语言基础运用(5分)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 ,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 了生机。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 这是它的一个缺点,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 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 的工具。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边缘化 焕发 约束 修身养性
B.边缘化 获得 制约 放松身心
C.私人化 焕发 约束 放松身心
D.私人化 获得 制约 修身养性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加以修改。(2分)
21.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序号涂黑。
①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往往对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塑造起着重要作用,请从《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三篇文章中任选一篇,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环境描写的作用。要求:内容准确、分析合理。不超过150字。
②《登岳阳楼》一诗写景壮阔,抒情真挚。请描写诗人登上岳阳楼时的所见所感。要求:符合原诗诗意,使用第一八称,至少用到一处修辞手法,不超过150字。
③临近期末,很多学校陆续启动了新高考选科工作,请把你的选科经验分享给下一届高一同学。要求:内容积极,条理清晰。不超过150字。
22.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序号涂黑。不少于700字。
①有人认为,道德底线低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但师长告诚我们:要追求“高线”,守住“底线”,守住为人的根本。
请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②近期,很多学校都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了支教、游学、走进大学、走进企业等实践活动。从熟悉的环境中走出去,来到一片新的天地,让我们增广见识,提升能力,收获一种别样的成长。
请以“走出去”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丰台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1.C 2.B 3.A 4.B
5.难点:(1)准确研判客流规模,以安排接驳交通;(2)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完善接驳交通设施建设。
影响:(1)对外交通方面,有利于缓解既有铁路客运枢纽的压力,使火车站的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合理;(2)城市交通方面,有利于铁路枢纽功能优化调整,缓解周边城市的交通压力;(3)周边区域交通方面,提升周边城市道路通行条件,便利周边居民。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38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0题。 (共21分)
6.C 7.B 8.D
9.考虑到这样做合宜就采取行动,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做得正确且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地 方的缘故啊。
这样看来,百姓对待天,不讲究仁,也算是达到极点了!
【评分标准】第一句中“度”“是”错一处扣1分,句子翻译不顺畅,酌情扣分;第二句“是”“事”“至”错一处扣1分,句子翻译不顺畅,酌情扣分。
10.原因:①君主放纵自己,轻视人民,(1分)不效法尧舜之政,甚至残酷地剥削压迫百姓; (1分)②人们得过且过,官员同俗媚众,普遍对变革不满;(1分)③由于外界或自身的原因,百姓遭遇不顺。(1分)三人对待民怨的态度不矛盾。(1分)魏征和皮日休认为君主应慎重对待民怨,反思自我,为政以德;(1分)王安石认为应坚持正确主张,义无反顾地改革。(1分)三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和百姓福祉,所以不矛盾。(1分)
【评分标准】 第一问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第二问4分,按点赋分。
(二) 《论语》阅读(8分)
11.参考答案:
品格:不断反省自己,做事无愧于心,内心安宁;乐于帮助他人,成就他人;能够与人 和谐相处,尊重、包容不同见解;心态平和,安详舒泰,没有骄矜之气。(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认识: 【评分标准】议论性观点1分,联系现实阐释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9分)
12.①奈何取之尽锱铢 ②用之如泥沙
③繁华竞逐 ④叹门外楼头
⑤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⑥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⑦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无“下”亦可) ⑧是又在六国下矣
⑨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评分标准】共9分。填对一句1分,句中有错别字、添字、漏字,则该句不得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3.C 14.D
15.“日气含残雨”中的“含”字写出雨后初霁,柔和的阳光与氤氲的水汽交织,充盈在天地间,流露出诗人舒爽之情。
