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 课件 (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 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 课件 (共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8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6 21:1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三衢道中
目录
作赏析
明诗意
朗读诗歌
知诗人和创作背景
第壹章
了解诗人
曾几(1084—1166),字吉甫,号茶山居士,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其先居赣州(治所在今江西赣州)。入太学,后任将仕郎,赐上舍出身。南宋初,提刑江西、浙西。主张抗金,为秦桧排斥。后官至敷文阁待制,以左通议大夫致仕。谥文清。论诗与吕本中相类,亦主活法与顿悟。陆游
创作背景
此诗大概是曾几任江西、浙西提刑时所作。春末夏初之际,诗人往返于衢州的道路上,对沿途风物颇有感受,遂咏成这首清新活泼的小诗。
第贰章
朗读诗歌
读诗吧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你会划分节奏吗
注释吧
⑴三衢(qú):山名,在今浙江省衢州市境内。道中:路上。
⑵梅子黄时:梅子由青变黄成熟的时候,指农历五月里。日日晴:连日晴天。
⑶小溪泛尽:乘船到了小溪的尽头。泛,泛舟,划船。尽,完,这里指小溪的尽头。却:又,再。山行:走山路。
⑷绿阴:绿色的树阴。不减:没有减少。意思是“不少于”“差不多”。
⑸添得:增加了。黄鹂(lí):黄莺。
第叁章
明诗意
梅子黄熟时却天天晴朗,我乘着小舟一直来到溪水的尽头,又步行上山。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路边的绿阴与我来时的路上一样浓郁,只是多了黄鹂鸟几声清脆的鸣叫。
第肆章
作赏析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交代出游的时令和天气。
出游的路线:水路转山路;出游的方式:乘船转步行。
游玩
这里说“日日晴”,一方面是强调今年黄梅季节天气的特殊;另一方面则是以天气的晴和,为下文写旅途风物的清新张本。
“却”字含有转折意味,它把诗人由水转陆时的新鲜喜悦感细微隐约地表现出来了,亦可见其游兴之浓。这句叙行程,“山行”二字启下三、四句,写三衢道中所见所闻。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归途: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归途所见所闻。
归途看到的景并不比来时少,又写出诗人游兴未减,兴致更浓。
以动衬静,衬托出深山的幽静。
“绿阴”二字展现一片清凉、宁谧的境界,令人神清气爽。末句出人意料地用“不减来时路”打了一个回旋,读者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诗人在不久前已经循着与这次相反的方向,经过三衢道中一次,这次是沿原路回去。
这“不减”与“添得”的对照,既暗示了往返期间季节的推移变化——已经从春天进入初夏,也细微地表达出旅人归途中的喜悦。
这是一首纪行写景的绝句,写的是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以绝句纪行,因篇幅所限,不能铺叙,全看熔裁组织的功夫。此诗属于散起散结体,即不用对句,以散行造成流走的气势,这与纪行的题材颇为契合。但诗人为避免叙事的平板散缓,又着力斡旋笔意,通过诗意的层层转折,将一次普通的行程写得情趣盎然。