“云阴送晚雷”中的“送”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夏日傍晚天气转阴,暮色中,远处的
乌云下传来阵阵雷声,天空将要下雨的情形,流露出诗人对山中阴雨、暑气尽消的愉悦舒爽 之情。
“荷风送香气”中的“送”字运用拟人手法,从嗅觉角度,生动写出夏天夜晚,清凉的 微风解人意,懂人情,把荷花清幽的香气播散开来,满池荷香沁人心脾,流露出诗人陶醉、 闲适之情。
“竹露滴清响”中的“滴”是滴落之意,从听觉角度,以动衬静,写出竹叶上露水凝结, 滴落在池塘的情形,写出夏夜的清雅静谧,写出了的诗人宁静闲适。
【评分标准】 解读字义或描述诗句内容1分,景物特点1分,表达情感1分,意思对即可。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6.A 17.C
18.①宝玉见贾雨村时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已让贾政不高兴。
②再见贾政时,宝玉因金钏跳井唉声叹气,应对不似往常,贾政因此生了三分气。
③贾府与忠顺王府素无往来,其长史上门索要琪官,使得贾政又惊又气,命宝玉站着勿动,等待问话。
④贾环诬告宝玉淫辱母婢,贾政气得“面如金纸”“满面泪痕”,急命人“拿宝玉来”。 ⑤贾政再见宝玉后,积累的怒火喷涌而出,“眼都红紫”“着实打死”,全文高潮到来。
【评分标准】第③、④点每点2分,其他三点,每点1分,最高6分。
19.①从艺术效果上看,聋姆姆的出现使读者的心情随情节张弛反复。宝玉在即将挨打的危急时刻,好不容易出现的救命稻草却耳聋。
②从情节上看,聋姆姆的话照应了前文王夫人处理金钏跳井之事,也写出了王夫人维护 自己善人形象的做法收到了预期效果。
③从人物形象上看,同为奴仆的聋姆姆对待金钏之死态度冷淡,体现了同一阶层之间的 冷漠。
【评分标准】 一点2分。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0. (1)A (2)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
【评分标准】 改对“古琴”“成为”各得1分。
21. (10分)
一类卷(8-10分),符合题意,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表达流畅,较有文采。
二类卷(5-7分),基本符合题意,内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1-4分),偏离题意,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
22. (50分)
议论文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 (42—50分) 切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46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突出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
二类卷 (33—41分)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较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三类卷 (25-32分) 基本符合题意、论点基本明确 论据较充实、论证基本合理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29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 面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四类卷 (24-0分) 扁离题意、立意不当 论点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24分为基准分浮动。
记叙文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 (42—50分) 切合题意、主题明确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描写充分、细节典型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46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
二类卷 (33—41分) 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描写较充分、细节能表现主题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三类卷 (25—32分) 基本符合题意、主题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描写不充分、细节较少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29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四类卷 (24-0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没有描写、没有细节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24分为基准分浮动。
参考译文
上天为百姓造福利,它的仁心可以说达到极点了!没有一样滋味鲜美的东西可百姓不知 道,没有一样便于使用的东西可百姓不利用,没有一样使生活充裕丰富的东西而百姓不去追 求。但即使这样,到了火热、阴雨的季节百姓也抱怨天,到了大寒时百姓也抱怨天,自己做 了错事导致灾祸来临也抱怨天,自己不节俭导致贫穷也去怨恨天。这样看来,百姓对待天, 不讲究仁德,也算是达到极点了!对天尚且是这样,何况对待君主呢!何况对待鬼神呢!这样看来,对君主、对鬼神的怨恨诽谤,比对天要多上好几倍!做天下的帝王,做一国的国君, 能够不慎重吗 所以有“不慈”的诽谤加在尧身上,有“不孝”的诽谤加在舜身上。这些人竟不知道,尧的仁慈之心覆盖整个天下,而不仅仅在于对待自己的儿子;舜的孝心润泽万代人,却不仅仅在于对待自己的父亲。啊!尧、舜是伟大的圣人,百姓尚且要去诽谤他们;后世那些在天下称君称王的人,有谁不行尧、舜之政,那么百姓掐住他的喉咙,揪住他的脑袋,侮辱他,驱逐他,打倒他,消灭他的家族, 一点儿也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